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期末评价期末评价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8年级上期末评价期末评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把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的序号填在下面表格中相应的空格内)
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 “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 “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
D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利用强超声波对钢铁、宝石、金刚石等坚硬物体进行钻孔和切割加工
B.在建筑方面,设计、建造大厅堂时,必须把回声现象作为重要因素加以考虑
C.在石油勘探时,常采用人工地震的方法,即在地面上埋好炸药包,放上一个探头,把炸药引爆,探头就可以接受到地下不同层间界面反射回来的声波,从而探测出地下油矿
D.利用超声波能够预报地震、侦察台风和大气中的核爆炸
3.光从空气进入某种液体,它的传播速度将
A.增大B.减小
C.保持不变D.可能减小,也可能增大
4.白天在室内照镜子(窗户朝东开),为了能清晰看到自己的面容,镜子的反射面应A.朝东B.朝西C.朝北D.朝南
5.在竖直的墙壁上挂一平面镜,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刚好能在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

当他向后退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像变小,他仍能刚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
B.像变大,头顶和脚的像看不到了
C.像的大小不变,他仍能刚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
D.像的大小不变,他仍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但像未占满全幅镜面
6.在星光灿烂的夜晚,仰望天空,会看到繁星在夜空中闪烁,象顽皮的孩子在不停地眨着眼睛,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星星发光时是断断续续的
B.星光被其他星体瞬间遮挡的结果
C.星光被大气层反射的结果
D.大气层不均匀,星光的折射方向不停地发生改变的结果
7.人看到水池里的月亮和鱼的像,它们的形成分别是哪一种现象
A.都是折射现象
B.都是反射现象
C.前者是折射现象,后者是反射现象
D.前者是反射现象,后者是折射现象
8.家中的电视机遥控器可以控制调节电视机的音量、频道等,非常方便,它利用的是A.红外线B.紫外线C.超声波D.次声波
9.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像能成在屏上,虚像则不能
B.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射入人的眼睛
C.实像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虚像都是由光的反射形成
D.实像有放大的,也有缩小的,但没有等大的
10.下列连线错误的是
11.一张纸在某灯光下看是红色的,则
A.纸一定是红色的
B.纸一定是白色的
C.灯泡一定是红色的
D.无法判断
12.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当蜡烛距透镜15cm时,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蜡烛距透镜40cm时,一定成缩小的实像
B.蜡烛距透镜20cm时,一定成放大的实像
C.蜡烛距透镜18cm时,可能成放大的实像
D.蜡烛距透镜6cm时,一定成放大的虚像
13.如图1所示是一个简化了的电冰箱的电路图,M是压缩机用的电动机,L是电冰箱内的照明灯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电冰箱门打开时,灯泡L与电动机可能并联
B.电冰箱门关上时,灯泡L与电动机可能串联
C.电冰箱门打开时,S1就自动闭合
D.冰箱内温度降低到设定温度时S2就自动断开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4.声音能靠传播,它是一种,它能够粉碎石子,因而它还具有.声音在水、空气、铁棒中传播速度由快到慢的顺序排列是.月球上没有空气,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相距很近,也无法听到对方讲话的声音,这是由于不能传声.
15.黑夜里手电筒射出的光,在空中通过的路线是直的,这个现象表明光在_______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但是,如果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它的传播方向_____。

16.当太阳光与水平面成30°角射到平静的湖面上时,反射角是________,当中午阳光垂直射到湖面时,入射角、反射角都等于_______。

17.如图2所示的电路中,只连通S1时灯亮;只连通S2时灯亮;同时连通S1、S2、S3将发生事故。

18.在图3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A1的示数为1.2 A,电流表A2的示数是0.8 A,则通过R1的电流为_________。

19.在图4中,分别画出了眼睛看物体时的光路,在A、B、C、D四个光路中,描述了正常眼睛的成像情况;描述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描述了远视眼的成像情况。

三、作图题(第20、21题各4分,共8分)
20.如图5所示,完成光路图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21.有一束光线射向某光学器件后的传播情况如图6所示.请在图中恰当的位置上画出一种适当类型的光学器件,并把光路图补充完整.
四、阅读、简答题(第22、23题各6分,共12分)
22.三位同学在做测量电流的实验,闭合开关前,他们观察电流表的指针均指在零刻度处。

当闭合开关试触时,发现电流表指针摆动分别出现了如图7甲、乙、丙所示的三种情况。

请分析他们在电流表的使用上分别存在什么问题,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甲图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图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图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某市实验中学积极开展STS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双休日组织学生到街道上向市民宣传安全用电知识。

他们在展板上绘制了几幅宣传画,如图8所示,为了更好的让观众理解图画中的含义,需要用简练的语言给每幅图配上合适的解说词。

请你帮助他们完成这个工作。

甲图:;
乙图:;
丙图:。

五、实验设计题(第24、25、26题各4分,第27、28题各6分,共24分)
24.图9中温度计甲的示数为,读做,温度计乙的示数为,读做。

25.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10中a、b所示。

则图中_____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中_____是水在沸腾时的
(1)从记录的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此时水沸腾的温度是_____℃。

(2)实验得到的结论与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100℃有明显的差异,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 __ _
26.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现象时,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图11中的a,b,c,d,e各点,并且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那么:
(1)把烛焰放在点时,屏上所成的像最大.
(2)把烛焰放在点时,屏上所成的像最小.
(3)把烛焰放在点时,无论怎样调整屏的位置都不能接收到像,眼睛也无论如何看不到像.
(4) 把烛焰放在点时,可以用眼睛观察到正立放大的像.
27.如图12所示,是在做“观察冰熔化”实验时,根据实验数据所描绘的图像。

由该图象回答以下问题:
(1)已知图象中AB段表示固态,BC段表示固液混合态,CD段表示液态。

请在图中标出字母A、B、C、D。

(2)已知冰的初温为-5℃,请你在图象中标出a点b点的温度。

(3)从A到D的全过程中冰不断热,BC段温度。

28.你如果想利用声音测海底的深度,需要哪些器材?写出实验步骤及结果表达式.
六、信息与探究题(第29题4分,第30题10分,共14分)
29.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我叫小水滴,住在大海里,喜欢到处旅行。

这天我和伙伴们正在嬉戏,不知不觉中我的身体变轻了,终于和其他伙伴一起悠悠地进入了高空。

哇!新的旅行又开始了!
我们越升越高,高空的温度却越来越低,低温使我们挤成一团,变成很小很小的水珠,渐渐的我和其他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小水珠联成了一朵朵千姿百态的云。

风推着我们在天空中飘行,气温更低了,我感到身体重了许多,有的小伙伴甚至变成了漂亮的雪花。

当风伯伯再也托不起我时,我和伙伴们一个个急速地下降。

不一会儿我们就降到了地面,给花草树木作了“棉被”。

太阳升起来了,我又恢复了原状,流到了小溪里,快乐地顺着小溪到达河流,我又回到了大海的怀抱,等待着下一次旅行的开始! 文章中的“小水滴”经历了哪些物态变化?
30.在研究光的折射时,小明知道了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小明想:光在其他透明介质的分界面发生折射时有什么规律呢?即什么条件下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什么条件下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为了研究这个问题,他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如下实验:让一激光手电筒射出的光束从水斜射入玻璃,再从玻璃依次斜射入冰、空气中,其光路如图13所示。

然后老师又告诉他光在一些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如下表。

试回答:
⑴针对小明提出的问题,仔细观察图中的光路,对照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⑵根据你得出的结论,请在图14中画出光由玻璃斜射入酒精时,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解析:无论是可闻声还是超声、次声,他们都携带着能量向外传递.与可闻声相比,超声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等特点,因而有广泛的应用.自然灾害中产生的是次声,人们预测自然灾害是通过对次声的研究来获取的.
答案:D
3.B
4.解析:只有自己的面部被照亮,才能在镜子中看到自己清晰的面容。

答案:B
5.解析:物体经过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仅与物体的大小有关。

当人后退时,像的大小是不变的,但离的镜面越远,像占镜面的幅度越小。

答案:D
6.解析:星星的眨眼并不是星星本身在闪动,而是星光从遥远的太空射入大气层后,由于大气层上下密度不同而发生折射。

高空气流和云层组成的大气层是很不稳定的,随时在变化着,才使得折射光线摇曳不定,看上去星星好象都在闪闪烁烁的眨眼,并且当大气中水汽含量多时,这种闪动就显得特别强烈。

答案:D
7.D
8.A
9.解析:虚像并不是人的幻觉,是由射入人眼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的像,故B错;光的折射可以形成实像,也可以形成虚像,故C错;当物距是焦距的2倍时,凸透镜成的像是等大的实像,故D错;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能成在光屏上,虚像则不能,故A对。

答案:A
10.C
11.解析:因为红灯泡发出的光照在白纸上可以显示红色,红纸上亦反射红光显示红色;灯泡发射白光照在白纸上时显示白色,若照在红纸上显示红色。

三种情况都有可能,故无法判断。

答案:D
12.解析:在光屏上成的像一定是实像,题目中给出的光屏上的像应是放大的实像,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成放大实像的条件是:物体在焦点和二倍焦点之间,即f < u < 2f,所以有f < 15cm < 2f,解不等式可得该透镜焦距为:7.5cm < f < 15cm,由透镜焦距范围逐选项分析求解.当物距u =40cm时,若f =14cm 则2f =28cm,u >2f,故选项A应为缩小的实像,选项A正确;当u =20cm时,若f = 8cm则2f =16cm,u >2f,选项B可成缩小的实像,故选项B错误;当u =18cm时,若f =14cm则2f = 28cm,f <u <2f可成放大的实像,故选项
C正确;当u = 6cm时,若f =7.5cm一定成放大的虚像,故选项D正确;所以本题应选B选项.解该类题要求同学们必须熟记凸透镜成像规律、数学上不等式的有关知识及假设法分析。

答案:B
13.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灯泡L和电动机M组成并联,还要结合冰箱实际使用情况来考虑,冰箱门打开时灯亮,冰箱内温度降低到设定温度时S2就自动断开,所以A、C、D的说法都正确。

答案:B
二、填空题
14.介质声波能量铁棒、水、空气真空
15.同一种均匀一般会发生改变
16.60°0°
17.L2L1、L2短路
18.解析:仔细分析电路能得到R1和R2组成并联电路,电流表A1测的是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的是支路R2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中电流特点: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通过R1的电流应为干路电流减去支路R2的电流,为0.4A。

答案:0.4A
19.A、C;D;B
三、作图题
20.如右图
21.下图所示7个图任选一个即可。

四、阅读、简答题
22.解析:甲图电流表的指针向左偏转,说明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乙图电流表使用3A的量程,指针偏转的角度很小,示数约为0.1A,为了精确测量,应使用0.6A的量程。

丙图电流表指针的偏转超出了量程,应换用更大的量程进行测量。

答案:甲图: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乙图:电流表选用的量程偏大;丙图:电流表选用的量程偏小。

23.解析:甲图中灯头、插头破损使导电部分外露,易触电;乙图中用湿手扳开关或在电线上晾衣服,容易使绝缘体受潮变成导体,会造成触电;丙图中当有人触电应赶快切断电源或用绝缘体使人脱离电源。

答案:甲图:绝缘体部分破损,导电部分外露,要注意检查更换。

乙图:不要用湿手扳开关,不要在电线上搭晾衣物。

丙图:有人触电时,要先切断电源,或者用干燥木棍等绝缘体拨开电线。

五、实验设计题
24.3.2℃ 3.2摄氏度-2.8℃零下2.8摄氏度(或负2.8摄氏度)
25.b ,a (1)98 (2)当时的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26.解析: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a、b、c三点都在焦点以外,即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焦距,都能成实像.其中a点离凸透镜最远,物距最大,所成的像最小;b点在2倍焦距处,所成的像与物体等大;c点在焦点以外2倍焦距以内,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物体放在c点,在屏上所成的像最大;d点是焦点,u=f,不能成像,即看不到也承接不到d点所成的“像”;e点在焦距之内,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答案:(1)c (2)a(3)d(4)e
27.解析:根据晶体熔化过程的特点,可以在图象中分别标出A、B、C、D 各点。

由图象可知a点对应冰的初温,因而为-5℃,b点对应冰的熔点,为0℃。

从图象可以看出:从A到D加热时间继续,因而不断吸收热量,相应的温度变化情况是:先升高后不变。

答案:(1)略;(2)a为-5℃,b为0℃;(3)吸,不变。

28.需要的器材:声源、秒表
实验步骤:①在海面上利用声源发出声波并用秒表开始计时
②听到回声时及时读出时间为t
③查出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为v
实验结果:s= vt
六、信息与探究题
29.蒸发(或汽化)、液化、凝固、升华、熔化
30.解析:从表格及图15中可以看出: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光从水中斜射入玻璃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冰中的传播速度,光从玻璃中斜射入冰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光在冰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光从冰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通过分析不难发现:光从传播速度大的介质斜射入传播速度小的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传播速度小的介质斜射入传播速度大的介质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由于光在酒精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当光由玻璃斜射入酒精时,折射角将大于入射角。

答案:⑴光从传播速度大的介质斜射入传播速度小的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传播速度小的介质斜射入传播速度大的介质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⑵如右图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