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四川省眉山市冠城七中实验学校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附答案详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学年四川省眉山市冠城七中实验学校九年级
(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1.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 柳絮飞舞
B. 玉兰飘香
C. 落叶纷飞
D. 瑞雪飘飘
2.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说法正确的是()
A. 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
B. 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C. 物体的温度越高,具有的热量越多
D. 物体的内能增加,则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3.由c=Q
,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m(t−t0)
A. 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B. 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
C. 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D. 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
4.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组是()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5.如图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甲冲程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 乙冲程是排气冲程
C. 丙冲程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 丁冲程是吸气冲程
6.关于热机的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做功同样多的情况下,热机的效率越高消耗的燃料越多
B. 一般情况下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的高
C. 热机的效率越高说明做功越快
D. 热机损失的能量中,废气带走的能量较少,主要是由于机械摩擦损失的
7.下列关于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钻木取火是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
B. 酒精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C. 发电机发电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D. 人们对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说明能量可以凭空产生
8.我国自主生产的“吉利金刚”小轿车,发动机正常怠速为1200转/分钟,怠速指汽
车不前进时发动机的转速。

则对于怠速说法正确的是()
A. 发动机1秒钟完成20个工作循环
B. 发动机1分钟完成吸气冲程1200次
C. 发动机1秒钟完成做功冲程10次
D. 发动机1秒钟共完成80个冲程
9.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A带正电,B不带电,用金属棒
把A、B连接起来,如图所示,则()
A. A中正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B,B带正电荷
B. B中负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A,B带负电荷
C. 棒中有瞬间电流从A流向B,使B张角增大
D. 棒中有持续电流从B流向A,使A张角先减小后增大
10.有甲、乙、丙三个带电的泡沫塑料小球,甲带正电。

先用甲靠近乙,发现乙被排斥;再用乙靠近丙,丙
被吸引(如图)。

则下列判断可能正确的是()
A. 乙带正电,丙带正电
B. 乙带负电,丙带负电
C. 乙带负电,丙带正电
D. 乙带正电,丙带负电
11.某同学想设计一个电路,要求开关闭合时,只有一个灯泡发光,断开时两灯均发光,
则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2.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要使灯泡L1和L2组成并联电路,应
该是()
A. 只闭合S3
B. 同时闭合S1和S3,断开S2
C. 同时闭合S1和S2,断开S3
D. 只闭合S2
13.某实验小组用两个相同的小灯泡连接了如图所示的串联电路,
当开关闭合后发现,甲乙两灯都不亮,为了找到故障原因。

小张用一根导线线来检查。

当导线与AB两点连接时,甲灯不
亮乙灯亮;当导线与BC两点连接时,两灯都不亮。

由此推测
故障是()
A. AB两点间存在短路
B. AB两点间存在断路
C. BC两点间存在短路
D. BC两点间存在断路
14.把磨得很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
看到它们互相渗入约1mm深,表明固体之间也能发生______现象;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压在一起,两个铅柱就会结合在一起,甚至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主要是因为铅柱的分子之间存在______。

15.太阳能热水器内装有质量为50kg、温度为20℃的水,如果水温上升到60℃,需要
吸收______J的热量,若同样多的热量让等质量的砂石吸收,砂石升高的溫度比水升高的温度大,这是因为水的______比砂石的大。

[C水=4.2×103J/(kg⋅℃)]。

16.某液体和水的质量相同、初温相同,每分种吸收的热量均相同,根据图1中的图象
判断:该液体的比热容为______J/(kg⋅℃),若要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则需要加热的时间之比为______(不计热损失,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

17.爸爸用干燥的毯子将小宝的头发来回摩擦,结果小宝的头发都
竖了起来,像一只可爱的小刺猬(如图所示),这是因为头发由
于摩擦带上了______(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而互相
排斥。

头发带电的实质是______在毯子和头发之间发生了转移。

18.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不论开关如何切换,电铃和灯
泡都能安全使用.若想让灯泡和电铃同时工作,需要闭
合开关______ ;若同时闭合S1和S2,可以工作的用电
器是______ .
19.街上的路灯同时发光同时熄灭,据此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判断其连接方
式。

如果看到其中一盏灯因故障而熄灭,但其它路灯依然发光,由此可以断定路灯的连接方式为______联。

(选填“串”或“并”)
20.请按照图中所示的实物图画出电路图.
21.根据实物图在虚线框内画出电路图。

22.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23.工匠用钢铁打制刀具时,有一个重要流程叫“淬火”,把刚打制成型的刀具放到炉
火中充分煅烧,然后将其迅速放入水中骤冷。

现有一成型的合金钢刀具的质量为1kg,温度为20℃,放入836℃的炉火中煅烧足够长时间,迅速取出放入5kg、20℃的水中冷却。

最后与水达到共同的温度【不计过程中的热量损失,c水=
4.2×103J/(kg⋅℃),c合金钢=0.42×103J/(kg⋅℃)】求:
(1)此刀具在火炉中吸收了多少热量?
(2)淬火后水的温度为多少摄氏度?
24.如图所示,是最新一款无人驾驶汽车原型图。

汽车自动驾驶时使用雷达传感器,以
及激光测距器来了解周围的交通状况。

该款车以72km/ℎ的速度在一段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了8km时,消耗汽油1.5L.假设燃油完全燃烧,汽油机的效率为30%,那么,在这段运动过程中求:
(1)该汽车发动机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2)该汽车的输出功率为多少?(已知:汽油的密度为0.8×103kg/m3,汽油的热值
为4.5×107J/kg)
25.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图中搅拌器未画出,燃料的质量都
为10g,烧杯内的液体初温相同。

(1)在组装器材时应该先固定______(选填“A”或“B”)的位置;在实验中,三个
烧杯中a、b液体的质量必须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等”)。

(2)若要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大小,则:
温度/℃20304050
加热时间/s 液体a04082126液体b0184064
①应选择______两图进行实验:实验中,用______(选填“加热时间”或“升高温
度”)来表示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②分析表中数据:你认为两种液体中,比热容较大的是液体______。

(选填“a”
或“b”)
(3)若要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______两图进行实验。

26.小莉想研究“在并联电路中,开关的位置是否会影
响它的控制作用”,于是她找来了器材并按如图所
示电路连接实物进行实验.
(1)把开关连在干路的a处,闭合、断开开关时,发
现它可以控制______.
(2)把开关连在一条支路b处,闭合、断开开关,发现它可以控制______,______
的工作不受影响.
(3)把开关再连接在另一条支路c处,闭合、断开开关,发现它可以控制______,
______的工作不受影响.
(4)通过以上实验分析得出结论:在并联电路中______.
27.如图2所示的电路中,A、B、C、D是四个接线柱,电键K是闭合的。

(1)用导线将A、B连接,再将C、D连接,则灯L1和L2是______联的;
(2)用导线将A、D连接,则L1和L2是______联的;
(3)如果用导线将B、C连接,称电路为______(填通路、断路、短路)。

(4)在实际中如图1所示,汽车在转向前,司机会拨动方向盘旁边的横杆,汽车同侧的前后两个转向灯就会同时闪亮、同时熄灭。

小林同学好奇,在修车师傅帮助下,拆下其中一个灯,发现另外一灯继续闪亮。

这两个转向灯在电路中的连接方式为______;司机所拨动的这根横杆就相当于电路中的______。

(5)小刚同学在实验室做连接并联电路的实验时,把两个灯泡和开关如图3连接。

小刚同学的错误是______;请你在图中只改动一根线,使两灯构成并联关系。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柳絮飞舞是物质在运动,属于机械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玉兰飘香是分子在运动,属于扩散现象,故B符合题意;
C、落叶纷飞,是树叶在运动,是机械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瑞雪飘飘是雪花在运动,是机械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的结果,以及分子运动和机械运动的区别。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扩散现象,即分子运动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2.【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温度、热量和内能三者之间的关系,知道它们的定义是解题关键。

热量是指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不能说“具有”含有热量;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在微观角度看表示了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
内能是分子动能(大量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剧烈程度)和分子势能(分子间作用力)的总和。

【解答】
A.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相接触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故A 正确;
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会升高,比如晶体熔化过程,虽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故B错误;
C.热量是指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不能说“具有”含有热量,故C错误;
D.改变内能的方式有两种,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也有可能是发生了热传递,故D错误
故选A。

3.【答案】D
【解析】解:比热容是物质的本质特性,它不会改变,所以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比热容是物质的本质特性,它不会随物质吸收的热量,质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本题考查学生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

4.【答案】D
【解析】解:①冬天两手互相摩擦是克服摩擦做功使手感到暖和的;
②压缩空气,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
③给热水加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
④小孩下滑,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

故选:D。

本题考查了改变物体内能方式的判断,知道内能改变过程中发生的是能量的转化还是能量的转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5.【答案】C
【解析】解:热机的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A、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行,气缸容积减小,是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了内能,故A正确;
B、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气缸容积减小,是排气冲程,故B正确;
C、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下运行,气缸容积增大,是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了机械能,故C错误;
A、进气门打开,活塞向下运行,气缸容积增大,是吸气冲程,故D错误。

故选:C。

热机的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此题考查了对内燃机四个冲程的判断以及涉及能量转化的两个冲程,要结合气门和活塞运动情况进行判断。

6.【答案】B
【解析】解:
A.热机的效率越高,做有用功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比值越大,即在做功相同的情况下,消耗的燃料较少,或消耗相同的燃料,做功较多,故A错误。

B.一般情况下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的高,多用在重型机器上,故B正确;
C.热机的效率是有用功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比值,热机的效率越高说明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越大;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功率越高说明做功越快,效率和功率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二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故C错误;
D.根据内燃机的能量流向,热机损失的能量中,废气带走的能量较多,故D错误。

故选:B。

(1)热机的效率是指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产生的能量之比。

(2)据课本可知,一般情况下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的高,是因为柴油机的压缩冲程中压缩程度更大。

(3)功率是描述热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效率是表示机器有效利用能量占总能量的百分数。

(4)热机的工作过程中,燃料燃烧放出的能量,废气的温度很高,带走的热量最多。

此题是一道与热机有关的综合题,考查了热机的构造、效率及能量损失的途径。

熟悉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答。

7.【答案】D
【解析】解:A、钻木取火的过程克服摩擦做功,是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说法正确;
B、酒精燃烧时温度升高,所以是得到了内能,故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说法正确;
C、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说法正确;
D、能量是不能凭空产生的,此说法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故此说法是错误的。

故选:D。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能量转化现象的分析能力以及对能的守恒的理解。

8.【答案】C
【解析】解:
ACD、发动机飞轮转速是1200r/min=20r/s,表示每秒飞轮转动20圈,
因为热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要经过4个冲程,燃气对外做功1次,飞轮转动2周;
所以,发动机1秒钟完成10个工作循环,完成40个冲程,对外做功10次,故AD错误,C正确;
B、发动机每秒完成10个工作循环,则1分钟完成600个工作循环,即完成的吸气冲程为600次,故B错误。

故选:C。

热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要经过4个冲程,燃气对外做功1次,活塞往返2次,飞轮转动2周,根据这个比例关系可以求出答案。

本题考查了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工作特点,记住相关的数据大小,会根据转速进行相关计算。

9.【答案】C
【解析】解:A带正电,B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瞬间B上的部分负电荷会转移到A上,因此验电器B的金属箔由于缺少电子而带正电会张开,验电器A的张角减小;电流的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因为电子是从B向A,故因此电流方向是由A到B。

故选:C。

(1)规定电流方向与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
(2)验电器使用时是让金属杆上的金属箔带上同种电荷,然后同种电荷会相互排斥从而验证物体是否带电的。

本题考查电荷的移动电流的方向,要知道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10.【答案】D
【解析】
【分析】
此题是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考查了对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的掌握,要掌握一定的判断技巧。

(1)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从甲带正电开始依次判断其它物体的带电情况。

【解答】
甲、乙、丙三个带电的泡沫塑料小球,甲带正电。

由图知甲乙相互排斥,说明甲乙是同
种电荷,所以乙带正电;
由图知乙丙相互吸引,说明乙丙带异种电荷或丙不带电,所以丙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1.【答案】B
【解析】解:A、根据串联电路中开关的位置不同,但控制作用不变,能同时控制两个灯泡的发光或熄灭;故A选项中的串联电路,不符合题意;
B、选项的电路中,虽然两灯泡串联,但开关与其中一个灯泡并联,当开关闭合是会对与开关并联的灯泡短路,造成电键闭合时,只有一只灯泡发光;而电键断开时两灯均发光,符合题意;
C、开关的闭合会对电源短路,损坏电源,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
D、导线直接将电源正负极相连,电源短路,损坏电源,且与开关串联的两个灯泡都不会发光,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开关与两个灯泡串联时,会同时控制两个灯泡,使两个灯泡会同时发光或同时熄灭;并联电路中支路上的开关只控制该支路的用电器,干路上的开关也会同时控制整个电路;据此根据开关的不同位置的控制作用分析即可。

本题考查开关在串、并联电路中所起的作用,知道开关在串联电路中控制作用与开关位置无关;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上开关会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只控制本条支路,但需注意若开关与用电器并联,则开关闭合时会对用电器短路。

12.【答案】B
【解析】解:
A、只闭合S3时电流只有一条路径,是L2的简单的电路,不合题意;
B、同时闭合S1和S3,断开S2时,电流有两条路径,分别流经灯泡L1和L2,属并联电路,符合题意;
C、同时闭合S1和S2时电流会不经用电器直接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属电源短路,是错误的,不合题意;
D、只闭合S2时电流只有一条路径,电流依次流过L2、L1和开关S2,属串联电路,不合题意。

电路元件的连接有串联和并联两种方式:由于串联电路只有一条电流路径,流过一个元件的电流同时流过另一个元件,因此各元件相互影响;而并联电路中有多条支路,所以各元件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在进行电路连接时,还一定要注意不能出现电源短路。

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结合题意选择合适的开关组成符合题意的电路图。

13.【答案】B
【解析】解:闭合开关时两灯均不亮,说明电路中某处断路,或是两灯均短路;
当导线与AB两点连接时,甲灯不亮乙灯亮,说明电路通路,两灯泡不可能短路,乙灯是完好的(乙灯不可能断路);
当导线与BC两点连接时,两灯都不亮,说明甲灯不可能短路,只能为甲灯发生了断路(即AB两点间存在断路)。

故选:B。

由图可知两灯的连接方式,根据接入导线后灯泡的亮暗判断电路故障。

本题考查了学生能在实验操作中用导线判断电路故障的方法,是检修电路的基础。

14.【答案】扩散引力
【解析】解:把磨得很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渗入约1mm深,表明固体之间也能发生扩散现象。

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压在一起,两个铅柱就会结合在一起,甚至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主要是因为铅柱的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故答案为:扩散;引力。

根据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分析答题,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组成物质的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与斥力。

本题考查学生对分子动理论内容的掌握情况,需要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分析。

15.【答案】8.4×106比热容
(1)水吸收的热量为:
Q 吸=c

m(t−t0)=4.2×103J/(kg⋅℃)×50kg×(60℃−20℃)=8.4×106J;
(2)水的比热容在常见的物质中是比较大的,由Q=cm△t可知,在质量m与吸收或放出热量Q相同的情况下,水的温度变化△t较小,因此同样多的热量让等质量的砂石吸收,砂石升高的溫度比水升高的温度大。

故答案为:8.4×106;比热容。

(1)已知水的比热容、质量和温度变化,可利用公式Q=cm△t计算水吸收热量。

(2)水的比热较大,沿海地区,水多,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泥土沙石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水的比热容大的应用、Q吸=cm△t的了解与掌握。

16.【答案】2.52×103;3:5
【解析】解:因为水与液体的质量m、初温相同,水与液体每分钟吸收的热量相等,在12min内吸收的热量Q相等,Q=cm△t,
所以由图象可知,液体与水的比热容之比:c
c 水=
Q
m△t
Q
m△t

=
△t

△t
=30℃
50℃
=3
5,
液体的比热容:c=3
5c

=3
5
×4.2×103J/(kg⋅℃)=2.52×103J/(kg⋅℃);
要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即△t相同,则吸收的热量之比为:Q:Q水=cm△t:c水m△t=c:c水=3:5。

故答案为:2.52×103;3:5。

水与液体在相等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由图示图象应用热量公式求出求出液体的比热容,应用图象可以求出升高相同温度需要加热的时间之比。

此题考查的是有关比热容的知识,比热容是中考的一个热点,需要牢牢掌握,难点是从所给图象中找出有用的数据。

17.【答案】同种电子
头发是因为摩擦带上了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小宝的头发竖了起来,像一只可爱的刺猬;
头发带电的实质是头发与毯子之间发生了电子的转移。

故答案为:同种;电子。

摩擦可使物体带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在物体间发生了转移。

本题考查摩擦起电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以及摩擦起电的实质,是一道基础题,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8.【答案】S1;电铃
【解析】解:开关S2起到对灯泡短路的作用,因此要想让灯泡工作,不能闭合开关S2;开关S1和S2都闭合时,电路发生局部短路,即灯泡短路,电流不再通过灯泡;故灯泡不发光,但电铃仍工作。

故答案为:S1;电铃。

电路的三种状态分别是:通路、断路、短路;当用电器的两端被导线相连时,用电器将发生短路现象。

断路是电流不再通过该用电器,用电器不工作。

此题是结合电路图考查电路中用电器的连接情况,结合开关的组合分析电路中电流的流向,从而判断电路状态。

19.【答案】不能并
【解析】解:
(1)街上的路灯同时发光同时熄灭,不能判断是串联还是并联,因为如果并联电路中的总开关也可以控制整个电路;
(2)如果看到其中一盏灯因故障而熄灭,但其它路灯依然发光,由此可以断定路灯的连接方式是并联,因为并联电路有多条路径,各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

故答案:不能;并。

分析:
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相互影响,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串联电路需要
一个开关就能控制整个电路,并联电路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控制各自的支路。

本题考查了学生判断串、并联电路的能力,识别串并联电路关键是看各用电器之间是否相互影响,相互影响的是串联,相互不影响的是并联。

20.【答案】解:
由实物图知,由电源的正极出发依次连接两灯泡、开关,最后回到负极,由此画出电路图,如图所示:

【解析】由图知,两灯泡串联,开关靠近电源的负极,根据电流的流向画出电路图即可.画电路图前要分析实物图的连接情况,用规定的符号把实物图用电路符表示出来,注意作图的美观性.
21.【答案】解:从电源正极开始分路,一路经过开关S2、灯泡L1,另一路经过开关L2,然后共同经S1回到电源负极;如图所示:
【解析】从实物图中可以看出两灯泡并联连接,开关S1控制支路,S2控制支路,根据实物图画出电路图。

本题考查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的能力,能正确识别电路的连接方式是画电路图的前提。

22.【答案】解:
由电路图可知,两灯并联,开关S1与灯L1串联,开关S2与灯L2串联;S3控制整个电路,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如下所示:
【解析】分析电路的连接及开关的作用,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注意电流各元件顺序与电路图一一对应。

本题考查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关键是分清电路连接关系,注意各元件顺序与电路图一一对应。

23.【答案】解:
(1)合金钢刀具放入836℃的炉火中煅烧足够长时间,达到热平衡,温度相同,
所以,合金钢刀具的末温t=836℃,
则此刀具在火炉中吸收的热量:
Q
合吸=c
合金钢
m
合金钢
(t−t0)=0.42×103J/(kg⋅℃)×1kg×(836℃−20℃)=
3.4272×105J。

(2)将煅烧后的刀具迅速取出放入20℃的水中冷却,最后刀具与水达到共同的温度,设为t′,
则有:Q水吸=Q合放,
即:c水m水(t′−t0水)=c合金钢m合金钢(t−t′),
代入数据:4.2×103J/(kg⋅℃)×5kg×(t′−20℃)=0.42×103J/(kg⋅℃)×1kg×(836℃−t′),
解得:t′=36℃。

答:(1)此刀具在火炉中吸收了3.4272××105J的热量;
(2)淬火后水的温度为36摄氏度。

【解析】(1)合金钢刀具放入836℃的炉火中煅烧足够长时间,达到热平衡,温度相同,由此可知合金钢刀具的末温,
又知道合金钢刀具的质量、初温以及比热容,根据Q吸=cm(t−t0)求出刀具吸收的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