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06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
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质量调研试题(初中二年级语文)
![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质量调研试题(初中二年级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c3f9bc5904a1b0717fd5ddb8.png)
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质量调研试题(初中二年级语文)常州市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八年级语文试题命题:刘霞审稿:潘克勤曹介梁姚芙梅陆文跃张立成题号一二三总分(一)(二)(三)(一)(二)(三)(四)得分一、积累运用(共26分)得分评卷人(一)积累(共12分)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括号内。
(2分)人会长大,花会枯wěi() /垂挂下一季浓密期盼的感觉很长/一旦欢悦zhàn()放的时刻真短/啊,在变幻的天空次第消失的云朵/曾经一切都在眼前,伸手可及/故乡和童年并chí()在绿荫的梦中/时光以高速前行/夺走我亲情和不jiě()事的年少。
——选自席慕容《时间》2、古诗文默写。
(8分)①,大渡桥横铁索寒。
②杜甫在《春望》一诗中写国都沦陷,山河依旧,春天来临却杂草丛生的诗句是:“,”,从中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
③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直接表现其爱国思想情怀的诗句是“,。
”④《过零丁洋》中直抒胸臆,表明作者文天祥以死明志的两句诗是:“,。
”⑤落红不是无情物,。
3、请写出两句有关赞美亲情的诗句或名言。
(2分)①②得分评卷人(二)运用(共10分)4、在下面的横线上补写一个与前面句式相同、语意连贯的句子。
(2分)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读太阳,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5、用所给的修改符号(不必全使用),对下面的这段文字与标点进行修改(不得超过6处),使文句表达更加准确流畅。
(4分)(1)换用号:(2)增补号:(3)删除号:(4)调位号:老作家巴金的《随想录》出版后,便引起了许多人的思考。
这五本薄薄的小册子,誉为“说真话的大书”,由其是这位老人,在读了卢梭的“忏悔录”后,更是向世人发出了一个既严肃又深刻的问题:人们有没有勇气跪倒在自己面前。
大概没有一个人敢保证,自己在以往从前的日子里能始终做到表里如一。
哪一个人未曾说过假话呢?哪一个国家没有因为种种原因而一渡走了弯路呢?也恰恰是因此有了这一切,才有了勇于忏悔的国家和个人,才有了忏悔与反思后的腾飞。
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初中 八年级 语文试题)
![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初中 八年级 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908c52fba58da0116c1749c0.png)
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出卷人:深圳市上步中学朱宇一、默写题(10分)1、会当凌绝顶,。
2、,濯清涟而不妖。
3、僵卧孤村不自哀,。
4、,落日故人情。
5、晴川历历汉阳树,。
6、,白云千载空悠悠。
7、好峰随处改,。
8、晴空一鹤排云上,。
9、,柳岸花明又一村。
10、,长河落日圆。
二、基础题(16分)11、圈出下面短语中的错别字,并订正到田字格中(4分)张惶失措大廷广众唯妙唯肖消声匿迹物竟天择无动于中频临绝种炯然不同12不少人物。
动动脑筋,看你能不能写出下列歇后语中的人物。
当然,我相信你也一定会知道这些人物出自哪本名著啦。
(3分)①()借东风——巧用天时②()借荆州——只借不还③()进首营——一言不发④()上梁山——官逼民反⑤()打宋江——过后赔礼⑥()照镜子——里外不是人13、请选择某一事物,通过情境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仿照例句写三个句子。
(3分)例句: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就小了。
仿句1:仿句2:仿句3:14、读下面两段文字,写出你的探索结果(3分)(一)1979年春,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用鲫鱼囊胚期的细胞进行人工培养,经过365天59代连续传代培养后,用直径10微米左右的玻璃管在显微镜下从培育的细胞中吸出细胞核。
(二)1997年,英国《自然》杂志公布了爱丁堡罗林斯研究所威尔莫特等人的研究成果:经过247次失败以后,他们在去年得到了名为“多利”的克隆雌性小绵羊。
你探索的结果是15、读下面一段文字,试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3分)那时已经是深秋,露水很大,父亲浮在雾里。
父亲的头发上像是飘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的挑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
晃破了便滚到额头上,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
三、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2005-2006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同步测试卷
![2005-2006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同步测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440d45c483c4bb4cf6ecd19e.png)
新世纪教育网精选资料版权所有@新世纪教育网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检测试卷一、基础知识( 24 分)1.以下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为哪一项()3 分A .败退 (gu ì)舀水(yǎ0)白洋淀(dìng)B.绥靖 (su )í脂粉 (zh ǐ) 蹿一蹿 (cu àn)C.寒噤 (j ī拂n)晓 (f ú)颤巍巍 (ch àn)D .防备 (t )í惶恐(hài)迫击炮(pò)2.以下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3 分A .眼花嘹乱晨光血腥闪耀B.污名昭著荒唐神往珐琅C.响彻云宵杀戮箱箧推测D .精疲力竭纳粹鞠恭铁锈3.挨次填入下边横线的词语适合的是( )3 分我已剿灭及击溃全部抵挡之敌,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域,并江阴要塞,长江。
A .据有管制封闭B.占据控制封闭C.占据控制关闭D .据有管制封闭4.以下相关文字知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芦花荡》的作者是我国今世作家赵树理写的小说,他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人物。
B.信息一般有时间、地址、人物、事件的因由、经过、结果六个因素,包含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构造。
C.《蜡烛》的作者是前苏联作家西蒙诺夫。
D、小说的三因素是人物,情节,环境,其中人物是最主要的因素。
5.以下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 为知足广大游客的需要,华夏旅行社设计并开通了 20 余条旅行精选线路B.绿树葱郁,树上的鸟儿大概有一百多只。
C.可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和睦社会、促使经济可连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D.赵大爷栽种的大樱桃刚采摘完成,就基本上所有被打劫一空。
6、默写古诗( 6 分)(1)少壮不努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山唯落晖。
(3)乡泪客中尽, ____________________。
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
![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562aded9ad51f01dc281f148.png)
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语文总成绩共80颗★)一、基础知识和文言诗文(共20★)1.用行楷书写下面的诗句。
(1★)2.下列各组词中加横线字音、形全对的一组是( )(2★)A.聒噪(guō)灼伤(zhuó)倔强(juè)与日具增(jù)B.豢养(huàn)衰落(shuāi)瞩目(zhǔ)摩天大楼(mé)C.尴尬(gà)四角酒(jiǎo)异花受粉(shòu)针砭时弊(biān)D.殉职(xùn)机械(xiè)咄咄逼人(duō)分道扬镳(biāo)3.下面的句子在表述上有毛病吗?细心的你快来帮帮忙,把有语病的句子修改一下!(2★)(1)自从阿波罗登月后,月亮在人们心中就不抱有神奇的幻想了。
(2)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园——地球。
4.下面这段话不够完整,你能再续写两句使之完整、完美吗?(2★)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还要有:春天百花散发的缕缕芳香,夏日碧水带来的阵阵清凉,________,_______。
5.在外国文学名著中,有一个叫雷米尔鲁·格列佛的人,他向往航海,几次出航,最后一次到了一个神奇的地方,这里的居民长着马的模样,然而却有着人所不能及的智慧和美德,他们就是________——这里的主人,而人在这里则是低贱的牲畜,野蛮而丑陋,他们也有一个称谓——________。
(2★)6.根据所学的诗文填空。
(4★)(1)绿树村边合,________。
(2)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的坚定态度回答了元统治者的威逼利诱,表现出了他的凛然正气和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
(3)寒月的父亲前年因车祸亡故,去年小弟又因病夭折,连失两位亲人,寒月的母亲大病了一场,再也不能干重活了,家务的重担全都落在了弱小的寒月身上。
20052006学年度上期终考八年级语文试卷
![20052006学年度上期终考八年级语文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589a2cfe856a561252d36fd1.png)
2005-2006学年度八年级(上)语文期末考试试卷亲爱的同学,如果把这份试卷比作一片蔚蓝的天空,你就是那翱翔的雄鹰;比作一片碧绿的草原,你就是那奔驰的骏马。
请自信地举起你的笔,尽情施展你的才华,也许你会比雄鹰飞得更高,比骏马跑得更快。
答题时请注意:1.本试卷共十页,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3.答案须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
一、积累与运用。
(30分)1、根据拼音把相应的词语用正楷字写入田字格中。
(书写正确2分,整洁美观2分,共4分)lín cì zhì bǐ sì wú jì dàn2.根据下面画线部分的意思,改为相应的成语。
(2分)(1)对于蛮不讲理的人,你就让点步,不与相争就是了.()(2)这座雕塑,不但造型奇特、流光溢彩,而且富于象征意义,真是另有一种灵巧的构思。
()3、下边是一位同学写的总结中的一段话,其中有许多毛病,请帮他修改。
我从自己的学习中体会到,要学好功课,是否认真听讲是关键①。
我们上课时只有集中注意力,就能把握重点,攻破难点②。
以前,有时老师讲到什么地方都不知道(A),我上课搞小动作(B),思想开小差(C)③,身在课堂,心在操场,肯定不能学好功课④。
后来,我接受以前的教训,在预习的基础上,认真听好每堂课。
老师讲到哪里,我的思想就跟到哪里。
重要的地方,我还在书上做好记号,为了课后复习⑤。
不懂的地方勾画出来,下课及时问老师或同学,不留问题过夜。
(5分)(1)文中①处应删去的一个词语是。
(2)文中②处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应把改为。
(3)第③处语序不当,应把分句A、B、C的顺序调整为、、。
(4)根据上下文意,把④处改为反问句式,应该是:(5)第⑤处“为了”这个词使用不当,应改为。
4.古诗文默写(10分)①造化钟神秀, .② ,甲光向日金鳞开.③如好逸而恶劳, , 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④ , ,盖竹柏影也.⑤《望岳》中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曾楼”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 , 。
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调研考试语文试题1
![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调研考试语文试题1](https://img.taocdn.com/s3/m/d3e42888dd88d0d233d46a2e.png)
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调研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 :100分)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5分)1.本题不需直接作答,由阅卷老师根据全卷书写质量和卷面整洁程度酌情给分。
祝你成功!(3分)2.根据拼音在下面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汉字。
(2分) 加州理工学院的许多师生和当时远在欧洲的冯〃卡门教授w én x ùn 后,立即向美国移民局提出强烈抗议,又m ù 集了1.5万美元保sh ì 金,才将钱学森从特米那岛的拘留所y íng 救出来。
3.根据提示用古诗文原句填空。
(6分)① 几处早莺争暖树,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② 不畏浮云遮望眼, 。
(王安石《登飞来峰》)③ 杜甫在《春望》中,表达在漫长的战乱中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亲人音讯的千古名句是:“ , 。
“④ 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巧借两个情感色彩的地名与他的心情暗合,表现他“昨日”与“眼前”独有的怆然与凄苦。
在诗史上堪称绝对、绝唱的这两句诗是:“ , 。
”⑤ 毛泽东在《七律•长征》诗中,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反衬出红军战士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魄的诗句是:“ , 。
”4.下面一段话中的标点两处有误,请你找出并在原文上直接修改。
(2分)读书的真正乐趣在哪里呢?我想:在于求真、求善、求美。
读科学之书可以求真,使知识完善;读道德之书可以求善,使思想完善;读文艺之书可以求美,使心灵完善;读书之乐就在于追求这真善美的人生境界,追求一种心灵上的满足与幸福。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 .“神六”飞船发射成功后,人们一个接着一个争先恐后地走上街头举行庆祝活动。
B .今天上午,国务院新闻发言人向全世界公布了最新的珠穆朗玛峰高程数据:8844.43米。
C .面对一些人精神的萎缩,我们的教育有义务、也有必要承担起重建和完善人类精神家园。
D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只有实现了科学发展,就可能实现对内的“和谐发展”和对外的“和平发展”。
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期末试卷 八年级上册 苏教版 语文试题下载
![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期末试卷 八年级上册 苏教版 语文试题下载](https://img.taocdn.com/s3/m/3ccd9728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a5.png)
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期末试卷八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试题下载试题预览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一、语文知识积累。
(19分)1、依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4分)①狼jí()②风靡()③毛骨sǒng然()④huǎng()如隔世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故弄玄虚万籁俱寂疾趋自出新裁B、轻描淡写忍泣吞声眼花缭乱受益匪浅C、据理力争情郁于中循循善诱肆无忌惮D、因地治宜俯仰生姿鳞次栉比月白风清3、根据语境默写古诗句。
(8分)①《泊秦淮》中表达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与忧虑的诗句:。
②《过零丁洋》中表现诗人民族气节的诗句是:。
③《登飞来峰》中蕴含的哲理的诗句是:。
④《小石潭记》一文中写潭上四周景色所给人的感受的句子有:。
4、《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书被译到中国半个世纪以来,一直盛传不衰,被视为生活教科书、人生路标和精神补品。
受到一代代读者的喜爱。
一部外国文学作品在我国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是罕见的。
你一定喜欢这本书。
它是由国(人名)创作的。
(2分)请你从人物、故事情节、思想内容、语言中任选一方面对它进行赏析。
(3分)二、语言表述。
(13分)5、你班组织晚会活动,你经历了下面一些事情,你是怎么解决的?你写的是什么?(3分)(二)根据节目表,合唱《让我们荡起双桨》之后是舞蹈《友谊地久天长》,请你为连接这两个节目写几句串台词。
(4分)(三)事后某同学为校广播站写了一则消息,交稿前,他请你作些修改:(3分)①为了活泼同学的课余生活,加强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八年级(一)班最近组织了晚会活动。
②同学们踊跃参与,认真准备,各逞其能。
晚会内容丰富,节目形式多样,③有歌舞、朗诵、合唱、相声、小品等。
活动中,大家增进了友谊,展望了未来。
晚会后,该班同学又精神饱满地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之中。
(1)句①中,有词语搭配不当,可将“”一词改为“”。
(2)句②中,词语“”使用不当,应改为“”。
20052006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
![20052006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08bff0cfad51f01dc281f1f5.png)
八年级下册期末试题一、语文知识积累及运用1、读下面句子,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除下帽来,油光可(jiàn),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
(2)我怀念上古的夸父,他追赶日影,渴死在(yáng)谷。
(3)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研制来涂在嘴唇上。
(4)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
2、选出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绯红迁徙深恶痛疾期期爱爱依扬顿挫B、宽恕管束反来覆去藏污纳苟物以希为贵C、犀利滞留颔首低眉正襟危坐粗制滥造D、炽热搓捻落叶缤纷谈笑风声再接再励3、选出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A、这条街成了商业街后,行人从早到晚川流不息。
B、这部小说,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却是引人入胜。
C、正因为他具有自命不凡的崇高理想,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D、如果只有良好的愿望而不按客观规律办事,就会适得其反。
4、郭沫若在《雷电颂》中,高尔基在《海燕》中,都写了风雷电,但两者的象征意义不同。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民族心理不同。
俄国与中国的国情不同,高尔基用风雷电象征正义的力量,郭沫若则用它象征黑暗势力。
B、象征体与本体之间的联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象征体的特征也不是单一的。
作品的题材、主题不同,作家的写作角度不同,象征体的象征意义便可以随之不同。
C、标题不同,主题也不同。
高尔基歌颂的是海燕,对立面自然是风雷电;郭沫若则是直接歌颂雷电。
D、时代不同。
高尔基写《海燕》是在1901年,而郭沫若写《雷电颂》是在1942年。
5、根据提示默写古诗文句子。
(1)《醉翁亭记》中的千古名句是:,。
(2)《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的伟大抱负的句子是:,。
(3),;经纶事务者,窥谷忘反。
(4)故虽有名马,,。
不以千里称也。
(5)古诗词中有很多抒发报国之志的句子,请写出两句。
6、“花和尚倒把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是名著《》中的一个回目,其中“豹子头”指的是。
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二语文期末测试
![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二语文期末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2697b6f176c66137ef061967.png)
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二语文期末测试姓名分数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翘.望()领略.()风靡.()令人作呕.()摇曳.()愚氓.()深谙.()鳞次栉.比()2、看拼音写汉字liàn()滟ōu()打攀fù()荆jí()jī()旅枯zào()温xī()丘hè()3、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图文并()闲情()致臭气()天()炙人口孤城()人如火如()责无旁()受益()浅4、下列语句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散文《背影》、《春》、《苏州园林》的作者都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
B、川端康成是日本著名作家,曾荣获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父母的心》是一篇十分感人的叙事性散文。
C、都德是法国小说家,在他的代表作《最后一课》里我们认识了对祖国、对祖国的语言具有强烈热爱之情的韩麦尔先生,并为他的行为所感动。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是俄国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小说的主人公是保尔。
5、下面是某班同学向社会提出倡议的一段文字,画线部分有4处有问题,请找出来并改正。
目前正是植树造林的大好季节,一年之计在于春①,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倡议②:社会各界和广大公民要积极响应植树造林、造福子孙的号召,踊跃投身到绿化家乡、美化环境中去③;从植一棵树、种一棵树苗做起,自觉实行公民应尽的义务④;要勇做绿色卫士,敢于制止破坏绿化的行为⑤,敢于同破坏社会治安的行为作斗争⑥。
让我们用汗水浇灌绿树,共建美好家园。
第句,改为:第句,改为:第句,改为:第句,改为:6、根据下面的材料,用一句简明的话说明什么是“返祖现象”。
(不超过35个字)什么是“返祖现象”?生物在绵长的历史进程中,因为客观条件的影响,身上的器官逐渐发生了进化或退化的现象,这种变化也一代一代遗传下去。
但是,在千千万万次生育中,也可能有一次,本来已经退化了的器官却突然重新出现;仿佛某种长期被抑制了的微弱遗传因素,突然又强化起来。
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5105524577232f60ddcca184.png)
"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班级_____姓名学号________成绩________积累阅读写作总分一二三四一、积累与运用(22分)1.《望岳》一诗中的千古名句:,。
2.《石壕吏》中暗示老妇已被抓走的语句是:,3.《阿长与<山海经>》出自鲁迅的散文集4.《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雅致的句子是、。
5.《桃花源记》一文写桃源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
6.《爱莲说》中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语句是,。
7.在下面横线上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面的句子构成排比句.(2分)太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高山无语,却体现出巍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假如你是文字编辑,你能找出下列词语中的三个错别字并改正吗?(3分)不求深解骇人听闻穿流不息酣畅淋漓循序渐近持之以恒沧海一粟走头无路错字改正9.下面一段话中有4处错误,请找两处来,在原文上改正.(2分)①“五四”青年节那天,我班一次举办了“青春万岁”主题演讲会。
②会上,同学们和许多共青团员争先恐后地上台演讲。
③演讲会高潮迭起,掌声不断,气氛非常热烈得很。
④特别是文娱委员精彩的演讲,博得全场一片喝彩声。
5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提高.10.语言运用(4分)在法国隆重纪念诺曼底登陆60周年之际,一座由中国雕塑家遥远创作的世界和平女神像6月3日在昔日诺曼底登陆战场揭幕。
世界和平女神高10米,重16吨,用不锈钢制作。
她那舞动绸带的双臂一前一后地舒展着,高举的左手上一只和平鸽展翅欲飞。
在微风中展开的飘带与女神的双臂连为一体,远远望去,好似“中国”的“中”字、“和平”的“平”字,又像英文单词WORLD(世界)的第一个字母“W”和VICTORY(胜利)的第一个字母“V”。
3、把以上材料概括成一句话新闻。
(不超过20字)(2分)4、世界和平女神像的造型具有哪些象征意义?(2分)二.阅读(一)春望杜甫(共8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005—2006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
![2005—2006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8b776288d1f34693daef3eb9.png)
2005—2006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22分)1.美的书写能给人美的享受,请将下面三组词语抄写在田字格里①头晕目眩②玲珑剔透③瘦骨嶙峋4分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阻遏(è)寒噤(jīn)荒谬(niù)瓦砾(lì)B.震悚(sǒng)琐屑(xiāo)诘问(jié)差使(chāi)C.颓唐(tuí)门槛(kǎn)滞笨(zhì)侮辱(wù)D.愧怍(zuò)晦气(huì)颠沛(pèi)疮疤(chuāng)3.填人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那霏霏的春雨,像蚕丝儿那么柔和,①,给人一种清新、神爽、舒适之感。
烟雨迷蒙,使所有的景色若隐若现;若幻若真,② !A、①飘在脸上,凉沁沁的②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能挥洒出如此飘逸的笔墨B、①凉沁沁的,飘在脸上②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C、①软绵绵的,飘在脸上②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能挥洒出如此飘逸的笔墨D、①飘在脸上,软绵绵的②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4.认真揣摩下列句式的特点,试着仿写一句。
(2分)例句:有了一种追寻的勇气,生命便永远年轻;有了一颗年轻的心灵,生活便永远鲜嫩!我的仿写:5、根据上下文或特定要求填写古诗文句。
(每空1分,共12分)(1)会当凌绝顶,。
(2)_____________,山山唯落晖。
(3大道之行也,_______________,选贤与能,。
(4)自古逢秋悲寂寥,。
(5)白头搔更短,。
(6)刘禹锡《陋室铭》中点明主旨的句子,。
(8)《石壕吏》中能表明“老妪”的确被抓走的诗句是:______ _____, __________。
(9)《爱莲说》中被人们用来比喻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洁身自好的品质的名句是,。
二阅读选段,回答问题48分(一)梯子(周粲)12分年轻的爸爸和他的儿子一起在后花园放风筝。
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阶段教学质量调研
![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阶段教学质量调研](https://img.taocdn.com/s3/m/bede0be12cc58bd63186bdde.png)
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阶段教学质量调研八年级语文试题命题:王军审稿:初二语文备课组2005年12月一、积累·运用(共25分)(一)知识积累。
(共15分)1.根据下面语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并给加点汉字注音。
(共3分。
对3个得1分,对4个得2分,全对得3分;错1个,扣1分,扣完3分为止。
)……潭无鱼biē( ),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biàn()、捕捉,却又没有。
那是静谧.()的世界,净jié()的世界,甚或chán()的世界。
……(选自《阿里山纪行》)2.按要求默写。
(任选8空,每空1分,共8分;做的,错1处扣1分,直至8分。
全对可追加3分。
)①“,”是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写月光的高度传神之笔,此中虽未有一“月”字,却无处不见皎洁的月光。
请你再写出他还写“月”的另外两句:,。
②杜甫《望岳》中写凝望之景的两句诗:,。
③几处早莺争暖树,。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④王安石《登飞来峰》中议论结合写景之句:,。
⑤潭西南而望,,。
(柳宗元《小石潭记》)3.亲近名著。
(4分)二十世纪前期,前苏联作家撰写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一代又一代青年读者的长篇小说。
该作品中你最最喜欢的一位人物是,理由是。
(理由要说出该人物的思想品质及其有关的事迹。
)(二)学以致用。
(共10分)4.仔细揣摩例句的内容和写法,再仿写一句。
(2分)例句: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
仿写:父爱是5.请用规定符号修改下面某学生写的应用文(共4分。
在改对41分,不得超过12处;改错一处则扣1分,扣完4分为止;全对可追加(1)换用号:2)增补号:(3)删除号:(4)复原号:5)调位号:(6)留空号:建义书总务处,经过初二(6)班全体同学讨论一至认为,学校食堂不应在使用饭菜票购卖饭菜,而应使用滋卡,即卫生又方便。
2005—2006学年度八年级上期期末考试_语文试题(本卷共四大题,满分150分AqnlKq
![2005—2006学年度八年级上期期末考试_语文试题(本卷共四大题,满分150分AqnlKq](https://img.taocdn.com/s3/m/4ef63491aeaad1f346933fa1.png)
2005—2006学年度八年级上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本卷共四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将.答案做在答题卷上........!)命题人:林义海亲爱的同学们,对八年级的语文学习,你肯定有了深刻的感受。
我们这张试卷,与其说是考试,不如说是舞台。
在此,你尽可以全面展示你的学识与才华。
要坚信:真情的体验,深入的思考和独特的创新永远是最有价值的!用心、专心、细心,你将得到最大的收获!一、语文基础知识与运用(41分)(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1、下面各组词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A、丘壑. hė伧.俗 cāng 纳.凉 nà矗.立chùB、阻遏.(è) 提.防(dī) 疟.子(yào) 憧.憬(chōng)C、寒噤.(jìn) 诘.问(zhé) 仄.歪(zè) 泅.水(qíu)D、瓦砾.(lì) 匍.匐(pú) 箱箧.(qiè) 孤孀.(shuāng)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秋日的阳光,正暖暖的透过枝叶斑斑澜澜的洒下来。
B、金秋十月,亚太城市市长峰会召开在即,可是在我们的城市中还存在很多不尊守交通规则的现象。
C、在《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中表现出的毛主席“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英雄气概令人叹服。
D、小径的尽头忽然出现一座桥,桥下小河里印着桥的倒影。
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各级政府应该加大力度,因地制宜....的发展地方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B、巴勒斯坦的斯瓦特被誉为“东方的瑞士”,但“9.11”事件以后,来这里旅游的人几乎是凤毛麟角....。
C、玉雕作品“翠玉白菜”因其材质上乘,惟妙惟...肖.,富有创意而被誉为我国的国宝。
D、看着他瘦骨嶙峋..的样子,母亲的眼角湿润了。
4、下列句子表意明确,没有歧义....的一项是()(3分)A、杨老师走了一个多钟头了。
2005-2006年度(上)八年级语文试卷(初中二年级语文)
![2005-2006年度(上)八年级语文试卷(初中二年级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70d7da628bd63186bcebbcbf.png)
2005-2006年度(上)八年级语文试卷(初中二年级语文)学年度上期中学业评价八年级语文试题(全卷共四大题,满分150分,120分钟完卷)得分评卷人一、语言基础知识与运用(40分)(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28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溃退(kuì)提防(tí)歼灭(qiān)箱箧(qiè)B.荒谬(miù)地窖(gào)蹒跚(pán)阻遏(è)C.淤泥(yū)苔痕(tái)瓦砾(shuò)肃穆(mù)D.颓唐(tuí)震悚(sǒng)琐屑(xiè)憎恶(zēng)2.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词语是()(3分)A.大庭广众低眉顺眼水落石出鞠躬B.触目伤怀微不足道焕然一新制栽C.锐不可挡月明风青荡然无存悠闲D.眼花潦乱永垂不朽精皮力竭杀戮3.对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了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表达了我对已故去的老王的一种深深愧意)B.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褒词贬用,写出了“我”对当时不能理解父亲爱心的深深的自责)C.现在,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
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反语,表达了对英法联军侵略行径的揭露和讽刺)D.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们紧紧追上了他。
(表现出了老头子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的心理)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小明今天没来上学,班长估计他肯定是病了。
B.一进会场,就看到许多面彩旗和一片欢乐的歌声。
C.如果想要读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是绝对不应错过的。
D.冬天的重庆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新闻又称通讯,它报道的是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
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https://img.taocdn.com/s3/m/3d1ee287d0d233d4b14e699c.png)
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考试时间:2小时。
试题总分110分,其中书写分5分)亲爱的同学们,浩瀚的海洋来自涓涓细流,广博的学识全凭日积月累,你们用勤奋书写着自己的成长进步,愿你们驾驶着装满知识的巨轮,树起理想的风帆,擎着奋斗的指南针,到达成功的彼岸。
一、泛舟语湖(30分)1、选择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
(3分)A、锲(qiè)而不舍B、万籁( lài )俱寂C、姹紫嫣( yīn)红D、酣( hān )然入梦2、根据句意,依次填入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3分)⑴、清晨,在林间小路散步,一阵阵的鸟鸣声,使我的心情更加轻松愉快。
⑵、在科技月活动中,他设计的节水龙头,精巧耐用,受到了师生的交口。
⑶、老舍作品的语言,“京腔”浓郁,幽默风趣,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
⑷、乡亲们好奇地着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的演员,眼神里透着纯朴。
A、清脆赞赏崇拜打量B、清脆称赞推崇打量C、清晰称赞崇拜端详D、清晰赞赏推崇端详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通过“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使我们单位的党员干部的作风更务实了。
B、面对竞争的社会,我们应重视培养自己解决问题,分析问题,观察问题的能力。
C、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D、随着盐城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具有江海特色的旅游项目日益受到众多外地游客的青睐。
4、诗海拾贝。
(运用积累填空,并仿照题型完成练习。
)(8分)(1)、诗有形那是“烟笼寒水月笼沙,”的轻烟淡月;那是“,浅草才能没马蹄”的花态草情。
(2)、诗有声那是“感时花溅泪,”的感时伤怀;那是“,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悲怆梦境。
(3)、诗有情那是“海内存知己,”的深情厚谊;那是“,报得三春晖”的至爱亲情。
(4)、诗有神那是“,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执著追求;那是“会当凌绝顶,”的心胸气魄。
5、成语中的比喻很多,请在括号中填入一个恰当的字,使成语完整。
2005-2006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第1单元同步测试-初中二年级语文试题练习、期中期末试卷、测验题、
![2005-2006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第1单元同步测试-初中二年级语文试题练习、期中期末试卷、测验题、](https://img.taocdn.com/s3/m/46531fbc0b1c59eef9c7b45b.png)
2005-2006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第1单元同步测试-初中二年级语文试题练习、期中期末试卷、测验题、复习资料-初中语文试卷-试卷下载---------------------------------------2005-2006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同步测试卷第一单元测试题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听力。
老师会将材料朗诵一遍,请同学们认真聆听,完成下列练习。
(7分)1、请给这则新闻拟一个适当的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空难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有________位宇航员罹难。
3、结合新闻的内容,谈谈你对宇航员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基础知识及运用考查(共27分)1、请把下列诗句在方格中抄写一遍,要求字体工整,格式美观。
(3分)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2、默写。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桃花源记》中描写桃林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给汉字注音,给拼音写汉字:(8分)溃()退suí()靖疟()疾烧灼()地jiào()晨xī()杀lù()憧()憬4、给下面对应的各项内容连线。
(4分)【课文】【作者】【人物】《中原我军解放南阳》西蒙洛夫明赫白《蜡烛》孙犁契柯拉耶夫《亲爱的爸爸妈妈》毛泽东老头子《芦花荡》聂华苓康泽5、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2分)A. 等得不耐烦的父亲对儿子说:“看你妈出个门还得打扮半天,真是麻烦——让她深居简出还挺不容易!”B. 竹筏在湍急的河流中,就像一只漂浮于水面的甲虫,船工小心翼翼地撑着筏子,惟恐它被巨浪打翻。
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初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初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https://img.taocdn.com/s3/m/7cfab7164b73f242336c5fc0.png)
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二语文试题时间:120分钟分值:150分班级________分数_______一、书写:(4分)1、将下面的文字抄在田字格内,要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二、积累与运用:(31分)2、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6分)①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的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
②企图阻遏.()人民解放军向南发展的道路。
③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④发高烧和打寒(jìn)的时候,孩子们也没停下来。
⑤看见满院狼(jí)的东西,又想起祖母。
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xiāo)声匿迹。
3、填空:(8分)①《长歌行》中揭示人生哲理的诗句是,。
②《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湖壮观景象的名句是,。
③《秋词》中表现诗人乐观心境的句子是,。
④《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虚写的句子是,。
4、仿照首句,在后面的横线上再续写..一个句子:(2分)理想不是图画,是一张白纸,需要我们去描画。
,,。
5、结合语境,回答问题:(2分)老师问学生:“请你告诉我,什么时候摘苹果最好?”一个学生马上回答:“下雨时最好。
因为每当这时,园丁在屋里躲雨,狗也不在园子里。
”在这段话里,老师的意思是,学生的意思是。
6、依次填入空缺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3分)①我西路军之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甚为微弱。
②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
又茶房好好照应我。
③他们制作石料的工艺极其,能把石料切成整块大石碑,又能把石块雕成各种形象。
④与此同时,除去鲫鱼卵细胞的核,让卵细胞留出空间做好囊胚细胞核的准备。
A、反抗叮嘱精湛接收B、抵抗嘱托精巧接纳C、抵抗托付精致接纳D、反抗叮嘱精湛接收7、下面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芦花荡》这篇小说的作者是老舍,《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篇新闻的作者是毛泽东。
两篇文章的体裁不同,但都是与战争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册期末试题一、语文知识积累及运用1、读下面句子,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除下帽来,油光可(jiàn),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
(2)我怀念上古的夸父,他追赶日影,渴死在(yáng)谷。
(3)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研制来涂在嘴唇上。
(4)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
2、选出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绯红迁徙深恶痛疾期期爱爱依扬顿挫B、宽恕管束反来覆去藏污纳苟物以希为贵C、犀利滞留颔首低眉正襟危坐粗制滥造D、炽热搓捻落叶缤纷谈笑风声再接再励3、选出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A、这条街成了商业街后,行人从早到晚川流不息。
B、这部小说,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却是引人入胜。
C、正因为他具有自命不凡的崇高理想,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D、如果只有良好的愿望而不按客观规律办事,就会适得其反。
4、郭沫若在《雷电颂》中,高尔基在《海燕》中,都写了风雷电,但两者的象征意义不同。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民族心理不同。
俄国与中国的国情不同,高尔基用风雷电象征正义的力量,郭沫若则用它象征黑暗势力。
B、象征体与本体之间的联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象征体的特征也不是单一的。
作品的题材、主题不同,作家的写作角度不同,象征体的象征意义便可以随之不同。
C、标题不同,主题也不同。
高尔基歌颂的是海燕,对立面自然是风雷电;郭沫若则是直接歌颂雷电。
D、时代不同。
高尔基写《海燕》是在1901年,而郭沫若写《雷电颂》是在1942年。
5、根据提示默写古诗文句子。
(1)《醉翁亭记》中的千古名句是:,。
(2)《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的伟大抱负的句子是:,。
(3),;经纶事务者,窥谷忘反。
(4)故虽有名马,,。
不以千里称也。
(5)古诗词中有很多抒发报国之志的句子,请写出两句。
6、“花和尚倒把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是名著《》中的一个回目,其中“豹子头”指的是。
7、联想,就是由此及彼,求新求异的过程。
如:一个普通的圆形,通过联想,可以想到——漩涡、盘曲的蛇、女孩的圆脸庞、美丽的气泡、星球、飞碟、一个人的处世态度、一件事情的结局等不胜枚举。
那么,当你看到“8”这个数字符号时会联想到哪些事物呢?请列举出来,至少写5个。
二、阅读文章,完成下面的练习。
(一)谁灭绝,让自然说了算①地球物种灭绝的程度到了怎样的地步?②目前,地球表面超过一半的原始状态已被人类的各种活动改变,地球几无净土,甚至连遥远的南极土著——企鹅体内,都能检出DDT(滴滴涕农药)。
工业革命以来的两百年,人类活动对大自然的深远影响中,最不可逆转的,就是极大地加速了物种的灭绝。
据权威部门估计,到21世纪后半叶,将有1/3至2/3的物种从地球上消失!③物种灭绝本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物种灭绝的过程其实也正是物种进化的过程,适应环境的具有生理优势的物种,肯定会在个体数量或资源占有量上占优势。
而且,自然界恰是一位会“玩”的大师,谁生谁灭,都不会影响这个丰富的生态系统的稳定和进化。
但不幸的是,原本在这个生态网中只是一个结的人类,不去考虑物种自然进化的需要,而是按人类的需要去干预这张网。
似乎地球上谁灭绝,由人说了算!④与其它物种不同,人类是社会动物,是按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组织起来的,人类的个体大多坚信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欲望对自然界做主。
另外,人类社会各利益集团出于竞争获胜的需要,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欲望无限膨胀,人类社会变形成了自毁家园的合力。
某天,当这个合力挣破了地球的这张生态网,人类就将毁灭自身。
⑤有一首著名的印第安歌谣这样预言——“……你们要,天下的一切。
只有当最后的一条河枯干,最后一棵树被砍,最后一只鸟中弹,只有到那时,你们才发现,钱财不能吃,纵欲要完蛋!”⑥古生物学家在化石研究中发现,地球上出现过5次绝种潮,最大的一次是2.5亿年前二叠纪大灭绝,其间,造成地球千万年的寂静,但刚刚过去的20世纪区区百年间,地球物种灭绝的速度比工业革命前至少加快了数十倍,未来十年,世界现有的约1000万个物种又会减少10%!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人类现在已处在第六次绝种潮边缘。
⑦人类这个聪明的物种正在做自掘坟墓的事。
希望更多的人能明白,该谁灭绝,应该让自然界说了算!1、对本文要说明的问题,作者是如何看待的?()(1分)A.人类的个体大多坚信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欲望对自然界做主。
B. 谁灭绝,应该让自然界说了算!C. 这个合力挣破了地球的这张生态网,人类就将毁灭自身。
D. 似乎地球上谁灭绝,由人说了算!2、选出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1分)A.第②段的内容回答了第①段提出的问题。
B.“地球几无净土”中的“几”意思是“几乎”。
C.第③段主要是强调物种灭绝是自然现象,人们不必为此忧虑。
D.第⑥段按时间先后说明了地球物种灭绝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3、这篇文章说明的是什么问题?(2分)4、第⑤段画线句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描述了一幅什么图景?(3分)5、第⑥段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3分)6、第⑦段中的“聪明”与“自掘坟墓”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二)母爱永恒江南雨青海省有一个沙漠地区特别缺水。
据介绍,每人每天只有靠驻军从很远的地方运来3斤定额的水量。
3斤水,不光饮用、淘米、洗菜……最后还要喂口。
牲口缺水不行,渴啊!终于有一天,一头一向被人们认为憨厚、忠诚的老牛渴极了,挣脱缰绳,强行闯入沙漠中一条运水车必经的公路。
老牛以惊世骇俗的识别力,等了半天,等来了运水的军车。
老牛迅速顶上去,运水的战士以前也碰到过牲口拦路索水这样的情形,但那些动物不像老牛这样倔强。
部队有规定,运水车在中途不能出现“跑冒滴漏”,更不能随便给水。
这些规定,看似无情,实则不得已,这每一滴水都是一个人的“口粮”啊。
沙漠中,人和牛就这样耗着,持续了好半天,最后甚至造成了堵车。
后面的司机开始骂骂咧咧,有些性急的司机用汽油点火试图驱走老牛。
可老牛没有动,泰山一样,不放松。
直到牛的主人寻来。
牛主人愧疚极了,操起长鞭狠狠打在瘦弱的老牛身上,老牛被打得浑身青筋直冒,可还是没有动,最后顺着鞭痕沥出的血迹染红了鞭子,染红了牛身,染红了黄沙,染红了夕阳。
老牛的凄惨哞叫,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酷风,显得那么悲壮。
一旁的运水战士哭了,等车的司机也哭了。
最后,运水的战士说:“就让我违反一次队规吧,我愿接受处分。
”他拿出自己随身的水盆,从水车上放了3斤左右的水,放在老牛面前。
老牛没有喝面前以死抗争得到的水,面对夕阳,仰天长啸,似乎在呼唤。
晚霞中,不远的沙堆背后跑来一头小牛,受伤的老牛看着小牛贪婪地喝完水,伸出舌头,舔舔爱子的眼睛,孩子也舔了舔母亲的眼睛,沉寂中的人们看到了母子眼中的泪水。
天边燃起最后一丝余辉,母子俩没等主人吆喝,在人们的一片静寂无语中,踏上了回家的路。
20世纪末的一个晚上,当我从湖南卫视看到这感天动地的一幕时,我想起20多年前改革开放之初家庭的贫穷,想起了我那至今劳作的苦难的母亲,我和电视机前的许多观众一样,留下了滚烫的热泪。
这个世界,无论何时何地,母爱是永恒的。
1、联系上下文语境,说说加点词语的意思。
(1)戛然而止:(2)贪婪:2、文中依次写了三个感人的情节,分别是:(1)老牛。
(2)强忍鞭打执意索水。
(3)护犊饮水母子情深。
3、从文中摘抄最使你感动并且最能表现老牛母子情深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
4、文中画线句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什么?5、本文对你有什么汽笛?6、假如你是运水战士,你会甘受处分而给老牛半盆水马?为什么?(三)阅读《马说》,完成练习。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②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③安求其能千里也()④执策而临之()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3、食马者“不知马”主要是不能了解千里马的需求?请选用文中词语,仿照所示答案,分别用两个字加以说明,填写在下面空格内。
、、4、本文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四)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练习。
人有卖骏马者,比①三旦②立于市,人莫③之知。
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
愿子还④而视之,去而顾之。
臣请献一朝⑤之贾。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⑥而马价十倍。
(选自《战国策•燕二》)[注释]①比:接连。
②三旦:三天。
③莫:没有。
④还:通假字,通“旋”,旋转,绕圈子。
⑤朝:早晨,也指一天。
⑥一旦:一天,这里指“一会儿”的意思。
1、“一旦而马价十倍”的最直接原因是什么?请引用文中语句回答。
2、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三、作文:1、根据下面一则材料,以“陇晖中学学生会”抒情名义,写一则通知。
(10分)陇晖中学学生会主席在各班文体委员座谈会上总结说:“大家的意见都很好。
同学们的课外生活确实太单调了。
大家提出成立文学社、美术组、合唱团、足球队,这个建议很好,可以先搞这四样。
相信这些文体活动组织可以丰富同学的课余生活,发展同学们的特长。
当然,申请参加要有一定条件,我觉得一是要有某方面的特长和爱好,二是要能按时参加活动。
另外,也要有个书面申请的手续,通知书可以限定时间,直接交到学生会。
这事还不急于发通知,还要请示学校领导批准,聘请指导教师,我们学生会干部也要分一下工。
”3月25日得到批准,一切准备就绪,次日发出通知。
3日内报名,各组织于4月5日正式成立。
2、题目:我为此而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
横线上可填“自豪”、“喝彩”、“苦恼”、“愤怒”、“深思”等。
②文体不限;③600字左右;参考答案一、语文知识积累及运用1、鉴旸Lián mào2、C3、C4、B5、略6、水浒传林冲7、略二、阅读(一)1、B 2、C 3、物种灭绝的问题。
4、排比;描绘了物种灭绝后的悲惨状况。
5、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6、不矛盾;因为“聪明”指的是人的大脑,“自掘坟墓”指的是人的行为。
(二)1、(1)突然停止(2)喝不够的样子2、挣脱缰绳阻拦运水车3、不远的沙堆背后跑来一头小牛,受伤的老牛看着小牛贪婪地喝完水,伸出舌头,舔舔爱子的眼睛,孩子也舔了舔母亲的眼睛,沉寂中的人们看到了母子眼中的泪水。
4、描写。
它形象生动地描绘出老牛以死抗争、执意索水的感人场面。
5、(答案不唯一,可以从“神圣的母爱”“改变生态环境”“解放军爱民为民”“解放军战士舍己救难的仁爱之心”等方面谈,能救某一点展开,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