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章-第讲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热带荒漠带
2.从①→②自然景观由森林过渡到草原、荒漠。这
种变化属于(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C.垂直地带分异
D.地方性分异
.
44
3.决定由直线③→④自然带分异规律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
B.水分
同一自然带海拔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
.
20
(3)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 夏季气温小于 0℃的地方有永久性积雪,即夏季气温 0℃等温线为山体的雪线。雪线是冰雪带的下限,其高度 与纬度、坡向和坡度有关。一般来说:①低纬雪线高,高 纬雪线低。②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③迎风坡雪线低, 背风坡雪线高。④陡坡雪线高,缓坡雪线低。
.
36
[读图例练] 【例】 (2012·北京高考)下图为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 意图。读图,回答(1)~(2)题。
.
37
(1)图中所示山地( )
A.各自然带的界线随季节变化而移动
B.北坡热量条件差,林带上界比南坡低
C.南坡冰雪带下界因降水量大而较低
D.南北坡山麓水平距离造成基带差异大
(2)该山地位于( )
A.喜马拉雅山脉
B.天山山脉
C.祁连山脉
D.昆仑山脉
.
38
【读图导引】
【答案】 (1)C (2)A
.
39
【练】 (2015·湖北联考)下图是我国三座山地自然带 垂直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
40
(1)图中①②③分别是( )
A.大兴安岭、贺兰山、天山
B.吕梁山、阴山、天山
C.吕梁山、祁连山、阿尔泰山
【答案】 (1)C (2)D
.
33
垂直自然带示意图的判读方法 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 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气候带,自然景观也相应 地呈现出垂直分布规律。
.
34
[读图技巧]
判定阴、 根据同一自然带在山地阳坡分布 阳坡 位置高于阴坡可判断阴、阳坡
南坡同类自然带高于北坡,则该 判定南、 山脉一般位于北半球,反之位于
顶部有冰川积雪带分布,且海拔很高,应为天山。第(2)
题,据上题答案可知②山地为贺兰山,其为季风区与非季
风区风的影响,降水少,植被类型
为草原。
【答案】 (1)A (2)B
.
42
读图,完成 1~3 题。
.
43
1.①地的自然带是( )
北半球 南半球。如上图中的山地就位于 北半球
判定热量 带
山麓的自然带(基带)反映山地所 处的热量带。如上图中的山地所 处的热量带为热带
.
35
判读纬度 高低
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 纬度位置越低。如上图中的山地 位于低纬度(赤道)地区
判断 迎风坡
迎风坡降水丰富,自然带的数量 较多,雪线的海拔较低。如上图 中南坡为迎风坡
D.横断山、昆仑山、喜马拉雅山
(2)造成②山地两侧不同山坡带谱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
B.降水
C.海拔
D.纬度
.
41
【解析】 第(1)题,①山地分布有温带落叶阔叶林和
针叶林,说明降水较多,应为东部地区;吕梁山位于黄土
高原,其基带的海拔较高(高于 1000 米),而①山基带海拔
较低,因而①山为大兴安岭。③山地基带自然带为荒漠,
.
18
3.垂直分异规律 (1)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 ①山体所在纬度——纬度越低越复杂,纬度越高越简 单。 ②山体海拔——海拔越高越复杂(当然有极限),海拔 越低越简单,甚至无。 ③与山顶、山麓之间相对高度有关——相对高度大则 复杂,相对高度小则简单。
.
19
(2)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海拔的因素 ①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海拔高;纬度高,海拔 低。 ②坡向——同一山体,阳坡高,阴坡低;迎风坡低, 背风坡高。
海拔
_____ _
_中_纬__度__ __地区
海拔较 高
的低纬 山 地
.
4
.
5
[真题试做]
1.(2014·大纲全国卷)下图中 K 岛于 1983年火山爆发, 植被消失殆尽。1987 年,该岛上已有 64 种植物生长旺盛。 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K 岛天 然植被类型属于( )
.
13
我国北部受夏季风影响的范围小,局限于大兴安岭、 长城以东地区,故森林分布的东西宽度小;我国南方受东 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影响,川西山地、横断山区以东的大片 地区降水丰富,适合树木生长,因而森林分布的东西宽度 大,故 D 项正确。纬度影响森林分布的南北宽度,洋流 只是影响沿海的森林分布,地形只是影响局部地区的森林 分布,对森林的宽度影响很小,故排除 A、B、C 三项。
考纲展示: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
1
[基础梳理] 一、陆地自然带 1.成因——由于 纬度 位置和 海陆 位置不同, 有一定的 热量 和 水分 组 合 以 及 代表 性 的 植 被和 土壤 。 2.特点——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 带状 分 布 的陆地自然带。
.
2
二、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分异规 律
.
25
[分层探究] 1.根据位置判断甲、乙、丙三地的气候类型是什么?
【提示】 甲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乙为温带季风气候, 丙为地中海气候。
.
26
2.三地自然带各是什么类型?
【提示】 甲、乙均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丙为亚热 带常绿硬叶林带。
【答案】 (1)B (2)A (3)C
.
27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包括由赤道到两极(纬度地带 性)的地域分异规律和从沿海向内陆(经度地带性)的地域 分异规律。 (1)在分析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 思路进行:
.
48
5.关于图中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形成该地域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是热量 B.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影响了该地域分异规律的形 成 C.反映的是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该地域分异规律的典型地区分布在大陆东部
.
49
.
21
[考向探究] 考向一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下图为某大陆局部图和乙地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 (1)~(3)题。
.
22
(1)甲、丙两地( ) A.自然带相同 C.河流汛期相同
B.冬季盛行风风向相同 D.农业地域类型相同
.
23
(2)甲、乙两地自然带类型和气候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A.甲: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海洋性气候
C.高度
D.光照
.
45
【解析】 第 1 题,由图可知,①地位于我国东南沿 海的长江入海口,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自然带为亚热带常 绿阔叶林带。故 C 项正确。第 2 题,由图可知,从①地 到②地是从沿海向内陆,属于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 律,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故 B 项正确。第 3 题,由图可 知,由③地到④地是由我国南部沿海到东北地区,属于由 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影响因素是热量。故 A 项正确。
乙: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季风气候
B.甲: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季风气候
乙: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海洋性气候
C.甲: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海洋性气候
乙: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大陆性气候
D.甲: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地中海气候
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
24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带从甲地到丙地的变化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 的地域分异 B.自然带从甲地到丙地的变化基础是水分 C.丙地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乙地垂直带谱的多少取决于当地纬度
.
8
某贸易代表团 7 月从吐鲁番出发沿铁路前往中亚考 察,有关沿线的自然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
A.自咸海至阿拉木图呈现草原向荒漠的变化 B.在乌鲁木齐看到坡上有植被、顶部有积雪的山峰 C.锡尔河自上而下到河口水量不断增加 D.从阿拉木图往北走看到山地针叶林分布海拔高度 不断上升
.
9
【解析】 咸海地处中亚腹地,属于荒漠带,A 错误; 乌鲁木齐纬度较高,地势也较高,南北有高山,海拔达到 雪线高度,B 正确;锡尔河属于内流河,中下游支流少, 由于蒸发和沿途灌溉引水,下游水量减少,C 错误;根据 垂直自然带分布的基本规律,纬度越高,同一种植被分布 的海拔越低,D 错误。
形成 基础
影响 因素
典型地区
由赤道
到两极
的地域
分异
热量
______
(纬度
地带性)
规律
_低__纬_度__和__
太阳 辐射
_高_纬__度____ 地区及中 纬度一定
范围内
图示
.
3
从沿海向内 陆的地域分 异(经度地带 性)规律
山地的垂直 地域分异(垂 直地带性)规 律
__水_分___
水热 状况
海陆 分布
【答案】 1.C 2.B 3.A
.
46
(2014·盐城模拟)读部分陆地自然带分布和气候条件 关系示意图,完成 4~5 题。
.
47
4.关于图中荒漠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副热带高气压或信风影响,降水少 B.面临的生态问题主要是水土流失 C.其在亚洲分布面积最大 D.人类的不合理活动是主要成因
.
6
A.热带雨林
B.热带草原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解析】 根据经纬度信息判断,K 岛位于马来群岛, 岛上植被属于热带雨林。
【答案】 A
.
7
2.(2014·浙江高考)中亚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 中部,中亚国家与我国之间已形成由铁路、公路、航空和 管道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读我国与 中亚部分地区略图,完成下题。
31
(1)据图判断( )
A.北半球山地林线北坡高于南坡
B.南半球山地林线高于北半球
C.同一纬度山地林线北半球高于南半球
D.同一纬度山地林线沿海高于内陆
(2)影响全球山地林线高度分布的首要因素是( )
A.山地海拔
B.光照强度
C.年平均气温 D.最热月平均气温
.
32
【解析】 第(1)题,获取图中纬度和海拔信息即可得 出答案。第(2)题,图中显示纬度越低,山地林线海拔越高, 说明气温是影响山地林线高度分布的首要因素。而材料中 告知,全球林线高度与植物生长期间的气温密切相关,而 生长期在气温较高的时期,故首要影响因素是最热月平均 气温,而不是年平均气温。得分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中“全 球林线高度与植物生长期间的气温密切相关”的含义。
【答案】 B
.
10
3.(2013·山东高考)下图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 读图回答(1)~(2)题。
.
11
(1)图中②为( )
A.草原
B.荒漠
C.针叶林 D.针阔混交林
(2)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上发生
变化,其主导因素是( )
A.纬度
B.洋流
C.地形
D.季风
.
12
【解析】 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明确自然带的分布规 律和影响自然带分布的主要因素。第(1)题,我国北部地区 植被的分布受水分条件的影响,表现为从沿海向内陆的水 平地域分异,大兴安岭以东为森林,以西为草原,贺兰山 以西为荒漠,故 A 项正确。第(2)题,森林植被的分布与 降水和气温关系密切,气温高、降水丰富的地区最有利于 森林的生长,我国森林植被主要分布于降水丰富的季风 区。
.
28
.
29
(2)在分析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 思路进行:
.
30
考向二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2015·郑州质检)林线是指高纬度地区或高山地区不 能形成森林的界线。据研究表明全球林线高度与植物生长 期间的气温密切相关。下图示意全球部分山地高山林线海 拔,读图完成(1)~(2)题。
.
【答案】 (1)A (2)D
.
14
考点 陆地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深化整合]
1.自然带与气候类型分布(以北半球为例)
.
15
2.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地域分 异规律
由赤道到两极 从沿海向内陆 的地域分异(纬 的地域分异(经 度地带性)规律 度地带性)规律
主导 因素
热量(太阳辐射)
水分(海陆位置)
重要 影响 因素
水分
热量
因素
太阳辐射由赤 水分条件沿经
成因 道向两极递减, 度变化的方向
总结 即以热量为基 变化,即以水

.
分为基础
16
延伸 纬线方向(东西 经线方向(南北
分布 方向 方向)
方向)
特征 更替 纬度变化方向 经度变化方向
方向 (南北方向) (东西方向)
典型地区
低纬度和高纬 度地区
中纬度地区
.
17
典型景观 变化例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