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望诊医学知识讲座专家讲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齿痕舌:
表现:舌体边缘有牙齿压迫痕迹 意义:脾虚,水湿内盛
中医望诊医学知识讲座
第44页
中医望诊医学知识讲座
第45页
舌诊
3.瘦薄舌 舌象:舌体瘦小而薄 主病:气血两虚——舌淡白瘦小
阴虚火旺——舌红绛瘦小
舌红绛瘦小 舌淡白瘦小
中医望诊医学知识讲座
第46页
4.芒刺舌 舌象:乳头增多、肥大,
甚则形如芒刺。 主病:热证。
机理:气血调和 气血轻度损伤
中医望诊医学知识讲座
第36页
(二) 淡白色
机理:舌络失充
意义: 虚证、寒证
淡白而瘦薄 淡白而胖嫩
表现:较正常 浅淡,或全无血 色
中医望诊医学2知02识4讲/4座/11
第3737页
(三) 红舌
意义 实热证---鲜红而干 热证 虚热证---鲜红而少苔、无苔
表现 鲜红
机理 血络充盈
主病
湿证
脾虚 黄疸
血虚 湿阻 湿热 寒湿
特点 面黄 萎黄:面色淡黄,干萎无泽 黄胖:面黄虚浮 阳黄:黄色鲜明如橘子 阴黄:黄色晦暗如烟薰
中医望诊医学知识讲座
第10页
全身望诊
4.病色——白色(肺:燥)
主病
特点
虚:虚寒
白虚浮
失血
淡白无华
寒:里寒
苍白
中医望诊医学知识讲座
第11页
5.病色——黑色(肾:寒/水)
中医望诊医学知识讲座
望诊
第1页
概念 医生利用视觉观察病人整体或局部改变来诊
察病情方法。 内容
全身望诊(望神、面色、形体、姿态) 局部望诊(望头面、五官、肢体、皮肤等) 望排出物(望痰涎、呕吐物、大便、小便等) 望小儿指纹(附:望鱼际络脉、爪甲) 舌诊
中医望诊医学知识讲座
第2页
全身望诊
望神 望面色 望形体 望姿态
中医望诊医学知识讲座
第3页
一望神

1、有神(得神)


表现:

神志清楚、表情自然、面色荣润、两目灵活
明亮、语言清楚、反应灵敏、呼吸平稳
病机:正气充分、精气充盛(正常)
正气未伤、精气未衰(病轻)
意义:正气未伤,病轻易治,预后很好。
中医望诊医学知识讲座
第4页
2、无神(失神)
表现:精神萎靡、面色无华、两目晦暗呆滞、




中医望诊医学知识讲座
假 神
第6页

二 望面色

1、常色 【概念】生理时面
部色泽 【表现】光明润泽
2、病色

【概念】疾病时面部色泽 诊
【表现】一切反常色泽都属
病色。或晦暗枯槁,
【意义】人体精充神
或鲜明暴露等。
旺、气血津液充分、 【意义】脏腑精气受损,胃气
脏腑功效正常。
不能上荣
中国人——红黄隐隐,明润光泽
中医望诊医学知识讲座
第38页
(四) 绛舌
表现 深红
意义 热盛
外感热病 ------热入营血 内伤杂病 ------阴虚火旺
病机:血络充盈
中医望诊医学知识讲座
第39页
(五) 紫舌
意义 寒证---淡紫、青紫而滑润 瘀血 热证---红紫、绛紫而干枯
气滞血瘀--紫暗,瘀点
病机:血行不畅
表现:青紫
中医望诊医学知识讲座
中医望诊医学知识讲座
第25页
六、望斑疹
1、斑——阴斑、阳斑 表现:斑色深红,点大成片状,平铺于皮肤下, 抚之不碍手,压之不褪色。 病机:胃热炽盛,入于血分
2、疹——麻疹、风疹 表现:色红或紫红,点小如粟粒,高出于皮肤, 抚之碍手,压之褪色。 病机:肺部郁热,累及血分
中医望诊医学知识讲座
第26页
病情
舌诊
滑苔
中医望诊医学知识讲座
燥苔
第57页
舌诊
(3)腐腻 舌象:苔质粒大疏松,揩之可去者为腐苔;
苔质细腻致密,揩之不去者为腻苔。 主病:湿浊、痰饮、食积。
腻苔 腐苔
中医望诊医学知识讲座
第58页
舌诊
(4)剥落苔 舌象:舌苔部分或全部剥落。 主病:胃气亏虚——舌淡苔剥 胃阴枯竭——舌红绛苔剥
中医望诊医学知识讲座
主病 阳虚
肾虚 阴虚
水饮
特点
面色黧黑 黑而干焦 面色淡黑 眼眶灰黑
全身望诊
中医望诊医学知识讲座
第12页
三 望形体 1.体强:身体强壮
表现:骨骼粗大,胸廓宽厚,肌肉充实, 皮肤润泽,筋强力壮。
病机:内脏坚实,气血旺盛。
意义:预后良好。
2.体弱:身体瘦弱
表现:骨骼细小,胸廓狭窄,肌肉瘦削, 皮肤枯槁,筋弱无力。
中医望诊医学知识讲座
第7页
1.病色——青色(肝:风)
主病
特点
寒证
青紫
痛证
青黑
瘀血
青紫
惊风
眉间、鼻柱、唇周 色青紫
中医望诊医学知识讲座
全身望诊
第8页
全身望诊
2.病色——赤色(心:暑/火)
主病
特点
热证
实热证 虚热证
满面通红、壮热口渴 面部潮红、骨蒸盗汗
中医望诊医学知识讲座
第9页
全身望诊
3.病色——黄色(脾:湿)
语言低微、反应迟钝、呼吸微弱,
甚至神志不清、循衣摸床、撮空理线。
病机:精气大伤,脏腑衰败。
意义:正气已伤,病重难治,预后较差。
3、假神
表现:突然精神兴奋、两目有神、语音高亢、
食欲及力气大增,甚则意识清楚。
病机:脏腑精气极度衰弱,阴阳即将离绝。
意义:病危,回光返照,残灯复明。
中医望诊医学知识讲座
第5页
舌尖—心火亢盛 舌中—胃肠热甚 舌边—肝胆火盛
中医望诊医学知识讲座
舌诊
舌红点刺 第47页
中医望诊医学知识讲座
第48页
舌诊
5.裂纹舌 舌象:舌面上出现各种裂纹或裂沟,深浅不一。 主病:舌红有裂纹——阴液不第49页
舌诊
6.舌下络脉:正常舌下络脉色淡红,润而有津。 舌下络脉青紫曲张 —— 气滞血瘀
透过舌苔不能见到舌质者为厚苔。 主病:薄苔主表证;厚苔主里证(痰饮水湿等)。
厚苔 薄苔
中医望诊医学知识讲座
第56页
(2)润燥:津液存亡 舌象:舌苔干湿适中为润苔;
舌面水分过多,伸舌欲滴者为滑苔; 舌苔干燥无津者为燥苔。 主病:润苔见于正常人。 滑苔主阳虚、津液内停; 燥苔主津液大伤(热盛、吐泻等)。
舌色---颜色淡红
舌形---大小适中
舌态---柔软灵活 苔色---薄白均匀 苔质---干湿适中,有根
第33页
(六)望舌质
舌诊
舌神:主要指舌荣枯。
舌质荣润
中医望诊医学知识讲座
有神
舌质干枯
无神
第34页
舌色
淡白
红 绛 紫 青
中医望诊医学知识讲座
第35页
(一) 淡红舌
表现:舌色淡红,白中透红
意义:见于正常人 病情较轻

1、头形

过大、过小,伴智力不全——先天不足,肾精亏损 诊
囟填(囟门高突)——实证
囟陷(囟门凹陷)——虚证
解颅(囟门迟闭)——肾气亏虚
2、头发 黄干
稀疏
如穗
血虚、肾虚
脱发
中医望诊医学知识讲座
白发
第20页
二、望目——肝
五轮学说及脏腑分属
目眦——心(血轮) 白睛——肺(气轮) 黑睛——肝(风轮) 瞳仁——肾(水轮) 眼胞——脾(肉轮)
第40页
中医望诊医学知识讲座
第41页
舌形
1.老嫩 含义: 老舌:舌体肌肉纹理粗糙。 嫩舌:舌体肌肉纹理细腻娇嫩。
舌诊
老 舌
主病:

老舌:主实证、热证

嫩舌:主虚证、寒证
中医望诊医学知识讲座
第42页
老舌
中医望诊医学知识讲座
嫩舌
第43页
舌诊
2.胖大舌 舌象:舌体宽大而厚。
主病:舌淡白而胖——脾肾阳虚,水湿痰饮内蕴 舌体深红而胖——心脾积热
中医望诊医学知识讲座
第14页
四 望姿态
动、仰、伸——阳证、热证、实证。 静、俯、屈——阴证、寒证、虚证。
(1)坐形 坐而喜仰,胸胀气粗——属实证。 坐而喜俯,少气懒言——属虚证。
中医望诊医学知识讲座
第15页
(2)卧式 面常向里,喜静懒动,身重不能转侧—— 阴证、寒证、虚证 面常向外,躁动不安,身轻能自转侧—— 阳证、热证、实证 仰卧伸足,掀去衣被—实热证(阳盛)
2、望龈
牙龈淡红润泽——胃气充盛,气血旺盛 牙龈淡白——多是血虚 牙龈红肿疼痛——多为胃火上炎 牙龈出血且疼痛——胃热出血 牙龈出血且痛不甚——气虚,或虚火
中医望诊医学知识讲座
第24页
五、望咽喉—肺、胃 咽部深红、肿痛显著:属实热。 咽部色红娇嫩,肿痛不显著:属虚证。 有黄白色脓点,甚则溃烂:肺胃热毒壅盛。
舌下络脉青紫曲张
中医望诊医学知识讲座
第50页
望舌苔
1.白苔
苔色
舌象:舌苔颜色呈白色
主病:寒证
苔薄白而润——风寒
苔薄白而干——风热、燥邪
苔白厚滑腻——痰湿
苔白厚干燥——寒盛
中医望诊医学知识讲座
舌 诊
第51页
舌诊
2.黄苔
舌象:舌苔颜色呈黄色。微黄而薄—风热
主病:热证。
黄而厚腻—湿热
灰黑而干—燥热
“浅黄热轻
2.发烧三四天后发疹, 从头面到胸腹四肢,红 色粟粒状疹点,尖而稀 疏、扶之碍手。
风疹(皮肤病)
疹形细小稀疏,其色 淡红,瘙痒不已,时 发时止,身有微热或 无热。
中医望诊医学知识讲座
第28页
望舌
(一)舌组织结构
舌背 舌 (舌面粘膜)
轮廓乳头——分布于舌根部 蕈状乳头——舌尖边部较多 丝状乳头——舌苔主要组成
第17页
(5)异常动作
睑、面、唇、指(趾)颤动—动风先兆 颈项强直,两目上视,四肢抽搐—肝风内动 卒然跌倒,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角歪斜—中风 喘息,张口抬肩,不能平卧—喘证
中医望诊医学知识讲座
第18页
局部望诊
望头面 望五官 望躯体 望四肢 望二阴 望皮肤
中医望诊医学知识讲座
第19页

一、望头与发——肾
舌 底:舌下络脉。
中医望诊医学知识讲座
第29页
(二)舌与脏腑经络关系 舌尖 —— 心肺 舌中 —— 脾胃 舌根 —— 肾 舌边 —— 肝胆
中医望诊医学知识讲座
舌诊
第30页
(三)舌诊方法和注意事项
(1)姿势 (2)次序 (3)光线 (4)饮食:染苔 (5)季节、时间 (6)年纪、体质
中医望诊医学知识讲座
中医望诊医学知识讲座
第21页
(1)目赤肿痛:多属风热或肝火。 (2)白睛发黄:为黄疸。脾虚或湿困。 (3)目眦淡白:气血不足。 (4)目眦赤烂:湿热。 (5)目胞浮肿:水肿。 (6)目窠下陷:津液亏虚、气血不足。
瞳孔缩小:多属肝胆火炽所致;亦可见于中毒。 瞳孔散大:可见于肾精耗竭病人,属病危, 两侧瞳孔完全散大则是临床死亡指征之一。
症状
病机
轻证 布点稀少,色红,身热,从胸 邪气外透 顺证 腹到四肢公布,同时热退神清
重证 逆证
布点稠密,色深红或紫黑,从 邪毒内陷 四肢到胸腹公布,同时大热不 退,神志昏迷
危重 色黑而焦枯
正不盛邪
中医望诊医学知识讲座

第27页
麻疹(传染病)
1.发疹前有咳嗽喷嚏、 鼻流清涕、眼泪汪汪、 耳后有红丝。
中医望诊医学知识讲座
第22页

三、望口与唇——脾


1.口唇淡白——血虚

2.唇色青紫——瘀血
3.唇色深红而干——热盛伤津
4.口唇糜烂——脾经湿热
5.口腔溃疡——心脾积热
6.口角歪斜——中风
7.口唇樱桃红——煤气中毒
中医望诊医学知识讲座
第23页
四、望齿与龈—肾、胃
1、望齿
牙齿雪白润泽——津液内充、肾气充分表现 牙齿黄而干燥——热盛伤津,阴液亏损 牙齿松动稀疏、齿根外露—多属肾虚,或虚火
踡卧缩足,喜加衣被——虚寒证(阳虚)
中医望诊医学知识讲座
第16页
(3)立姿 站立不稳,其态似醉——脑有病变。 不耐久站,依物支撑——气血虚弱。
(4)行态 以手护腰,弯腰曲背,行动艰难—腰腿病。 行走之际,突然止步,以手护心—腹痛; 心痛。 行走身体震动不定—脑部病变;筋骨受伤。
中医望诊医学知识讲座
病机:内脏脆弱,气血虚衰。
意义:预后较差。
中医望诊医学知识讲座
第13页
3.肥胖:体重超出正常20%者 意义:
体胖能食——形气有余,精气充分。 体胖食少——形盛气虚,脾虚有痰。
结论:胖人多阳虚,多痰,多湿。
4.消瘦:体重显著下降超出10%者 意义:形瘦能食——中焦有火。 形瘦少食——脾气虚弱。 结论:瘦人多阴虚、多火、血虚 。
舌诊
第31页
(四)舌诊内容
舌诊
1.望舌质:舌颜色、形态。(脏腑气血盛衰) 2.望舌苔:苔质、苔色。(邪气浅深、胃气有没有) 临床意义:提醒脏腑机能正常,气血津液
充盈,胃气旺盛,推断病情进退。
中医望诊医学知识讲座
第32页
(五) 正常舌象 “淡红舌,薄白苔。”
舌质 常舌
舌苔
中医望诊医学知识讲座
舌神---舌质荣润
深黄热重
焦黄热极”
中医望诊医学知识讲座
第52页
中医望诊医学知识讲座
第53页
舌诊
3.灰黑苔 舌象:舌苔颜色呈浅黑(灰)色或黑色。 主病:里寒证——舌淡胖嫩苔灰黑
里热证——舌红绛苔焦黑
中医望诊医学知识讲座
第54页
中医望诊医学知识讲座
第55页
望舌质 舌诊 苔质
(1)厚薄:邪正盛衰 舌象:透过舌苔可隐隐见到舌质者为薄苔;
第59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