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看看时间》第二课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发作息时间表格,使生能持之以恒,做个守时小明星。
进一步突破难点。
儿歌好唱好记,学唱儿歌,增强记忆,生活中又能更好的运用。
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息时间表。
板
书
设
计
看看时间
早睡早起
按时上学
按时吃饭
······
教
学
反
思
这节课中重点复习了时间的重要性的问题。通过创设一个情景,让同学们明白时间的重要性。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2、师参与小组讨论。有效组织小组讨论和交流。对反应出的事实进行适时归纳总结并加以指导。
如果有小组代表说不明白,师要引导学生补充。
3、引发思考:你迟到过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4、引导学生算出自己在上学路上所用的时间。
活动(二)我能做到不迟到:
师过渡:“刚才同学们说了好多种迟到的原因,这给我们提了醒,想一想,今后怎样才能不迟到呢?想好后小组内互相讨论交流。”
活动(三)自我鉴行:
师过渡:“玲玲小朋友,每天按时睡觉、按时吃饭、按时上学。把早上安排的井井有条。我们许多小朋友也会像玲玲一样,在上学前问问自己:早餐吃饱了吗?书本文具带齐了吗?那么你认为这俩个问题重要吗?”
师引导生说一说吃早餐与带齐文具的重要。归纳:“早餐吃得饱,上课精神好,文具带得齐,学习不费力。”
生根据实际情况回答。
没有迟到的要表扬激励。
师根据生的回答处理教学。
检查学生课前的行为,了解课前体验情况,掌握学生的做法。
根据实际情况教学是对学生最好的负责。
深化理解时间的重要性
二
课中体验深化感悟
活动(一)迟到原因:
(1)张小宝为什么迟到了?
(2)从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下午(4:30)放学,(5:00)回到家。
晚上,我(9:00)前睡觉。
2、播放儿歌《上学不迟到》
3、师总结:
今天老师和大家共同讨论了上学不迟到的方法,希望同学们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上学不迟到,做事认真、有计划、积极上进。做一个惜时、守时的好孩子。课后做好不迟到的记录,在老师发的表格上,画好五角星,一段时间后看谁还是守时小明星。
然后集体交流。
生齐读:“早餐吃得饱,上课精神好,文具带得齐,学习不费力。”
以此自我督促,每天上学前问问自己:早餐吃饱了吗?书本、文具带齐了吗?
播放课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使学生更形象看到迟到的狼狈样子,并引以为戒。
扩散至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找出更多造成迟到的原因。
做到不迟到采用先想后说再表演的形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出示这句话让生齐读。记住这句话并照着去做。
生认真看,看后同组互相讨论:张小宝迟到的原因。明白的道理。
小组派代表说:
1、早上起床的时间太晚了。
2、前一天晚上没有收拾好自己的书包。
3、把自己的东西乱扔,起床找不着自己的袜子。
明白的道理:按时睡觉、早睡早起,收拾好自己的东西等。
生畅所欲言,找出更多的原因。如:吃饭太慢、路上贪玩、看热闹等等。
1、师参与讨论,指导交流。
师总结出:
(1)按时睡觉
(2)睡觉前将书包整理好,将衣物分类摆放整齐。
(3)合理的安排早上的事情。(如;洗脸、吃饭······)
适时播放动画《早上该做的事情》。
2、师组织学生进行情境表演。
《玲玲的一天》从中引导学生认识到早晨事务要安排得合理、有序、科学。同时要表扬表演好的学生。
生根据平时的观察,算出上学路上所用的时间,明确自己应该几点出发,并把它添到作息时间表上。
生小组内讨论交流后,集体交流。
学生选择,进一步明确早上该怎样做才能不迟到。
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情境表演《玲玲的一天》从入睡到上学结合课本中几幅插图,记住做好上学前准备工作的重要性。
生答后,想一想:早餐吃饱有什么好处?不吃早餐好吗?带齐书本、文具的好处有哪些?
生在音乐声中奖励自己五角星。
生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息时间表,以后照时间表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
生听学儿歌:
月儿窗外照,星星问我好,催我快睡觉,明天起得早。东方发白了,闹钟把我叫,我要快起床,按时去学校。太阳出来了,我背小书包。路上不贪玩,不去看热闹。太阳对我笑,送我上学校,夸我守纪律,上学不迟到。
奖励五角星的目的是要肯定学生好的做法。
课
前
准
备
生:1、上节课发的作息时间表格带来。
2、留意自己从家里到学校需要的时间。
3、把学生分小组。
师:课件动画《他为什么又迟到》、《早上该做的事情》动画选择。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
备课
一
课前体验初步感悟
1、谈话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一天中的几个比较重要的时间,并且老师还发给大家一份作息时间表格,老师想问问同学们在家里是不是按时起床、按时睡觉、按时吃饭按时上学了呢?
(2)师播放轻音乐。
(3)师“非常好啊,老师发现上周同学们表现都很好,那么这周或者下周能保持下去吗?”
(4)师出示进一步完善了的作息时间表:
早上,我(6:30)起床,(7:00)吃饭,(7:30)从家出发,(8:00)到校。
中午(11:30)放学,我(12:00)吃饭,在家午休一小时,(1:30)到校上课。
沂南集体网络备课小学品社(品生)一年级上册
修订人:祖洪安审核人:刘光增李文涛
时
间
2013年9月28日
单位
马牧池中心小学
主备人
王春杰
课
题
《看看时间》第二课时
、课型
活动课
参与备
课人员
齐敬春
李开华
学
情
分
析
第一课时看看时间的教学使学生学会了怎样看时间,初步有了一定的时间概念,明白了良好的作息时间对自己的好处,可能部分学生这一段时间会做的很好,他们心里有一种新鲜感,吸引他们按时起床、按时睡觉、按时上学。特别是上学守时、不迟到的习惯。本节课就要使学生养成持之以恒的坚持良好的作息时间的习惯,还要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有计划的去做,不敷衍了事。
动画吸引学生,又能使学生记住哪些是该做的。
情境表演是学生最喜欢的形式,学生会积极投入的参与,并且会记得很牢的。
活动三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明确生活中做事要有条理,注重生活质量。
课件播放一个上学迟到的情景
学生自己谈自己的感受。
怎样不迟到,你有什么好办法?
三
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1、争做“守时小明星”
(1)师:“上周我们班有好多同学一周没有迟到,就给自己奖励一颗五角星吧,画在21页下面的表格里。”
教
学
目
标
1、继续培养学生的时间概念,使其初步懂得惜时、守时、养成不迟到的习惯。
2、培养学生做事认真、积极上进的生活态度。
3、初步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有计划、不敷衍的文明行为。
教
学
重
点
具有时间概念,懂得惜时、守时、养成不迟到的习惯。
教
学
难
点
按时作息的习惯,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有计划、不敷衍的文明行为。
2、师:今天早上,我们班的同学有没有迟到的?(了解实际情况。)
教师此时可能会遇到两钟情况,一是没有一个迟到的,那就要恭喜这位教师,这节课的教学就轻松了许多。另一个是确实有迟到的,此时教师也不要着急或生气,要心平气和的与学生分析迟到的原因,这也是最好的教材。
如果有学生按时做了,肯定回答非常踊跃,那就让这部分同学表现一下吧。相信对其他同学也是一种激励。
进一步突破难点。
儿歌好唱好记,学唱儿歌,增强记忆,生活中又能更好的运用。
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息时间表。
板
书
设
计
看看时间
早睡早起
按时上学
按时吃饭
······
教
学
反
思
这节课中重点复习了时间的重要性的问题。通过创设一个情景,让同学们明白时间的重要性。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2、师参与小组讨论。有效组织小组讨论和交流。对反应出的事实进行适时归纳总结并加以指导。
如果有小组代表说不明白,师要引导学生补充。
3、引发思考:你迟到过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4、引导学生算出自己在上学路上所用的时间。
活动(二)我能做到不迟到:
师过渡:“刚才同学们说了好多种迟到的原因,这给我们提了醒,想一想,今后怎样才能不迟到呢?想好后小组内互相讨论交流。”
活动(三)自我鉴行:
师过渡:“玲玲小朋友,每天按时睡觉、按时吃饭、按时上学。把早上安排的井井有条。我们许多小朋友也会像玲玲一样,在上学前问问自己:早餐吃饱了吗?书本文具带齐了吗?那么你认为这俩个问题重要吗?”
师引导生说一说吃早餐与带齐文具的重要。归纳:“早餐吃得饱,上课精神好,文具带得齐,学习不费力。”
生根据实际情况回答。
没有迟到的要表扬激励。
师根据生的回答处理教学。
检查学生课前的行为,了解课前体验情况,掌握学生的做法。
根据实际情况教学是对学生最好的负责。
深化理解时间的重要性
二
课中体验深化感悟
活动(一)迟到原因:
(1)张小宝为什么迟到了?
(2)从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下午(4:30)放学,(5:00)回到家。
晚上,我(9:00)前睡觉。
2、播放儿歌《上学不迟到》
3、师总结:
今天老师和大家共同讨论了上学不迟到的方法,希望同学们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上学不迟到,做事认真、有计划、积极上进。做一个惜时、守时的好孩子。课后做好不迟到的记录,在老师发的表格上,画好五角星,一段时间后看谁还是守时小明星。
然后集体交流。
生齐读:“早餐吃得饱,上课精神好,文具带得齐,学习不费力。”
以此自我督促,每天上学前问问自己:早餐吃饱了吗?书本、文具带齐了吗?
播放课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使学生更形象看到迟到的狼狈样子,并引以为戒。
扩散至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找出更多造成迟到的原因。
做到不迟到采用先想后说再表演的形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出示这句话让生齐读。记住这句话并照着去做。
生认真看,看后同组互相讨论:张小宝迟到的原因。明白的道理。
小组派代表说:
1、早上起床的时间太晚了。
2、前一天晚上没有收拾好自己的书包。
3、把自己的东西乱扔,起床找不着自己的袜子。
明白的道理:按时睡觉、早睡早起,收拾好自己的东西等。
生畅所欲言,找出更多的原因。如:吃饭太慢、路上贪玩、看热闹等等。
1、师参与讨论,指导交流。
师总结出:
(1)按时睡觉
(2)睡觉前将书包整理好,将衣物分类摆放整齐。
(3)合理的安排早上的事情。(如;洗脸、吃饭······)
适时播放动画《早上该做的事情》。
2、师组织学生进行情境表演。
《玲玲的一天》从中引导学生认识到早晨事务要安排得合理、有序、科学。同时要表扬表演好的学生。
生根据平时的观察,算出上学路上所用的时间,明确自己应该几点出发,并把它添到作息时间表上。
生小组内讨论交流后,集体交流。
学生选择,进一步明确早上该怎样做才能不迟到。
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情境表演《玲玲的一天》从入睡到上学结合课本中几幅插图,记住做好上学前准备工作的重要性。
生答后,想一想:早餐吃饱有什么好处?不吃早餐好吗?带齐书本、文具的好处有哪些?
生在音乐声中奖励自己五角星。
生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息时间表,以后照时间表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
生听学儿歌:
月儿窗外照,星星问我好,催我快睡觉,明天起得早。东方发白了,闹钟把我叫,我要快起床,按时去学校。太阳出来了,我背小书包。路上不贪玩,不去看热闹。太阳对我笑,送我上学校,夸我守纪律,上学不迟到。
奖励五角星的目的是要肯定学生好的做法。
课
前
准
备
生:1、上节课发的作息时间表格带来。
2、留意自己从家里到学校需要的时间。
3、把学生分小组。
师:课件动画《他为什么又迟到》、《早上该做的事情》动画选择。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
备课
一
课前体验初步感悟
1、谈话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一天中的几个比较重要的时间,并且老师还发给大家一份作息时间表格,老师想问问同学们在家里是不是按时起床、按时睡觉、按时吃饭按时上学了呢?
(2)师播放轻音乐。
(3)师“非常好啊,老师发现上周同学们表现都很好,那么这周或者下周能保持下去吗?”
(4)师出示进一步完善了的作息时间表:
早上,我(6:30)起床,(7:00)吃饭,(7:30)从家出发,(8:00)到校。
中午(11:30)放学,我(12:00)吃饭,在家午休一小时,(1:30)到校上课。
沂南集体网络备课小学品社(品生)一年级上册
修订人:祖洪安审核人:刘光增李文涛
时
间
2013年9月28日
单位
马牧池中心小学
主备人
王春杰
课
题
《看看时间》第二课时
、课型
活动课
参与备
课人员
齐敬春
李开华
学
情
分
析
第一课时看看时间的教学使学生学会了怎样看时间,初步有了一定的时间概念,明白了良好的作息时间对自己的好处,可能部分学生这一段时间会做的很好,他们心里有一种新鲜感,吸引他们按时起床、按时睡觉、按时上学。特别是上学守时、不迟到的习惯。本节课就要使学生养成持之以恒的坚持良好的作息时间的习惯,还要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有计划的去做,不敷衍了事。
动画吸引学生,又能使学生记住哪些是该做的。
情境表演是学生最喜欢的形式,学生会积极投入的参与,并且会记得很牢的。
活动三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明确生活中做事要有条理,注重生活质量。
课件播放一个上学迟到的情景
学生自己谈自己的感受。
怎样不迟到,你有什么好办法?
三
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1、争做“守时小明星”
(1)师:“上周我们班有好多同学一周没有迟到,就给自己奖励一颗五角星吧,画在21页下面的表格里。”
教
学
目
标
1、继续培养学生的时间概念,使其初步懂得惜时、守时、养成不迟到的习惯。
2、培养学生做事认真、积极上进的生活态度。
3、初步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有计划、不敷衍的文明行为。
教
学
重
点
具有时间概念,懂得惜时、守时、养成不迟到的习惯。
教
学
难
点
按时作息的习惯,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有计划、不敷衍的文明行为。
2、师:今天早上,我们班的同学有没有迟到的?(了解实际情况。)
教师此时可能会遇到两钟情况,一是没有一个迟到的,那就要恭喜这位教师,这节课的教学就轻松了许多。另一个是确实有迟到的,此时教师也不要着急或生气,要心平气和的与学生分析迟到的原因,这也是最好的教材。
如果有学生按时做了,肯定回答非常踊跃,那就让这部分同学表现一下吧。相信对其他同学也是一种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