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和溶液和溶解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饱和溶液和溶解度
考点一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1.观点:在必定温度下,在必定量的溶剂里,不可以够持续溶解某
种溶质的溶液为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2.判断某溶液能否饱和的简易方法是持续加入同样溶质看能否持续溶解。
3.饱和溶液不必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必定是稀溶液;饱和溶液不必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同
一温度下,该溶质的饱和溶液必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考点二结晶的分类及运用 1.降温结晶(又称冷却热饱和溶液)合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
较大的固体溶质从其水溶液中析出(如将硝酸钠从其水溶液中析出)。
2.蒸发结晶合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固体溶质从其水溶液中析出(如海水晒盐 )。
3.升温结晶合用于溶解度随温度的高升而减小的固体溶质从其水溶液中析出 (如熟石灰从其水溶液中析
出 )。
考点三、练习题 1.以下相关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必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B.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必定
是不饱和溶液C.任何饱和溶液升温后都会变为不饱和溶液
D.必定温度下,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后会变为不饱和溶液
2.以下对于饱和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
A .在温度不变时,KNO3 饱和溶液不可以再溶解KNO3 晶体
B.改变条件能够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室温下,与固体溶质共存的溶液必定是这类溶质的饱和溶液
D.在温度高升时,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必定能持续溶解该物质
3. 氯化铵和硝酸钾溶解度曲线如图(1) 所示,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 6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铵的溶解度
B. 40 ℃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低温度会变为不饱和溶液
C. t ℃时,氯化铵饱和溶液与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 60 ℃时, 100 g 水中加入120 g 硝酸钾,充足搅拌,获得的是硝酸钾不饱和溶液
(1)(2)
4.上图( 2)是 NaCl 、 MgSO4 的溶解度曲线。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只有在 t1℃时, NaCl 和 MgSO4 的溶解度才相等
B .t1 ℃~ t3 ℃, MgSO4 的溶解度随温度高升而增大
C .在 t2 ℃时, MgSO4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D.把 MgSO4 饱和溶液的温度从t3 ℃降至 t2 ℃时,有晶体析出
5.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 .溶液中能够含有多种溶质B.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渍是乳化作用的结果
C.析出晶体后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D.增大空气与水的接触面积,能够增大氧气的溶解度
6.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多项选择 )() A .降低温度能使任何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B.高升温度或增大压强均能够增大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
C.将 200 g 质量分数为10% 的氯化钠溶液稀释到5% ,需要加水200 g D.在溶液中加入KNO3 晶体和蒸发溶液中的水分这两种方法,都能把8% 的 KNO3 溶液变为15% 的 KNO3 溶液7.图①是物质M 和 N 的溶解度曲线。
图②中甲、乙试管分别盛有M 、 N 的饱和溶液,试管底均
1
有未溶解的M 、 N 固体。
向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后,甲中的固体减少,乙中的固体增添,则加入
的物质不行能是() A .浓硫酸B.硝酸铵固体 C .氧化钙 D .氢氧化钠固体
8.3 将同样质量的甲、乙两种不一样溶质的溶液同时蒸发掉10 g 水,并冷却到t ℃时,分别析出 2 g 甲和 3 g 乙物质 (均不带结晶水),则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 t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可能同样
B . t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必定大于乙
C. t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必定小于乙
D.将析出晶体后的甲、乙两种饱和溶液混淆后(甲、乙不反响 ),溶液仍饱和
9.以下相关溶液的说法切合实质的是()
A .将澄清的饱和石灰水加热,无白色污浊出现B.溶液必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C. 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 g,将 30 g 氯化钠放入50 g 水中充足搅拌,获得80 g 溶液D.二氧化碳溶于水产生碳酸,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都是H +
10.以下变化中,溶液中原溶质的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都发生变化的是()
A .常温下密闭容器中硝酸钾稀溶液升温10 ℃B.氯化铁溶液中加入少许生石灰
C.硫酸锌溶液中加入少许铜粉D.稀释硫酸钠溶液
11.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比较溶解能力大小的实验方案,实验结果以下:从表中剖析,能够得出的
结论是 ( )A .物质溶解性的大小与溶质的性质相关B .物质溶解性的大小与溶剂的性质相关
C.物质溶解性的大小与温度相关D.物质溶解性的大小与溶质的质量相关
温度 (℃) 使用的溶质使用的溶剂察看到的实验结果
20 碘 2 g 酒精 10 g 所有溶解
20 碘 2 g 水 10 g 部分溶解
12.烧杯中盛有必定质量、温度为 80 ℃、溶质为 M 的溶液,将其置于室温环境,测定不一样温度时
析出固体 M 的质量。
测定结果记录以下表:若不考虑水蒸发对实验的影响,回答以下问题。
溶液的温度 /℃75 65 50 35 20
析出固体 M 的质量 /g 0 0 2.0 4.5 8.4
(1)65 ℃时,该溶液能否为饱和溶液?________(填“是”“否”或“没法判断”);
(2) 将 40 ℃时靠近饱和的M 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以下方法中必定能达到目的的有______(填序号 )。
①升温②降温③加溶质 M ④加水⑤加另一种固体N ⑥恒温蒸发水⑦与40 ℃时M的饱和溶液混淆(3)20 ℃时,用固体粉末M 和水配制10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 5% 的 M 溶液,一定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带砝码盒 )、烧杯、 ___、 ___、 __、__。
13.以下图为 A 、 B 、 C 三种固体物质 (不含结晶水 )的溶解度曲线。
以下说法错误的
选项是( )
A . t1℃时,三种物质中
B 的溶解度最大
B. t2℃时,取三种物质各 a g 分别放入 100 g 水中充足溶解,只有 C 物质能形成饱和溶液
C.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2℃降温到t1℃, A 溶液中析出的晶体质量最大
D.可用增添溶剂的方法使靠近饱和的 B 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2
答案
1.D
2.D
3.C
4.C
5.A
6.CD
7.B
8.A
9.D
10.B
11.B
12. (1) 没法判断(2) ②③⑥ (3) 药匙量筒 (100 mL) 胶头滴管玻璃棒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