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责任熔铸心中创新奉献服务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诚信责任熔铸心中创新奉献服务民生
高庆祥
【摘要】@@ 近年来,温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企业发展方式和电网发展方式转变,积极探索培育县级供电企业核心竞争新模式,实现了企业跨越式发展.2003年以来,公司着力抓好企业精益化管理和优质服务品牌的打造,成功化解金融危机带来的负效应,连续8年保持供电量两住数增长,成为河南省供电公司电量超千亿工程的一个增长极,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公司获得国家一流县供电企业、全国改革创新示范单位、全国创新力500强企业、国家电网公司综合管理标杆单位、优质服务标杆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行风评议连续8年名列第一.
【期刊名称】《决策探索》
【年(卷),期】2010(000)020
【总页数】1页(P92)
【作者】高庆祥
【作者单位】温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近年来,温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企业发展方式和电网发展方式转变,积极探索培育县级供电企业核心竞争新模式,实现了企业跨越式发展。
2003年以来,公司着力抓好企业精益化管理和优质服务品牌的打造,成功化解金融危机带来的负效应,连续8年保持供电量两位数增长,
成为河南省供电公司电量超千亿工程的一个增长极,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公司获得国家一流县供电企业、全国改革创新示范单位、全国创新力500强企业、国家电网公司综合管理标杆单位、优质服务标杆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行风评议连续8年名列第一。
公司始终坚持把诚信、责任、创新、奉献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在抓好自身改革发展的同时,积极履行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发挥在振兴地方经济、拉动内需中的骨干带动作用。
温县是传统农业大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少,形不成用电规模,工业用电长期处于河南省电力行业“后卫”态势。
面对工业用电量不足的企业发展瓶颈,我们细分市场,实施“五补”战略,即工业不足农业补、农业不足照明补、照明不足亮化补、亮化不足“七小”补,在抓大电量市场的同时不放弃小电量市场。
大力实施精益化管理,创新工作理念,以“增量增效、降损降耗”为切入点,对全员分层管理,使责任连接无缝化。
实施日目标、日分析、日考核、日统计、日反馈、日奖罚“六个日”供电量目标管理。
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我们引入“弯道超车”理念,以坚强的应变能力超越“弯道”,赢得新的发展机遇。
在经营管理中,我们把金融危机带来的压力分解到人力资源管理层、企业营销层等核心竞争能力的要素构成上,全面创新培育企业驾驭“弯道”的竞争能力。
在电力营销工作中,实施精细化流程管理再造工程,在市场营销成本控制上打造精细化,在增供扩销增长点上培育精细化。
积极开展农村营销、口碑营销、责任营销等十大营销和九个促销活动,公司上下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向一级要效益”的工作责任机制。
公司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中勇于承担责任。
确立了“瞄准全国,快于周边,好于去年”的发展战略,跳出供电搞服务,帮助企业找出路,赢得了政府和企业的赞誉,生产经营实现了逆势飞扬。
开展“送电力文化下乡”活动,定期与各乡镇联合举办“农电杯篮球联谊赛”等各类农电活动,开展文艺专场活动,不仅宣传了安全用电知识,而且营造了文明和谐的企业内外部环境。
开展“帮民义务春灌活动”等情系“三农”献爱心活动,班子成员亲自带头,组织发动职工成立服务队,帮助孤寡老人和外出务工人员家庭义务浇灌。
开展“四队两室两所”建设活动,成立了农业服务队、保障服务队、平安服务队、社会事业服务队,并协助村里建设了多功能信息室、图书阅览室、电力知识宣传场所和户外娱乐健身场所。
践行承诺、奉献社会、谋福百姓是公司一贯坚持的工作原则。
公司注重发挥电力连着千家万户的行业优势,在县、乡、村形成班组控制“小事不出村”,供电所控制“大事不出乡”,公司本部控制“信访事项不出县”的三级维护农村稳定的防控机制,制定了“早发现、早介入、早控制、早处理、早反馈”信访措施。
组织广大党员以“结穷亲、解民忧、受教育、促发展”为主题开展“党员联系帮扶特困户”活动,为全县334户老干部、军属、特困户等特殊群体发放带有帮扶人姓名及联系方式的“帮扶联系卡”,与他们结成长期帮扶对子。
组织企业技术骨干组成服务分队,奔赴全县开展以义务上门服务为主题的“爱心活动”、“平安工程”。
着力打造供电特色服务品牌,创建了退伍军人服务队,从员工中选拔优秀退伍军人开展优质、高效、亲情服务,同时,抽调年轻精干的农村电工组建了“五合一”服务队,着力打造“乡下30分钟经济服务圈”。
精益化管理、特色服务品牌创建,增强了农电企业驾驭市场、应对危机的能力,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