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青铜器》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美术《青铜器》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专家,我今天要为大家讲解高中美术鉴赏的第三课:《青铜器》。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步骤详细介绍我对这节课的安排。

首先是教材分析。

本节课属于“欣赏评述”研究领域,旨在引导学生从材质、外形、花纹、铭文等方面欣赏中国青铜器作品。

青铜器是我国最古老的绘画宝库之一,其中饕餮纹、兽纹类纹样等最为著名,展现了人类早期绘画的质朴美。

其次是学情分析。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和客体,了解学生是教学的必要前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一级学生,他们乐于参与教学,善于想象,有一定的自主研究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

他们已经具备对绘画作品等作品的基本欣赏能力,可以用“美
术的眼光”来欣赏、评判周边的实物,并且有些强烈的用美术
来表现自己所思所想的欲望。

接着是教学目的。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有两个:一是了解古代青铜器在中国工艺美术的历史地位,从造型和装饰欣赏青铜器代表作品,了解“先秦三代”青铜器的主要工艺变化及时代特色;二是培养欣赏古代工艺美术的能力,热爱祖国的传统工艺美术的情怀。

教学重点是结合历史背景青铜器的造型分类及纹饰特点,而教学难点则是一些专业名词和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本节课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小组合作研究和多媒体辅助教学三种方式。

探究式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研究美术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地理实践能力;小组合作研究则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研究意识,又能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提高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多媒体辅助教学则可以创设形像性与探索性相结合的教学情境,以强化教学的直观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最后是教学过程。

首先展示《司母戊方鼎》并讲述它的传奇经历,然后借助多媒体进行形象展示青铜器的各个知识点。

在探究式教学中,学生可以自由讨论,提出问题,然后在小组
合作研究中进行合作解决。

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flash软件制作美术课件,将文字、图形、动画、视频录相
等媒体综合在一起,创设形像性与探索性相结合的教学情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学生可以通过欣赏《莲鹤方壶》来了解青铜器在西周
中期以后的发展情况。

这个时期,青铜器的神秘色彩逐渐淡化,风格变得更加简朴,注重朴素、典雅之美。

整个器物上通体蟠螭纹及镂空工艺,反映了社会的大变革。

到了春秋中期以后,青铜器逐渐成为供统治阶级享用的生活用品。

青铜器的造型趋向轻灵、奇巧,装饰手法更加写实,纹饰也更加易于理解。

5、学生可以通过欣赏《曾侯尊盘》、《镶嵌图像纹壶》、《鸟盖瓠形壶》来了解战国时期的青铜器。

这个时期的青铜器主要是日常生活用品,造型非常精致,纹饰也非常精美。

补充:在秦、汉时期,由于铁器和漆器比青铜器更加方便,青铜器逐渐被取代。

因此,青铜器开始向轻便、精巧、实用的生活用器和观赏器方向发展。

这些器物往往以实用和美观的高度统一而引人注目。

(录像素材:三星堆)
总之,青铜器在古代贵族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也展现了工匠们的造型创造能力。

青铜器丰富多样的造型是智慧创造的产物。

作为工艺形象,青铜器的造型和装饰具有重要的美术价值。

它们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优秀代表,我们应该为先民的智慧而自豪,并不断研究,创造出新的优秀民族文化。

课后拓展:
1、通过比较《龙虎尊》、《莲鹤方壶》、《曾侯尊盘》的装饰风格,学生可以了解青铜器在不同时期的变化。

2、中国的青铜器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精神,展现了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