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未来的我》美术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在、未来的我》美术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一、范画导入(老师自画像):
教师:猜猜这幅画画的是谁,并分组讨论这幅画人物的特征。

学生讨论,能看出是老师的自画像,并说出老师戴眼镜、长头发等特征。

二、播放多媒体课件:
激发兴趣,引入课题,播放歌曲:陈慧林《小时候》,使学生在音乐旋律中激起回忆。

大屏幕显示字体特别的课题,屏幕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学生交流观察现在的特征:
请同学们把自己带来的小时候照片在本小组交流欣赏,向本组同学讲讲照片中生活片段,和大家分享,并对着镜子看看自己与小时候的照片有什么不同,每组挑选一张最特别的照片。

学生积极地讨论,很快融入到有趣的交流中。

(学生不时传出欢快的笑声)
教师巡视,参与、观看学生挑选出的精彩照片。

讨论结束,让挑选出照片的学生逐一到讲台,通过实物投影仪向全班同学讲解照片上自己难忘的往事片段,讲现在的样子与小时候的不同点。

小结:现在学生形象的四种总特征:高矮胖瘦(展示课件图片内容)。

分析学生现在的基本造型——眼:大小;眉毛:粗细;鼻子:大小;嘴:大小;头发:长短。

学生在画纸上画出各自的基本造型。

为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已的特点,对照书本的《少年像》,欣赏感受画家画的人像,观察表情、神态的个性特征与夸张变形的手法。

四、想像未来自己的形象:
抓住学生讨论的浓厚兴趣,很想上台表现的特点,请学生再说说自己的梦想,梦想以后自己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积极举手,告诉大家自己未来的样子。

老师播放课件,再让学生观看未来形象的图片。

书本上用色彩画与黑白线描画表现现在和未来的“我”,除了用色彩、黑白线描外还可用电脑合成自己未来的样子。

教师用多媒体进行电脑合成示范给学生欣赏并讲解电脑合成的简单方法(课件)。

请几位学生上台使用多媒体进行练习,学生积极参与练习,兴趣浓厚。

每个同学都想让老师和其他同学知道自己的未来梦想,那就把你梦想的样子画下来,让大家都知道各自未来的样子。

(引出作业)
五、作业要求(课件):
参照自己的校牌照片或对着镜子,运用线条、色彩(水彩笔、油画棒)画出自己现在或未来的样子。

提醒学生注意:画的主题在画纸上不能显得过小,也不能显得过大,要适中,运用夸张表现造型,突出特征。

把名字写在画的背面,看哪位同学把自己的特征表现得最好,只要老师一看到画面就可以猜测出是谁。

老师巡回辅导。

学生画好后,老师播放课件——学生作品图片,对比差异。

六、拓展延伸:课后使用电脑合成的方法再对自己未来的形象加以改变,并尝试用电脑合成的方法合成其它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把自己满意的作品发到老师邮箱。

教学评价:通过比较、推荐、自评、师生互评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对各小组有创意的特色作品进行讲评。

每一个学生对自己的未来都有一个梦想,用多媒体电脑合成与绘画的方法激发了学生的想像。

让学生通过学习,培养和发展了自己的观察力、想像力和创作能力。

教学反思:在设计本课时,笔者想学生的作品能让学生有这种感觉——“哇……好像啊!”看了学生的作业后,心里想:这是三年级的水平吗?特征不明显,基本的人物形象也差得远,但想起学生在画的过程中的表现,他们在课堂上画得是那样的快乐,虽然学生们画的基本造型不是很好,但不能以自己专业的水平去衡量,这正是学生在没有束缚的思想下的发挥,兴趣浓厚,快乐地画着自己创作的画,本来画画就是一种非常快乐的事。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

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造型基础,又不会限制学生的想像能力的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