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局:工程试验理论题库出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试验理论题库出题
中铁二局
一、填空题(20题)
1.检验方法的精确性是通过其重复性和(再现性)来衡量。

2.当两次试验所得的细度模数之差大于(0.2)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3.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用水量是由(最大粒径)和设计坍落度确定。

4.土的不均匀系数Cu反映(土粒分布范围);曲率系数Cc则描述了土粒分
布形状。

5.石油沥青的三大技术指标是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它们分别表示石油沥青的粘性、(热稳定性)和塑性。

6.导致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主要因素有(游离氧化钙)、游离氧化镁和过量石膏。

7.钢筋滚轧直螺纹I级接头抗拉强度等于被连接钢筋的实际抗拉强度或不小于( 1.10)倍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

8.塑性混凝土一般是指拌合物坍落度为(10~90mm)的混凝土。

9.滴定度是以每毫升标准溶液中所含(滴定剂)的克数表示的浓度10.修约间隔为0.2,14.7的修约值是(14.8)。

11.砂的泥块含量是指砂中公称粒径大于1.25mm,经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0.63mm)的颗粒的质量。

12.高速铁路路基的设计理念由强度控制逐步转变为变形控制,严格控制路基(沉降)。

13.砌体砌筑完毕应及时覆盖,保湿保温。

常温下,养护期不得小于(7)d。

14.检验质量最终体现在(检验报告)的质量
15.钢筋滚轧直螺纹接头,以同一施工条件下同批材料、同等级、同规格和同型式的每(500)个为一批。

16.过渡段级配碎石施工应分层填筑压实,每层的压实厚度最大不应超过(30)cm。

17.筛析法适用于粒径小于或等于(60mm),大于0.075mm的土。

18.在洛氏硬度HRC为(60±2)的钢砧上,回弹仪的率定值应为80±2。

19.混凝土的电通量是指在60V直流恒电压作用下(6)h内通过混凝土的电量。

20.铁路混凝土拌和物的入模含气量应满足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无抗冻要求的混凝土含气量应≥(2.0%)。

二、判断题(20题)
1.在铁路路基填筑中,上下相接的填筑层采用不同种类及颗粒条件的填料时,其粒径应符合D85<4d15。

(×)
2.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强度等级分为32.5R、42.5、42.5R、52.5、52.5R五个等级。

(×)
3.热轧光圆钢筋测量重量偏差时,试样应从不同根钢筋上截取,数量不小于5支,每支试样长度不小于1000mm。

(×)
4.一般对粘性土地基用液性指数和天然孔隙比确定地基的容许承载力。

(√)5.碱-骨料反应试验时,当混凝土试件在52周或者一年的膨胀率超过0.02%时,则判定为具有碱活性的骨料。

(×)
6.软化点即能反映沥青感温性的指标,也是沥青粘度的一种量度。

(×)
7.在混凝土中掺用适量粉煤灰或其他矿物掺合料,是抑制碱骨料反应的有效措施之一。

(√)
8.沥青混合料中的粗集料是指粒径大于 4.75mm的碎石、破碎砾石等。

(×)
9.为了使不同位置处的检测数据具有可比性,在同一根桩的检测过程中,声波发射电压和放大器增益等参数应保持不变。

(√)
10.毛体积密度是材料质量除以材料的实体积与闭口孔隙体积的和。

(×)11.土的空隙比增大,土的体积随之减小,土的结构愈紧密。

(×)
12.轻型动力触探适用于测定黏性土、粉砂的地基承载力。

(×)
13.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点率为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结果应判为合格。

(√)
14.不合格事实的描述应力求具体,如时间、地点、人物、不合格现象等都应写入。

(√)
15.为保证不符合项纠正措施的有效性,审核员必须去现场验证。

(×)
16.高速铁路区间正线路基原地面检验数量沿线路纵向连续长度100m抽样检验
4点。

(√)
17.灌砂试验时地表面处理平否不影响试验结果。

(×)
18.评价水泥质量时,凡氧化镁,三氧化硫,凝结时间的任一项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时,则该水泥为废品。

(×)
19.喷射混凝土采用的速凝剂应保证初凝时间不大于10min。

(×)
20.公路路基填料CBR试验时,贯入量2.5mm时的承载比大于贯入量5mm时的承载比,则试验结果取5mm值。

(×)
三、单选题(20题)
1.钢筋闪光对焊接头弯曲试验时,当有2个试件外侧发生宽度达到(C)的裂纹,应进行复验。

A.0.25mm B.0.30mm C.0.50mm D.0.60mm
2.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中加荷速度为(C)mm/min。

A.10±5;B.25±5;C.50±5;D.75±5。

3.用环刀法测定压实度时,如环刀打入深度较浅时,则检测结果会(B)。

A.偏小B.偏大C.准确D.无规律
4.用贯入阻力仪检测混凝土凝结时间时,当求得贯入阻力为(B)时为初凝时间。

A.2.8MPa B.3.5MPa C.25MPa D.28MPa
5.土的级配良好的判定依据是(C)。

A.Cc=1~5,Cu>3B.Cc=1~5,Cu<3
C.Cc=1~3,Cu>5D.Cc=1~3,Cu<5
6.我国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按(C)试验项将其划分为五个标号。

A.延度B.软化点C.针入度D.密度
7.下列关于混凝土的变形,哪一项与荷载有关(C)。

A.化学变形B.温度变形C.徐变D.干湿变形
8.将混凝土试件的成型侧面作为受压面置于压力机中心并对中,施加荷载时,对于强度等级为C30~C60的混凝土,加载速度取(B)MPa/s。

A.0.3~0.5B.0.5~0.8C.0.8~1.0D.1.0
9.以X表示小于某粒径的试样质量占试样总质量的百分数,以d表示土粒直径。

土的颗粒分析数据表示在(D)图形上。

A.X~d B.lgX~d C.lgX~lgd D.X~lgd
10.地质雷达检测隧道衬砌界面出现信号幅度较弱,甚至没有点面反射信号,说明衬砌混凝土(A)。

A.密实B.不密实C.有空洞D.有离析
11.在热轧钢筋电弧焊接头拉伸试验中,()个接头试件均应断于焊缝之外,并应至少有()个试件是延性断裂。

(A)
A.3,2B.2,1C.3,3D.2,2
12.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抗滑性能指标竣工验收,要求构造深度大于等于(D)mm。

A.0.40B.0.45C.0.50D.0.55
13.梁体、轨道板、轨枕、接触网支柱等构件中使用的细骨料快速砂浆棒膨胀率应小于(B)。

A.0.10%B.0.20%C.0.30%D.0.40%
14.混凝土电通量试验时,开始时应每隔5min记录一次电流值,当电流值变化不大时,可每隔10min记录一次电流值;当电流变化很小时,应每隔30min记录一次电流值,直至通电(B)。

A.4h B.6h C.8h D.12h
15.钢绞线应力松弛性能试验中,试验标距长度不小于公称直径的(B)倍。

A.50B.60C.20D.100
16.硅酸盐水泥熟料中的(A)是水泥早期强度的主要来源。

A.C S B.C A C.C S D.C AF
3324
17.隧道橡胶止水带检测的硬度为。

(A)
A.硬度(邵尔A)B.洛氏硬度C.币氏硬度D.肖氏硬度18.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孔道压浆时,浆体的出机流动度应为(C)。

A.10s±2s B.14s±4s C.18s±4s D.20s±2s
19.锚、夹具抽检且不得超过1000套,外观检查抽取10%,且不少于10套。

对其中有硬度要求的零件做硬度检验,硬度检验抽取(B)。

A.3%
B.5%
C.6%
D.8%
20.水泥石灰稳定砂砾混合料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试件正确的养生方法应是(D)。

A.先浸水1d,再标准养生27d B.先标准养生27d,再浸水1d
C.先浸水1d,再标准养生6d D.先标准养生6d,再浸水1d
四、多选题(10题)
1.混凝土外加剂的型式检测项目包括。

(BCD)
A.均匀性B.匀质性
C.硬化混凝土性能D.新拌混凝土性能
2.我国现行规范采用(ABD)等指标来表示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

A.空隙率、B.饱和度C.稳定度D.残留稳定度
3.增大混凝土拌合物的强度可以采取的正确措施为(ACD)A:改善骨料级配B:掺入速凝剂C:降低水胶比D:掺入减水剂4.防水材料要保证防水材料的物理性、力学性和耐久性,必须具备的性能有。

(ABCD)
A.耐候性B.抗渗性C.整体性D.耐腐蚀性
5.针入度的标准试验条件有(ABC)。

A.荷重100g B.温度25℃
C.贯入时间5S D.贯入深度5mm
6.普通混凝土试配强度计算与(ACD)因素有关。

A、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
B、水泥强度等级
C、施工水平
D、强度保证率
7.粉煤灰用于混凝土中的功效有(ABCD)。

A.火山灰效应B.形态效应C.微集料效应D.稳定效应8.沥青混合料的主要技术指标有(ABC)
A.高温稳定性B.低温抗裂性C.耐久性D.抗磨性
9.钢筋化学成分有(ABD)
A.C B.Si C.Mg D.P
10.土工合成材料力学特性的指标主要有(ABCD)
A.抗拉强度B.撕裂强度C.顶破强度D.刺破强度
五、综合题(8题)
1.简述仪器设备检定和校准的主要区别及混凝土试模的校验项目与校验用标准器具
答:
(1)检定和校准的主要区别
检定,具有强制性,是按规程对仪器设备进行合格与否的测量,出具仪器设备是否合格结论。

而校准,不具有强制性,是按规程对仪器设备进行客户需要方面的测量,出具仪器设备测量不确定度、或修正值。

(2)校验项目:
外观、试模内部尺寸、夹角偏差、内表面平面度、组装试模缝隙
(3)标准器具:
游标卡尺(600mm、0.02mm);深度游标卡尺(300mm、0.02mm)、塞尺、刀口尺、刀口直角尺
2.简述水泥比表面积的试验步骤。

答:
(1)测定水泥密度;(2)漏气检查;(3)选定空隙率;(4)计算试样量;
(5)制备试料层;(6)透气试验。

3.误差按其性质分几类?各有什么特征?
答: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过失误差三类;
系统误差:在同一条件下,误差数值和正负有明显的规律,在测试之前已经存在,容易识别,可以掌握起规律并加以修正;
随机误差:在相同条件下,误差数值和正负无明显的规律,在试验中难以加以消除,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进行分析,掌握其规律;
过失误差:明显歪曲试验结果,有过失误差的数据不能使用,必须剔除。

4.由某土样试验的指标为:ρdmax=1.93g/c m3,ρdmin=1.52g/cm3,ρdo=1.70 g/cm3,GS=2.68。

试计算其Dr值并判定土的密实状态。

解:D
r
e
max
e
max
e(
e(
min
)
d0d min
d max d min
d max
)
d0
(1.70 1.52)1.93
(1.93 1.52)1.70
0.5
由于1/3<Dr<2/3,所以该土处于中密状态。

5.简述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
答:
(1)胶水比、水泥强度及骨料种类的影响,用下式说明:
f cu,0a f
b
B
W
a
b
从材料质量看混凝土强度主要受水泥强度的影响,水泥强度高,混凝土强度高;从材料组成比例看混凝土强度主要取决于胶水比,胶水比大强度高;对碎石和卵石a、a取值不同,因此骨料品种也影响混凝土强度,采用碎石混
b
凝土强度高;
(2)养生条件影响:a温度高,强度高。

反之亦然;b湿度大,强度高。

反之亦然;c龄期长,强度高。

反之亦然;
(3)试验条件:a试件尺寸及形状;b试件干湿状况:试件干强度高,湿则低;c加载速度:速度快强度高,慢则低。

6.一组底基层试件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如下:0.77、0.78、0.67、0.64、
0.73、0.81(MPa),设计强度Rd=0.65MPa,取保证率系数Za=1.645,计算
并判断该组底基层试件强度是否合格。

答:
(1)计算强度平均值R、标准差S、变异系数Cv
R=0.733MPa;S=0.067MPa;Cv=9.1%
(2)计算Rd/(1-ZaCv)
Rd/(1-ZaCv)=0.65/(1-1.645×0.091)=0.764MPa
(3)R<Rd/(1-ZaCv),所以该组底基层试件强度不合格
6620.9
7.某土样筛分数据如下表:
孔 径
0.25~
60~40
40~20 20~10 10~5 5~2 2~1 1~0.5 0.5~0.25
散失
(mm ) 0.075
<0.075
筛余质量 (g )
161.4 286.9 364.7 1447.6 2738.3 737.0 636.2 248.8
1048.1
329.5 1.5
累计筛余质量(g )
161.4
448.3
813.0 2260.6 4998.9 5735.9 6372.1 7669.0 7998.5
8000.0
分计
占总土 2.0 3.6 4.6 18.1 34.2 9.2 8.0 3.1 13.1 4.1 0.0
筛余
质量
累计
(%)
2.0 5.6 10.2 28.3 62.5 71.7 79.7 82.8 95.9 100.0 100.0
筛余
其量瓶法、浮称法测试土样的颗粒密度数据如下:
(1)、量瓶法数据
量瓶质量(g )
干试样质量(g )
量瓶+水+干试样质量(g )
量瓶+水质量(g )
水的密度(g/cm 3)
62.375
15
178.512
169.336
0.998021
(2)、浮称法数据
干试样
饱和面干试样质量(g )
筐+试样在水中质量(g ) 筐在水中质量(g ) 水的密度(g/cm 3)
质量(g )
1348.4
1356.5 983.7 152.3 0.998021
求该土样的颗粒密度。

答:
( 1 )粒径 5mm 以下土样颗粒密度 ρ 1=15 ÷( 15-178.512+169.336 )×
0.998021=2.57(g/cm 3)

(2)粒径 5mm 及以上土样颗粒密度ρ 2=1348.4÷(1348.4-983.7+152.3)×
0.998021=2.60(g/cm 3)

(3)土样的颗粒密度ρ =1/(0.283/2.60+0.717/2.57)=2.58(g/cm 3)。

8.某混凝土配合比各材料的试拌用量为:水泥 7.2kg 、粉煤灰 2.4kg 、矿粉

( (
2.4kg 、水
3.54kg 、砂 25.95kg 、石子 41.2kg 、减水剂 120g 、引气剂 120g ,
其中,砂含水率为 3.8%,石子含水率为 1%,引气剂已按 1:49 稀释,经测定,
试拌混凝土的坍落度、砂率偏小。

现加入 3%的水泥浆(水胶比不变) 并增
大 2%砂率调整后,坍落度、和易性满足要求,测得调整后拌合物的表观密
度为 2370k g/m 3。

1)试计算混凝土的基准配合比; 2)现场砂含水率为 5%、
石子含水率为 0.8%,试计算每盘(1.5m 3)混凝土的各材料用量。

答:
(1) 坍落度、和易性满足要求时各材料的拌和用量为:
C 拌=7.2+(7.2+2.4+2.4)×3%=7.56kg
F 拌=2.4kg KF 拌=2.4kg
S 拌=25.95÷(1+3.8%)+[25.95÷(1+3.8%)+41.2÷(1+1%)]×2%=26.32kg G 拌=41.2÷(1+1%)-[25.95÷(1+3.8%)+41.2÷(1+1%)]×2%=39.47kg
W 减拌=120g=0.12k g
W 引拌=120÷50=2.4g=0.0024kg
W 拌=[3.54+25.95÷(1+3.8%)×3.8%+41.2÷(1+1%)×1%+0.12-0.0024] ×(1+3%)
=5.17kg
拌和物总量为:=7.56+2.4+2.4+26.32+39.47+0.12+0.0024+5.17=83.44kg
基准配合比为:
C 基=7.56÷83.44×2370=215k g ;F 基=2.4÷83.44×2370=68k g ;
KF 基=2.4÷83.44×2370=68k g ;S 基=26.32÷83.44×2370=748k g ; G 基=39.47÷83.44×2370=1121k g ;W 减基=0.12÷83.44×2370=3.4kg ;
W 基=0.0024÷83.44×2370=0.068kg ;W 基=5.17÷83.44×2370=147k g ;

(2)每盘材料用量为:
C=215×1.5=323kg ;F=68×1.5=102kg ;KF=68×1.5=102kg ;
S=748×1.5×(1+5%)=1178k g ;G=1121×1.5×(1+0.8%)=1695k g ; W 减=3.4×1.5=5.1kg ;W 引=0.068×1.5×50=5.1kg ;
W=147×1.5-1178÷(1+5%)×5%-1695÷(1+0.8%)×0.8%-(5.1-5.1÷50)=146k 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