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教案:变得一样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数学教案:变得一样多
一、教学目标
1.让幼儿能够理解“一样多”的概念,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使两组物体数量相等。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3.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一样多”的概念,学会通过操作使两组物体数量相等。

2.教学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准备
1.教具:两组数量不等的玩具(如小汽车、小动物等)、天平、计数器。

2.学具:每组幼儿一套玩具(与教具相同)。

3.黑板、粉笔。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老师出示两组数量不等的玩具,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哪一组多,哪一组少。

2.老师提问:“你们有没有什么办法让这两组玩具变得一样多呢?”
(二)基本环节
1.老师引导幼儿讨论如何让两组玩具变得一样多。

a.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2.老师演示操作过程:
a.老师将多的组里的玩具逐一移到少的组里,直到两组数量相等。

b.老师提问:“现在这两组玩具一样多吗?我们是怎么做到的?”
3.幼儿分组操作:
a.老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一套玩具。

b.老师提出操作要求:请你们小组合作,让这两组玩具变得一样多。

c.幼儿分组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a.老师邀请几组幼儿分享他们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三)拓展环节
1.老师出示天平,引导幼儿观察天平两边的重量。

2.老师提问:“你们有没有办法让天平两边的重量一样呢?”
4.老师演示操作过程:
a.老师将重的一边的玩具逐一移到轻的一边,直到天平平衡。

b.老师提问:“现在天平两边的重量一样吗?我们是怎么做到的?”
5.幼儿分组操作:
a.老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一套玩具和天平。

b.老师提出操作要求:请你们小组合作,让天平两边的重量一样。

c.幼儿分组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1.老师邀请几组幼儿分享他们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五、课后作业
1.请家长协助,让幼儿在家中进行类似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2.家长可以与幼儿一起玩一些关于数量、平衡的游戏,提高幼儿的数学素养。

重难点补充:
教学重点:引导幼儿通过实际操作理解“一样多”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在操作过程中观察、思考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补充:
(一)导入
1.老师拿出两组玩具,一组多一组少。

老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两组玩具,哪一组多,哪一组少呢?”
幼儿:“这组多,那组少。


2.老师:“那我们有没有什么魔法可以让它们变得一样多呢?”
(二)基本环节
1.老师引导幼儿讨论
老师:“我们先想想,我们可以在哪里增加玩具,或者在哪里减少玩具,让它们变得一样多?”
幼儿:“可以在少的这一组加玩具。


幼儿:“也可以在多的一组拿走一些玩具。


2.老师演示操作过程
幼儿:“还差一个。


老师:“那我们再拿一个过来,现在一样多了吗?”
幼儿:“一样多了!”
3.幼儿分组操作
老师:“现在,我们也来试一试。

每个小组都有一套玩具,你们可以像老师这样做,让两组玩具变得一样多。


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老师:“你们做得很好,记得要互相帮忙,一起让玩具变得一样多哦。


老师:“我们来看看,每个小组都做到了吗?谁来说说你们是怎么做的?”
幼儿分享操作过程,老师给予肯定。

(三)拓展环节
1.老师出示天平
老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这是天平。

天平的两边也要变得一样重,我们来看看怎么做到。


2.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老师:“你们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让天平两边变得一样重?”
幼儿:“可以把重的这边拿走一些玩具。


幼儿:“也可以在轻的这边加一些玩具。


3.老师演示操作过程
幼儿:“没有,还是要拿走一个。


幼儿:“平衡了!”
4.幼儿分组操作
老师:“现在,你们每个小组都有一个天平和玩具,试试看,让天平两边变得一样重。


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1.老师邀请几组幼儿分享
老师:“你们都做得很好,现在来说说你们是怎么让玩具变得一样多,天平变得一样重的?”
老师:“我们今天学会了让玩具变得一样多,也学会了让天平两边一样重。

我们在操作的时候,要仔细观察,还要和朋友们一起合作,这样才能做好。


注意事项:
1.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适当调整操作难度,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活动中找到成就感。

2.在操作过程中,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强调合作意识,鼓励幼儿在小组内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4.对于操作中出现的问题,不要急于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幼儿自己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5.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数学术语,以免造成幼儿的理解困难。

6.针对幼儿的个体差异,适时给予个别指导,确保每个孩子都能
跟上教学进度。

7.结合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