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2022-12-02T03:28:56.271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2年22期作者:钱文源
[导读] 我国每年都会有大批量的高职院校毕业生进入人才市场、参与人才市场竞争,受经济形势以及学生就业观念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成为一大难题。
为了保障高职,院校学生的顺利就业,学校开设专门的就业指导课程负责指导学生就业相关的各项事宜,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就业指导工作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就业指导工作需要注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升就业指导工作效用。
以下内容将立足现实,具体分析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并探讨具体的教育手段。
钱文源
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天津静海 301607
摘要:我国每年都会有大批量的高职院校毕业生进入人才市场、参与人才市场竞争,受经济形势以及学生就业观念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成为一大难题。
为了保障高职,院校学生的顺利就业,学校开设专门的就业指导课程负责指导学生就业相关的各项事宜,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就业指导工作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就业指导工作需要注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升就业指导工作效用。
以下内容将立足现实,具体分析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并探讨具体的教育手段。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
引言
高职学校的大部分学生毕业之后会直接进入用人单位、步入职场,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存在着“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等待观望”等各种各样的心理,导致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不利地位,丧失竞争优势。
如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择业意识以及提升抗打击能力,成为就业指导老师需要深刻剖析、着重探究的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思想教育、观念教育的作用,能够引领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快速适应社会,在就业指导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很有必要。
一、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一)能够增强学生自身职业素养
在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有效增强学生自身的职业素养。
首先,社会对高职学校学生的认可度并不高,甚至一些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学生抱有偏见[1]。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学生能够分清是与非、分清自己在工作岗位上“该做”与“不该做”的事情,学生的职业素养自然能够得到提升。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除了包括对学生思想意识的教育之外,还包括对学生心理素质、职业技能的教育,通过思政教育将学习与就业联系在一起,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在参与人才竞争中的竞争力得以提升。
(二)能够帮助学生快速适应社会
在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快速适应社会。
首先,就业是一个角色转变的过程,学生需要快速从“学生”身份转变为“社会人”身份,方能适应自己的职业与工作。
在就业指导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生就业意识得到增强、就业观念发生转变,自然能够快速适应社会。
其次,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规划自己职业生涯、磨砺坚强意志,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特点与个人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快速适应社会。
(三)能够推动高职院校长远发展
在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推动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
首先,学生的就业情况能够直接反映学校的教学能力。
通过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的就业率得到提升,用人单位对学校的评价比较高,学校更容易取得长远发展。
其次,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最终是取得学生的满意和家长的认可,学生在接受就业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之后,能够顺利就业、选择一个自己能够胜任的工作,家长和学生对学校更加认可,学校会在社会上收获一个良好的口碑,自然能够取得长远发展。
二、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将就业指导工作与德育融合
为了在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将就业指导工作与德育相融合,也就是将就业指导学科与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工作融合,以德育作为课程指导。
比如,在就业指导工作的前期阶段,引导学生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念[2]。
在就业指导工作的中期阶段,就业指导老师可以和思政老师联合举办就业指导讲座,对学生进行专题指导、解答疑惑。
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和学生一同分析就业选择中的得失问题,让学生保持平衡的心态,以便于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
在就业指导的后期阶段,就业指导老师和思政老
师的联合教育重点更侧重于关于学生吃苦耐劳精神的培育,就业指导老师和思政老师可以通过案例教学,列举实际生活中的劳模人物,让学生向榜样学习。
(二)将就业指导与学科思政融合
为了在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将就业指导工作与学科思政相融合,也就是将就业指导学科与专业课程相融合。
在全面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专业教学老师也需要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实现全面育人、协同育人。
首先,就业指导老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本专业的最新发展行情、分享最近一届大学生就业数据,让学生对行业发展局势和最新就业形势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和认知。
其次,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离不开课程实践、离不开必要的实习环节,就业指导老师可以与实习企业展开联手,在学生实习过程中渗透就业指导内容,以企业内的老工匠文化激励学生,学生能够在就业过程中增强自身竞争力。
(三)将就业指导与家庭教育融合
为了在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将就业指导工作与家庭教育相融合,也就是老师与家长联手,为了学生的未来而展开合作。
首先,针对部分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理过于急切的情况,就业指导老师可以召开家长会,在家长会中向家长传递正确的教育理念,让家长多多关注学生的身心状况、给予学生力所能及的帮助,而非一味催促学生“找好工作、出人头地、光耀门楣”。
其次,家长可以在生活中给孩子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的技能在实践过程中得以提升。
比如,家长可以利用手中的资源,给孩子寻求更多的实习机会,为学生提供一定就业建议,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方案进行剖析、一同探讨创业的可行度。
家长和老师的联手能够全面提升就业指导质量,也能让学生更加清晰、科学地规划职业生涯目标。
(四)将就业指导与心理教育融合
为了在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将就业指导工作与心理教育相融合,就业指导中心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展开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关注学生的顺利就业[3]。
首先,就业指导中心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可以联合开展社团活动,通过宣讲活动、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高职学校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两个部门通过讨论、确定最终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方向,给学生的心理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和意见。
就业指导老师也要积极主动学习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以便于给学生提供帮扶与指导。
与此同时,就业指挥中心还可以组织学生提前模拟职场情境,让学生模拟正常工作流程,提前接触和适应职场的工作,学生在真正步入职场之后,不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就业指导老师还要加强与毕业生的联络,通过关注学生的最新就业动向,对初入职场的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三、结束语:
通过对以上论述内容展开分析可以得出,为了加强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可以与德育相融合、可以与学科思政教育相融合、可以与家庭教育相融合、可以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实现全方位地教育,促进高职院校毕业生的顺利就业。
除了学校高度重视之外,还需要全体教师的高度重视、家长的配合以及学生自身的努力,多方主体的共同努力下,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前景将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 许晓辉,王丽萍,龚正元. 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育人模式构建策略探究——2020年甘肃省高校党的建设研究课题[J]. 科学咨询,2022(2):3.
[2] 张启才. 新媒体环境对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分析[J]. 职业教育(汉斯),2022,11(1):5.
[3] 孙丽杰,刘苹. 基于诊改理念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研究——以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为例[J]. 职业技术,2022,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