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碱生产中控分析操作法
氯碱DCS操作问题及解决方法
![氯碱DCS操作问题及解决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2f67a217375a417866f8fc8.png)
操作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一、前反应池氯化钠浓度低不按时加盐或加盐量少盐层高度不足、配水罐加入纯水过多、加大海盐比例时容易引起前反应池浓度过低。
解决措施:1、通知现场人员检查化盐池盐层高度,若盐层低,及时加盐。
2、折流槽淡盐水旁路开启度,适当关小或全关旁路。
3、升高化盐温度,降低化盐流量4、视情况可停止配水槽的回收,一般每个班不超过10个液位。
5、通过测折流槽出口盐水浓度及密度可判断即时盐水浓度二、前反应池浓度高一次盐水打内循环、电解槽停车高浓度盐水回流至配水槽、颇尔膜酸洗后打内循环、加大矿盐比例时容易导致浓度高。
1、加大化盐流量,降低化盐温度2、加大折流槽旁路开启度3、加大回收机封水到配水槽的流量,或在前反应池加大加压泵机封水量三、加压泵切换1、关闭空气缓冲罐压缩空气阀门2、将加压溶气罐液位与加压泵频率连锁打手动。
3、运行中的加压泵调至手动状态,降低频率至40以下4、启动备用泵,启动前先将频率调至40左右5、提升备用泵频率一般到75左右便有流量。
若还未有流量克继续加大85。
如长时间未有流量则通知现场人员观察压力情况,需要时将频率降为0,对引水罐进行加水排气,随后提升频率。
在加压溶气罐液位及压力达到设定值后将液位联锁值修改为合适值后先将加压泵调至自动后投入液位联锁。
6、切换泵时应注意加压溶气罐的液位,尽量在短时间内完成。
否则影响加压溶气罐压力,导致盐水未能形成气泡上浮,导致预处理器返混。
此项还会影响到前反应池液位。
引水罐加水后切记关紧阀门!其他变频泵如一次盐水泵、化盐泵、过滤泵的切换步骤基本相同。
切换时应注意换热器蒸汽阀门开关。
四、前反应池氢氧化钠过碱量波动一次盐水打内循环、电解槽停车高浓度盐水回流至配水槽时,氢氧化钠过碱量容易高。
解决措施:1、氢氧化钠过碱量低时,立刻开大氢氧化钠高位槽出口阀门,加大氢氧化加入量。
同时检查脱氯淡盐水PH值是否稳定,确保回流淡盐PH值为碱性。
当化盐比例中海盐量加大时,应适当加大氢氧化钠加入量。
氯碱DCS操作规程
![氯碱DCS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1bc805e6998fcc22bcd10df3.png)
化盐工序一、原始开车1.开车前准备1.1 ①调度长通知动力厂做开车前准备,开启水、电、气、汽②岗位接调度长通知后,动力厂按操作法开启水、电、气、汽,向调度长汇报,公用系统水、电、气、汽供应正常。
③DCS监视公用系统水、电、气、汽各工艺数据是否正常。
1.2 ①调度长通知碱厂做开车前准备汇报原盐库存和配好各种精致剂。
②岗位接调度长化盐准备开车指令后,碱厂按操作法配好各精致剂,确认V-1401液位40%以上,确认化盐桶盐层高度2.5m,上盐正常。
向调度长汇报具备工序开车条件。
③DCS接调度长化盐准备开车指令后,确认1、LIA-15102液位在40%以上。
化盐桶盐层高度已达2.5m,化盐工序所有自动调节阀处于手动关闭状态,所有检测仪表显示正常。
向调度长汇报具备工序开车条件。
2、开车①调度长通知岗位和DCS化盐工序开车。
当盐水从V-1402溢流后,通知岗位和DCS 开始添加NaCLO和NaOH,并按工艺指标调整CLO含量和过碱量;当V-1404液位达到2/3时,通知一次盐水精致剂工序做好接受盐水准备,令岗位开启P—1404。
②岗位接调度长化盐开车指令后,按操作法和中控指令进行相关操作,并及时向调度长汇报各运行情况。
③DCS监视P-1401启动后,手动调节P-1401变频,控制V-1401液位平衡。
手动调节HV15101,控制化盐水温度为65℃,并视粗盐水温度及时调整。
接调度长指令后,手动调节PIC-15109,控制NaCLO加入量;手动调节ARCA-15101,控制盐水PH值10.5~12。
DCS 监视P-1404启动后,手动调节P-1404变频,控制粗盐水送出流量。
二、正常开车操作2.1、短期停车后的操作2.1.1电解正常开车,①调度长检查确认公用系统水、电、气、汽供应正常。
控制控制盐水SO42-≦5g/L②岗位按操作法和中控指令进行操作③DCS调整各调节阀参数,使其满足工艺要求。
当盐水SO42-≧5g/L。
氯碱生产中产品检验办法
![氯碱生产中产品检验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9474f2a36bd97f192379e933.png)
沾化明珠化有限公司企业标准氯碱生产中产品检验方法2006-10-6发布2006-10-6实施沾化明珠化工目录前言1、适用围2、目的3、化验容4、分析方法5、交接班容6、安全注意事项前言为确保检验人员的正确操作,使用方便,保证分析数据准确,制定本检验方法。
本检验方法根据离子膜烧碱生产要求的中控分析项目和《氯碱生产方法》制定,做为《沾化明珠化工化验试运行检验方法》在试运行基础上,以后再对该版本进行修订。
本检验方法由化验室负责起草起草人:审核人:批准人:本检验方法自 2006 年月日起实施检验容4.1精盐水4.1.1氯化钠含量的检验4.1.2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含量的检验4.1.3钙、镁含量的检验4.1.4无机氨含量的检验4.1.5游离氯含量的检验4.1.6盐水中亚硫酸钠的检验4.1.7盐水中Fe总含量的测定4.1.8 PH测定方法(用PH计测定)4.2超精盐水4.2.1悬浮物4.2.2氯化钠含量的检验(同4.1.1)4.2.3硫酸钠含量的检验4.2.4氯酸钠含量的检验4.2.5碘的测定4.3单槽淡盐水4.3.1氯化钠含量的分析4.3.2氯酸钠含量的分析4.3.3硫酸钠含量的分析(同4.2.3)4.3.4铁含量的测定(ICP)4.4单槽碱液4.4.1氢氧化钠的检验4.4.2氢氧化钠中氯化钠的检验4.5氯气4.5.1氯气纯度的检验4.5.2氯气含氢的检验4.5.3氯气含氧、含氮的检验4.6氢气纯度、氢气中含氧、含氮的测定(色谱仪法)4.7次氯酸钠4.7.1有效氯含量的检验4.7.2游离碱含量的检验4.8盐酸含量的检验4.9亚硫酸钠的测定方法4.10氢氧化钠中氯化钠的检验(分光光度法)4.11纯碱的检验4.12三氯化铁的检验4.13硫酸的检验4.14液碱的检验4.15盐泥中氯化钠的检验4.16空气、压力容器气体中含氢的检验(同氯气中含氢的检验)4.17天平日常维护保养方法4.18化验室安全注意事项4.19交接班制度化验、检验方法1.适用围本检验方法适用于离子膜烧碱生产;包括一次盐水、二次盐水、电解、氯氢处理、盐酸液氯生产、离子膜成品烧碱,以及离子膜烧碱生产中所需原料的化验分析。
氯碱工业操作规程
![氯碱工业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541d4ff9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00.png)
氯碱工业操作规程氯碱工业操作规程是为了确保氯化钠与氢氧化钠在化学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操作,避免事故和环境污染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要求。
1.1 操作人员必须接受相关培训后,持证上岗,并定期进行安全操作知识的培训与考核。
1.2 操作人员必须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耳塞、防护服、手套等,以减少操作中的危险。
1.3 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随意改动操作流程。
1.4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氯碱工业的特点和操作过程,了解相关危险及应急措施。
2.生产前准备:2.1 检查设备设施的运行状态,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2.2 准备好所需的原材料,确保质量符合要求。
2.3 检查操作区域的通风设施,确保流通畅通,保障操作人员的健康。
2.4 开始操作前,向相关部门报告,确保操作的安全性。
3.操作流程:3.1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同时进行消毒操作,以防止细菌的繁殖。
3.2 操作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进行操作,不得违反操作规程。
3.3 在操作中要注意装置及设备的连续运行,及时调整反应条件,确保产品质量。
3.4 操作人员必须密切关注操作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液位等参数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
3.5 操作过程中如有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相关人员,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4.事故应急:4.1 发生事故时,操作人员应立即报警,同时做好现场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人员的安全。
4.2 在事故现场,操作人员必须按照事故应急预案进行应急处理,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避免事故扩大。
4.3 事故发生后,应进行事故原因的调查分析,并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4.4 事故发生后,必须进行相关事故报告,及时汇总事故数据,以便进行事故的总结和改进。
5.安全检查:5.1 定期进行设备设施的安全检查,如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理和更换,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5.2 定期进行安全演练,检查操作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提高其应对事故的能力。
5.3 不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安全知识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水平。
氯碱生产中控分析操作法
![氯碱生产中控分析操作法](https://img.taocdn.com/s3/m/1146d92a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e5.png)
氯碱生产中控分析操作法引言氯碱生产过程是一种重要的化工过程,常见于氯碱工厂中。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进行中控分析操作,以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质量控制。
本文将介绍氯碱生产中控分析操作法,包括常用的分析仪器、操作流程和数据处理方法。
一、常用的分析仪器在氯碱生产中控分析中,常用的分析仪器包括pH计、电导率仪和氯浓度测定仪。
这些仪器能够快速、准确地测量关键参数,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测和调控。
1.pH计:pH计用于测量溶液的酸碱性,可以帮助判断氯碱生产过程中的溶液是否处于理想的酸碱平衡状态。
操作时,将酸碱性溶液放置在pH电极中,pH计显示相应的pH值。
2.电导率仪:电导率仪用于测量溶液的电导率,可以反映出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情况,从而判断氯碱生产过程中的溶液浓度是否适宜。
操作时,将电导率传感器浸入溶液中,电导率仪会显示当前的电导率值。
3.氯浓度测定仪:氯浓度测定仪用于测量氯化钠溶液中的氯离子浓度。
操作时,将适量的样品放入测定仪中,测定仪会自动计算出氯离子的浓度。
二、操作流程下面以氯碱生产中的溶液pH分析操作为例,介绍中控分析的操作流程:1.准备样品:从生产过程中获得一定量的溶液样品,并将其放置在适当的容器中。
2.校准pH计:使用已知pH值的标准溶液,校准pH计以确保准确度。
将pH电极放入标准溶液中,按照仪器说明书操作校准。
3.测量样品pH值:将pH电极浸入样品中,等待数秒,直到pH计显示稳定的数值。
记录下样品的pH值。
4.验证pH值:将样品送往实验室,采用标准方法验证pH值的准确性。
三、数据处理方法中控分析操作后,得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以便监控生产过程和作出相应调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数据处理方法:1.数据记录:对每次操作得到的数据进行记录,包括操作时间、样品来源、分析仪器等信息,以便日后追溯和分析。
2.数据比较:将得到的数据与历史数据进行比较,寻找异常情况。
例如,如果某一批次样品的pH值明显偏离历史平均值,则需要进一步调查原因。
氯碱八大危险作业风险分析和控制措施
![氯碱八大危险作业风险分析和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d54ab8602d276a200292e6a.png)
编号:JL/YLTHG-QEOHSMS-LJ-AJ氯碱分公司八大危险作业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编制:时间:审核:时间:批准:时间:一、动火作业风险分析序号风险分析安全措施1 易燃易爆有害物质:①将动火设备、管道内的物料清洗、置换,经分析合格。
②储罐动火,清除易燃物,罐内盛满清水或惰性气体保护。
③设备内通(氮气、水蒸气)保护。
④塔内动火,将石棉布浸湿,铺在相邻两层塔盘上进行隔离。
⑤进入受限空间动火,必须办理《受限空间作业证》。
2 火星窜入其它设备或易燃物侵入动火设备切断与动火设备相连通的设备管道并加盲板可靠隔断,挂牌,并办理《抽堵盲板作业证》。
3 动火点周围有易燃物①清除动火点周围易燃物,动火附近的下水井、地漏、地沟、电缆沟等清除易燃后予封闭。
②电缆沟动火,清除沟内易燃气体、液体,必要时将沟两端隔绝。
4 泄漏电流(感应电)危害电焊回路线应搭接在焊件上,不得与其它设备搭接,禁止穿越下水道(井)。
5 火星飞溅①高处动火办理《高处作业证》,并采取措施,防止火花飞溅。
②注意火星飞溅方向,用水冲淋火星落点。
6 气瓶间距不足或放置不当①氧气瓶、溶解乙炔气瓶间距不小于5m,二者与动火地点之间均不小于10m。
②气瓶不准在烈日下曝晒,溶解乙炔气瓶禁止卧放。
7 电、气焊工具有缺陷动火作业前,应检查电、气焊工具,保证安全可靠,不准带病使用。
8 作业过程中,易燃物外泄动火过程中,遇有跑料、串料和易燃气体,应立即停止动火。
9 通风不良①室内动火,应将门窗打开,周围设备应遮盖,密封下水漏斗,清除油污,附近不得有用溶剂等易燃物质的清洗作业。
②采用局部强制通风;10 未定时监测①取样与动火间隔不得超过30min,如超过此间隔或动火作业中断时间超过30min,必须重新取样分析。
②采样点应有代表性,特殊动火的分析样品应保留至动火结束。
③动火过程中,中断动火时,现场不得留有余火,重新动火前应认真检查现场条件是否有变化,如有变化,不得动火。
某公司氯碱产品化验分析规程
![某公司氯碱产品化验分析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12f70a98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07.png)
某公司氯碱产品化验分析规程一、目的及范围本规程旨在确保某公司生产的氯碱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通过化验分析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二、检测项目及仪器仪表1. 检测项目1.氯气含量2.碱度3.水分含量4.杂质含量2. 仪器仪表1.气相色谱仪2.酸碱滴定仪3.滴定管4.精密天平三、样品采集与处理1. 样品采集1.从生产线上每批次取样,保证样品代表性。
2.样品以密封容器保存,避免受潮、受污染。
2. 样品处理1.氯气含量测试:样品加入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通过气相色谱仪检测气体浓度。
2.碱度测试:样品溶解后用酸溶液滴定至中性,使用酸碱滴定仪记录滴定体积。
3.水分含量测试:样品经烘干后用精密天平称量分析水分含量。
4.杂质含量测试:样品经过滤处理后采用化学方法检测杂质含量。
四、分析方法及标准1. 氯气含量分析按照国家标准GB/T 19104-2003《氯气》进行检测。
2. 碱度分析根据GB/T 4804-2019《工业氢氧化钠》进行检测。
3. 水分含量分析遵循GB/T 6283-2003《氯化钠中水分的测定针式干燥法》进行分析。
4. 杂质含量检测按照企业内部标准要求定期检测。
五、质量控制1.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2.建立样品库存记录,保证样品来源可追溯。
3.培训检测人员,保证操作规范。
六、数据处理检测结果记录应准确无误,对结果进行存档并建立数据库,便于跟踪和分析。
七、报告与审批检测报告应经检测人员确认后提交主管领导审批,确保结果可信。
八、异常情况处理对于检测结果异常的样品,必须重新采样检测,确保准确性。
九、修订记录版本号修订内容修订人修订日期V1.0 初稿 A 2021-01-01V1.1 修改检测项目 B 2021-02-15V1.2 修订数据处理部分 C 2021-03-30以上就是某公司氯碱产品化验分析规程的基本内容。
公司应按照规定执行,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
氯碱生产中控分析操作法培训资料
![氯碱生产中控分析操作法培训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0e23233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6f.png)
氯碱生产中控分析操作法培训资料1. 引言本文档旨在为氯碱生产中控人员提供相关的分析操作法培训资料。
氯碱生产过程中,分析操作是确保生产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掌握正确的分析操作法对于维持正常生产以及进行故障排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介绍氯碱生产中控分析操作法的基本原理和具体步骤。
2. 分析操作法的基本原理在氯碱生产过程中,各个步骤涉及到不同的化学反应和分析指标。
正确的分析操作法是基于以下原理:•各个分析设备和仪器的正确使用,包括掌握操作界面、控制参数和设备特性等;•样品的采集、制备和处理,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准确性;•分析方法的选择和优化,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并优化其操作参数;•分析结果的判读和准确性评估,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判断,并评估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分析仪器设备的基本操作在氯碱生产过程中,常用的分析仪器设备包括pH计、离子色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
正确的操作这些仪器设备对于获取准确的分析结果至关重要。
以下是各个仪器设备的基本操作步骤:3.1 pH计的操作pH计是用于测量溶液酸碱度的仪器,适用于氯碱厂中的酸碱度检测。
正确操作pH计的步骤如下:1.打开pH计电源并等待仪器启动;2.将电极插入待测溶液中,确保电极置于溶液中央;3.等待pH计稳定,并记录得到的pH值;4.测量结束后,将电极清洗干净并放置在保存液中。
3.2 离子色谱仪的操作离子色谱仪是用于分析溶液中离子浓度的仪器,适用于氯碱厂中的离子浓度检测。
正确操作离子色谱仪的步骤如下:1.打开离子色谱仪电源并等待仪器启动;2.调节进样阀和流量控制阀,确保样品的进入和流量符合要求;3.确定需要测量的离子种类和检测方法;4.等待离子色谱仪稳定,并记录得到的离子浓度;5.测量结束后,关闭流量控制阀和进样阀,并将仪器清洗干净。
3.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操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用于测量溶液中特定化合物的浓度的仪器,适用于氯碱厂中的溶液浓度检测。
氯碱二车间中控画面资料.
![氯碱二车间中控画面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40bbdc30b1c59eef8c7b4c2.png)
2
Q=390m3/h H=61.1m
设备用途 贮存化盐水
化盐 贮存氢氧化钠溶液 贮存次氯酸钠溶液 使精制剂充分反应
使精制剂充分反应 加热化盐水 输送化盐水 输送粗盐水
进电解槽盐水指标要求:
NaCl Ca2++Mg2+
Si Al3+ I2+ Ba2+ Sr2+ Fe3+ Ni2+ Hg Mn SO42NaClO3 游离氯
300~310 g/l ≤ 20 ppb ≤ 2.3 mg/l ≤0.1 mg/l ≤ 0.1 mg/l ≤ 0.2mg/l ≤ 0.3 mg/l ≤ 0.1mg/l
≤ 0.01 mg/l ≤ 0.01 mg/l ≤ 0.01 mg/l
≤ 5.0 g/l
≤ 7.0g/l 0
电解原理示意图:
粗盐水
前反应槽 预处理器 后反应槽 凯膜过滤器 树脂塔
离子膜烧碱生产工艺流程简图
氢气处理
氢其 单他 位用
氢压机
精盐水
H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2%
离子膜电解槽 NaOH
碱库
Cl2
氯气处理
氯压机
氯其 单他 位用
冷却器
盐酸
盐酸合成
液化机组
液氯
液氯储槽
序号 1 2 3 4 5 6 7 8
表2-4化盐岗位技术指标
项目名称
6 7 8 9
名称(位号) 配水槽(V0103) 化盐池(V0104) 氢氧化钠高位槽(V0110) 次氯酸钠高位槽(V0111) 2#折流槽(R0102)
前反应槽(R0103) 化盐水换热器(E0101) 化盐池给料泵(P0102)
加压泵(P0103)
氯碱中控室总结
![氯碱中控室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9f6184f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61.png)
氯碱中控室总结引言氯碱中控室是氯碱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控制中心,负责监测和调控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参数,确保生产的安全和稳定性。
本文将对氯碱中控室的工作进行总结,包括设备配置、工作流程、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等。
设备配置氯碱中控室配备了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和必要的仪器设备。
常见的设备包括:1.控制台:提供操作员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和调控的界面。
2.电脑及显示器:用于运行控制系统软件和显示生产过程中的数据。
3.仪表:包括压力、温度、液位等参数的测量仪器,用于监测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参数。
4.过程控制器:用于执行控制系统软件所指定的操作。
5.报警系统:用于检测异常情况并及时发出警报。
工作流程氯碱中控室的工作一般遵循以下流程:1.开机准备:操作员在开机前需要检查设备状态、准备必要的工作材料和记录本,并确保控制系统软件安装和更新完毕。
2.系统启动:操作员通过电脑启动控制系统,并登陆系统账号。
3.监控生产过程:操作员通过控制台和显示器监控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包括温度、压力、流量等。
4.警报处理:如果系统检测到异常情况,例如温度过高或压力异常升高,则系统会发出警报,操作员需要根据警报信息迅速定位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5.数据记录:操作员需要定期记录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数据,包括温度、压力、液位和电流等。
6.故障处理:如果系统出现故障,操作员需要按照相应的故障处理手册进行故障排除和维修。
存在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氯碱中控室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1.人员培训不足:部分操作员对控制系统的操作和故障处理不熟悉,导致在处理异常情况时反应不够迅速。
2.数据记录不规范:有些操作员在数据记录时存在不规范的现象,如记录不准确或漏写关键信息。
3.控制系统更新不及时:因为预算限制或其他原因,控制系统的软件更新较慢,无法及时适应新的生产需求。
改进措施为了提高氯碱中控室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1.增加培训计划:针对新进操作员和现有操作员,制定培训计划,提升他们的控制系统操作技能和故障处理能力。
化工 氯酸钾中控分析项目-2
![化工 氯酸钾中控分析项目-2](https://img.taocdn.com/s3/m/c082ededba0d4a7302763a82.png)
工段
分析项目
分析频率
备注
盐水
粗盐水
Ca2+、Mg2+、NaCl、SO42-
次/槽
精盐水
NaCl、Ca2+、Mg2+、PH值、Na2Cr2O7、SO42-
次/槽
分为贮槽和处理槽
电解
电解氢气管(氢纯排空管)
O2
次/4h
O2>5.5%时,次/2h
电解液
NaCl
4次/班
PH值次/2h
KClO3
中心化验室
2008年11月20日
次/班
冷却水
PH值
次/2h
复分解
完成液
NaCl、KClO3、KCl
次/槽
母液
NaCl、Ca2+、Mg2+、SO42-
次/班
班前分析
粗晶
Cl-
次/槽
分为抽滤离心两种
重结晶
V204
NaCl、KClO3、BrO3、ClO PH
次/班
交接班测
纯晶
水份
次/班
Cl-
次/2h
Cl>0.02%次/h
成品
烘干(流化床取样)
Cl-、水份
次/班
没有粉碎时分析
粉碎包装口
Cl-、水份
次/班
每个班取4次样混合成成品分析
氢纯
脱氧前
O2含量
临时
排空管
H2中的O2含量
2次/班
脱氧后
Cl2、O2含量
次/2h
Cl2次/班
碱槽(1#~4#)
NaO导率2次\班)
烘干、粉碎、循环水KCLO3次/班
化工实业有限公司离子膜中间控制分析(氯碱分析操作规程)
![化工实业有限公司离子膜中间控制分析(氯碱分析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037e1e82011ca300a7c39033.png)
氯碱分析操作规程一. 岗位任务及职责1.岗位任务:本岗位主要承担电解装置、烧碱装置的中控分析项目,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的采样方法,检测频次和检测方法。
2.岗位职责:化验员岗位职责:本岗位化验员要求熟知本岗位的分析项目及控制指标熟练掌握检验方法,仪器的使用及仪器的维护保养,严格遵循检测频次和取样规定,严格执行分析操作规程,快速、准确的进行检验分析,将计算分析结果按数值修约规则进行修约,认真、仔细地填写分析记录,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向有关负责人汇报。
二、各分析项目的测定方法1. 化盐水测定方法1.1取样地点及方法在P401A/B出口处,排走约0.5L的盐水置换取样管,用样品洗涤三次取样瓶后取样约800mL。
1.2氯化钠含量的测定1.2.1原理采用银量法中的莫尔法。
在中性溶液中,以铬酸钾为指示液,用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溶液中的氯离子。
由于氯化银溶解度小于铬酸银溶解度,所以在滴定过程中氯化银先沉淀出来,待滴定到达等量点时,由于银离子浓度迅速增加,达到铬酸银的溶度积时,立即形成砖红色的铬酸银沉淀。
反应式如下:NaCl + AgNO3=AgCl ↓(白色)+ NaNO3K2CrO4 + 2AgNO3=Ag2CrO4↓(砖红色)+ 2KNO31.2.2试剂和溶液a)酚酞指示液;10g/L;b)铬酸钾指示液:50g/L;c)硫酸溶液:C(1/2H2SO4)=0.05 mol/L;d)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C(AgNO3)=0.1000 mol/L。
1.2.3仪器一般实验室仪器1.2.4分析步骤用移液管准确吸取样品10mL置于25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后用移液管准确吸取10mL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少量蒸馏水,加入2滴~3滴酚酞指示液,用硫酸溶液中和至红色恰好退去,再加入5滴铬酸钾指示液,用C(AgNO3)=0.1000 mol/L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刚形成砖红色的铬酸银沉淀时为等量点,记录消耗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V。
氯碱生产中控分析操作法
![氯碱生产中控分析操作法](https://img.taocdn.com/s3/m/ecfeb0764b35eefdc8d33387.png)
受控状态:1. 目的为规范生产车间中间控制分析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制定本规程。
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生产车间中间控制分析操作。
3. 术语及定义无 4. 职责4.1各生产车间中间控制分析人员负责中间产品的分析、检验。
4.2中控分析人员负责对不合格样品进行复样。
4.3中控分析人员负责将分析结果及时通知生产工段。
4.4如生产工序出现异常,应根据需要随时进行分析检验。
5. 工作程序5.1烧碱车间中控分析检验规程 5.1.1氢氧化钠含量的测定 5.1.1.1氢氧化钠百分含量的测定(1) 范围:32%离子膜碱、48%离子膜浓碱、30%鬲膜碱(2) 原理:试样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中碳酸钠转化为碳酸钡沉淀。
然后用酚酞作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
反应式如下: NaCO+ BaCl 2 = BaCO j (白色)+ 2NaCI NaOH + HCI= NaCI + H 2O(3) 试样溶液的制备:用已知重量的称量瓶,迅速称取液体氢氧化钠50克,放入500mL(隔膜碱1000mL 容量瓶中加纯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XXXXXXXXX 有 限公司作业文件中间产品检验操作规程(4)试剂10001) 1mol/L盐酸标准溶液2) 0.1% (隔膜碱1.0%)酚酞指示剂3) 10% BaC2 溶液(5) 测定步骤:吸取25mL(隔膜碱50 mL试样溶液,注入250mL具塞磨口三角瓶中, 加入5mL (隔膜碱20mL氯化钡溶液,再加2〜3滴酚酞指示剂溶液,用1mol/L 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为终点。
记录盐酸标准溶液的用量V。
(6) 计算公式CV 0.040 CV 0.040X = --------------- 100% (隔膜碱)= 100%m 25/500 m 50/1000式中:C ——盐酸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mol/Lm ---- 试样质量,gV——滴定时盐酸标准溶液的用量,mL0.040 ----- 每摩尔氢氧化钠的质量,kg/mol5.1.1.2 氢氧化钠质量含量的测定(1) 范围:电解淡碱、修槽浆液、蒸发(淡碱、母液、高位槽)(2) 原理:试样中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中和时都消耗酸,因此先将试样中的碳酸钠用氯化钡沉淀,然后用酚酞作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
离子膜法制碱工艺氯碱中控分析
![离子膜法制碱工艺氯碱中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48ff052f01dc281e53af05f.png)
目录第一部分分析室一般安全知识 ........................................................................... - 2 - 第二部分工艺流程.................................................................................................. - 5 - 第三部分离子膜法制碱工艺氯碱中控分析 ............................................................ - 7 - 第一章岗位任务................................................................................................ - 7 - 第二章工艺指标................................................................................................ - 7 - 第三章一次盐水................................................................................................ - 9 - 第一节粗盐水分析............................................................................................ - 9 - 第二节精盐水分析.......................................................................................... - 12 - 第三节中间配制溶液分析.............................................................................. - 17 - 第四节泥浆分析.............................................................................................. - 20 - 第四章离子膜电解.......................................................................................... - 20 - 第五章高纯盐酸.............................................................................................. - 25 - 第六章气体分析.............................................................................................. - 26 - 第一节氯气分析.............................................................................................. - 26 - 第二节氢气分析.............................................................................................. - 32 - 第三节氯化氢气分析...................................................................................... - 33 - 第四节液化废气.............................................................................................. - 34 - 第七章纯水分析.............................................................................................. - 34 - 第八章安全技术和劳动保护.......................................................................... - 35 - 第四部分PVC工艺PVC中控分析 ..................................................................... - 36 - 第一章岗位任务.............................................................................................. - 36 - 第二章工艺指标.............................................................................................. - 36 - 第三章中间控制分析操作规程 ...................................................................... - 37 - 第一节乙炔工段.............................................................................................. - 37 - 第二节氯乙烯工段........................................................................................ - 39 - 第三节聚合工段............................................................................................ - 47 - 第四章设备排气和动火分析.......................................................................... - 49 - 第一节氮气中氧含量的测定.......................................................................... - 49 - 第二节清釜安全分析...................................................................................... - 49 - 第三节气体中氨含量的分析........................................................................ - 50 - 附录.................................................................................................................. - 50 - 第五部分气相色谱仪基本知识............................................................................ - 51 - 第一节气相色谱仪.......................................................................................... - 51 - 第二节气相色谱固定相.................................................................................. - 53 - 第三节气相色谱检测器.................................................................................. - 56 -第四节色谱分离操作条件的选择 .................................................................. - 58 -第五节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 60 -第六节气相色谱常识.................................................................................... - 61 -第七节色谱分析.............................................................................................. - 69 -第八节气相色谱使用注意事项 ...................................................................... - 73 - 第六部分ICP等离子发射光谱仪基本知识..................................................... - 74 -第一部分分析室一般安全知识1.在分析室内一般要注意安全事项?①实验室内禁止吸烟,不准用实验器皿盛装食物,也不要用茶杯食具盛装药品。
氯碱中控产品检验方法
![氯碱中控产品检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70baa8571fe910ef12df86f.png)
氯碱中控产品检验方法山东海明化工有限公司目录1.范围 (01)2.引用标准 (01)3.检验方法 (01)4. 3.1精盐水 (01)5. 3.1.1氯化钠含量的测定 (01)6. 3.1.2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检验 (02)7. 3.1.3钙、镁含量的测定 (03)8. 3.1.4无机铵的测量 (06)9. 3.1.5游离氯含量的测定 (07)10. 3.1.6铁含量的测定 (09)11. 3.1.7亚硫酸钠的测定 (10)12. 3.2超精盐水 (11)13. 3.2.1悬浮物的测定 (11)14. 3.2.2氯化钠的测定 (13)15. 3.2.3硫酸钠的测定 (13)16. 3.2.4氯酸钠的测定 (14)17. 3.2.5碘的测定 (16)18. 3.3离子膜单槽淡盐水 (17)19. 3.3.1氯化钠含量 (18)20. 3.3.3硫酸钠含量的测定 (20)21. 3.3.4铁含量的测定 (20)22. 3.4电解液 (20)23. 3.4.1氢氧化钠的检验 (20)24. 3.4.2氯化钠 (21)25. 3.5氯气 (21)26. 3.5.1氯气纯度的检验 (21)27. 3.5.2氯内含氢的检验 (22)28. 3.5.3氯中三氯化氮的检验 (24)29. 3.5.4氯中含水的检验 (24)30. 3.6氢气的分析 (24)31. 3.7次氯酸钠 (25)32. 3.8盐酸的检验 (27)33. 3.9亚硫酸钠的检测 (27)34. 3.10氯气中含氧量的测定 (28)35. 3.11氢气纯度的测定方法 (28)36. 3.12 ICP分析方法 (29)37. 3.13离子膜氯酸钠的分析(容量分析法)…………………..………….......略38. 3.14氢氧化钠中氯化钠的检测 (31)39. 3.15循环冷却水的检验 (32)40. 3.15.1钙离子的测定........………….....……………………..…………........3241. 3.15.2氯离子的测定......………….....…………………..……………….......3442. 3.15.3总磷的检验 (35)43. 3.15.4总无机磷盐含量的测定 (37)44. 3.15.5正磷酸盐含量的测定 (38)45. 3.15.6浊度的测定 (38)46. 3.16纯碱 (38)47. 3.17三氯化铁 (39)48. 3.18硫酸 (39)49. 3.19亚硫酸钠 (39)50. 3.20盐泥中氯化钠的测定 (39)氯碱中控产品检验方法1、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氯碱车间中控产品的测定。
分析氯碱中控分析中的常见问题
![分析氯碱中控分析中的常见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17b9a9e9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24.png)
分析氯碱中控分析中的常见问题摘要:氯碱企业日常生产的中间控制离不开各种中间物料的化学分析,分析测量的最终结果是工艺控制的重要依据。
这些化学分析既有容量分析,又有仪器分析。
这就要求生产一线的分析人员既掌握分析化验的基本技能,又具备足够的分析化验基础知识。
日常分析中常常因为一些小问题引发不必要的分析误差,甚至是错误,给生产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其中有些误差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关键词:氯碱中控;问题;策略1工艺过程按工艺流程分为一次盐水、二次盐水精制、电解、淡盐水脱氯、氯处理、氢处理、盐酸合成、液氯、成品罐区等。
一次盐水是把从盐矿输送过来的卤水,通过加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通过凯膜过滤器除去钙、镁离子、水不溶物、天然有机物等杂质,制成饱和精盐水送二次盐水工序。
二次盐水精制是把粗盐水经过三台螯合树脂塔除去二价阳离子。
电解部分是把精制盐水和纯水送入电解槽进行电解,最终在阴极液生成烧碱,气相为氢气,阳极液产生淡盐水,气相为氯气,后续工序对氯气和氢气进行干燥处理,氯气液化形成液氯产品。
干燥的氯气和氢气合成氯化氢,一小部分制成盐酸,大部分送给转化合成工序生产聚氯乙烯产品。
2系统结构和配置规模系统采用浙大中控的ECS-100系统,它不仅能满足生产监视、过程控制、操作画面、参数报警、数据记录趋势等功能,而且结构灵活,安全便于维护。
该系统由控制站、工程师站、操作站及过程控制网络等构成。
工程师站专为工程技术人员设计,内装有相应的组态平台和系统维护工具;操作站是由工业PC机、CRT、键盘、鼠标、打印机等组成的人机系统,是操作人员完成过程监控管理任务的人机界面。
控制站是系统中直接与工业现场信息交互的I/O处理单元,完成整个工业过程的实际监控功能。
过程控制网络实现工程师站、操作站、控制站的连接,完成信息控制命令的传输与发送,双重化的冗余设计,使得信息传输安全、高速。
整个DCS控制系统网络采用星型方式,且全部采用冗余控制方式,使系统具有高度的可靠性,系统内任意模式或网络节点设备发生故障时均不影响整个系统的工作。
氯碱生产中控分析操作法培训资料全
![氯碱生产中控分析操作法培训资料全](https://img.taocdn.com/s3/m/8b2ae869c8d376eeaeaa31b6.png)
受控状态:1. 目的为规范生产车间中间控制分析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制定本规程。
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生产车间中间控制分析操作。
3.术语及定义无4. 职责4.1 各生产车间中间控制分析人员负责中间产品的分析、检验。
4.2 中控分析人员负责对不合格样品进行复样。
4.3 中控分析人员负责将分析结果及时通知生产工段。
4.4 如生产工序出现异常,应根据需要随时进行分析检验。
5.工作程序5.1 烧碱车间中控分析检验规程5.1.1 氢氧化钠含量的测定5.1.1.1 氢氧化钠百分含量的测定(1)范围:32%离子膜碱、48%离子膜浓碱、30%隔膜碱(2)原理:试样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中碳酸钠转化为碳酸钡沉淀。
然后用酚酞作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
反应式如下:Na2CO3 + BaCl2 = BaCO3↓(白色)+ 2NaClNaOH + HCl= NaCl + H2O(3)试样溶液的制备:用已知重量的称量瓶,迅速称取液体氢氧化钠50克,放入500mL(隔膜碱1000mL)容量瓶中加纯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4)试剂1)1mol/L 盐酸标准溶液2)0.1%(隔膜碱1.0%) 酚酞指示剂3)10% BaCl 2溶液(5)测定步骤:吸取25mL (隔膜碱50 mL )试样溶液,注入250mL 具塞磨口三角瓶中,加入5mL (隔膜碱20mL )氯化钡溶液,再加2~3滴酚酞指示剂溶液,用1mol/L 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为终点。
记录盐酸标准溶液的用量V 。
(6)计算公式X = X (隔膜碱) = 式中: C ——盐酸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mol/Lm ——试样质量,gV ——滴定时盐酸标准溶液的用量,mL0.040——每摩尔氢氧化钠的质量,kg/mol5.1.1.2 氢氧化钠质量含量的测定(1)范围:电解淡碱、修槽浆液、蒸发(淡碱、母液、高位槽)(2)原理:试样中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中和时都消耗酸,因此先将试样中的碳酸钠用氯化钡沉淀,然后用酚酞作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
氯碱生产产品化验分析规程
![氯碱生产产品化验分析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a5a1e548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23.png)
氯碱生产产品化验分析规程1. 引言本文档旨在明确氯碱生产中常见产品的化验分析规程。
准确的产品化验分析结果对于氯碱生产企业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本规程涵盖了常见的氯碱生产产品,包括氯化钠(NaCl)、氢氧化钠(NaOH)和氯气(Cl₂)。
通过遵循本规程中的化验分析步骤和方法,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和合格。
2. 氯化钠(NaCl)的化验分析规程2.1. 总氯含量的分析方法2.1.1. 仪器设备和试剂•硝酸银标准溶液•0.1mol/L 氮氯化钠溶液•氯化钠样品•玻璃容器、滴定管、磁力搅拌器等常规实验器材2.1.2. 分析步骤1.取一定重量的氯化钠样品,溶解于蒸馏水中,得到100ml的溶液。
2.取10ml溶液,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标准溶液和1滴过量的0.1mol/L氮氯化钠溶液。
3.使用磁力搅拌器将溶液搅拌均匀。
4.滴定至滴定溶液呈现持久的琥珀色,记录所需滴定溶液的体积。
5.根据滴定溶液的体积和标定的硝酸银标准溶液浓度,计算氯化钠样品中总氯含量的百分比。
2.2. 氢氧化钠(NaOH)的化验分析规程2.2.1. 碱度的测定方法2.2.1.1. 仪器设备和试剂•玻璃滴定管•1mol/L 盐酸标准溶液•酚酞指示剂溶液(0.1%)2.2.1.2. 分析步骤1.取一定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酚酞指示剂溶液。
2.使用1mol/L 盐酸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记录滴定溶液的体积。
3.根据滴定溶液的体积和标定的盐酸标准溶液浓度,计算氢氧化钠溶液的碱度。
3. 氯气(Cl₂)的化验分析规程3.1. 余氯的测定方法3.1.1. 仪器设备和试剂•N,N-二乙基苯胺试剂(约1%)•碘液•氯化钾试剂•醋酸钾试剂•硫酸试剂•生理盐水•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3.1.2. 分析步骤1.取适量的水样,加入适量的醋酸钾试剂、碘液和氯化钾试剂。
2.使用N,N-二乙基苯胺试剂进行滴定,直到溶液变深蓝色。
3.将滴定溶液稀释至一定体积,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
第六章氯碱电解工艺作业安全操作与控制
![第六章氯碱电解工艺作业安全操作与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c648ade0da38376baf1fae50.png)
第六章氯碱电解工艺作业安全操作与控制.熟练掌握隔膜法制碱金属阳极电解槽看槽岗位的安全操作相关知识·熟练掌握离子膜法制碱电解岗位的安全操作相关知识·熟练掌握氯碱电解工艺的安全控制相关知识第一节隔膜法制碱金属阳极电解槽看槽岗位安全操作一、安全操作规程1.岗位任务及工作范围(1)岗位任务确保电槽安全运行,生产出合格的氯气、氢气和电解液。
(2)工作范围所属的金属阳极电解槽及附属的盐水分配台,氯气、氢气、盐水、电解液、生产水的管道、阀门,仪表等均由本岗位操作工负责开停维护、检查、处理事故及保持清洁。
并按时、准确、整洁地认真填写所测的槽温,电压等记录。
2.岗位流程。
来自盐水工段的合格精盐水首先进入电解工段的盐水高位槽.靠自流到盐水预热器,经过预热后的盐水通过盐水分配台及管道注入各电解槽,在直流电的作用下,阳极室产生氯气,阴极室产生氢气和电解液。
电解液自流到电解液地槽,氯气、氢气分别汇集在总管内送至氯气、氢气处理岗位。
进入电槽的盐水,从电解槽电解出来的氢气、电解液,电槽本身及各物料管道均需保证绝缘。
3.开、停车的操作(1)开车前的准备工作①送电前与厂总调度室联系,确认盐水供应及其他公用系统没有问题,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②仔细检查电槽槽尾、氯气压力计、氢气压力计、氯气取样管、氢气取样管是否齐全好用,检查氯、氢水封等处是否处于正确状态,检查单槽氯、氢压力计‘是否齐全好用。
③检查槽问铜导板是否连接好,检查电槽周围是否有金属棒或其他物件搭接。
④检查盐水总阀门、支管阀门、充氮阀门及盐水卡子是否齐全好用。
⑤检查检测仪表是否齐全、好用。
⑥检查管道、设备有无泄漏或其他故障。
⑦检查断槽开关是否准备就绪。
⑧.送电前2 h,通知盐水工段送饱和盐水,注满高位槽保持溢流。
⑨送电前1.5 h,打开盐水总阀门、支管阀门、单槽盐水卡子,往电槽注盐水,当液面升至阴极箱上法兰以上工艺设定值以后,关闭盐水支管阀门。
新槽盐水的注入必须通过从槽盖往阴极箱循环通道插入底部的专用套管,不得直接从槽盖的盐水注入口加入,以防冲破隔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受控状态:1. 目的为规范生产车间中间控制分析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制定本规程。
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生产车间中间控制分析操作。
3.术语及定义无4. 职责4.1 各生产车间中间控制分析人员负责中间产品的分析、检验。
4.2 中控分析人员负责对不合格样品进行复样。
4.3 中控分析人员负责将分析结果及时通知生产工段。
4.4 如生产工序出现异常,应根据需要随时进行分析检验。
5.工作程序5.1 烧碱车间中控分析检验规程5.1.1 氢氧化钠含量的测定5.1.1.1 氢氧化钠百分含量的测定(1)范围:32%离子膜碱、48%离子膜浓碱、30%隔膜碱(2)原理:试样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中碳酸钠转化为碳酸钡沉淀。
然后用酚酞作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
反应式如下:Na2CO3+ BaCl2= BaCO3↓(白色)+ 2NaClNaOH + HCl= NaCl + H2O(3)试样溶液的制备:用已知重量的称量瓶,迅速称取液体氢氧化钠50克,放入500mL (隔膜碱1000mL)容量瓶中加纯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4)试剂1)1mol/L 盐酸标准溶液2)0.1%(隔膜碱1.0%) 酚酞指示剂 3)10% BaCl 2溶液(5)测定步骤:吸取25mL (隔膜碱50 mL )试样溶液,注入250mL 具塞磨口三角瓶中,加入5mL (隔膜碱20mL )氯化钡溶液,再加2~3滴酚酞指示剂溶液,用1mol/L 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为终点。
记录盐酸标准溶液的用量V 。
(6)计算公式X = X (隔膜碱) = 式中: C ——盐酸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mol/Lm ——试样质量,gV ——滴定时盐酸标准溶液的用量,mL 0.040——每摩尔氢氧化钠的质量,kg/mol5.1.1.2 氢氧化钠质量含量的测定(1)范围:电解淡碱、修槽浆液、蒸发(淡碱、母液、高位槽)(2)原理:试样中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中和时都消耗酸,因此先将试样中的碳酸钠用氯化钡沉淀,然后用酚酞作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
记录盐酸标准溶液的用量V 。
Na 2CO 3 + BaCl 2 = BaCO 3↓(白色)+ 2NaCl NaOH + HCl = NaCl + H 2O (3)试剂1)10% 氯化钡溶液 2)0.1% 酚酞指示剂 3)0.5mol/L 盐酸标准溶液(4)测定步骤:用移液管移取试样5mL 置于250mL 三角瓶中,加10mL 氯化钡溶液,再加入2~3滴酚酞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红色消失,记录所用盐酸的毫升数。
(5)计算公式X(g/L)= 式中:C ——盐酸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mol/L%100500/25040.0⨯⨯⨯m CV %1001000/50040.0⨯⨯⨯m CV 10005040.0⨯⨯CVV ——滴定时盐酸标准溶液的用量,mL 0.040——每摩尔氢氧化钠的质量,kg/mol5.1.1.3 氢氧化钠质量含量的测定(1)范围:次钠循环碱(2)原理:试样用酚酞作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再加入指示剂为无色即为终点。
NaOH + HCl = NaCl + H 2O (3)试剂1)0.5mol/L 盐酸标准溶液 2)0.1% 酚酞指示剂 3)30% H 2O 2(4)测定步骤:用移液管移取试样5mL 置于250mL 三角瓶中,逐滴加入H 2O 2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加入2~3滴酚酞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再加入指示剂为无色即为终点。
记录所用盐酸的毫升数V 。
(5)计算公式X(g/L)= 式中:C ——盐酸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mol/LV ——滴定时盐酸标准溶液的用量,mL 0.040——每摩尔氢氧化钠的质量,kg/mol5.1.1.4 氢氧化钠百分含量的测定(1)范围:蒸发冷却罐碱、出锅碱、离子膜预处理碱、次钠循环碱(2)原理:试样中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中和时都消耗酸,因此先将试样中的碳酸钠用氯化钡沉淀,然后用酚酞作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
记录盐酸标准溶液的用量V 。
Na 2CO 3 + BaCl 2 = BaCO 3↓(白色)+ 2NaCl NaOH + HCl = NaCl + H 2O (3)试剂 1)10%氯化钡溶液 2)0.1%酚酞指示剂10005040.0⨯⨯CV3)1.0mol/L 盐酸标准溶液 4)30% H 2O 2(次钠循环碱)(4)测定步骤:用天平准确称取试样2g(预处理离子膜时30g)置于250mL 三角瓶中,加10mL 氯化钡溶液(加H 2O 2至不再放出O 2;次钠循环碱),再加入2~3滴酚酞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红色消失,记录盐酸标准溶液的用量V 。
(5)计算公式X= 式中:C ——盐酸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mol/LV ——滴定时盐酸标准溶液的用量,mL 0.040——每摩尔氢氧化钠的质量,kg/mol5.1.2 碳酸钠百分含量的测定5.1.2.1 原理:试样溶液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测得氢氧化钠与碳酸钠总和,再减去氢氧化钠含量,则可测得碳酸钠的含量。
5.1.2.2 试样溶液的制备:用已知重量的称量瓶,迅速称取液体氢氧化钠50克,放入1000mL 容量瓶中加纯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5.1.2.3 试剂(1)1.0mol/L 盐酸标准溶液 (2)0.1% 甲基橙指示剂5.1.2.4 测定步骤:吸取50mL 制备溶液,注入250mL 具塞磨口三角瓶中,加2~3滴甲基橙指示剂溶液,用1mol/L 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橙色为终点。
记录盐酸标准溶液的用量V 1。
5.1.2.5 计算公式X= ×100%式中:C ——盐酸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mol/Lm ——试样质量,gV ——用酚酞作指示剂滴定时盐酸标准溶液的用量,mL V 1——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滴定时盐酸标准溶液的用量,mL 0.05299——每摩尔碳酸钠的质量kg/mol5.1.3 氯化钠含量的测定100%)30(2040.0⨯⨯预处理离子膜时CV 1000/5005299.0)(1⨯⨯⨯m V V C -5.1.3.1 氯化钠百分含量的测定-汞量法(1)原理:在PH2~3的溶液中,用强电离后的硝酸汞标准溶液,将氯离子转化为弱电离的氯化汞,用二苯偶氮碳酰肼指示剂与稍过量的二价汞离子形成紫红色络合物来判断终点。
Hg 2+ + 2Cl - = HgCl 2C 6H 5NHNH -C=O + Hg 2+ =[C 6H 5NH-N - C=O]+ + H +NNC 6H 5 Hg NNC 6H 5(2)试剂1)0.0500mol/L 硝酸汞标准溶液 2)0.1% 溴酚蓝 3)1:1硝酸 4)2mol/L NaOH 5)2mol/L 硝酸6)0.5% 二苯偶氮碳酰肼(3)测定步骤:吸取测定氢氧化钠含量的试样溶液50mL ,置于250mL 三角瓶中,加入40mL 水,加3滴0.1%溴酚蓝指示剂溶液,缓慢的加入1:1的硝酸溶液,至溶液由蓝色变为黄色,滴加2mol/L 的氢氧化钠溶液,使溶液由黄色变为蓝色,滴加2mol/L 的硝酸溶液,使溶液由蓝色变为黄色,再过量1滴,加1mL 二苯偶氮碳酰肼指示剂溶液,用硝酸汞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紫红色为终点。
同时用水做空白试验。
(4)计算公式X=式中:C ——硝酸汞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mol/Lm ——试样质量,gV ——滴定时硝酸汞标准溶液的用量,mL V 0——空白试验时硝酸汞标准溶液的用量,mL 0.05844——每摩尔氯化钠的质量,kg/mol(5)注意事项:平行测定结果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0.04%,测定结果取其平均值。
5.1.3.2 盐水中氯化钠质量含量的测定%1001000/5005844.0)(0⨯⨯⨯m V V C -(1)范围:粗水、精水、卤水、中和、离子膜出槽淡盐水(2)原理: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硝酸银与氯化钠反应生成白色的氯化银沉淀。
以铬酸钾为指示剂,当氯化钠反应完后,硝酸银即与铬酸钾作用,生成砖红色的铬酸银沉淀。
AgNO3 + NaCl = AgCl↓(白色)+ NaNO32AgNO3 + K2CrO4= Ag2CrO4↓(砖红色)+ 2KNO3(3)试剂1)0.1mol/L硝酸银标准溶液2)5%铬酸钾溶液(4)测定步骤:吸取盐水10mL置于250mL容量瓶中,加纯水至刻度,摇匀,吸取该溶液10mL于三角瓶中,加5%铬酸钾指示剂5滴,在充分摇动下,用0.1M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砖红色悬浊液,经充分摇动后不消失即为终点。
(5)计算公式X(g/L)=式中:C——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mol/LV——滴定时硝酸银标准溶液的用量,mL0.05844——每摩尔氯化钠的质量,kg/mol(6)注意事项1)测定NaCl时,必须保持中性或弱碱性,因为终点指示剂Ag2CrO4能溶于酸和碱,这样终点不明显将影响结果,因此样品中PH值不可小于6.3,也不可大于8。
2)在中和样品时,不可用HCl,用HCl将增加Cl-,在中和时最好用HNO3或H2SO4。
5.1.3.3 氯化钠质量含量的测定(1)范围:回水(2)原理: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硝酸银与氯化钠反应生成白色的氯化银沉淀。
以铬酸钾为指示剂,当氯化钠反应完后,硝酸银即与铬酸钾作用,生成砖红色的铬酸银沉淀。
AgNO3 + NaCl = AgCl↓(白色)+ NaNO32AgNO3 + K2CrO4= Ag2CrO4↓(砖红色)+ 2KNO3(3)试剂1000250/101005844.0⨯⨯⨯CV1)0.1mol/L 硝酸银标准溶液 2)5%铬酸钾溶液(4)测定步骤:吸取盐水0.4mL 置于三角瓶中,再加入纯水20mL ,加5%铬酸钾指示剂5滴,在充分摇动下,用0.1M 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砖红色悬浊液,经充分摇动后不消失即为终点。
(5)计算公式X(g/L)= 式中:C ——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mol/LV ——滴定时硝酸银标准溶液的用量,mL 0.05844——每摩尔氯化钠的质量,kg/mol (6)注意事项1)测定NaCl 时,必须保持中性或弱碱性,因为终点指示剂Ag 2CrO 4能溶于酸和碱,这样终点不明显将影响结果,因此样品中PH 值不可小于6.3,也不可大于8。
2)在中和样品时,不可用HCl ,用HCl 将增加Cl -,在中和时最好用HNO 3或H 2SO 4。
5.1.3.4 氯化钠质量含量的测定(1)范围:电解淡碱、修槽浆液、蒸发(冷却罐、母液、淡碱、高位槽) (2)原理: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硝酸银与氯化钠反应生成白色的氯化银沉淀。
以铬酸钾为指示剂,当氯化钠反应完后,硝酸银即与铬酸钾作用,生成砖红色的铬酸银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