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江西省考招警申论技巧-材料阅读题是种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江西省考招警申论技巧-材料阅读题是种能力
在各类考试中,但凡涉及到材料,都是对于大家材料阅读理解能力的考察。
在日常的生活中同学们一定也会接触到给定材料,但是对于材料微观、宏观的把握缺少相应的关注和练习。
作为一种最重要的能力,不管是在小题的作答或者是作文的写作中一定是考察的重点,所以,材料阅读理解是一种能力,但是阅读结束之后对于要点在卷面上的书写又是另外一种能力的体现,跟材料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是一脉相承的。
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就通过部分的材料以及其答案要点的展示,让大家零距离的感受材料阅读的规则和思路:
题干:假如你是调研小组的意愿,根据材料请指出,该县移风易俗工作成功推进的主要抓手
首先审题干中的作答对象,就是抓手,意思即寻找题干中的做法,字数无要求,题型类型是归纳概括,范围既定,分值未给,但是归纳概括一般10分-15分。
其次就是找点了,回归材料找点,考察阅读理解的能力。
材料原文1:X县推出了《关于开展婚丧礼俗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制度规定并于同年4月1号起集中整治。
与以往相比,这次制度的范围从党员干部扩大到全体人员,规定更加细化,操作性更强,对于党员干部也明确划定了“雷池”:操办婚丧事宜期间,出席宴席的人数控制在300人以内,餐次为一餐;简化治丧仪式,异常当日入葬,不搞二次送葬,不得赠送、收受非亲人员的礼金、礼品,不得为乔迁、升学、参军、满月等事宜对外操办酒席,对于广大群众,则是提倡不讲排场、攀比,不送、不受或者少收非亲人员的礼金、礼品;不办或者烧板婚丧以外的事宜。
要点1:出台制度规定,集中整治,制度范围扩大到全体人员,规定更加细化,操作性更强,对党员干部明确划分婚丧礼俗的各项事项,对广大群众明确倡导内容。
原则1:提炼动宾结构的短语、短句,不要写过于具体内容、比如名称、时间、地点。
所以,关于对策题,你的对策一定不是随便提出来的,一定要符合你的身份限定,不要随意去提,因为身份不同很多时候对策就会不同。
材料原文2:同时,全县禁止在沿线公路、城区道路燃放烟花爆竹、鸣放电子礼炮和纸礼炮等扰民行为;禁止在城镇主要街道、公共绿地等场所搭设灵棚灵堂、扬幡挂符,举行悼念仪式,不得在送葬途中搞路祭,撒纸钱等封建迷信活动。
要点2:禁止扰民行为和封建迷信活动
原则2:关键位置在句子前端和后端的文字,段落前端或或者后端。
材料原文3: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群众不会只听党员干部怎么说,关键看他们怎么做。
”陈玉静表示,要拿党员干部这一关键“少数”开刀。
要点3:党员干部做好率先垂范作用。
原则3:抄写材料中高度概括的词语或者句子,必要时候需要对材料进行转换,从口语化到书面化和规范化。
参考答案:出台制度规定,集中整治,制度范围扩大到全体人员,规定更加细化,操作性更强,对党员干部明确划分婚丧礼俗的各项事项,对广大群众明确倡导内容;禁止扰民行为和封建迷信活动;党员干部做好率先垂范作用。
以上就是中公教育专家介绍的关于材料阅读时快速正确找到要点,规范有条理呈现的三大原则,这三大原则是申论取得高分的必由之路。
面试热点:文化综艺仍需原创力
【热点背景】
近年来,在国家关于“限娱”的三令五申之下,以及观众日益增长的文娱消费需求,一批文化类的慢综艺节目迎来好时期。
诗词类、成语类、汉字类等传统国学内容的节目风靡过一阵之后,又兴起了一波音乐类、表演类等泛文化艺术节目,去年起热播的表演竞技类《演员的诞生》、今年以来的《幻乐之城》以及近期新开播的《一本好书》等,成为了接力的“第二梯队”,不断发掘文化综艺节目的可能性。
【命题预测】
继《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类节目走红后,《演员的诞生》《幻乐之城》等表演竞技类、音乐类节目也集体走红,成为了接力的“第二梯队”,对于文化综艺节目的创新,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近年来,随着我们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人们在物质生活节节提升的前提下大家更加在乎精神层面的需求,所以传统文化类节目开始极体走红,这也就给我们在文化综艺节目的质量和创新方面带来了新的思路,也有助于提升我们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是一种利好的现象。
文化综艺类节目从过去到现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的文化类节目更多并未考虑过观众的需求,产品种类并不算很丰富,而且文化类产能也有待提高,但是现在的文化类节目更多的是从供给侧角度出发,依靠广阔的文学经典背景,不仅有助于当代的人们重温经典,回顾历史,也能在社会中弘扬更多的正能量,逐步引导人们的思想和舆论,不仅如此,这对于我们国家提升文化软实力,打造高质量国有节目,将中国传统文化甚至是文化资源送出国门,彰显大国形象都是有利的。
在当下粗制滥造,过度娱乐化节目霸屏的前提下,这种小清新口味确实是给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受,加之质量够高,迅速成为人们追捧的对象。
但是,文化综艺类节目如何进行长远的发展还是需要我们去思考的,仍需探索。
一方面,短视频平台的出现和迅速走红,满足了人们在短时间内看到重有趣最重点的内容,线上的一些听书软件也满足了人们不受地域的限制,让大家在开车,做饭,做家务时可以随时收听。
另一方面,文化综艺类节目时长过长和观众无互动,只是单纯的将历史搬入节目内也是需要我们进行改良的。
首先,要着力进行综艺元素的深度加工,在原有基础上,突破仅有的知识介绍的局限,多与观众有互动,以便产生更大的节目效果。
另外,国家要大力支持文化综艺类节目的发展,无论是从资金还是从节目形式上,大胆创新,培训人才。
最后,节目审核部门也要承担起一定的责任,对于节目的质量严格把控,才能做好节目类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