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文化艺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窟壁画· 无价之宝
石窟佛像·500万美元一尊
4思考与讨论
为什么石窟开设在平城和洛阳,而不是别的地方? 答:因为A平城和洛阳是北魏的首都,政治经济中 心,所以在这二处开设; B北魏盛行佛教,朝野各界非常尊佛、奉佛,舍得 耗费钱财开凿佛像。
四陶渊明
1建筑 2艺术 3
1武术健身 2中医养生 3火药 4文学
佛 公元前6世纪 因果轮回, 教 (西汉末年) 以修来世。
道 东汉中期 教
印度—中亚— 西域(新 疆)—河西走 廊—中国(韩 国、日本 ) 修养心性,炼丹服 本土 药,长生不老,行 道成仙。
3佛教的传入
4佛教和道教都能得到统治者扶持的 原因是什么?(知识拓展,可不抄)
19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文化艺术
永丰县鹿冈中学 王爱义
重点:石窟艺术和绘画、书法 难点:佛教传入、本土化和道教兴起;
1情境导入: 《笑傲江湖》武当山道教发源地, 《倚天屠龙记》在湖北武当山拍摄,都与道教 有关; 《西游记》与佛教有关,玄奘到印度取回佛教 经典。
一 佛教和道教
2简表
分 创立时期 类 主要观点 传播途径 影响
五情感升华: A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绚丽多姿,中华绘画具有民族特色, 我们要尊重文化,尊重艺术,培养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爱国主义精神! B宗教是统治阶级麻痹和压迫劳动人民的工具,是在古代 劳动人民认识自然的能力较弱、科学不发达情况下的必然 产物。 但是宗教对促进社会风气、聚集人心、维护社会稳定、 匡正社会道德具有重大作用。要正确认识宗教!
行书《兰亭序》
3顾恺之(擅长人物画)
A背景:南北朝时期,绘画艺术有了很高的成就 B特点:线条优美、活泼传神、富有个性 C代表作:《女史箴图》、《洛阳神赋》
《女史箴图》艺术珍品,五千万美元
三 石窟艺术 1发展原因:
统治者对佛教的宣传和大力提倡,在全
国各地修建了大量佛寺和石窟寺。
2代表作品: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北魏前期都城平 城附近的山崖上)、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北魏迁 都后) 3艺术特点:集成了秦汉以来造型艺术的传统风格, 同时吸收了佛教艺术的优点。
答:
A、都宣传生死轮回、因果报应
B、迎合统治者想长生不老的愿望 C、都可以麻痹人民的思想,不反抗,利于统治。
二 文化艺术
1列表
类别 朝代 代表 人物 书画 东晋 王羲 之 著作 《兰亭序》 贡献 写的字 “飘若浮云,矫若惊 龙”,《兰亭序》是“天 下第一行书”,王羲之被 后人称为“书圣”。
绘画 东晋 顾恺 之
六课堂反馈
1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
派思想?( )
),来源于战国时期的哪
2生死轮回、缘份来源于佛教,产生于印度,(
传入中国
)时候
3书法成为一种艺术是在(
)朝代
)有关
4石窟艺术与统治者大力提倡(
5判断:
《女史箴图》和《兰亭序》是顾恺之的美术代表作( )
石窟 北朝 艺术
《女史箴图》三绝:才绝、痴绝、画绝 《洛神赋 图》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2 王羲之(“右军”和书圣) 背景: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魏晋 时期,书法艺术逐渐成熟,书法字体有楷体、行 书、草书 时代:东晋 特点:集书法之大成,写出的字,或端秀清新, 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代表作:《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