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 课件(共21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孝 制度、什五连坐;制定秦律
公 思想:燔诗书名法令
支 持
风俗:移风易俗,塞私门之清 父子兄弟分家,实行一夫一妻
徙木立信
秦孝 公死 商鞅 被裂 秦法 犹存 奠基 大业
北魏孝文帝改革

一、融合之势、冲突之时
二、变革制度、移风易俗

云冈石窟的开凿从文成帝和平初
(三46、0年民)起族,融一合直延、续奠至基孝明盛帝唐正
二 均 田
农民——领种土地 地主——土地不变
无主荒地—露田—封建国有 已耕土地—桑田—小农私有
保护封建土地地主私有制
国家拥有荒地是前提 农民服役纳税是必须 增加政府收入是目的
维护封建土地私有制

官员——获得公田
是构成俸禄收入的一部分
有限限制土地的兼并 促进北魏恢复和发展
史料一 时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李)安世乃上书……高祖深纳之,后均 田之制起于此矣。 九年(公元 485 年),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 二十亩,奴婢依良。丁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四牛。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 再倍之,以供耕作及还受之盈缩……十年(公元 486 年),给事中李冲上言:“…… 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于是海内安之。
(1)材料中北魏官场出现哪些弊病? (2)概括孝文帝问解决官场弊端采取的措施? (3)思索孝文帝这些措施的实施有何积极意义?

贪污成风


固定任期


官员自筹
严惩腐败 政绩考核 发放俸禄
缓和阶级矛盾 缓和民族矛盾 巩固北魏政权
3.《魏书·目录序》记载,北魏从立国到孝文帝时的近百年中“爵无禄”,484年,
门石窟。
——余秋雨《中国文脉》
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建国
统一北方 孝文出生 五岁继位
23岁亲政 迁都洛阳
孝文病逝
386
398 439
467
472
484
485
490
493
499
鲜卑拓跋 定都平城
冯太后临朝 俸禄制 441年-490年
均田制
革除旧俗,民族融合
一、融合之势、冲突之时——背景
史料一 吾今所遣斗兵,尽非我国人(鲜卑人)。城东北是丁零与胡,南是氐、羌。 设使丁零死,正可减常山、赵郡贼;胡死,减并州贼;氐、羌死,减关中贼。
平民获得国家政治权利
平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商鞅变法复习
春秋 战国 铁血 大争 王室 衰落 诸侯 争霸
舌战群儒
经济:铁犁牛耕出现 政治:地主阶级兴起 文化:百家争鸣涌现 秦国:国贫军弱民愚

经济:废井田、开阡陌,奖励

耕织,重农抑商,统一度量衡

军事:废世卿世禄,行军功爵 制,奖励军功,严肃军纪。

政治:废分封,行县制;户籍
孝文帝规定“户增调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官司之禄”。还规定“禄行之后,赃满
一匹者死”。孝文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
A.规范赋税制度 B.推行汉化政策
C.加强集权
D.整顿吏治
4..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中说: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 ……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 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作者旨在强调( )
梭伦改革复习














措施



























财产等级制——划分公民
四百人会议——前三等级
设民众法庭——四等均可
复公民大会——四等均可

特 点

结果
缓和矛盾

中 庸 与 折 衷
发展经济

奠基民主


不能根本

解决矛盾


利于贵族工商业奴隶主 革
打破贵族垄断政治权利
——北魏太武帝与南朝交战的战书
北魏政府与豪强地主的矛盾 史 身 史料料 祸二二 家《破 魏书, 北·高阖 境祖门 自纪比 染 人》载屋 逆民:。 虏与(北,国魏穷孝家苦 文的帝备矛下罹诏盾, )“征 富强调者赋并敛兼, 山泽靡社 日…有…会 益止 而矛 激欲已盾 化天。下所 太平求,不百获姓, 丰足则,致安诛 可得殒哉,? 史林料格三尔县)3。86同年年拓四跋月珪人 鲜,趁改民 卑前称秦与贵魏四豪族王分。强和五3裂9地汉8之年主族际六在的地月牛,矛主川正盾的自式称定矛代国盾王号,为重"魏人 接建"代民 连,国史起 不,称义 断定"北都魏盛"。乐3(今98内年蒙七古月— 呼,和道—浩武谢特帝灵 市拓和运 跋 珪迁都平城(今山西大民同市族),矛称盾帝。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
A.北朝统治政策缺乏稳定性 B.北魏因改革成为了强大帝国 C.隋唐统治重创了士族势力 D.孝文帝改革有重大历史进步性
太武时,上谷民上书,言“苑囿(鲜卑贵族建立的牧场)过度,民无田业,乞减大 半,以赐贫人
—— 《魏书·古弼传》
“集诸李数千家于殷州西山,开李鱼川,方五六十里居之,显甫为宗主” ——《北史·李灵传》
——《中国通史》
1.民族融合趋势
2.民族矛盾尖锐
3.阶级矛盾尖锐
4.北魏统一北方
1.北魏孝文帝改革前的社会现状是( )
①租调徭役繁重,人民随时服兵役 ②官吏贪污成风,以收取租调为谋生手段
③外族的入侵导致北魏有亡国的危险 ④统治阶级内部由于民族差异存在Biblioteka 盾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公元439年,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在统一之初,北魏的社 会矛盾不断激化。这些矛盾的产生大多是由于( )
光五年(524年)止,前后60多年。
孝文帝(467——499)于是在公元493 年迁都洛阳,同时拉开了营建龙门石窟 的序幕。
中国的公元五世纪,与孝文帝一起结束生命,……他用九年时间把中国北方推入一
个文化拐点,而当时全中国的枢纽也正在那里。因此,他是鲜卑族历史上、北魏历史上,
乃至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帝王……通向大唐之路,最具有象征意义的是云冈石窟和龙
①鲜卑族贵族对统治区域内的各民族推行歧视政策 ②鲜卑族贵族采取各种手段对百姓巧取豪夺 ③北魏藩镇割据不断发展,黄河流域战火连绵 ④南方政权不断北伐,威胁着北魏的统治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二、变革制度、移风易俗
北魏官吏没有俸禄,他们全靠贪污和搜刮来维持自己的奢侈生活……北魏统一北方 后,北魏官员主要以收取租调为谋生手段。官吏与商贾勾结,中饱私囊,贪污成风…… 下令官吏的任期不在固定为六年,而是由官吏政绩好坏决定;对贪污帛一批以上者及徇 私枉法的官吏一律处死……484年,孝文帝下令正式给百官颁行俸禄……不许官员自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