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骨关节炎的中医康复治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骨关节炎的中医康复治疗
尽管立秋已经过了,但天气仍很热,很多人依旧在空调房里吹着冷风,但吹得时间长了,有些人就会发现自己膝盖隐隐作痛,穿着长裤还是会觉得膝盖地方比较凉,晚上睡觉还有酸胀感,做了按摩、热敷也没啥效果。

一些老年人就更甚了,这些天南方阴雨天,腿脚麻木、疼痛又厉害了。

这些都是大夫口中的“骨关节炎”。

而在调治关节疾病上,中医向来很有发言权,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聊聊骨关节炎的中医康复治疗。

一、什么是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即机械、生物等因素作用下所致的关节软骨细胞、细胞外基质、软骨下骨正常合成以及降解等紊乱引发的关节软骨退变或是纤维化、囊性变、软骨下骨硬化、骨赘形成使人体出现关节疼痛、活动障碍等症状的疾病。

在中医学内并无骨关节炎这一病名,按照其临床症状,将其归属于“痹症”“骨痹”范畴,骨痹首次出现于《黄帝内经》,《素问·长刺节论》指出其发病部位于骨,关节沉重、疼痛为其主要临床表现,《素问·气穴论》指出寒邪久羁、气血失调为骨痹发病原因。

基于此,中医认为,骨痹即气血亏虚,风寒湿热等外邪侵入机体致使经络闭阻引发气血不畅、筋骨失养的可表现为关节沉重、僵硬及疼痛乃至畸形强直、拘挛屈曲的病证。

二、骨关节炎的病因病机是什么?
1、病因
在中医上,骨关节炎的病因包括外感邪气、正气亏虚以及痰瘀互结等。

(1)外感邪气
风寒湿等邪气侵入机体后滞留于筋骨关节,则可导致经络、气血运行受阻而
引发骨痹;或是湿热之邪气侵入机体后滞留于筋骨关节,也可导致经络、气血受
阻而引发骨痹。

(2)正气亏虚
《内经》曰:“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

《诸病源候论》曰:“痹者,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成痹也”。

由此认为,痹病发生与正气亏虚有关。

此外,《素问·逆调论》指出:“肾者水也,而生于骨,肾不生,则髓不能满,
故寒甚至骨也……”由此认为,肾虚髓减为骨痹病因。

(3)痰瘀互结
饮食不节、脾胃受损、内生痰湿、外感湿邪,聚而生痰,痰湿内停则可生成痰;痹久入络、血行迟缓、淤血内生而可生成淤。

形成痰淤后二者则可互结,痰
淤阻滞经络,而气血运行不畅,凝聚骨节引发骨痹。

2、病机
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筋骨失养为骨痹病机,即骨痹发病部位在骨,可累及筋、肉、关节,密切关联肝脾肾,骨痹病性多虚实夹杂,风寒湿热、痰淤为实,肝脾
肾亏虚为虚。

三、骨关节炎的中医康复治疗
在治疗骨关节炎上,中医的方法较多,比如中药内服、中药外用或是针灸、
针刀、推拿按摩、熏蒸、中药离子等的效果均较好。

1、中药治疗
(1)治则治法
即:扶正祛邪,扶正以补益肝肾、调和气血为主;祛邪以祛风散寒、活血化瘀、化痰通络、利湿清热为主。

(2)辨证施治
目前中医将骨关节炎分为四个证型,即寒湿痹阻、湿热痹阻、肝肾亏虚、痰
瘀互结。

①寒湿痹阻:以四肢关节疼痛、肿胀为主要证候,疼痛较为固定,痛似刀割,关节屈曲受限,白日轻、夜间重,怕风、冷天气,阴雨天可加重,还伴有肢体酸
胀沉重等证候。

舌质淡红、苔薄白、腻,脉象弦紧。

治疗原则为祛湿散寒、祛风
通络。

主要中药方剂为薏苡仁汤加减,若患者伴关节肿胀、积液等,可加茯苓、
泽泻、车前草;若患者上肢剧痛,可加细辛、片姜黄;若患者下肢剧痛,可加松节、钻地风;若患者用药后伴咽干、痛等,可加麦冬、玄参、生地等。

②湿热痹阻:以关节红肿、灼热焮痛为主要证候,或伴水肿,关节屈曲受限,身热不扬起,汗出、烦心,口苦黏腻、食欲不振、小便黄赤。

舌红、苔黄腻,脉
象弦紧。

治疗原则为清热祛湿、祛痹通络。

主要中药方剂为四妙丸和宣痹汤加减,若患者发热、关节红肿显著,可加豨莶草、海桐皮;若患者有关节积液、浮肿等
可加车前草、赤小豆、泽泻;若患者关节僵硬、疼痛剧烈可加炮山甲、白花蛇、
全蝎。

③肝肾亏虚:以腰脊疼痛上连项背、下达髋膝为主要证候,可使患者腰脊僵硬、转侧艰难,牵动腹股则痛,或有骨蒸潮热,自汗盗汗等情况。

舌质尖红,苔
白少津,脉象沉细、细数。

治疗原则为补肝益肾、活血通络。

主要中药方剂为独
活寄生汤加减,若患者有骨蒸潮热、自汗盗汗、腰髋灼痛加柴胡、知母、丹皮,
该熟地黄为生地黄;若患者有恶寒、肢冷且得热痛减则可加川椒、桂枝、熟附子。

④痰瘀互结:以肢体骨节漫肿、刺痛、沉重甚至畸形、僵硬、强直为主要证候,关节屈曲受限,动则剧痛,肌肤有痰核。

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白腻,脉沉细、弦涩。

治疗原则为化痰通络、活血化瘀。

主要中药方剂为当归没药丸合指迷
茯苓丸加减,若患者关节红肿、疼痛或是低热可加金银花板蓝根、虎杖等,若患
者关节冷痛、得热痛减则可见桂枝、制附片。

2、针灸
可经对局部、全身穴位的刺激起到疏通全身、局部经络的作用,以此达到活
血通络、祛风散寒之效。

若为腰椎关节炎选穴以肾俞、大肠俞、关元俞、气海、
委中、昆仑等穴位为主;若为腰骶关节炎选穴以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腰阳关、委中、昆仑等穴位为主;若为髋关节炎选穴以环跳、居髎、阳陵泉、绝骨等
穴位为主;若为膝关节炎选穴以内外膝眼、血海、梁丘、阴陵泉、阳陵泉、足三里、阿是等穴位为主。

行针刺时,主要手法为提插捻转补泻法,留针时间15-30
分钟,每隔1日进行1次,1疗程10天。

3、针刀
该疗法可经生物力学使高张部位松解,以此重建功动态平衡,并经对穴位的
刺激使患者血运得以改善。

具体为,通过松解剥离关节周围痛点、硬结的组织粘
连使患者肌腱、韧带动态平衡得以恢复,以此畅通经络,减轻疼痛。

4、推拿按摩
可经松解法、整理法、屈伸牵引法等调节患者关节与筋骨,现代医学认为,
推拿按摩可使局部血液循环得到改善,从而使关节周围软组织炎症消减或消退,
以此使关节内压、骨内压下降,从而使软骨组织降解减轻,以便受损软骨代谢的、修复得以促进。

5、熏蒸
即结合患者证型等选用川乌、桂枝、独活、伸筋草、桃仁、川芎等适宜中药材,通过熏蒸局部或是全身的方式改善患者病情,该方法可使患者血管扩张,更
利于患者代谢增强、血液循环改善,以此起到止痛、消炎等功效。

现代医学则认为,经熏蒸使热直接于皮肤作用可使温度感受器受刺激,从而使疼痛反射得到抑制,于关节、韧带、骨骼等部位行深部透热则可使肌肉痉挛减轻,从而促进血液
循环,以此加快炎症吸收而改善患者病情。

6、外敷
可将麻黄、桂枝、羌活、牛膝、独活、当归等药物制成膏、散剂贴敷于患处,经药物加热后热能、药物成分作用等起到活血通络、祛湿除风之效,以此改善患
者患处肿痛情况。

7、中药离子导入法
即经离子机脉冲电位刺激穴位,经直流电将防风、独活、赤芍、当归等药物离子透入病灶处,以此使受压神经解除,从而起到止痛、通络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