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案——水肿(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补益脾肾、利水除湿法治愈水肿
病案:张某,男,29岁。
初诊:1981年2月7日。
主诉及病史:1976年因浮肿,尿少,尿检异常,诊断为“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经中西药治疗4年而症状消失,尿检正常。
3天前感冒,身热,咽痛,遂即面目四肢浮肿,恶心呕吐,小溲量少,来院诊治。
拟诊“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型”,收治中西医结合病房。
一方面仍给予强的松等西药,同时采用中药治疗。
诊查:身热,咽痛,面目四肢浮肿,恶心呕吐,纳食少馨,神疲腰酸,小溲少利。
脉象细弦,舌苔薄腻。
辨证:脾肾两虚,水湿泛滥。
治法:治拟补益脾肾,利水除湿。
处方:生白术9g 赤白芍各9g 炒山药9g 莲须3g 芡实12g 黑大豆30g 泽泻15g 赤猪苓各9g 米仁根30g 石韦15g 大蓟根30g 炒川断15g 桑寄生15g 香谷芽12g
二诊:2月12日。
浮肿已见消退,纳食亦馨,腰酸乏力,小溲渐利。
脉细,苔薄。
前方收效,治宜续进。
处方:上方去赤猪苓,加云茯苓9g。
1
经中西医药结合治疗,病情迅获控制,1周后面目四肢浮肿已见消退,溲量增多,诸症改善,尿检转阴。
继续治疗2周,血脂下降,肾功能检查正常而出院。
按语脾主运化,主管摄取精微与输布水液;肾主开阖,主管藏蓄精气与排泄湿浊。
太阴虚则运化无权,难以摄取精微,又难以输布水液;少阴亏则开阖失常,不能固摄精气,又不能排泄湿浊,于是水湿潴留,肢体浮肿。
实验室检查多发现蛋白尿及血中胆固醇升高。
临床体会,适当给予激素类药物,有利于控制蛋白尿,但激素应用至1~2周,往往湿从热化,转为湿热偏盛之象,并引起胃脘不舒,而在撤减激素时,蛋白尿又易反复。
因此,必须配合中药以化湿清热,扶脾补肾,每能纠正激素所致的弊病,且可稳定病情,达到标本同治,相得益彰的功效。
本医案摘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1集,P634,张镜人医案。
张镜人,名存鉴,1923年生,上海市人。
主任中医师。
张氏家族自明末迄今执行医业,家学渊源
已十二世。
镜人幼承庭训,研习灵素及仲景书,壮岁又遍览历代医著。
内科杂病颇崇景岳,热病尤膺
服叶、吴二氏。
尝谓治学当厚古而不薄今,集思广益,博采众长。
治病当师法而不拘方,变化在我,
贵在讲求实效。
然必须熟谙药物的特性功用,才能匠心独运,处方用药自出机杼。
临床对温病及内科
杂病的辨证论治,立意创新,另辟蹊径,每获桴应,曾分别总结探讨提出独到的见解,发表于中医学
期刊。
近年来,从事中医气血理论和脉象的专题研究,并参加《辞海》中医学科、《中医内科学》、《中医
诊断学》、《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的编写工作,以及国内外中医学术交流等
活动。
历任上海市卫生局顾问、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主任医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副会长、中医内科
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分会副理事长、上海市科协常务委员、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等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