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数学导学案-谁的红果多-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下数学导学案谁的红果多北师大版
一、教学内容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中,"谁的红果多"这一章节。

我们会通过数一数、比一比的方式来学习比较物体的多少,以及使用">"和"<"来表示两个物体数量的多少。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
1. 学会比较物体的多少,并能用">"和"<"来表示。

2. 能够根据物体的数量,做出正确的判断。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学会用">"和"<"来比较物体的多少。

难点:能够根据物体的数量,做出正确的判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红果果模型、黑板、粉笔。

学具:学生每人一份红果果模型。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拿出两碗红果果,一碗里有5个,另一碗里有7个,我会问学生们:"这两碗红果果,哪一碗多?"让学生们通过实际观察,来比较物体的多少。

2. 数一数:我会让学生们数一数,每碗红果果有多少个,并记录下来。

3. 比一比:我会让学生们两两一组,互相比较红果果的数量,并用">"和"<"来表示。

4. 例题讲解:我会用黑板和粉笔,举例说明如何用">"和"<"来表示两个物体数量的多少。

5.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自己试着用">"和"<"来比较物体的多少。

6. 作业布置: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题目,让学生们回家后练习。

六、板书设计
我会用黑板和粉笔,将比较物体的多少的方法,以及">"和"<"的表示方式,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们清晰明了的理解。

七、作业设计
a. 23个苹果,18个香蕉
b. 45个糖果,32个蛋糕
c. 56个橘子,63个橙子
2. 作业答案:
a. 23个苹果>"18个香蕉
b. 45个糖果<32个蛋糕
c. 56个橘子<63个橙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掌握了比较物体的多少的方法,以及如何用">"和"<"来表示。

但在实践中,部分学生对于数量的判断还是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们回家后,找一些物品,自己试着比较它
们的多少,并用">"和"<"来表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
1. 实践情景引入:在这个环节中,我通过拿出两碗红果果,让学
生们实际观察并比较物体的多少。

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们能够直
观地理解比较物体数量的概念。

在这个环节中,我需要注意观察学生
的反应,确保他们能够理解并参与到比较活动中来。

2. 数一数: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们数一数每碗红果果有多少个,并记录下来。

这个环节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计数能力。

在这个环节中,我需要注意学生的计数是否准确,并对有困难的学生
进行个别指导。

3. 比一比: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们两两一组,互相比较红果
果的数量,并用">"和"<"来表示。

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们能够理
解和运用比较符号。

在这个环节中,我需要注意学生的比较是否正确,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4. 例题讲解:在这个环节中,我通过黑板和粉笔,举例说明如何用">"和"<"来表示两个物体数量的多少。

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们
能够理解和掌握比较符号的使用方法。

在这个环节中,我需要注意讲
解的清晰度和学生的理解情况,确保他们能够准确地运用比较符号。

5. 随堂练习:在这个环节中,我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自己
试着用">"和"<"来比较物体的多少。

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们能够
巩固和运用所学的比较方法。

在这个环节中,我需要注意学生的解题
过程和答案是否正确,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6. 作业布置:在这个环节中,我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题目,让学
生们回家后练习。

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们能够在课后巩固和提高
所学的比较方法。

在这个环节中,我需要注意作业题目的难易度和学
生的完成情况,确保他们能够在家里独立完成作业。

7. 板书设计:在这个环节中,我用黑板和粉笔将比较物体的多少
的方法,以及">"和"<"的表示方式,板书在黑板上。

这个环节的目的
是让学生们能够清晰明了地理解和记忆比较方法。

在这个环节中,我
需要注意板书的条理性和清晰度,确保学生们能够一目了然地看出比
较的方法和符号的表示方式。

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这个环节中,我通过反思本节课的教
学效果,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并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们能够进一
步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们能够在课后
继续提高和应用所学的比较方法。

在这个环节中,我需要注意反思的
深刻度和拓展延伸的有效性,确保学生们能够在课后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在讲解本堂课程时,我运用了一些教学技巧和窍门,以提高学生
的参与度和理解力。

1. 语言语调:我注意在讲解时使用生动的语言和变化的语调,以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数一数和比一比的环节中,我尽量保持声音的
抑扬顿挫,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跟随我的节奏,积极参与活动。

2. 时间分配:我合理分配了课堂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
时间进行。

在实践情景引入和数一数的环节中,我给了学生们足够的
时间观察和计数,让他们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比较物体的多少的方法。

3. 课堂提问:我在讲解过程中适时地提出了问题,以引导学生思
考和参与。

在比一比的环节中,我会提问学生们:"这两个物体哪个多?哪个少?"引导他们运用比较符号进行判断。

4. 情景导入:我通过实践情景引入的方式,让学生们能够直观地
理解比较物体数量的概念。

我拿出两碗红果果,让学生们实际观察并
比较物体的多少,这样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并能够更好地参与到后
续的活动中来。

教案反思:
1. 语言表达:虽然我使用了生动的语言和变化的语调,但是在讲
解过程中,有些地方表达不够清晰,导致学生们理解上有些困难。


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准确和清晰地表达,确保学生们能够更好
地理解。

2. 时间分配:在实践情景引入和数一数的环节中,我给了学生们
足够的时间,但是在随堂练习环节,时间分配得不够合理,导致部分
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练习。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合理地
分配时间,确保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练习。

3. 课堂提问:在讲解过程中,我适时地提出了问题,但是在提问
的方式上,有些生硬,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思考。

在今后的教学中,
我需要更加自然和引导性地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

4. 板书设计:虽然我用了黑板和粉笔将比较物体的多少的方法和
比较符号的表示方式板书在黑板上,但是在板书的过程中,有些地方
不够简洁明了,导致学生们看不懂。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简
洁明了地设计板书,确保学生们能够一目了然地看出比较的方法和符
号的表示方式。

通过这次教学,我深刻认识到教学是一个不断改进和提高的过程,我将继续努力,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以更好地帮
助学生们学习和成长。

课后提升
a. 32个橘子,28个香蕉
b. 46个糖果,39个蛋糕
c. 53个苹果,47个橙子
2. 课后练习题:数一数,下面每组物体中,哪个物体比较多?
a. 9个三角形,7个正方形
b. 11个圆形,8个长方形
c. 13个星星,9个月亮
3. 课后练习题:观察下面每组物体,用">"和"<"表示它们的多少。

a. 5个红旗,6个蓝旗
b. 7个黄球,4个绿球
c. 8个红房子,6个白房子
4. 课后练习题:比较下面每组数的大小,并用">"和"<"表示。

a. 23,18
b. 45,32
c. 56,47
答案:
1. 课后练习题答案:
a. 32个橘子<28个香蕉
b. 46个糖果>39个蛋糕
c. 53个苹果>47个橙子
2. 课后练习题答案:
a. 9个三角形>7个正方形
b. 11个圆形>8个长方形
c. 13个星星>9个月亮
3. 课后练习题答案:
a. 5个红旗<6个蓝旗
b. 7个黄球>4个绿球
c. 8个红房子>6个白房子
4. 课后练习题答案:
a. 23<18
b. 45>32
c. 56>47
通过这些课后练习题,学生们能够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比较物体的
多少的方法,以及如何用">"和"<"来表示。

我希望他们能够在家里独
立完成这些练习题,并在练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