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均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
课程背景
这是一节适合四年级学生的数学课程,主要讲解平均数的概念以及如何计算平均数。
本次课程采用苏教版教材。
教学目标
1.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2.掌握计算一组数的平均数的方法;
3.小组合作,加深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
热身活动
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出一些数字,比如:3, 5, 8, 12, 18。
然后让学生计算出这些数字的平均数,并讲解什么是平均数。
课堂讲解
1.平均数的概念:将若干个数值相加后再除以这个数值的个数,所得到的结果就是平均数。
2.举例说明:比如有5个人,每人身高分别是1.5米、1.6米、1.4米、1.7米和1.8米。
那么这五个人的平均身高就是所有身高相加再除以5,即
(1.5+1.6+1.4+1.7+1.8)÷5=1.6米。
3.计算平均数的方法。
先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序,然后用总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即可求出平均数。
比如有5个数据:2,4,6,8,10。
首先将它们从小到大排序为2,4,6,8,10,然后将它们相加得到总和为2+4+6+8+10=30,最后用总和30除以数据个数5,即可求得平均数为30÷5=6。
小组合作练习
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出一些数字的平均数。
然后将结果汇总,看看哪个小组做得最快,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口头解释他们是如何计算的,让其他小组听懂他们的思路。
课堂练习
1.让学生算出5个数字的平均数:7, 9, 13, 14, 17。
2.让学生算出7个数字的平均数:65, 43, 29, 76, 31, 52, 40。
总结与拓展
教师通过让学生举例和计算平均数的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什么是平均数,并掌握了计算平均数的方法。
同时,小组合作和课堂练习也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计算能力。
学习平均数的概念也可以拓展到生活中,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参考资料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