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优越性浅析——以《称象》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09
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中,语
文教学也不例外。

随着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普遍应用,
它已成为语文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学生在学
习中的主体地位也得到了有效的巩固与改善。

如有研究者在
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汉字时就提出,“儿童在学习汉字书写和
运用中出现错字和别字是普遍现象”,但在“信息技术环境
下小学语文课程的探索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低
年级较大的汉字认读量有助于儿童较早成为高识字能力的学
习者;认读与书写各行其道,可使大量书写在儿童具有明确
汉字规则意识后进行。

”[1]在促进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有
机融合中,笔者逐步体悟、发现了信息技术在多个环节中都
具有传统语文教学所不具备的优势。

一、信息技术所具有的优势,有助于提高教师备课质量
语文知识可以说是包罗万象,语文课程的内容也可
以称得上是“上下数千年,纵横数万里”,具有较大的开
放性。

这一课程特征就使得在传统的语文教学的备课中,
教师往往受到较大的局限。

今天,现代信息技术在较大程
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并集中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
信息技术使课程资源更加丰富。

与传统的语文教学大多依
靠教参、教辅等书籍为主来进行备课相比,信息技术与备
课过程的有机融合,可使教师能从教案、课件、图片、视
频等多方面来寻找、积累丰富的课程与教学资源。

如《称
象》一课中,第四自然段主要是讲曹冲称象的具体办法。

在备课时,笔者认为这一内容以动画的形式在课上展示出
来效果较好。

传统的语文教学在备这一内容时受到的限制
较大,而如今“百度一下”,输入“称象”等关键词,就
能搜索到成千上万有关“称象”的图片、动画。

教师可在
资源丰富的“海洋中”搜寻自己所需的资源,极大扩展备
课的内容。

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扩大了教师沟通与交流的
范围。

传统的语文备课,多是教师独自完成或与同教研组
的同事一起完成。

但信息技术与备课过程的融合,可以实
现网络备课。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有问题可以与更大范围
的优秀教师进行交流,或者通过百度、论坛、博客、QQ、
生用自己的话练习解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为此,笔者在一
个教研QQ群里说出了自己的这一想法。

不一会儿就有老师
给我建议,让我配合自己下载的flash动画来讲。

教学实践
证明,学生边看动画边练习说,不仅可以理解课文内容与重
难点,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与
积极性,让更多的学生敢说、会说。

而这一切都发生在一个
周末的晚上,笔者与那位提建议的老师之前也并不相识,这
让笔者深刻地感受到了信息技术与网络的强大。

二、信息技术所具有的优势,有助于变革语文课堂教学
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从投影仪到电子白
板到触控一体机,这都为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有机融合
提供了功能越来越强大的硬件支持。

由于以形象思维为主
要形式是小学低年级学生思维的基本特点,因此无论是投
影仪还是电子白板还是触控一体机都可以极方便地实现图
片、声音、视频等资料的充分展示,在抽象知识与形象思
维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如此看来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语文
课堂教学,“技术”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仍以教
学《称象》一课为例,在讲“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堵
墙,腿像四根柱子”时,笔者用PPT课件中的一张幻灯片展
示了一幅大象的图片,并用长方形的线框将大象的身子圈
起来,在旁边配上一堵墙的图片,紧随其后的一张幻灯片
用长方形的线框将大象的腿圈起来,在旁边配上一幅柱子
的图片。

这种形象、直观的展示让学生觉得很有趣,且很
容易理解,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这篇课文的兴趣。

另一方
面,“技术”也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内容。

如在《称象》这
篇课文中,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是一个教学难点,因
为这个过程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

但动画片
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因此在讲这部分内容时,给学生播放备
课时准备好的flash动画,以动画形式形象展示曹冲称象的
方法与步骤,就可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效率。

实践
证明,电子白板具有较强的交互性,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也可
以充分利用这一点,让学生在电子白板上操作曹冲称象的过
程,在动手实践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在做中学、玩中学。

众多语文课程教学实践证明,信息技术的巧妙运用既可加深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能充分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优越性浅析
——以《称象》为例
◎姜俐冰
2017.09

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理念。

三、信息技术所具有的优势,有助于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论认为,教学反思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教师通过教学反思能够有效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升专业技术能力与水平。

在教学反思中如能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就能让教学反思更加便捷高效,从而更有效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运用与教学反思融合时,其优势也体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信息技术可将教师的上课过程记录存储下来,实现教师自我回顾与反思。

现阶段,录课设备已经逐渐进入众多教室,为实现教师上课过程的录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这样一来,教师可以将自己的上课过程录制下来后,通过观看录制的上课视频,从体态、表情、语言、节奏、逻辑等多方面来对自己的上课过程进行反思与修正。

比如情绪是否饱满、语言是否清晰明了、上课过程与预先的教学设计之间有什么差异等。

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可通过网络平台实现教师之间的交流与研讨。

就是说,如将自己的课堂资料、问题等上传或发送到论坛、微信等平台,就能与其他教师进行反思交流。

这些教师既可以是同校的也可以是外校的,可以是相互认识的,也可以是素未谋面的,只要针对某一教学过程或问题有共同的语言都可以参与到讨论中,并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仍以《称象》为例,在课后笔者觉得在激发学生创造力方面不够理想,但一时也想不出好的办法。

于是,笔者将这一困惑以及自己讲这篇课文的资料发表到我的空间当中,不久就有几位老师来给我留言。

其中一位老师建议我可以在结尾处安排一个拓展环节,通过“如果当时你就在现场,你还有什么好办法,能称出大象的重量”这个问题,就能进一步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

又过了几天,另一位老师留言说她运用了那位老师的建议,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给了她不小的惊喜。

由此可见,信息技术在教学反思当中的充分运用,有着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有着较大的帮助。

四、信息技术所具有的优势,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如何更好学习也是老师所需要密切关注的。

信息技术除了对教师教学有较大的影响外,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也提供了有力支持并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是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搜集资源来进行学习。

课前预习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在课前预习过程中会通过网络查阅资料、获取资源,增加信息量,丰富课外知识,有些不理解的问题还可通过这种方式在课前就得到了及时解决。

二是老师可以将上课的课件等多媒体资源发给学生,供学生作为课后温习或复习的资料,有效地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复习巩固。

例如在讲完《称象》一课后,笔者
把课上使用的多媒体资源统统发给学生,学生在课堂当中没有理解的内容可以在课后翻看,这有助于学生及时跟上教学进度。

同时,也方便学生在课后做练习的过程中回顾课堂内容,完成作业。

三是可通过qq、微信等多种方式向他人请教或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

与教师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交流与研讨相类似,学生之间自然也可以通过各种网络平台与教师、同学、家长乃至更广泛的人进行请教与交流学习。

仍以《称象》为例,记得班上的一位学生对曹冲称象的过程非常感兴趣,利用周末的时间在家长的帮助下,先用秤称出玩具象的重量,然后用玩具象、玩具船、小石子和秤等工具在家“实地”模拟这一过程,通过称小石子得出玩具象的重量。

在这一过程中,这位学生非常高兴,拍了照片并及时发到班级qq群,许多同学、家长都纷纷给他点赞,还有些学生表示也想尝试。

实践证明,这种做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概括看,现代信息技术为语文课程与教学带来了新的方向与活力。

实践证明,在信息化的课程与教学环境中,语文教学形式得到了丰富、教学过程得到了优化、教学质量得到了提升。

同时,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也能提升语文教学效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

这就是研究者得出的信息技术为语文课程实施“构建了一种活泼、新颖、重方法、促思维的创新型教学模式,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创建了理想的教学环境,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自然,由于多种因素之影响,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当前在整合过程中依然存在着盲目化、简单化、形式化、功利化的弊端。

”[3]这些弊端的存在只能说明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深度融合有待继续改善与加强,却不能成为我们拒绝信息技术运用的借口。

注:基金项目:2014年度宁夏回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学)规划项目——《发展共同体下提升薄弱学校教师专业能力的行动研究》[14NXJB10]之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
[1]郑飞艺.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课程的探索——着力课程形态解决错别字问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5,(3).
[2]倪雅秀.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优越性[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4).
[3]石义堂.关于深化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几点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 2009,(3).
(姜俐冰 银川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750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