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第5课《黄河颂》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河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感受黄河雄壮的气魄和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精神。

2、品读歌词中的语言。

3、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感受黄河雄壮的气魄和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精神。

教学难点:
1、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2、品读歌词中的语言。

教学准备:《保卫黄河》的音乐多媒体课件黄河颂朗诵视频
教学方法:朗读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竞赛形象感知意境渲染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播放《保卫黄河》歌曲。

师: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觉?
师:这首震撼人心的歌曲作者是谁?
生:光未然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他为黄河所写的另一首颂歌《黄河颂》。

(板书题目)
二、简介作者及背景
师:要了解这首现代诗,必须先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请看大屏幕。

(大屏幕出示写作背景,学生介绍)
1938年,抗战正在激烈进行,日本侵略者的铁蹄正践踏着华北大地。

在中华民族到最危险的时刻,英勇无畏的华夏儿女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推入高潮,1938年9月,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出队来到了黄河,来到了壶口瀑布。

滔滔的黄河水,在诗人心中掀起了万丈狂澜,他挥笔写下了不朽的诗篇——《黄河颂》。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读到了《黄河颂》这首组诗也是异常激动,触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他和光未然合作,连续写作六天,完成了一部史诗性的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

这组歌随后唱过大江上下,激励着中华儿女为祖国的尊严而战。

三、多角度朗读,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一)初读课文,把握感情基调。

师:(紧承导入语)这部史诗性的音乐作品,曾经唱过大江上下,激励着中华儿女为祖国的尊严而战。

今天我们21世纪的中学生再次为黄河唱响颂歌,谁来朗诵这首诗?(学生抢读)(大屏幕出示朗读的要求)
A、读出节奏与重音,把握好语速和语调。

B、有感情的朗诵,读出气势,读出诗人要表达的感情。

学生评价
师:同学们读的都不错,现在我们在来听朗读录音,听完后谈谈你的感受,你觉得应该怎么读?举例。

生:“巅、澎湃、狂澜、屏障、哺育、气魄、九曲连环”应重读。

生:应读的豪迈、赞美、有激情、有气势。

教师明确:1、“我站在黄河之巅——奔向东南”总领下文,停顿要长。

2、“掀”“奔”“劈”应该重读,且越读越激昂。

3、“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充满战斗的决心,要读的铿锵有力。

(课件出示:黄河颂―――颂黄河)
(二)听读课文,理解内容,领会情感。

(大屏幕播放朗读视频)学生谈听后的感受。

调动自己了解的黄河的相关知识,在欣赏的同时,领会作者的情感。

(三)合作朗读,领会情感,读出作者,读出自我。

1. 鼓励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设计多种形式合作朗诵。

(开展朗读比赛)
要求:人员数量的搭配----自由组合,人数不限,男女不限。

歌词篇幅的选择------全文或部分。

朗诵形式------形式不限,在有利于表达情感的基础上创造多样式的朗诵方法。

选定一个组长组织探究、试读并准备发言,谈谈为什么这样设计?
2.学生展示,评出最佳朗读奖。

四、欣赏质疑,内容研讨。

(一)、师:我们一只为黄河唱着颂歌,作者是不是在歌词里边直接歌颂黄河呢?(学生抢答)
教师明确:
1、作者没有直接歌颂黄河,而是先描写了黄河的形象,为歌颂
黄河蓄势。

描写黄河形象的句子是……
2、先看一个字“望”,望字统领下文,一直到劈成南北两面。

这些都是黄河的形象,描绘了黄河,而下文已经变成歌颂黄河了。

(二)、师:作者描绘了黄河的形象后,开始歌颂黄河,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歌颂黄河的?(指名回答)
教师明确:1、作者是从三方面歌颂黄河的,有明显的外部标志,谁知道?
2、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歌颂黄河的?
教师明确: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是民族的屏障、黄河是臂膀。

实际上三方面是摇篮是说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屏障是说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精神是说黄河激励着中华民族。

(三)、我们一直在歌颂黄河,本诗只是在歌颂黄河吗?(小组讨论)
教师明确:(1)结合书中原句,解释中华民族。

(2)一提到黄河我们就称之为母亲,母亲是谁?提问。

母亲就是我们的中华民族,所以黄河象征这中华民族,朗诵词和结尾都提到了黄河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所以本诗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坚强。

作者接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
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五、课堂小练笔
本诗题目是黄河颂,实际上是歌颂中华民族。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赋予某些事物特定的意义,比如黄河象征中华民族,高山象征品质坚强,青松象征意志坚强,请你仿照诗中的句子写几句话。

六、再读课文
最后我们齐读本诗,再一次为黄河唱响颂歌。

(配乐朗读)
七、作业:
1、收集有关黄河文化和智力黄河的资料,写成专题文章。

2、欣赏黄河大合唱音乐,学唱《黄河颂》部分,并进行表演唱。

教学反馈
(一)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检测。

1.基础知识测评
(l)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气魄( ) 澎湃( ) 浊流( ) 宛转( )
屏障()哺育()滋长( )
(2)结合句薏,体会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
2、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3 、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仃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2.阅读理解测评
(l)文章题目为“黄河颂”,作者从哪几方面歌颂了黄河?
(2)本文仅仅是在歌颂黄河吗?
(3)你知道哪些赞颂黄河的诗歌?请至少写出三句。

(二)检测建议。

课堂以朗读为主,可适时检测背诵情况(前半部分);上述检测可留待课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