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2――3”一体化教学模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工院校“2――3”一体化教学模式
随着当今市场对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变化和增加,传统教学观念和模式已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1],工学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职教界越来越受到重视。

我院顺应时代变化从省名牌专业数控加工专业开始试点“2--3”一体化教学模式来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从如下几方面来阐述该模式。

目前,由于高校扩招、各级各类职业院校的生源大战、人口下降等因素导致技工院校的生源以初中毕业生为主兼有高中毕业生,学制由原来3年缩短为2年或两年半的技工院校不在少数。

生源年龄偏小、知识根底薄弱、学习能力及其他综合能力下降、学习情绪低迷等成为当前技工院校学生学习的实际状况。

因此,我校选择2年制中技普通班级(未经筛选编班,随机抽取)作为试点就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所取得的教学效果就更具有信服力。

所谓工学结合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并有效促进中职学生就业的教育模式,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将工作、学习、教学融为同一个教育体系的新型教学模式。

文中提到的工学结合“2--3”一体化教学模式是针对我校2年制中技而言的,即“2学年制每学年分3阶段模块化培养”。

2.1第一学年分3个阶段。

第1阶段:专业模块课程与根底模块课程的穿插学习。

包括《政治》、《体育》、《计算机根底知识》、《就业指导》等国家规定必修课程的学习,全学年每周设根底课程,穿插于其他模块的学习中。

第2阶段:技能模块课程与根底课程穿插学习,每周除掉根底模块课程的所有剩余学时。

专业模块课程讲述要与第3阶段工学结合一体化技能模块课程所需的知识点(即:一体化教师所使用的技能
模块实验教材上的典型工作任务)相结合,比方《公差与配合》、《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工艺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等课程,教师着重介绍各专业课程与后续技能模块联系最密切的主要知识点、学习方法等,不做详细而详细的讲述,目的是对于各专业根底模块课程和专业模块课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备后续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查询相关资料时能迅速而准确的完成搜索任务,同时也是由传统的学习方式向“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转变打下初步的理论根底。

第3阶段:工学结合一体化学习。

学习技能模块中的一体化课程(《零件的普通车床加工》、《产品的检测检验》等),着重于专业理论和实践一体化学习,构建学生专业理论知识体系和普通机床技能操作体系。

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职业技能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根底。

2.2第二学年分3阶段。

第1阶段:根底模块课程(《学生礼仪》、《就业指导》)与专业知识模块课程(数控加工工艺课程(《数控车工工艺与编程》、《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等)与相应单技能模块实训操作课程)的学习阶段。

地点是教室、一体化工作站、仿真模拟教室(数控编程原理及模拟加工单技能课)。

两种模块穿插进展,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式,“实境教学、学训结合”模拟工厂的真实加工情景,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的工程教学体系”。

第2阶段:“产--学--验结合”实训教学阶段。

将学习过程分为“校内产学结合”过渡过程与企业“顶岗实习”综合训练过程,目的是形成“结合生产、针对岗位、按需施教”的教学模式。

“校内产学结合”练习过程是以学校实训中心订书机或外包生产工程为载体,学习地点是本校实训中心,学习内容为学校的实训中心生产
线上的零件加工。

假设学生能够胜任校内机械加工工作就进入相关合作企业“顶岗实习”综合练习阶段;假设不能够胜任那么返回到第一阶段总结实践经历继续学习机械加工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训练。

如果进入“顶岗实习”阶段的学生通过企业验收那么直接返回学校进展第3阶段的毕业鉴定;假设通不过企业验收那么返校后总结实践过程进入(1)或(2)中的任何阶段继续学习直至通过检验返回第3阶段的毕业鉴定。

该阶段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院校进展教学管理,企业进展生产组织,教学与生产交替实施,训练、生产一体化[2],将学校学习和工作实践严密结合。

第3阶段:学生返校总结学习过程,毕业考试及鉴定。

该阶段一方面总结生产实践过程中的加工知识、方法、技术难题,查缺补漏继续学习,为后续开展形成良好学习能力。

另一方面,该过程也为随学生进企业锻炼的教师制定随市场需求进展的动态培训方案提供现实依据,同时为学校储藏机械加工方面的教学典型工作任务加工素材。

我校自推行工学结合“2--3”模式一体化教改以来,采用“新模块”教学,详细如下:
3.1根底模块
为了适应现代经济社会的高速开展,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满足学生毕业后继续学习和不断开展的需要。

我们设置了根底模块(《政治》、《体育》、《计算机根底知识》及《就业指导》、《学生礼仪》(选修))这些模块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密不可分的,也是构建其知识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

3.2专业模块(专业知识模块、专业技能模块)
将数控加工专业所学内容分成假设干知识和技能模块,如机械制造根底模块(《钳加工工艺及操作技能介绍》)、普通机加工模块、数控加工模块[3],先进检测检验模块等。

但凡与上述密切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均是教学的主要目标。

强调知识的实用性,注重内容的系统性。

3.3附加模块
学校提供第二专业,学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进展其他工种的学习(钳工、焊工、电工等)并取得相应的从业资格证书,还提供给学生进一步进修时机,比方中技工重修或想获得更高级的从业资格和毕业证,可插班到相应班级利用半年到2年理论和实训的学习来完成。

同时,对于根底较好的学生提供对口本科院校的单独招考时机,实现学历和职业的双提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