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学中学新老教师挂钩制度(二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年中学中学新老教师挂钩制度
一、挂钩目标:
1.树立热爱人民教育事业的思想,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能贯彻教书育人的方针,具备良好的师德。

2.熟悉教学业务,掌握本学科教学大纲、教材内容,提高教学水平。

3.熟悉、掌握教学环节。

能根据实际,制订教学计划,把握和处理教材;认真备课,选择恰当的教法;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学法指导,认真批改,耐心辅导,严格考核。

4.努力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不断探索教学规律,培养教学研究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具体工作要求:
1.新教师须提前五天将教案送指导教师审阅;指导教师应提前审阅新教师每节课的教案提出修改或使用意见,在教案结尾处签名,注明日期。

2.新教师应虚心向指导教师学习,每周至少要听指导教师的两节课,认真做好听课笔记,写出听课心得;指导教师应热心指导新教师,每周至少听新教师一节课,并就上课情况及时与新教师交换意见。

3.新教师每学期必须上一节汇报课,并将教案交教务处归入本人的业务档案;指导教师应配合教研组对汇报课进行分析评价,形成书面鉴定。

4.每学期结束,新教师须作出学期教学工作总结;指导教师应对新教师的教学工作总结写出书面评语,送教务处存档。

5.新教师每年须撰写一篇教学研究论文或教学专题总结;指导教师应对论文的选题和撰写给予辅导。

6.第三学年第二学期,新教师必须上一节鉴定课,并对三年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指导教师应对新教师三年的教学工作进行鉴定。

7.教导处每月向指导老师听取意见,做好调控工作。

8.师徒之间相互尊重,教学相长。

杭七中校长室
2024年中学中学新老教师挂钩制度(二)第一章:制度概述
1.1 制度背景
在当前教育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为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更多优秀教师,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学于2024年开始实施新老教师挂钩制度。

1.2 制度目的
通过建立新老教师挂钩制度,旨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新老教师之间的良好交流与合作,将老教师的经验和智慧传承给新教师,提高新教师的专业水平,为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

第二章:挂钩对象
2.1 新教师
挂钩对象为学校新引进的教师,特指入职不满三年的初级教师。

2.2 老教师
挂钩对象为学校的有较高教学经验和水平的教师,特指教龄在十年以上的高级教师或特级教师。

第三章:挂钩内容
3.1 教学指导与交流
老教师在挂钩过程中,对新教师进行教学指导,并进行交流与讨论。

新教师可以向老教师请教教学方法、教材选择、课堂管理等问题,老教师则应给予积极回复和建议。

3.2 教育经验分享
老教师可以通过挂钩制度,将自己多年的教育经验分享给新教师。

包括教学中的成功经验、面对问题的解决方法、教育理念等。

新教师则应认真听取老教师的分享,加以吸取和总结。

3.3 教学案例研讨
老教师和新教师可以共同选取一些典型的教学案例进行研讨,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学生反应等进行分析和讨论,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3.4 教学观摩
新教师可以观摩老教师的优秀课堂,并提出问题和建议。

老教师则应展示自己的教学特点和经验,借此提高新教师的教学水平。

第四章:挂钩形式与时间
4.1 挂钩形式
挂钩形式可以是一对一的形式,也可以是小组交流形式,具体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安排。

4.2 挂钩时间
挂钩时间为学年的一整年,每个学年末进行一次总结,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继续挂钩或更换挂钩对象。

第五章:挂钩管理与评估
5.1 挂钩管理
学校将设立挂钩管理组织,负责确定挂钩对象、协调挂钩过程中的问题、督促挂钩工作的开展等。

5.2 挂钩评估
学校将对挂钩工作进行定期评估,根据挂钩目标的达成情况和实际效果,及时调整挂钩对象和挂钩内容,确保教师挂钩工作的有效性。

第六章:挂钩成果的认定和激励
6.1 挂钩成果认定
学校将针对教师挂钩工作的成果进行评估和认定。

通过教学观察、学生评价、同行评议等方式,对新教师在教学水平、教育能力、教育思想等方面的进步进行综合评定。

6.2 挂钩激励
学校将对挂钩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

包括教学成果奖、优秀教师称号、晋升岗位等,以激励教师的教学热情和教育创新。

第七章:实施保障
7.1 资金保障
学校将根据挂钩工作的需要,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

用于教学资源的采购、专业培训、教学活动组织等方面。

7.2 培训支持
学校将组织相应的培训活动,提升新老教师的教学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教育资源的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等。

7.3 管理监督
学校将建立挂钩工作的管理和监督机制,确保挂钩工作的有效进行。

通过定期会议、考核评估等方式,对挂钩工作进行全方位的管理监督。

第八章:总结与展望
8.1 成效总结
学校将每年对挂钩工作进行总结与评估,总结挂钩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及时调整和完善挂钩制度,以不断提高挂钩工作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8.2 未来展望
学校将进一步加强新老教师挂钩制度的宣传和推广,逐步形成全员参与的教师发展模式。

以此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更多优秀教师,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结:
2024年中学新老教师挂钩制度依托于学校教育资源,加强新老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和提高教学水平。

通过教学指导与交流、教育经验分享、教学案例研讨、教学观摩等形式,实现新老教师之间的有效互动。

同时,学校还将加强对挂钩工作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挂钩工作的顺利进行。

通过挂钩工作的实施,中学教师队伍将进一步提高整体教育教学水平,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