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物中4种交链孢毒素污染情况及检验方法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预防医学 2021 年3 月第32 卷第2 期JiangsuJ PrevM ed,M ar.,2021,Vol. 32,No.2•143•
•专题论著•谷物中4种交链孢毒素污染情况及检验方法探讨
张洁,王谢.马青青,张欣烨,翟志雷,张榕杰,苏永恒,袁鹏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理化检验科,河南郑州450016
摘要:目的了解河南省内小麦和大米中4种交链孢毒素污染情况,并对检验方法进行探讨。

方法采集省内11个地
市的小麦和大米各6份,合计132份样品。

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内标法,同时对样品中交链孢菌酮酸(T e A)、腾毒素
(T E N)、交链孢酚(A O H)、交链孢酚单甲醚(A M E)进行检测,并对检验方法进行探讨。

结果132份样品,4种交链孢毒素同
时检出率为8.33%,2种检出率为34. 1%,1种检出率为37. 9%。

小麦中>1种毒素检出率高达89. 1%,大米仅检出T e A,检
出率为36. 4%。

此方法检测T e A、T E N绝对回收率较好,分别为87.86%、89. 29%;A()H、A M E绝对回收率分别为43. 32%、
41.22%。

结论河南省内小麦中4交链孢毒素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大米仅检出T e A,但总体而言,检出量较低,食品安全
风险不大。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内标法检测T e A、T E N绝对回收率较好,数据真实有效。

关键词:交链孢毒素;谷物污染;食品安全监测
中图分类号:R1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070(2021)02-0143-03
Contamination status and discussion of detection methods of
4 kinds of alternaria toxins in cereals
ZHA NG Jie, WANG X ie.M A Q ing-qing.ZH A N G X in-ye.ZH A I Zhi-lei,ZH A N G R ong-jie.SU Yong-heng, YUAN Peng
Hena?i Provincial Center fo 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Department o f
P hysical and Chemical Laboratory ^ Henan Zhengzhou450016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ntamination status of 4 kinds of alternaria toxins in cereals in Henan Province;to dis­
cuss the detection methods. Methods A total of 132 samples of wheat and rice from 11 cities were collected in Henan Provinca The internal standard method of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LC-M S/M S) was used to detect alternarone acid
(T e A), tengtoxin (T E N) ,alternariol (A O H) and alternariol monomethyl ether (A M E) in the sam ples sim utaneously.The de­tection methods were compared and discussed. Results Among the 132 sam ples, the detection rate of all 4 kinds of alternaria toxins was 8. 33%,the detection rate of 2 kinds of alternaria toxins was 34. l%,a n d the detection rate of 1kind of alternaria
toxin was 37. 9%.The detection rate of more than 1kind of toxin was 89. 1%in w heat;only TeA was dectected in rice ,th e de­tection rate was 36. 4%.The absolute recoveries of TeA and T EN were relatively better ,which were 87. 86%and 89. 29%♦re­spectively; while the absolute recoveries of A O H and AM E were 43. 32%and 41. 22%.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re were different degrees of contamination of 4 kinds of alternaria toxins in wheat and TeA contamination in rice in Henan Province.The general detection level was low,and the risk of food safety was relatively low.The absolute recovery rates of TeA and T E N by
LC-M S/ MS internal standard method is good,and the data is true and valid.
Key words:A lternaria toxin;Q)ntam ination of cereal;Food safety surveillence
交链孢霉广泛分布于自然界,能在低温条件下生 存,在一定条件下能产生对人们有害的交链孢毒素,被污染的粮食、水果、植物油中也常有检出[1_2]。

交链 孢毒素中的交链孢酚(A OH)、链孢酚单甲醚(AME)具有基因毒性,能引发淋巴细胞DNA损伤,具有一定 的致畸致癌性[M],长期低剂量暴露会对人类健康造 成风险。

交链孢菌酮酸(TeA)和腾毒素(TEN)虽没有基因毒性,但和其他交链孢毒素具有协同作用,同时存在时可引起急性毒性,亦对人体健康造成风险「5]。

目前,国内外尚无食品中交链孢毒素的限量标 准及膳食暴露风险评估标准,现对河南省内小麦和大 米中4种交链孢毒素污染情况进行检测,并对检验方 法进行探讨。

DOI : 10.13668/j. is s a 1006-9070.2021.02.006
基金项目: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LHGI20190707);河南省重点研发和推广专项(212102311074) 作者简介:张洁(1988—),河南商丘人,主管技师,主要从事食品安全监测工作
通信作者:张榕杰,主任技师,E-mail:139****************
1材料和方法
1.1样品采集本次共采集样品132份,小麦、大米 各66份,分别采购于省内的11个地市农贸市场及农 户自种。

农贸市场66份,农户自种66份;定型包装 36份,散装96份。

1.2检验方法参照《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 险监测工作手册》中食品中交链孢毒素测定的程序-同 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通过相对回收和 绝对回收率对检测方法准确性进行考察。

内标法测 绝对回收率>60%时结果可靠,<30%则不准确•容 易出现假阴性风险。

1.3统计分析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 析。

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描述,组间比较采用X2检 验,以P<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概况检测样品132份,小麦、大米样品各66 份。

4种交链孢毒素均检出的有11份,检出率为 8.33%,全部为小麦,部分有发霉现象。

2种检出率为 34. 1%,1 种为 37.9%。

2.2不同样品种检出情况小麦中普遍存在交链孢 毒素污染,其中TeA、TEN、A M E检出率较高,分别为 75.8%、75.8%、68.2%,>1种毒素检出率为89. 1%;大米中仅检出TeA,检出率为36. 4%;小麦和 大米的T eA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 790, P<0.05)。

见表 1。

表1小麦、大米中各种交链孢毒素检出情况
小麦(《= 66)大米(W= 66)
毒素
含量
(哗/kg)检出数
检出率
(%)
含量
(pg/kg)检出数
检出率
(%)
TeA 2. 10〜168. 345075.8 3. 01 〜19. 132436.4 AOH 2. 50〜14. 001116. 7---TEN 1.12 〜11. 235075.8---AME 1. 11 〜15. 324568.2---
2.3不同样品不同包装检出情况66份小麦、大米 的散装和定型包装均采集了 48份和18份。

小麦中定 型包装检出率65. 3%.散装为50. 5%,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2=4. 599,户<0.05);大米中定型包装检出率 3
3. 3%,散装为37. 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 0.068,P>0.05)。

见表 2。

表2不同包装类型4种毒素检出情况[»(%)]
毒素
小‘麦大米
散装定型散装定型
TeA35(72.9)15(83.3)18(37.5)6(33.3) AOH6(12.5)5(27.8)--TEN28(58. 3)12(66. 7)--AME28(58.3)15(83. 3)--2.4不同地区毒素检出情况东、西、南、北各地市 检出总份数分别为29、46、45、47,检出率分别为32.3%、34.8%、34. 1%、35.6%;不同方位检出率两 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东西0•084、南北0.067、西南0•017、西北0•017、东南0.030、东北0.164, P 值均>0.05)。

2.5 方法验证
2.5.1基质效应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显示:T eA和T E N基质效应分别为87. 86%和89.29%,A()H和AEM基质效应分别为43•32%和41•22%, 此基质效应为内标物质在样品处理至氮吹步骤前加 入所测其含量与纯溶剂溶解的相应浓度的内标物含 M的比值,此时过程损失可忽略不计,见表3。

2.5.2相对回收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显示:内标法校正后,各物质的相对回收率平均值分别为100. 69%、98. 86%、100. 30、96. 24%,见表 4。

表3各种毒素的基质效应的平均值(%)
品种TeA AOH TEN AEM
小麦86. 7742. 1285.7143.21
大米88. 9644. 5292.8739. 24
平均87. 8643.3289.2941.22
表4内标法校正后方法的相对回收率(%)
品种TeA AOH TEN AEM
小麦98. 4298. 17100.7493.21
大米102. 9699.5499.8599. 28
平均100.6998.86100. 3096. 24
3讨论
本次小麦和大米样品普遍存在TeA污染,小麦中 污染物种类明显多于大米,大米中只有TeA污染,污染 物含量也不高。

污染物含量普遍低于文献报道>8],可 能小麦在收割、晾晒、过程中更容易发霉。

小麦的污染 水平受包装类型影响.定型包装污染概率要比散装的 高,可能在包装加工之前已经污染,也可能小麦没有晾 干,易发霉进而污染。

不同地区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河 南处于中原地区、气候相差不大,且民众对谷物的储 存意识较好有关。

此次采样实际上采集12个地市,其中东向一个地市采样过早,谷物没来得及晾干,导 致检测时已经发霉,4种毒素检出率较高,这种样本不 能代表当地的污染水平,故未列出此地市进行比较。

从几个明显发霉的样品来看,霉变是产生毒素的主要 因素之一,虽然发霉的不一定能检出毒素,但检出毒 素的一定是霉变的物质,应加强粮食在储存流通环节 的管控。

(下转第152页)
3讨论
目前,国内乙肝疫苗接种后的免疫持久性研究多 关于儿童,成人的研究较少[791。

本研究为基于一项 乙肝重组疫苗ID期临床试验的探索性研究,了解20 y g重组乙肝疫苗9年后的免疫持久性。

结果显示,在 接种3剂次乙肝疫苗的9年后,GMC下降明显,但仍 有超过70. 0%的人的抗-HBs>10在计算抗体GM C时,将>1 000 mIU/m l的抗体水平计算为 1 000 mIU/m l,因此计算出的平均浓度会低于真实水 平,但并不影响阳性率的计算。

I」ang X等[1°]报告,我 国人群的乙肝抗体阳性率在50%左右,表明乙肝疫苗 在初免后9年仍然有一定的保护效果。

本研究仅从体液免疫抗体水平角度出发,评估乙 肝疫苗的免疫持久性存在一定的不足。

张丽等[11]则从免疫记忆的角度评估了成人接种后12年的免疫持 久性.同样得出了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后绝大部分人均 有较好的免疫持久性的结论。

本研究虽然样本量较 大,随访时间较长,但是评价指标单一,且未设置对照 组,不足以系统地评价乙肝疫苗的持久性。

但从抗体 阳性率的角度考虑,该疫苗对于>16岁人群的保护效 果较好,无需进行加强免疫。

参考文献
[1] Cui F»Shen L»LI L^et a/.Prevention of Chronic Hepatitis B after
3 Decades of Escalating Vaccination Policy, China [J ]. Emerg
Infect Dis,2017,23(5) :765-72.[2]高舒,吴涛,邢瑞婷•等.2014—2018年北京市房山区乙型肝炎流
行病学特征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20,31(1):80-81.
[3] Chen S, Li J, Wang 0,6*/ a/. The hepatitis B epidemic in China
should receive more attention[J].Lancet,2018,391(10130): 1572. [4] Wu Q, Zhuang Gh, Wang XI, et al. Antibody levels and immune
memory 23 years after primary plasma-derived hepatitis B vaccination:
results of 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cohort from China
where endemicity is high[J].Vaccine,2011,29(12):2302-2307.
[5] Chadha MS, Arankakke VA. Ten-year serological follow up of
hepatitis B vaccine recipients [J]. Ind J Gastroenterol. 2000, 19
(4):168-171.
[6] Van Damme P» Dionne Leroux-Roels a/. Persistence of
HBsAg-specific antibodies and immune memory two to three dec­
ades after hepatitis B vaccination in adults [J].J Viral Hepat,
2019,26(9):1066-1075.
[7]周艳春.国产乙肝疫苗不同接种剂量对成人免疫效果[J].江苏预
防医学,2015,26(5):63-64.
[8] Wu Z. Yao J,Bao a/.The effects of booster vaccination of
hepatitis B vaccine on children 5-15 years after primary immuniza­
tion: A 5-year follow-up study[J].Hum Vacc Immunother, 2018,
14(5):1251-1246.
[9]马永法,陆明艳,顾春艳.2017年盐城市盐都区>5岁人群乙肝血
清流行病学调查[J].江苏预防医学,2018,29(2): 191-192.
[10] Liang X,Bi S,Yang W,e/a/.Epidemiological serosurvey of hepa­
titis B in China-declining HBV prevalence due to hepatitis B vacci-
nation[J]. Vaccine,2009,27(47): 6550-6557.
[11]张丽,颜丙玉,吕静静,等.成人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后12年免疫记
忆持久性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9,53(5):
497-502.
收稿日期:2020-01-21编辑:周羚
(上接第144页)
对4种毒素的基质效应进行分析时,T e A和T E N基质影响较小,A O H和A E M基质影响较大。

影响较小时,检测结果可靠,影响较大时,对于含量低 的样品,检测结果容易出现假阴性,需要改进方法。

统计的基质效应是所有样品的平均值,实际上同类样 本的每一个样品的基质效应略有不同,不同类样本更 有不同,所以基质加标曲线很难做到较好的线性相关 性,提醒在做基质加标曲线时应考虑基质效应。

4种交链孢毒素的绝对回收率受提取过程、基质 效应影响。

由于同一个样品,过程损失基本一致,基 质效应可以体现为绝对回收率的大小,T eA和TEN 较高,A()H和A EM较低。

一般情况下L〇gP<l时 为水溶性物质,>2时为脂溶性物质,4种毒素的 L〇gP相差较大,TeA、TEN、A()H、A M E W L o g P*
别为0•65、1.46、2.91、2.35,所以物质性质相差加大,在固相萃取时无法同时兼顾。

此实验酸性条件下提 取净化,抑制了 T e A的电离,促使其以稳定的非极性 状态在提取液中,回收率较好,水溶性回收好的,而脂 溶性物质就相对较差,两者只能折中兼顾•此方法还需进一步改进。

参考文献
[1]王硕,孙灵利,刘烨,等.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小
麦制品中4种交链孢霉毒素[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9,31 (1):
35-40.
[2]李俊玲,吴俊威,申磊,等.河南省面粉及其制品中真菌毒素污染
状况[J].江苏预防医学,2020,31 (3): 334-336.
[3]陈建民,杭颖,张一青,等.2013—2017年苏州市食品安全监测结
果[J].江苏预防医学,2019,30(3) :323-325.
[4]孙钊,刘萍,高敏国.2014—2016年无锡市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
害因素监测结果[J].江苏预防医学,2〇18,29(3) :332-333.
[5]卢素格,张榕杰,马青青,等.2016—2017年河南省小麦粉中4种
交链孢毒素污染情况调查[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〇18,30(6):
612-615.
[6]陈蓓,吉文亮,朱峰,等.江苏省内小麦粉中4种交链孢毒素污染
情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〇18,34(3):393-395.
[7]赵凯.食品中交链孢毒素污染、生物利用及风险评估研究[D].中
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5.
[8]乔昕,王燕梅,郑东宇,等.江苏省2010—2013年米面制品中食源
性致病菌污染状况监测[J].江苏预防医学,2〇16,27(3):345-346.
收稿日期:202卜12-11编辑:周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