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关于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推荐的作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篇关于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推荐的作文
全文共10篇示例,供读者参考
一篇关于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推荐的作文篇1
最近,妈妈给我买了几本寓言书。

今天我在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这本书。

我最喜欢的寓言是《断箭》这个寓言,寓言里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位英勇的将军,他能征善战,总打胜仗。

因为时间的流逝,他渐渐老了,觉得用不了几年,就上不了战场了。

他很看重自己的儿子,但此时他的儿子只是一个普通的士兵。

于是,将军就把家传的金
藏神箭给了儿子,说:“这把箭只能在最危急的时候使用!”儿子只
看箭囊就觉得很精美别致,心想:“这真是一把神奇的箭”。

有了这
把箭以后儿子每天都把它背在身上,打仗时,仿佛充满了力量。

不久,配戴箭囊的他,在战场上,果然变得十分英勇,杀得敌人人仰马翻。

不料,敌人突然增加了兵力,他被逼到了山崖上,他想:“这不就是
最危急得关头吗?”于是他抽出箭来,他万万没想到那是一把断箭,
此时敌人已经来了,他再换武器就来不及了,他就拿着那把断箭杀敌,最终冲出了包围圈。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信念和意志的重要性,一个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都能适应。

同样,一个
人只要拥有坚定不移的意志,什么艰险和难关都无法将他吓退。

我们学习也一样,心中有坚强的意志,认真努力,也一定会取得
好成绩!
一篇关于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推荐的作文篇2
东汉时期,有个叫乌吉的农夫,种了一大块地甜瓜。

到收获季节时,滚圆香甜的瓜招来了一伙贼。

这伙贼非常狡猾,他们经常趁乌吉
打盹的时候偷。

乌吉实在没辙,就索性不去看瓜了。

不光如此,他还做了一个让
所有人匪夷所思的举动,每天傍晚他都摘了几个顶大的甜瓜放在地头,等贼夜里来将它们拿走。

从此,这伙贼偷瓜更方便了,连地都不要下的,拿一只大的麻袋将地头的大甜瓜直接装走就是了。

村人都以为乌吉被偷怕了,你不防贼就罢了,也不能养贼啊?乌
吉淡淡一笑,说:“你们都只看到一步棋啊,我这样做是为了让自己
的损失降低到最小。

如果我不把瓜摘好放在地头,那些偷瓜贼就要自
己下地摘,因为毕竟是偷窃,就必须争分夺秒,心理素质再好也会有
一点手忙脚乱,这样他们不但偷了我的瓜,每一次还踩坏了不少瓜。

现在我把瓜摘好放在地头,就减少了不少损失。

”村人一听,顿时觉
得乌吉的做法不仅不愚蠢可笑,反而充满了智慧。

后来更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在乌吉“养贼”后不久,贼们
不知道是碍于脸面,还是被乌吉的举动所触动,或者是领悟到什么,
不再来偷瓜了。

乌吉“养贼”看似无稽可笑,实则充满应变智慧。

当我们对身边
的丑恶行为实在无力改变时,也不妨运用乌吉的这种欲擒故纵的策略,将自己的损失降低到最小。

一篇关于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推荐的作文篇3
东汉末年,曹操准备率兵南征,于是他召集大臣们商议。

谋士荀
攸说:“周瑜刚死,可先打东吴,再打刘备。

”曹操说:“如果大军
南下,凉州的马腾来袭击许都怎么办?”
荀攸说:“依我的看法,可以封马腾为征南将军,派他去征讨孙权,将他引进京来,然后消灭他。

”曹操非常同意荀攸的主张,当即
派人去凉州召马腾进京。

马腾接到诏书以后,和几个子侄商量去还是
不去。

儿子马超主张去。

侄子马岱不主张去。

马岱说:“曹操这个家伙,阴险毒辣,心怀叵测,叔父如果去了,恐怕会遭到杀害。

”马腾没有
听从马岱的话,带着五千凉州兵来到京都,后来果然被曹操所杀。

马岱心知曹操是个阴险毒辣,心怀叵测的人,所以并不建议叔父去,结果他的叔父真的被杀害。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如果你心怀叵测,那你永远都得不到别人的信任,只会受到猜疑、冷落。

要勇于奉献,
要以帮助人为乐趣,要热情待人,这样,你才会受欢迎。

一篇关于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推荐的作文篇4
我读了《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其中之《农夫与蛇》。

冬天农夫发现了一条蛇冻僵了,他想给它温暖,便把它放在自己的怀里,蛇温暖后苏醒了过来。

一醒来就咬了农夫一口,要了农夫的命。

读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你对恶人再好,他们的本性是不会变的。

我们要认清坏人,改造坏人,创造一个美好和平的世界。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读后感5
今天,我读完了老师向我们介绍的四本书中的一本书—《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这本书教会了我如何做人;做人应该怎样做。

这本书中虽然都是一些古代的寓言故事,但是后面的话却是句句有理。

这本书中的故事很多。

例如:叶公好龙、刻舟求剑、狐假虎威等等、井底之蛙。

这本书交给我们的道理很多:刻舟求剑的道理是:不要老是停留在一个地方思考,要学会换位思考。

井底之蛙的道理是:井底的青蛙目光短浅,要学会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

我看完书时就想:我以后一定不能想井底下的青蛙一想,目光短浅,我要做一个目光长远的人。

一篇关于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推荐的作文篇5
这个成语来自《荀子·劝学》:"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技而穷。

"它多比喻技能虽多而不精,虽多无益。

梧鼠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鼯鼠。

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动物叫梧鼠,它的形状似兔子,腹旁有飞膜,
有点象蝙蝠的翅膀,毛色青黄。

还有人把它们叫做石鼠或者五枝鼠。

据说梧鼠的本领很多,可是哪一种也学得不精。

鼯鼠利用腹侧的
膜能做短距离的飞行,却连房子也飞不过去;它会爬树,却爬不高,
连树顶都爬不上去;它也能游泳,却连小河沟也游不过去;它也会挖洞,却挖不成能藏自己的洞穴;它也会奔跑,却跑不过其它的动物,
连人都能轻易地追上它。

所以由于鼯鼠样样都学,却没有一种技艺能在危难时救自己的命。

它们名义上学会了五种本领,可是一种本领也没有真正学会,这是浅
尝辄止的坏习惯造成的。

荀子很赞赏蚯蚓的风格,它没有锐利的牙齿,没有强劲的筋骨,
却能上吃泥土,下饮泉水,这是因为它们做事用心专一的缘故。

一篇关于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推荐的作文篇6
今天我看了《中国古代寓言》,我们这一册语文书上第二单元日积月累里学的《杯弓蛇影》、《邯郸学步》、《掩耳盗铃》、《自相矛盾》、《杞人忧天》、《刻舟求剑》、《井底之蛙》、《画蛇添足》、《滥竽充数》这些寓言这本书里都有详细的故事和寓意介绍。

还有我们之前学到过的一些寓言故事如《亡羊补牢》、《守株待兔》、《揠苗助长》这本书里也都有。

你听说过《纸上谈兵》吗?赵奢是赵国的名将,为赵国屡建战功,可是他的儿子赵括却只会嘴巴上说说用兵之道,自以为非常了不起。

有一次赵王正在为廉颇在军事上毫无进展而闷闷不乐,忽然听到外面
的人都在说赵括非常了不起,他便任赵括为大将来统率军队。

可是结
果赵军被秦军围困40多天,根本无法突围,最后赵括被乱箭射死,40万赵军也全军覆没,从此以后赵国一蹶不振。

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一定要先实践再下结论,这样才能做得更好,空谈
理论是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我们要少说多做。

一篇关于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推荐的作文篇7
燕王有收藏各种精巧玩物的嗜好。

有时他为了追求一件新奇的东西,甚至不惜挥霍重金。

“燕王好
珍玩”的名声不胫而走。

有一天,一个卫国人到燕都求见燕王。

他见到燕王后说:
“我听说君王喜爱珍玩,所以特来为您在棘刺的顶尖上刻猕猴。

”燕王一听非常高兴。

虽然王宫内有金盘银盏、牙雕玉器、钻石珠宝、古玩真迹,可是
从来还没有听说过棘刺上可以刻猕猴。

因此,燕王当即赐给那卫人享用三十方里的俸禄。

随后,燕王对那卫人说:“我想马上看一看你在棘刺上刻的猴。


那个卫人说:
“棘刺上的猕猴不是一件凡物,有诚心的人才能看得见。

如果君
王在半年内不入后宫、不饮酒食肉,并且赶上一个雨过日出的天气,
抢在阴晴转换的那一瞬间去看刻有猕猴的棘刺,届时您将如愿以偿。


不能马上看到棘刺上刻的猕猴,燕王只好拿俸禄先养着那个卫人,等待有了机会再说。

郑国台下地方有个铁匠听说了这件事以后,觉得其中有诈,于是
去给燕王出了一个主意。

这匠人对燕王说:
“在竹、木上雕刻东西,需要有锋利的刻刀。

被雕刻的物体一定
要容得下刻刀的锋刃。

我是一个打制刀斧的匠人,据我所知,棘刺的顶尖与一个技艺精
湛的匠人专心制作的刻刀锋刃相比,其锐利程序有过之而无不及。


然棘刺的顶尖连刻刀的锋刃都容不下,那怎样进行雕刻呢?
如果那卫人真有鬼斧神工,必定有一把绝妙的刻刀。

君王用不着
等上半年,只要现在看一下他的刻刀,立即就可知道用这把刀能否刻
出比针尖还小的猕猴。


燕王一听,拍手说道:“这主意甚好!”
燕王把那卫人召来问道:“你在棘刺上刻猴用的是什么工具?”
卫人说:“用的是刻刀。


燕王说:“我一时看不到你刻的小猴,想先看一看你的刻刀。


卫人说:“请君王稍等一下,我到住处取来便是。


燕王和在场的人等了约一个时辰,还不见那卫人回来。

燕王派侍者去找。

侍者回来后说道:“那人已不知去向了。


这两件事中的虚伪,在实际验证之前即被一个铁匠用推理方法迅
速戳穿,从而显示了劳动者的智慧;也嘲讽了封建统治者的无知无
能。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正确的推理方法跟实践活动一样,是我们认
识世界的重要法宝。

一篇关于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推荐的作文篇8
我读了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这本书后,我觉得这本书很好看,因为
这本书讲了许多名人的故事和他们做事永不放弃的精神。

这本书共有一百五十页,其中我最喜欢螳螂捕蛇这一篇,有一个
姓张的猎人,他上山打猎,他走到一条小溪边看到有一只小小的螳螂
在大战一条大蛇,那条大蛇有两米多长,有碗口粗,但是小螳螂一点
都不害怕,却使劲地抓主大蛇的要害,任凭大蛇怎样甩打它的身体,
而小螳螂还是紧紧的抓住蛇的脑袋不放,大蛇用尽了许多许多的办法
想把它甩下来,但是都没能成功,时间久了,那条蛇累的一动不动了,姓张猎人走过去一看,蛇已经死了。

这本书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管做什么事情,要有坚持不懈,
永不放弃的精神。

一篇关于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推荐的作文篇9
汉高祖刘邦开国之后,分别封功臣到各地为王。

但是因为这些王
候在地方上拥有强权,甚至有谋反叛变的意思,于是汉高祖就一一把
他们消灭了。

为了巩固汉室,汉高祖又大力赐封同族的人。

因为同姓诸侯国数
量增加,在汉景帝时,爆发了以吴王为首的七国之乱。

汉景帝派太尉
周亚夫征讨,平定了叛乱,但同姓诸侯的存在依旧威胁着汉朝的江
山。

到了汉武帝时,为了巩固中央集权,施行了“领地削减”的政策,也就是消弱王侯们的势力,并且想进一步采取行动。

这个举动引起诸
侯们的恐慌,便对汉武帝说:“我们与王室血脉相连,先帝将封地如
狗的牙齿一般地交错安排,就是为了让我们能共同保护汉室希望汉武
帝能手下留情。


于是,汉武帝后来颁布推恩令,将诸侯的领地分封给他们的子弟,无形中削弱了各诸侯国的势力,也巩固了中央集权。

一篇关于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推荐的作文篇10
战国时期,楚将昭阳率精锐之师攻打魏国,连战皆捷,攻克八座
城池。

昭阳得意之余欲率军趁胜攻伐齐国。

楚将陈轸见部队连续激战,
虽情绪高昂,却已是疲惫之师,急需休整,便竭力劝阻昭阳伐齐,并
讲了一个故事:
楚国有个庙宇主人春祭,赏赐给看守庙宇的几个人一壶酒。

人多
酒少,难以分配,此时有人提议说:"仅这一壶酒不如让一个人喝个痛快,让我们来个画蛇比赛,在地上画蛇,看谁先画好,谁就独喝此壶酒!"大家一致表示同意。

约定时间,大家同时开始在地上画蛇,其中有个人画得最快,很
快就把蛇画好了,这壶酒就归了他。

但他看其他人都还没有画好,得意之余,便想表现自己,显示自
己的本领,于是一手提着酒壶,一手提笔,别出心裁地说:"我还要替蛇画几只脚哪!",正当他提笔给蛇画脚的时候,其中一人却已将蛇画好,伸手夺过正在加画蛇足人手中的酒壶说:"蛇是没有脚的,你何必替他画脚呢?"说罢,便张口喝起酒来,画蛇脚的人只好呆呆地站在一边,懊丧地看着别人喝酒。

陈轸的意思是说,楚军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现在正是得胜班
师回朝的时候,军队可以养精蓄锐,我们也可受到楚王的赏赐和人们
的赞扬;如以疲惫之师,攻打有备的齐国,一旦失败,就会前功尽弃,遭到楚王的处罚和人们的唾骂。

“画蛇添足”就用来比喻多此一举或弄巧成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