2019年春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单元复习质量检测卷: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一、选择题
1.有学者用三个“G”来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动机,即上帝(God)、荣誉(Glory)、黄金(Gold),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对黄金的狂热追逐②向海外传播基督教
③开发土地资源④弘扬骑士精神或因功封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虽然远航的目的是寻找黄金,但远航证明了地球是圆形的,这对科学的发展和人们宇宙观念的更新具有重要意义。

”这表明新航路的开辟( )
A.推动了地理大发现和科学进步 B.满足了宗教人士传播基督教的愿望
C.反映了西欧工商业发展的要求 D.使西欧国家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
3.15世纪末教皇以穿过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附近的子午线为东西两半球的分界线,两半球内新发现的土地分别划归两个最先开辟新航路的欧洲国家。

这两个国家是( ) A.葡萄牙和西班牙 B.法国和西班牙
C.荷兰和英国 D.法国和英国
4.新航路开辟后,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的转折。

这一“转折”主要是指( )
A.使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了转移
B.世界各民族的历史开始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
C.人类社会开始向资本主义时代过渡
D.欧洲经济的发展逐渐超过亚洲成为历史发展的重心
5.新航路开辟后,在西欧市场上出现的商品中最能体现时代特色的是( )
A.丝绸 B.香料 C.玉米 D.茶叶
6.17世纪上半叶是荷兰海上贸易的黄金时代。

荷兰人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手段是( ) A.商业讹诈 B.组建大型商业公司
C.炮舰政策 D.以武力为后盾
7.“英国人安东尼·培根是一名奴隶贩子,从1768年开始从事黑奴贸易……尽管很多黑人死于途中,每趟利润仍高达百分之几百。

这样在八年中,他竟赚了76 000英镑,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

他用这笔钱在英国开了一家铁厂,几年以后发展成为英国最大的铁厂之一,他本人也成为著名的企业家。

”对这段材料的认识最准确的是( )
A.黑奴贸易使英国商人获利丰厚
B.殖民者从非洲抢夺了大量财富
C.黑奴贸易为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D.黑奴贸易具有血腥性
8.某座城市被誉为“17世纪的华尔街”,1609年,世界上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在此成立。

到17世纪中叶,该城市已经成长为欧洲的股票交易中心,其证券交易所已经类似于现代证券交易所。

这座城市最有可能是( )
A.伦敦 B.华盛顿
C.巴黎 D.阿姆斯特丹
9.西方早期殖民扩张的主要目的是( )
A.发展世界贸易 B.直接掠夺财富
C.掠夺工业原料 D.倾销过剩商品
10.下列有关17—18世纪英荷殖民扩张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大多成立垄断性质的贸易公司参与殖民掠夺
B.以刀枪火炮和廉价商品打开各国大门
C.以公开野蛮的掠夺为主要特征
D.以垄断商路、掠夺金银、贩卖人口为主要方式
11.在评价早期殖民活动的作用与后果时,有学者指出“有受益者,也有受害者”。

以下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为西欧国家提供海外市场,促进其资本主义发展
B.奴役殖民地人民,给他们带来深重的灾难
C.对西欧国家和殖民地的发展的影响主要都是积极方面的
D.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12.17世纪上半叶,欧洲国家纷纷到亚洲进行殖民活动,引发了亚洲海上贸易格局的变化。

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
A.荷兰通过设立据点控制东亚海上商路 B.英国打败法国垄断了对印度的贸易
C.欧洲殖民扩张迫使中国放弃海禁政策 D.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西太平洋沿岸
13.在工业革命中“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供给推动力的手段。

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

材料中的“它”是指( )
A.珍妮纺纱机 B.改良蒸汽机
C.火车 D.汽轮
14.英国的“工厂最初是沿着河岸增加的,以后……在人口稠密的内地城镇,工厂也增多了”。

出现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棉纺织业实现机械化 B.工厂制度的诞生
C.改良蒸汽机的普遍应用 D.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15.1889年,第四届世界博览会在法国首都巴黎举行。

为迎接这次盛会,巴黎修建了300米高的埃菲尔铁塔作为新的标志性建筑。

下列关于这次盛会与埃菲尔铁塔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铁塔上有可能会采用电灯照明技术②展品中可能会有以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
③看到巴黎上空有飞机在飞行④人们可以采用电报这种快捷方便的方式进行联系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一幅创作于1901年<资本的皇帝>的漫画,它是以当时的美孚石油公司创始人洛克菲勒为原型创作的。

下列表述与漫画的主题不符的是( )
A.生产和资本出现高度集中 B.垄断了美国整个石油开采和石油产品市场C.新型的工业领域出现垄断组织 D.其垄断的主要形式是托拉斯
17.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自主学习和探究“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一课之后,有四人分别写出了历史小论文,他们立论的题目如下,其中,符合史实、说法正确的项目数有( ) 甲:《工业革命是从蒸汽机的投入与使用开始的》
乙:《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丙:《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世界进入“电气时代”》
丁:《第二次工业革命加速了大企业时代的到来》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8.19世纪后期西方某杂志上刊登了一幅漫画《英国章鱼:只吃黄金》,画中章鱼的触角从英国伸向了世界各大洲。

下列对此说明正确的是( )
A.反映了英国极力推行武力扩张的政策 B.讽刺了英国人只喜欢黄金的贪婪欲望
C.反映了英国工业革命成果对外的传播 D.揭示了世界市场与“世界工厂”的互动关系
19
A.科学与技术开始紧密结合 B.英国纺织业技术和产量都领先世界
C.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完成 D.工业生产逐渐摆脱对自然力的依赖
20.一战前,英、法、德三国国外投资总额为1750亿-2000亿法郎,按当时的低利率5%计算,每年的纯利润就达80-100亿法郎。

英国对外投资的收入,不仅超过了对外贸易的收入,而且超过了工业生产的收入。

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资本输出成为仅次于商品输出的殖民剥削手段
B.资本市场的竞争直接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C.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快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流通
D.英国对外投资的高额收入主要得益于制度设计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公认造成这种灾难性损失的原因中,最致命的也许是欧洲疾病不可避免的传入。

印第安人对这种疾病没有天然抵抗能力。

——布卢姆《美国的历程》材料二非洲到处在流血……过去住着人的村落现成一片废墟……那些修建村落、耕种田地的人们到哪里去了呢?他们被捉去当奴隶,或者在捕捉奴隶者到来时逃走了。

那些侥幸逃走的人们,不得不从生机盎然的农业区,迁居到人迹罕至、野兽出没的深山老林,重过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

——艾周昌《早期殖民主义侵略史》材料三奴隶贸易的废止正如它的发生一样,是资本主义发展决定的……英国是最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再不需要将黑人当作商品从非洲运走,而要把他们当作劳动力留在非洲来生产原料,并为资本主义国家准备市场。

——《非洲通史简编》
(1)材料一认为印第安人在西印度群岛消失的原因是什么?实际情况怎样?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2)根据材料二,分析奴隶贸易对非洲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奴隶贸易给欧洲国家带来了哪些影响。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702~1772年英国的国外贸易增长了两倍;1715~1771年法国国外贸易的价值增加了4倍多。

这时对外贸易的格局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1770年前,英国的对外贸易大部分是同欧洲大陆进行的,到1775年时,其对外贸易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将近2/3的原料来源和贸易对象在欧洲以外的地区。

随着贸易的发展,西欧出现了许多从事国际贸易的繁荣城市。

伦敦垄断了英国对亚洲的贸易,是蔗糖贸易中心,利物浦是奴隶贸易的中心。

阿姆斯特丹不
仅控制了荷兰与亚洲、美洲的贸易,而且成了世界的商业中心和中介贸易转运站,法国、英国殖民地的产品经此地转运到中欧。

里斯本支配着葡萄牙的对外贸易。

加的斯控制了西班牙的国际贸易。

此外还有法国的南特、波尔多等。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据材料,归纳其中一种历史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性强。

)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发觉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受到了来自传声筒的喧声的干扰,遭到了新闻标题以及电影和电视中的不断变化的镜头的攻击。

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的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

材料二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广大亚非拉国家经济的不发达状况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发达状况“并非两个孤立而无联系的对象”,两者是“相互联系”的。

(1)材料描述的我们这一世界处于哪一次工业革命阶段?
(2)材料中提及的电车和汽车,其出现的先决发明是什么?
(3)材料中提及的“经济统治”和“分享”,意味着世界连成一体,那么世界是通过哪些条件连成一体的?
(4)结合史实说明,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工业革命两个时期,这种联系是怎样体现的?
答案
一、选择题
1.解析: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作为货币的黄金、白银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人们对黄金、白银的渴望也日趋强烈。

很多人渴望到东方“寻金”。

那时西欧局势动荡,各国争斗激烈。

葡萄牙和西班牙濒临海洋,统治者积极支持海外探险活
动,希望获得海外财富,以加强在欧洲的地位。

同时,教会也鼓励人们去遥远的东方传播基督教。

结合材料,本题选C项,第③项开发土地资源没有得到反映。

答案:C
2.解析:B、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可直接排除。

从引文中的连接词“虽然……但……”可知,材料并非强调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意义,排除C项。

故选A项。

答案:A
3.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划归两个最先开辟新航路的欧洲国家”,结合新航路开辟的史实可知正确答案为A项。

答案:A
4.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新航路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各地文明开始汇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答案:B
5.解析: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与亚洲和非洲的联系加强,与美洲的联系从无到有,所以原产美洲的玉米最能体现时代特色。

答案:C
6.解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7世纪荷兰成为世界商业霸主,其途径是组建大型商业公司,故B项正确。

答案:B
7.解析:本题为最佳选择题。

材料信息为通过奴隶贸易获取了巨额利润,用于投资建厂。

A 项只说明了材料的前半部分内容;B项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材料中强调的是通过黑奴贸易获得资本,然后投资建厂;D项只是说明了黑奴贸易的不人道。

所以正确答案为C。

答案:C
8.解析:17世纪,荷兰垄断了世界航运业,成为世界上的“海上马车夫”。

阿姆斯特丹是荷兰的经济中心,也是国际贸易和金融中心。

答案:D
9.解析:虽然在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列强的早期殖民扩张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原料和市场,但早期的殖民扩张方式以海外掠夺、黑奴贸易、海盗式抢劫等为主,其主要目的是直接掠夺财富。

故本题答案为B项。

答案:B
10.解析:解答此题要注意把握历史阶段特征。

这一时期处于手工工场时期,西方尚未能生产出足够的商品向各国倾销,因而这一时期在殖民扩张的方式上以公开野蛮的掠夺为特征,而不是用廉价商品打开各国的大门,所以B项不符合史实。

A、C、D三项都是英、荷殖民扩张的特点。

所以正确答案为B。

答案:B
11.解析:早期殖民侵略活动大大促进了欧洲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积极作用是主要的;但对殖民地却造成了极大的灾难,以消极影响为主。

答案:C
12.解析:结合时间“17世纪上半叶”可知,当时荷兰称霸,控制世界航运业,成为“海上马车夫”,故A项正确;英国打败法国是在18世纪“七年战争”中,故B项错误;17世纪上半叶当时中国处于明清时期,实行海禁政策,故C项错误;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西太平洋沿岸是在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后,故D项错误。

答案:A
13.解析:由材料中“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可判断,“它”应是动力的革命——改良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答案:B
14.解析:由材料“工厂最初是沿着河岸增加的”说明工厂的布局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以后……在人口稠密的内地城镇,工厂也增多了”说明工厂的布局摆脱自然条件限制,由分散走向集中,出现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改良蒸汽机的普遍应用。

答案:C
15.解析:本题为组合型选择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

1889年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①②③④都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但飞机发明于1903年,所以正确答案为B。

答案:B
16.解析:通过“资本的皇帝”的寓意可以看出是出现了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即出现了典型的垄断组织。

在当时的美国,出现的是生产和资本集中程度较高的托拉斯的垄断形式。

美孚石油公司垄断了美国当时百分之九十的石油生产,但不是“整个”。

答案:B
17.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

结合工业革命的重大成就及其影响来判断,甲说法错误,工业革命开始于珍妮机的出现。

乙、丙、丁三人说法符合史实。

故选C项。

答案:C
18.解析:注意时间是“19世纪后期”,英国的触角“伸向了世界各大洲”,说明了世界市场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了原料和市场,反过来又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D项正确。

答案:D
19.解析:科学与技术开始紧密结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征,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发明的机器和发明者,不能反映出英国纺织业技术和产量都领先世界,故B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不出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率先完成,故C项错误;瓦特改良蒸汽机使机器摆脱了水力人力的束缚,推动生产力发展,故D项正确。

答案:D
20.解析:选C。

从“英国对外投资的收入,不仅超过了对外贸易的收入,而且超过了工业生产的收入”可知,一战前欧洲资本输出是对外殖民掠夺的主要手段,故“资本输出成为仅次于商品输出”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欧洲各国在资本市场的竞争,激化各国矛盾,但不是导致一战爆发的直接因素,故B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推动了资本扩张,与材料中各国对外投资获利增加相符,故C项正确;英国对外投资收入高,源于当时英国经济实力最强大,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2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奴隶贸易及其影响。

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分析归纳即可;第二小问注意结合殖民主义的种族灭绝政策分析归纳;第三小问注意作者所站的立场,据此分析归纳。

第(2)问,紧扣材料二,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归纳即可。

第(3)问,解题时注意题目要求是对“欧洲国家”的影响,据此分析归纳即可。

答案:(1)原因:欧洲殖民者带来的疾病。

实际情况:大肆杀戮和奴役,是使印第安人在西印度群岛基本灭绝的根本原因。

作者站在殖民主义的立场上,为殖民主义辩护。

(2)造成非洲人口大量减少,社会经济倒退,长期贫困落后。

(3)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以欧洲资本主义国家为中心的世界市场体系进一步拓展。

22.解析:材料主要阐释的是世界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这一部分,所以可以提取其中的一种趋势,如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欧洲资本主义发展、世界市场正在
形成、西欧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等;然后结合这一阶段的史实进行阐述和说明,在阐述时既要用到所学知识,也要用到材料内容。

答案:示例:世界市场正在形成。

18世纪,欧洲各国对外贸易额增加,其对外贸易范围不断扩大,欧洲兴起一些对外贸易的大城市。

1500年前后,新航路开辟,为欧洲扩大对外贸易提供了可能性;欧洲国家内部资本主义发展,对原料的需求量增加,对市场的需求正在扩大,欧洲国家加大了对外贸易力度;这些都推动着欧洲国家扩大对外贸易,在此基础上,世界各国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世界市场正在形成之中。

23.(1)第二次工业革命。

(2)发电机、内燃机。

(3)殖民活动、商品与资本输出、市场扩展、交通与通讯发展等。

(4)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通过殖民活动和奴隶贸易将两者联系起来;在工业革命时期:通过商品和资本输出把两者联系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