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B2速释片的制备工艺及相关质量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生素B2速释片的制备工艺及相关质量研究
摘要
维生素B2对于人体内的生物氧化过程起到重要作用,其片剂最早于2002年在国内上市销售。

因其片剂处方工艺较为老旧,各国药典对维生素B2片质量评价标准差别很大,为适应市场变化,提高片剂的质量,本文以微溶性药物维生素B2为目标,根据各辅料材料的性质,研究了新处方和制备工艺下的维生素B2速释片;通过对国内外药典标准比较,新建立了片剂的体外溶出、含量、有关物质等检测项的评价方法。

新建立的质量评价方法弥补了当前质量评价的不足,完善并提升了本品的现行质量标准。

本文新建立的片剂制备工艺和质量分析方法已作为国内某制药厂家申报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正式材料,同时,新制备工艺生产的片剂已在企业实现了批量化生产。

本文建立了维生素B2速释片的体外溶出、含量、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

最终以桨法作为溶出度测定法,转速为50 rpm,以pH 1.2、pH 4.0、pH 6.8和水作为溶出介质(900 mL),检测波长为267 nm。

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片剂的含量及含量均匀度,流动相为0.1%磷酸-乙腈(86:14),检测波长为267 nm。

以HPLC梯度洗脱测定片剂的有关物质,以Welch Ultimate AQ-C18柱(4.6 mm×250 mm,5 μm)为色谱柱,以流动相A为0.1%磷酸水溶液,流动相B为乙腈,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67 nm,柱温30 ℃。

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所述溶出实验方法具有一定区分力;新建立的各检测方法具有专属性强、准确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可明确4个已知杂质类型及限度要求,为片剂的处方工艺筛选、质量检测和稳定性实验提供了有效、准确的考察依据。

本文首先对处方中各辅料材料的种类、主药与辅料的比例、制备工艺参数等进行单因素考察,然后采用Box-Behnken响应曲面进行评价,最终得到了最佳处方和最优工艺。

处方按重量百分比计:5.0%维生素B2为主药,26.0%玉米淀粉和62.4%一水乳糖为填充剂,5.0%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内外加,比例为3:2)为崩解剂,1.0%硬脂酸镁为润滑剂,玉米淀粉和糊精配置成2%粘合剂。

采用流化床一步制粒压片法,将原料药与玉米淀粉按照重量比为1:5.2经粉碎机粉碎20 s,与其他辅料材料共同加入一
II
步制粒机中,控制物料温度为35~45 ℃,水分含量2%~5%,硬度为30±10 N。

最后,将小试处方工艺进行中试生产放大。

通过中试样品的质量检测及稳定性实验考察,表明新处方工艺条件下制备的维生素B2速释片具有释药迅速、产品质量高、批间差异小、制备工艺简单和可操作性大等优点,为制药厂家批量化生产提供了可行性实验方案及产品质量标准。

同时,本研究也为国内对于维生素B2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维生素B2,速释片,制备工艺,质量研究,中试放大
III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AND QUALITY RESEARCH OF VITAMIN B2 IMMEDIATE RELEASE TABLETS
ABSTRACT
Vitamin B2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biological oxidation in human body. Its tablet was first marketed in China in 2002. The prescription process was relatively old, and the pharmacopeia of various countries had very different standards for their quality evaluation. To adapt to market change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blets, this article took the slightly soluble drug Vitamin B2 as the target, according to the properties of each excipient material, Vitamin B2 immediate release tablets under the new prescription and preparation process were studied.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pharmacopoeia standards, a new method was established for the evaluation of in vitro dissolution, content and related substances of tablets. The newly established quality evaluation method makes up for the deficiency of the current quality evaluation and improves the current quality standard of this tablet. In this paper, the newly established tablet preparation process and quality analysis method have been used as the official materials for a domestic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er to declare the consistency evaluation of generic drugs. At the same time, the tablets produced by the new preparation process has realized the mass production in the pharmaceutical company.
The detection method of in vitro dissolution, content, and related substances of Vitamin B2 immediate release tablets was established. The dissolution was determined by the paddle method at a speed of 50 rpm, the dissolution medium was pH 1.2, pH 4.0, pH 6.8, and water (900 mL), and the detection wavelength was 267 nm. The content and content uniformity of the tablet were determined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the mobile phase was 0.1% phosphoric acid-acetonitrile (86:14), and the detection wavelength was 267 nm. HPLC gradient elution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relevant substances in tablets. Welch Ultimate AQ-C18 column (4.6 mm × 25 0mm, 5 μm)was used as the chromatographic column. Mobile phase A was 0.1% aqueous phosphoric acid solution, and mobile phase B was acetonitrile. The flow rate was 1.0
IV
mL·min-1, detection wavelength was 267 nm, and column temperature wa s 30 ℃.The results of methodological verification show that the dissolution experiment method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has some distinguishing power. Each newly established detection method has the advantages of strong specificity, high accuracy, and good repeatability. It can clarify the four known impurity types and limit requirements, and it can provide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the screening of tablet prescriptions and preparation processes, quality testing, and stability experiments.
In this subject, the types of excipient materials, the proportion of main drug and excipient, and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parameters in the prescription were first investigated by single factor. Then, the Box-Behnken response surface was used for evaluation, and the best prescription and the best process were finally obtained. The prescription is based on weight percentage: the main drug was 5.0% Vitamin B2, filler materials were 26.0% corn starch and 62.4% lactose monohydrate, disintegrant material was 5.0% croscarmellose sodium (internal and external addition, 3:2), lubricant material was 1.0% magnesium stearate, and corn starch and dextrin were formulated into 2% binder. Used fluidized bed one-step granulation and tableting method, the raw material medicine and corn starch were crushed by a pulverizer at a weight ratio of 1:5.2 for 20 seconds, and added to the one-step granulator together with other auxiliary materials. The temperature of the material was controlled at 35 to 45 °C, the moisture content was 2% to 5%, and the hardness was 30±10N.
Finally, the pilot scale-up of the small-scale prescription process was carried out. Through the quality test and stability test of the pilot test sample, it shows that Vitamin B2 immediate release tablets prepared under the new formulation process has rapid drug release, high product quality, small-batch difference, simple preparation process, and large operability. It provided a feasible experimental scheme and product quality standard for the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ers to enlarge the production. At the same time, this study also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consistency evaluation of Vitamin B2 tablets in China.
KEY WORDS:Vitamin B2, immediate release tablets, preparation process, quality research, pilot scale
V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 维生素B2药物相关概述 (1)
1.1.1 维生素B2原料药理化特证 (1)
1.1.2 维生素B2作用机理及临床用途 (1)
1.1.3 主要不良反应 (2)
1.2 维生素B2国内外现有剂型及技术现状 (2)
1.2.1 维生素B2制剂相关文献报道 (2)
1.2.2 维生素B2制剂国内外上市情况 (3)
1.3 维生素B2片及原料药国内外药典标准比较 (3)
1.4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 (7)
1.5 口服固体速释制剂 (8)
1.6 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8)
第二章维生素B2速释片相关质量研究 (10)
2.1 仪器材料 (10)
2.1.1 实验仪器 (10)
2.1.2 实验试剂与材料 (11)
2.2 性状 (12)
2.3 体外溶出的考察 (12)
2.3.1 样品溶液的制备 (12)
2.3.2 检测方法的建立 (13)
2.3.3 方法学验证 (16)
2.3.4 小结 (23)
2.4 含量及含量均匀度的考察 (24)
2.4.1 样品溶液的制备 (24)
2.4.2 检测方法的建立 (25)
2.4.3 方法学验证 (25)
2.4.4 小结 (31)
2.5 有关物质的考察 (31)
2.5.1 样品溶液的制备 (31)
2.5.2 检测方法的建立 (32)
2.5.3 方法学验证 (38)
2.5.4 小结 (50)
2.6 本章小结 (51)
第三章维生素B2速释片处方及制备工艺研究 (52)
3.1 仪器材料 (52)
3.1.1 实验仪器 (52)
3.1.2 实验试剂与材料 (53)
3.2 维生素B2速释片处方前研究 (53)
3.2.1 维生素B2原料药 (53)
3.2.2 维生素B2多晶型研究 (53)
3.2.3 原辅料相容性 (55)
3.3 速释片处方考察 (57)
3.3.1 考察表面活性剂 (58)
3.3.2 考察填充剂 (59)
3.3.3 考察粘合剂 (60)
3.3.4 考察崩解剂 (61)
3.3.5 考察润滑剂 (62)
3.3.6 响应面实验设计 (63)
3.3.7 小试处方小结 (67)
3.4 速释片制备工艺考察 (68)
3.4.1 考察原辅料预处理 (68)
3.4.2 考察蠕动泵转速 (70)
3.4.3 考察制粒温度 (70)
3.4.4 考察颗粒的水分 (71)
3.4.5 考察片剂硬度 (71)
3.4.6 小试工艺小结 (72)
3.5 小试样品检测 (72)
3.6 本章小结 (75)
第四章维生素B2速释片中试放大及稳定性考察 (76)
4.1 仪器材料 (76)
4.1.1 实验仪器 (76)
4.1.2 实验试剂与材料 (77)
4.2 中试放大实验 (77)
4.2.1 中试放大实验 (77)
4.2.2 中试样品检测 (78)
4.3 稳定性实验 (80)
4.3.1 稳定性实验条件 (80)
4.3.2 稳定性实验结果 (81)
4.4 本章小结 (83)
第五章总结与展望 (84)
5.1 总结 (84)
5.2 展望 (85)
参考文献 (86)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90)
致谢 (91)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
1.1 维生素B2药物相关概述
1.1.1 维生素B2原料药理化特证
通用名称:维生素B2
药物别名:Vitamin B2,VB2,核黄素,Riboflavin
性状:本品为橙黄色结晶性粉末
CAS号:83-88-5
分子式:C17 H20 N4 O6
化学结构式:
引湿性:无水物Ⅰ型结晶几乎不引湿。

储存条件:避光,密封保存。

溶解性:本品微溶于水,在乙醇、三氯甲烷或乙醚中几乎不溶;在酸性溶液中稳定,在碱性溶液中或受光照时不稳定。

BCS分类: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基本药物目录(WHO EML,2005年),并按照生物药剂学分类标准,将基本药物目录中的口服药物进行BCS分类。

其中,维生素B2(5 mg)确定为I类[1]。

1.1.2 维生素B2作用机理及临床用途
维生素B2主要参与人体内生物氧化过程,主要用于防治口角炎、脂溢性皮炎等[2-4]。

由胃肠道吸收,主要吸收部位在十二指肠,肝内代谢,经肾脏排出,蛋白结合率中等,半衰期(T1/2)为66~84 min[5]。

人体自身无法合成维生素B2,只能通过外界间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
2
其作为机体代谢所必需的水溶性维生素,是人体呼吸过程中重要的辅酶[8-10]。

同时,维生素B2作为黄素酶类的辅酶,广泛参与体内糖和蛋白质的吸收与利用,提高机体免疫系统的生物作用,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提高生物的成长发育,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11-13]。

维生素B2具有促进食欲、影响机体生长的功效,当人体缺乏维生素B2,会导致机体代谢功能出现障碍,代谢功能紊乱会出现相应的疾病,从而会影响人类的健康发展[14-16]。

此外,有研究报道大量的维生素B2具有防治偏头痛的效果[17-19]。

通过对患者进行对比实验,研究表明维生素B2对口腔溃疡和慢性咽炎有一定的疗效[20-23]。

维生素B2可经皮吸收和渗透,提高抗炎和免疫力,促进创面组织的痊愈,因此外用可治疗烧伤创面[24]。

当其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时,具有治疗乳腺增生的效果[25]。

同时,维生素B2能有效地治疗心绞痛[26]。

1.1.3 主要不良反应
有报道显示,维生素B2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可导致患者过敏性鼻炎,人体躯干及耳后皮肤发热潮红,并伴随瘙痒感,严重可导致过敏性休克等[27-29]。

2014年至2019年9月,某制药公司的维生素B2片共收集到22例不良反应反馈报告。

不良反应常见表现为尿色异常、关节痛、呕吐等。

1.2 维生素B2国内外现有剂型及技术现状
1.2.1 维生素B2制剂相关文献报道
有专利报道维生素B2肠溶微丸制剂[5],该发明中采用流化床包衣技术工艺,可使维生素B2肠溶微丸圆整度高,粒径均一,极少有凝聚结块现象。

但是,所得微丸载药量不高,生产效率底,不能最大限度的利用原料药,从而影响药物治疗作用。

申楼[30]等将维生素B2作为主药制备成一种胃滞留缓释片,以提高药物在胃部滞留时间,增加药物吸收。

但是胃滞留缓释片对工艺参数要求较高,缓释囊材的选择和硬度的大小等,影响制剂在胃中的漂浮性能,从而影响药物释药作用,同时该制备工艺目前并不完善。

毕立军[31]等使用锐孔凝固浴法制备维生素B2胃漂浮微球,将载药微球制备成胃漂浮制剂,可缓慢释放药物。

但是,胃漂浮微球在形成泡沫的过程中很难控制,小气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
定性。

有专利报道一种快速溶出的核黄素片及制备方法[32],片剂辅料材料主要有:维生素B2、乳糖一水合物、聚维酮K30、硬脂酸镁等。

该核黄素片改善了药物溶出度,达到快速溶出的效果。

但是,发明中添加了聚维酮K30,此为一种化学添加剂,主要活性成分为1-乙烯基-2-吡咯烷酮均聚物,对于口角炎、咽炎、脂溢性皮炎等并无作用。

逐步降低对辅料的添加是后期药物领域发展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

同时,该处方工艺未见生产放大的相关报道。

有报道采用湿法制粒法制备维生素B2片,片剂辅料材料为维生素B2、淀粉、蔗糖、糊精、硬脂酸镁,乙醇作为溶媒,该处方下的片剂溶出度为75%~78%,勉强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中对于维生素B2片溶出度的规定;另有采用湿法制粒法,处方以维生素B2、淀粉、蔗糖、硬脂酸镁、淀粉浆,该处方下的片剂于20 min 溶出值大于标示量的75%,但是未见片剂其他质量检测的报道,且该方法制备工艺时间长,工艺步骤复杂[33]。

1.2.2 维生素B2制剂国内外上市情况
近年来,维生素B2产品种类、剂型繁多,有单方也有复方,有作为药品治疗疾病的,也有用于补充维生素缺乏症的保健品。

日本上市产品有1%核黄素散剂、核黄素四丁酸酯片剂、颗粒剂和核黄素磷酸钠注射剂等。

美国上市产品有核黄素5’-磷酸钠滴眼剂、复方维生素注射剂和复合维生素片等。

欧洲国家生产含有维生素B2的复方维生素片剂等。

维生素B2相关上市制剂很多,在药效相同的情况下,新产品的市场售价通常远高于国药准字的维生素B2普通片剂。

1.3 维生素B2片及原料药国内外药典标准比较
维生素B2片收载于《中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34]和《美国药典》42版[35]中。

《中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规定了片剂的性状、鉴别、溶出度、含量、有关物质等检测项及限度要求。

《美国药典》42版规定了片剂的溶出度、含量等检测项及其限度要求。

维生素B2原料药收载于《中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欧洲药典》9.0版[36]、《英国药典》2018年版[37]、《日本药典》17版[38]和《美国药典》42版,各国药典主要规定了原料药的性状、鉴别、含量、有关物质等。

其中,《欧洲药典》9.0版和《英国药典》
对于维生素B2片体外溶出试验,《中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采用了紫外分光光度法(UV),以444 nm处波长测定吸光度,计算每片的溶出量。

《美国药典》42版中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

两国药典对片剂的溶出限度要求同为标示量75%,其余溶出方法、检测波长、溶出介质、转速、取样时间等参数各不相同。

维生素B2片溶出方法对比见表1-1所示。

表1-1 维生素B2片溶出度检测方法对比
Table 1-1 Comparison of dissolution methods of Vitamin B2 tablets
对于维生素B2片含量的检测,《中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限度要求片剂中含维生素B2(C17H20N4O6)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

《美国药典》42版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限度要求为标示量的95%~115%。

两国药典对于片剂含量的检测方法和限度要求也不一致。

2
Table 1-2 Comparison of content methods of Vitamin B2 tablets
1 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荧光分光光度法
2 色谱柱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
3 流动相以0.01 mol·L-1庚烷磺酸钠的0.5%冰醋酸
溶液-乙腈-甲醇(85:10:5)
-
4 波长444 nm -
5 稀释剂盐酸溶液(1→2)与水-
6 含量限度标示量的90.0%~110.0% 标示量的95.0%~115.0%
对于维生素B2片有关物质的检测,《美国药典》42版未做要求;《中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规定,以冰醋酸为稀释剂,其他色谱条件与片剂含量检测项下参数相同,限度要求为单个杂质不得过1.5%,总杂质不得过2.0%。

《中国药典》作为维生素B2片国内现行质量标准,并未对可能的已知单杂进行相关规定。

对于维生素B2原料药有关物质的检测,《中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规定了液相的色谱条件参数,等度洗脱下以自身对照法进行计算,只对单个杂质和总杂做出规定;《欧洲药典》9.0版同样采用HPLC,梯度洗脱下,以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进行定量,该药典中明确维生素B2中含有4个已知杂质,并对杂质A、杂质B、杂质C、杂质D、其他单个杂质和总杂做出规定。

综上,《欧洲药典》9.0版中维生素B2有关物质评价方法,要比《中国药典》具有更高的专属性和更高的标准要求,对于各杂质的规定也更加严格和准确。

另外,《美国药典》42版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日本药典》17版采用比色限度法检测维生素B2原料药的有关物质。

2Table 1-3 Comparison of related substances methods of Vitamin B 2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可知,维生素B 2中含有的4个已知杂质的结构类型。

其中,杂质A 为感光黄素,杂质B 为光化色素。

各杂质可能是在原料合成过程中或在贮存过程中降解产生的[39,40]。

图1-1 维生素B 2及其杂质A~D 的结构式 Figure 1-1 Structures of Vitamin B 2 and its impurity A~D
更加严格的质量评价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维生素B2片的体外溶出、含量和有关物质检测方法于各国药典中差异较大,并未统一,为能够更加准确的对维生素B2片进行相关检测,仍需进一步完善改进相应的质量检测方法。

1.4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是指对已经批准上市的仿制药,按照与原研药品(参比制剂)的质量和疗效一致的原则,进行质量一致性评价。

我国是仿制药大国,因历史客观原因,随着行业的迅速发展,部分仿制药出现质量研究水平低,产品结构单一,低水平生产等现象[41-44]。

为加强国内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于2016年提出需要对已上市的仿制药品进行质量和临床疗效一致性评价,首批确定了289个品种[45,46]。

开展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可进一步提高药品质量,节约医疗费用,提升我国制药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47,48]。

同时,国家为推动企业积极开展一致性评价工作,对于同品种药品前3家及以上经过一致性评价的企业,纳入药品集中采购目录中。

这种严格实施下的政策,将导致未进行一致性评价的相关企业可能失去该品种的市场份额[49]。

目前,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记录的我国药品生产企业目录[50],国内上市的维生素B2片共有5 mg和10 mg两种规格,其中5 mg规格有334条批注文号,10 mg 规格有129条批文。

有报道显示约有近200家的企业已开展该品种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39]。

对于国内维生素B2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申报进展,根据某数据库显示[51],由2016年至2020年04月,仅有8家企业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递交申请,其中仅有一家企业通过一致性评价,其他企业处于评审审批状态中。

为保障该品种市场份额,制药厂家迫切需要对该品种的处方工艺和质量标准进行再研究。

2
Table 1-4 Status of consistency evaluation of Vitamin B2 tablets 序号承办日期企业名称办理状态
1 2018/10/09 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已发件
2 2019/01/31 湖北广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审评审批中
3 2019/07/01 华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审评审批中
4 2019/11/23 上海新黄河制药有限公司审评审批中
5 2019/12/25 广东恒健制药有限公司审评审批中
6 2020/01/15 赤峰蒙欣药业有限公司审评审批中
7 2020/01/20 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审评审批中
8 2020/03/24 广东恒健制药有限公司审评审批中
1.5 口服固体速释制剂
许多药物的活性成分是难溶性成分,影响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程度。

可将主药与药用辅料材料混合以制备成口服固体速释制剂,例如速释片、泡腾片、口含片等。

该制剂将可溶性部分溶解于水中形成“蜂窝”效应,然后使其他难溶性部分崩解,进而迅速将整个药物制剂崩解成颗粒,扩大了药物与胃肠道之间的接触面积,促进了药物的吸收,具有快速溶解,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52]。

根据《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豁免指导原则》规定,与普通口服固体常释制剂相比,在《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溶出度与释放度测定法相关试验方法下,当15 min内主药的溶出均能达到标示量的85%以上,则认为该制剂能够达到非常快速溶出的效果[53]。

维生素B2在水中微溶,溶解度比较低,属于难溶性药物[32]。

维生素B2片(5 mg)属于BCS I类口服固体常释制剂。

为了使药物快速溶出,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故本文提出研究一种具有速释效果的维生素B2速释片。

1.6 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文所研究的维生素B2片为首批289个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品种中第9号[45,46]。

国内维生素B2片生产厂家虽多,但对于该品种的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并未完全开
量,亟需对该品种的处方工艺和质量标准进行再研究。

2018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可豁免或简化人体生物等效性(BE)试验品种通告(2018年第32号)[53],通告指出维生素B2片没有特定的参比制剂,且为BE豁免品种。

同时对于该品种体内药动学相关研究暂未见报道。

由此可见,建立维生素B2片的体外溶出评价方法极其重要。

基于以上原因,本文根据各国药典对维生素B2片及原料药的规定,分别对体外溶出、含量和有关物质等建立新的检测方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

同时,根据某上市厂家片剂处方,研究并开发一种速释片的新处方,对新处方中各辅料材料的种类、主药与辅料的比例、制备工艺参数等方面进行开发与优化,利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响应曲面)评价主要参数与片剂溶出的相关性,对结果进行模型拟合和可视化分析,对最佳工艺条件进行预测和实验验证,最终得到最佳处方和最优工艺。

然后,根据新处方工艺进行中试生产放大,对中试样品进行质量评价和稳定性实验考察。

最后,本文新建立的质量检测方法,能够补充并完善现行质量标准,可为该品种提供更高更严格的质量检测要求。

实验结果证明本文所述新处方工艺下的维生素B2速释片具有释药迅速,产品质量稳定,批间差异小等特点。

新建立的速释片处方工艺能够为制药厂家提供放大生产的可行性实验方案及产品相关质量标准,同时,也为国内对于该品种的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做出一定的参考意义。

第二章维生素B2速释片相关质量研究
为了更好地评价和研究维生素B2片的质量情况,应首先对其质量分析方法开展研究。

本章通过分析各国药典检测方法中的差异和不足,针对维生素B2速释片的体外溶出、含量及含量均匀度、有关物质等检测项,建立了一套新的检测方法,并进行了方法学验证。

新建立的质量检测方法能够补充并提升该品种的现行质量标准,为生产出质量更好的片剂提供了参考依据。

2.1 仪器材料
2.1.1 实验仪器
表2-1 本章实验所用仪器
Table 2-1 Instruments used in this chapter
序号名称型号生产厂家
1 高效液相色谱仪LC-2030 岛津公司
2 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1220 安捷伦科技公司
3 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1260 安捷伦科技公司
4 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1100 安捷伦科技公司
5 电子天平BSA224S-CW 赛多利斯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
6 电子天平EX125DZH 奥豪斯仪器(常州)有限公司
7 溶出试验仪RC806D 天津市天大天发科技有限公司
8 溶出试验仪RC8MD 天津市天大天发科技有限公司
9 pH计FE28 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10 实验室纯水系统Leader-A1 上海珂淮仪器有限公司
11 电热鼓风干燥箱DHG9140A 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12 真空干燥箱DZF-6090 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表2-2 本章实验所用试剂与材料
Table 2-2 Reagents and materials used in this chapter
序号名称厂家批号/纯度
1 乙腈Spectrum公司HPLC
2 磷酸阿拉丁公司HPLC
3 冰醋酸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AR
4 双氧水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AR
5 盐酸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AR
6 三水醋酸钠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AR
7 氢氧化钠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AR
8 磷酸二氢钾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AR
9 纯净水雀巢(中国)有限公司-
10 水相针式滤器上海安谱实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1 维生素B2对照品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100369-201704/98.2%
12 维生素B2杂质A对照品TLC Pharmaceutical Standards 2874-015A22/97.6%
13 维生素B2杂质B对照品TLC Pharmaceutical Standards 2611-072A6/97.2%
14 维生素B2杂质C对照品TLC Pharmaceutical Standards 2953-010A5/99.3%
15 维生素B2杂质D对照品TLC Pharmaceutical Standards 2874-025A3/96.4%
16 维生素B2系统适用性对照品European Pharmacopoeia Refernce
Standard
Y0000757
17 维生素B2速释片自制-
18 维生素B2赤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WB180512
19 玉米淀粉辽宁东源药业有限公司20180617
20 一水乳糖Foremost Farms USA 8516031051
21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安徽山河药用辅料股份有限公司180103
22 硬脂酸镁辽宁奥达制药有限公司20180406
23 糊精辽宁东源药业有限公司20170811
本品为黄色至橙黄色片;外观完整光洁,色泽均匀。

2.3 体外溶出的考察
当研制的药物产品发生某些变更后,如药物处方比例更改、生产制备工艺参数的变化、实验仪器的变更和中试放大等情况,溶出度试验可以用来作为确认药品质量和疗效一致性的检测手段和评价方法[54-56]。

为更准确检测维生素B2速释片的溶出特性,达到药物体内体外相关性,本节在《美国药典》42版溶出度检测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普通口服固体制剂溶出度试验技术指导原则》[56]的相关规定,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931第二法桨法[57]开展体外溶出实验研究。

取供试品6片,转速为50 rpm,经0、5、15、30 min 时取液,考察检测波长、溶出介质、滤膜吸附性、pH溶解度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维生素B2速释片的体外溶出结果。

速释片溶出评价标准采用单点质量标准,即当溶出时间点为15 min时,供试品溶出度应达到标示量的85%以上[55,56]。

同时,因本品无参比制剂,故体外溶出不再进行其他统计和模型评价。

2.3.1 样品溶液的制备
pH 1.2盐酸溶液量取7.65 mL盐酸,加水稀释至1 L。

pH 4.0醋酸盐溶液取醋酸钠1.22 g,2 moL·L-1醋酸溶液20.5 mL,用水稀释至1 L。

pH 6.8磷酸盐溶液取0.2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250 mL,0.2 moL·L-1氢氧化钠溶液112.0 mL,用水稀释至1 L。

水使用雀巢纯净水。

空白辅料溶液称取处方比例下混合空白辅料适量(约1片量),于100 mL量瓶中,用相应介质稀释至刻度,摇匀,取续滤液,即得。

对照溶液精密称取维生素B2对照品(105 ℃干燥2 h)约10 mg,置50 mL容量瓶中,加盐酸溶液(1→2)10 mL,振摇使溶解,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再分别移取该溶液3 mL于100 mL棕色容量瓶中,用相应介质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平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