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单招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在最后) (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年高职对口单独考试招生文化考试
语文试题卷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最能体现《断魂枪》主旨的事件是()
A.王三胜卖艺
B.沙子龙不传断魂枪
C.孙老者求艺
D.孙老者打败王三胜
2.《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用“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来说明盛衰之理,这种论证方法是()
A.例证法
B.概括法
C.对比法
D.类比法
3.《咬文嚼字》中,作者用“锱铢必较”这个成语所说明的道理是()
A.文字的运用一定要有创造精神
B.斟酌文字实际是调整思想感情
C.文学的语言更注重文字的联想意义
D.运用文字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4.《吃饭》中运用的联想主要依据事物之间的()
A.对比性
B.时间统一性
C.相似性
D.地点统一性
5.《冯谖客孟尝君》:“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

”这里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喻
B.比拟
C.对偶
D.排比
6.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一只鸟儿失去了翅膀,是多么可怜的事情.
B、叶圣陶老先生说:“教是为了达到不教”.
C、春真的已去了,触景生情,我心绪飘逸,引起一阵阵迟暮萧索之感.
D、河北男子英武刚烈,但决不虚妄张扬;老实本分,但决不委琐窝囊.
7.对下面句子的句式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我来自唐山.
②上课了,快跑!
③你是哪个班的?
④石家庄的天气真热啊!
A.陈述句祈使句判断句祈使句
B、判断句感叹句陈述句祈使句
C、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感叹句
D、判断句祈使句疑问句感叹句
8.下面句子按要求变换句式有错的一项是()
A、老师批评了张伟的这种不文明行为.改成被动句:张伟的这种不文明行为被老师批评了.
B、请把你的书借给我用一下.改成疑问句:你的书能借给我用一下吗?
C、这条小河在夏天特别美丽.改成感叹句:这条小河在夏天太美丽啦!
D、这份考卷很容易.改成否定句:这份考卷不好答.
9.对下面句子中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友情是一把雨伞,能为朋友遮挡人生路上的风雨;友情是一缕阳光,能为朋友送去严冬季节的温暖;友情是一汪湖水,能为朋友滋润荒漠一般的心田.
A.比喻、借代B、比喻、排比C、夸张、排比D、夸张、借代
10.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B、卢沟桥上的石狮子,千态万状,绘声绘色.
C、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D、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各地美食,丰富多彩,让人莫衷一是.
11.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笔下的蜀道雄奇险峻,峰回路转,悬崖峭壁随处可见.
B、王老师不辞辛苦,三顾茅庐去看望生病在家的李小明同学.
C、个别同学对他这次考试取得的进步表示怀疑,他却忍辱负重,依然刻苦学习.
D、在少年队比赛中,用青年队队员参赛,是拔苗助长.
12.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用括号内的词语替换后,句意改变的一项是()
A.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绝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别出心裁)
B、詹妮玲珑剔透,我真担心自己会被她笑话.(聪明伶俐)
C、弘扬传统文化不应做表面文章.“跪拜式”尊孔,虚有其表,是典型的舍本逐末的做法.(取长补短)
D、目前正是收获小麦的关键时期,广大农民朋友一定要注意防火,莫让即将到手的粮食化为乌有.(付之东流)
1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秋天的秦皇岛是个美丽的季节.
B、中国的强大,关键在于能否具备强大的经济和国防力量.
C、澳大利亚的森林大约70%左右因伐木遭到毁损.
D、现代生活节奏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将养育孩子的责任转移给上一代.
14.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微信等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
B、老师所讲的知识点我大概都听懂了.
C、《水浒传》生动的叙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
D、在北京这个大的城市背景下,北京人演绎着国都的辉煌和市井的喧嚣.
15.下面加点文言虚词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于:比
B、宽厚而爱人而:并且
C、则群聚而笑之之:他
D、不如因善遇之因:因为
16.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雾凇沆砀僦凭看幕五彩斑斓唠唠叨叨
B.充耳不闻在劫难逃无动于衷清荣竣茂.
C.天衣无缝相安无事风雪载途因地制宜
D.衰草连天世外桃园巧妙绝伦惟妙惟肖
17.根据句意,下面加点词语可以用括号中的词,语替换的是()
A.舍前有两棵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斑驳(斑斓),
此时尤为幽绝。

B:奶粉含有有毒物质被揭发后,政府急谋对策,遏止(遏制)相关制品流入市面。

C: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杳无音信)了。

D:人要变成野兽,比变成圣徒要容易千万倍。

自古以来,变成野兽的人多如牛毛,但变成圣徒的人却寥寥无几(寥若晨星)
18.下面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弘扬协商贸易无独有偶
B监督隐患消耗力挽狂澜
C浮燥强悍聚焦坦诚相待
D雾霾融资整治闻过则喜
19.下面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父母疼爱子女,本无可厚非,但子女若任由父母含辛茹苦不断付出却安之若素,就应该羞愧。

年轻人想为所欲为,就要自觉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自觉增强家国意识。

A.无可厚非B、含辛茹苦C、安之若素D、为所欲为
20.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食品安全需要企业法人的责任意识,更需要监督管理部门的保障机制。

B。

截至目前,福兴集团已经成功开发超过70个以上的新品种、新材料。

C,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的进步。

D、公元1492年,哥伦布拉开欧洲的大航海时代,也开创抢占美洲的序幕。

二、判断题(本题10小道,共15分)
1、专注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是各种心理过程所共有的特性。

()
2、观察是思维的高级形式,是“思维的知觉。

”()
3、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
4、由“春天想到百花盛开”是类似联想。

()
5、言语是社会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属于一种社会现象。

()
6、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都可以成为优秀的学生。

()
7、有了知识就有了能力,所以知识越丰富,能力就越强。

()
8、在教学中,直观教具运用得越多越好。

()
9、情感所反映的对象是客观事物本身。

()
10、经过研究表明,智力水平在人口总体中表现两头小、中间大,呈常态分配。

()
三、阅读理解(共20分)
阅读理解(一)
阅读《哭小弟》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小弟白面长身,美丰仪;喜文艺,姻诗词;且工书法篆刻。

父亲在挽联中说他是“全才罕
遇”,实非夸张。

如果他有三次生命,他的多方面的才能和精力也是用不完的;可就这一辈子,也没有得以充分地发挥和施展。

他病危弥留的时间很长,他那颗丹心,那颗让祖国飞起来的丹心,顽强地跳动,不肯停息。

他不甘心!
这样壮志未酬的人,不只他一个呵!
A.举例说明文中的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B.这段文字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C.联系全文,“这样壮志未酬的人,不只他一个呵”一句有何深意?
阅读理解(二)
找回失去的“工匠精神”
①近两年,“工匠精神”在中国渐成热词,无论是经济转型升级,还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抑或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目标,这一精神都被看作原动力之一.
②专题片《上海工匠》中有这样一段镜头:1980年,我国国产飞机“运十”的试飞日,年轻的胡双钱第一次看到厂里女工们纷纷化了淡妆,妆等着为试飞成功欢呼雀跃.“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缺失了这样的自豪感与荣誉感?”35年没有出过一个次品的航空手艺人,国产飞机首席钳工胡双钱有此一问.而我们都需要思考:工匠精神怎样找回?
③“匠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庖丁之语,解答了自己解牛何以神乎其技,更道出了一个工匠追求技艺的价值所在.在笔者看来,发扬工匠精神更重要的意义,也在于道——价值的构建.
④较之“文以载道”,在中国古代社会的思想谱系里,“技以载道”并非重要组成部分.但那些心系“技以载道”的工匠们,把对工作的高度忠实、对产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塑造成了一种价值观念,也化作了一种生活方式.
⑤然而,曾几何时,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完美主义,被一些人指为“较真”“不合群”,于是,“一认真你就输了”“差不多就行了”……这样一类声音时常在你我耳畔响起.
⑥认真了,真的会输?差不多,真的行了?事实上,经常差不多,差得会很多.以手表为代表
的瑞士制造,显然不能差;“可以传代”的德国制造,显然差不得.
⑦事实上,目前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缺的恰恰是“不能差”的要求.比如,很多中国游客从日本带回的马桶盖,其实是在中国生产的,只是它们遵循的是日本的标准和技术要求.由此看,中国制造不缺能力,在太多的领域,我们缺的只是“最.后.一.厘.米.”.“当你把一个个产品完全当作自己的孩子,满怀爱,细心观察时,必然就会获得如何解决问题、如何提高制成率的启示.”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的话语,可谓金玉之言.
⑧敬事如仪——敬畏的态度,又岂囿于哪种工作、那类人群?对工作保持敬畏,方可摒弃功利之心、浮躁情绪;对产品保持敬畏,何尝不是对自己劳动的肯定,对自己创造力的褒奖呢?
1.下面对“最后一厘米”的理解,准确的是()
A、遵循日本的标准和技术要求.
B、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工作态度.
C、把产品当作自己的孩子,满怀爱,细心观察.
D、是对自己劳动的肯定,对自己创造力的褒奖.
2.下面说法,不符合文意的是()
A、工匠精神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之一.
B、庖丁的话说出了自己能够成功的根本原因.
C、在中国古代思想谱系里,“文以载道”“技以载道”并重.5
D、我们不论做哪种工作,都需要发扬“敬事如仪”的精神.
3.下面对文章写作方法的分析,正确的是()
A、第①段从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出发,开门见山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B、第⑥段把瑞士制造和德国制造作对比,批评了“差不多”的论调.
C、第⑥段和第⑧段都用到了反问句式,强调“认真”和“敬事”的意义.
D、第⑦段通过举例论证,说明中国制造在很多领域缺少更高的标准和技术要求.
四、作文(25分)
请以“成都马拉松的记忆”为题。

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

文体自选。

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答案:BCDCD
6-10答案:ACDBB
11-15答案:ACDCD
16-20答案:CDCDA
二、填空题
1、√
2、√
3、√
4、×
5、×
6、√
7、×
8、×
9、×10、√
三、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一)
答案:1正面提写,“小弟白二长身。


侧面描写。

“父亲在挽联中说他是----
2融描写。

议论。

折情于一体。

3由“哭小弟”变为“哭-代知识分子”。

深化主题。

阅读理解(二)
参考答案:
1-3答案:BCD
四、作文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