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 地球的宇宙环境及运动(思维导图)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阳辐射
普遍而巨大 清洁无污染
太阳能特点 分散不易收集
不稳定
有里向外
效率低和成本高 光球 黑子
分层及活动 色球 耀斑和日珥
日冕 太阳风
太阳活动
影响
“磁暴”现象 无线电短波受到影响甚至中断 与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有关 高纬度地区出像极光现象
划分依据:地震波
横波 纵波
地球的圈层结构
内部 外部
由表到里 莫霍界面
东加西减:东经度数大的在东;西经度数小的在东; 东经度在东,西经度在西
时差
时区
公转 光照图
区时
区时
计算:经度除以15°,所得商大于7.5°进小于7.5°舍 定义: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该时区的区时 计算:某地区时=已知地区时±两地的时区差
日界线
国际日界线:180°经线,略有弯曲 自然日界线:0时经线
太阳直射北半球,北极圈日出正 北,日落正北。北极圈以北地区日 出正北,日落正北,午夜太阳高度= 当地纬度与极圈纬度差。北极点太 阳高度不变。
四季和五带
年变化:回归线之间一年直射两次。回归线一年直射 一次。回归线至极点之间,没有直射现象,正午太阳 高度最大值小于90°,当达到一年中最大值时,另一 半球达到最小值
应用
影子Βιβλιοθήκη 长短:与太阳高度相反 朝向:与太阳方向相反
最小楼间距:L=h×cotH。南楼高度为h,该地冬至 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
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α=90°-H
计算
正午太阳高度角:H=90°- 丨纬度+或-23°26 ′丨 极昼的纬度数与直射点的纬度数互余
空间变化:由太阳直射点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
极点 太阳高度始终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规律
日变化
非极昼极夜地区
太阳高度日出时为0°,逐渐 升高,地方时正午12时最 大(直射地区为90°),逐 渐降低,日落时为0°
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不 偏转
自转
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逆时针方向绕转; 南极上空俯视,顺时针方向绕转
特点 速度
周期:恒星年、回归年 原因:黄道面与赤道面的存在交角,为23°26′
太阳直射点移动 规律
地球的运动
公转
地理意义
计算
昼(夜)长时数=昼(夜)弧度数/15° 昼长=(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
原因:地球不发光、不透明产生昼夜现象
现象
晨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入昼的是晨线 昏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入夜的是昏线
昼夜交替
自转
晨昏运动方向:自东向西
地理意义
地方时计算
求经度茶:两地同在东(西)经度,大数减去小数;一 地在东经度,另一地在西经度,两数相加
求时间差: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经度相 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分层
地壳:岩石构成 软流层以上:岩石
地幔 上地幔顶部:软流层
其它部位
古登堡界面 地核
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岩石圈
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运动
特点
方向
侧视:自西向东
俯视: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顺时 针方向
周期
太阳日 恒星日
变化规律
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约为15°/h 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赤道最大,极点为0
地球的宇宙环境及运动
天体系统
组成
地球的宇宙环境
太阳系
地球
普通性:有共同的运动特征
同向性 近圆形 共面性
特殊性:具有生命特征
外部 内部
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太阳光照稳定 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温度适宜 存在液态水
太阳
性质:短波辐射
作用
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能量,促进动植物生长发 育
是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
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运行的角速度与地面对应点相 同,线速度大于地面对应点
速度
应用
与同纬度相比,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航天发射基地应选择在纬度低、海拔高的地区,并且 向东发射
人造天体回收基地一般选择的地方是地形平坦,视野 开阔;人烟稀少,利于安全;气候干旱,多晴朗天 气,能见度高;地质条件好;无大河、湖泊,少森林 的地区
光照图
判读
太 阳 视 运 动
季节:晨昏线与极圈相切是二至 日;晨昏线经线重合是二分日
时间: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 00,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00
非极昼 极夜地 区
直射北半球:日出东北,日落西 北;太阳直射南半球:日出东南, 日落西南;太阳直射赤道:日出正 东,日落正西
极昼极 夜地区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纬度 越高,昼越长,极点周围出现极昼现象
昼夜长短变化
规律
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方向移动,哪个半球地区昼变 长,也变短,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同一纬线上各点昼夜长短相同。纬度相同的南北半球 两地,在同一天,北半球一地的昼长等于南半球另一 地的夜长。
太阳直射赤道,北极点出现极昼。太阳直射点向北移 动到北回归线,北极极昼范围由北极点扩大到北极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