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千阳》读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灿烂千阳》读后感
故事发生在 20 世纪后期的阿富汗,当时的阿富汗正处于社会动荡和政治混乱之中。
莱拉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她的父亲坚持让她接受教育,希望她能为国家的未来做出贡献。
然而,战争的爆发打破了这一切。
一枚炮弹击中了莱拉的家,夺走了她双亲的生命,使她成为了一个孤儿。
在塔利班统治时期,妇女不能工作,不能上街说话,没有丈夫的允许不能走出家门。
莱拉被迫嫁给了一个六十岁的老人,成为了他的生育工具。
与莱拉不同,玛丽雅姆是一个私生女,她的母亲娜娜是一个被社会边缘化的女人。
玛丽雅姆的父亲扎里勒每周四都会来看她,但这并不能改变她的命运。
她被迫嫁给了一个比她大二十多岁的男人,成为了他的妻子。
在这个过程中,玛丽雅姆经历了无数的痛苦和折磨,但她始终保持着坚强和善良的品质。
共同的遭遇让两位女性由竞争关系转为合作关系,她们在那个闭塞的房屋里成为彼此的光亮。
在拉希德的暴力统治下,她们相互支持,共同面对生活的挑战。
最终,当拉希德快把莱拉掐死之际,玛丽雅姆用铁锹砸向那个打了她一辈子的男人,那似乎是她第一次反抗,也是第一次决定自己生活的轨迹。
小说的结尾,莱拉带着孩子,和曾经的恋人远走阿富汗过上平稳的生活。
她自己也投身于教育,正如父亲所期待的那样,“等到这场战争结束,阿富汗将会需要你”。
书名《灿烂千阳》源于诗歌《喀布尔》里的一句赞美,“人们数不清她的屋顶有多少轮皎洁的明月,也数不清她的墙壁
之后那一千个灿烂的太阳。
”这是莱拉父亲和喀布尔城道别时,告诉莱拉的一句诗,也是莱拉决定重回喀布尔城时内心冒出的呼唤,更是无数黑暗日子里,玛丽雅姆的陪伴带来的光亮。
然而,故事的结尾并没有给我带来太多的希望。
此前两位女性的悲惨一生,一笔一画刻在了记忆血管上。
战争、饥饿、专制与压迫下的阿富汗,万千困苦难述之一。
赛义德在《东方学》中指出,“东方总是被看……而欧洲人则是看客,用其感受力居高临下地巡视着东方,从不介入其中,总是与其保持着距离……东方成了怪诞性活生生的戏剧舞台。
”本书作者是美籍阿富汗作家,流散身份的他笔下塑造的莱拉和玛丽雅姆离真实的阿富汗女性境遇有多远,我们不知道。
最艰难的百姓又该如何自处?受压迫最严重,比小说中更辛酸的女性问题该怎么办?我们也不知道。
《灿烂千阳》是一部震撼人心的小说,它让我们看到了战争和性别歧视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伤害。
它也让我们意识到,和平和公正对于一个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性。
希望我们能够珍惜和平,反对战争,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