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同步测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同步测试
A.①B.②
C.③D.④
(2)“鱼鳞坑”植树成活率高,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3)山脚梯田“外撅嘴”的作用是什么?“里流水”的作用是什么?
(4)丘陵山地的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开发治理模式,你能说出有哪些好处吗?
答案:1.D 2.C
解析:第1题,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黄土高原不跨四川省,但包括青海省的一部分;黄土高原植被以森林为主。

第2题,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表景观主要是流水侵蚀形成的。

3.D
4.B
5.B
6.B
解析:第5题,实际坡面线在坡面中段较陡,实际侵蚀量在坡面中段较大。

第6题,图中显示不同坡段的侵蚀量不同,因此黄土高原小流域治理最重要的措施是护坡,封坡育林种草。

第7题,解析:鱼鳞坑内截蓄雨水多,土壤墒情好,故植树应在鱼鳞坑内。

梯田“外撅嘴”,是为了保持水土,“里流水”是为了排水防涝。

丘陵山地的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开发治理模式,是为了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保持水土。

答案:(1)C
(2)鱼鳞坑内截蓄雨水多,坑内土壤墒情好。

(3)保持水土。

排水防涝。

(4)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生产率,同时搞好水土保持;绿化荒山,涵养水源,形成良性循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