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高考语文易错题专题训练-古诗词默写训练练习题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高中语文默写训练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一个国家所面临的内外形势角度,揭示了国家灭亡的原因。
(2)《离骚》中,屈原以反问的语气表明即使受挫也不改志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3)李白的《蜀道难》中“________”写出了行人攀山途中道路的曲折艰难,而“________”又用行人的动作烘托出了山的高峻危峭。
【答案】(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2)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3)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
【解析】【分析】此题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
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
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选准句子,不要写错别字。
重点注意拂士、惩、萦、扪、胁等字的写法,还要注意不要落掉“则”“虽”“兮”等虚词。
故答案为:⑴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⑵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⑶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
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
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
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
(1)风兮!风兮!何德之衰!________,________。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
(2)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
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苏轼《赤壁赋》)
(3)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
________,百步九折萦岩峦。
((李白《蜀道难》)(4)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_,________。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柳永《雨霖铃》)
(5)风一更,雪一更,________,________。
(纳兰性德《长相思》)
【答案】(1)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2)举匏樽以相属;渺沧海之一粟
(3)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
(4)杨柳岸;晓风残月
(5)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名句默写的能力。
要求考生审清题目要求,抓准题目所给关键词,联系课文有联系的原句,注重理解和积累。
本题为上下句默写,注意易错字形:(1)谏、犹(2)匏樽、属、沧、粟(3)猱、度、(4)岸、晓(5)聒。
故答案为:⑴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⑵举匏樽以相属;渺沧海之一粟;⑶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⑷杨柳岸;晓风残月;⑸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点评】此题考查名句默写的能力。
命题改变以往给出上下,填写下句纯记忆型方式,而是改为通过名句含意的提示要求默写,这样就将记忆与理解紧密结合起来。
因此,解题时必须注意:一是语意的提醒;二是注意难写字。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岳阳楼记》一文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爱莲说》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行路难》中诗人引用两个典故,表示世路虽艰但自己对前途并未丧失信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2)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
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
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注意以下词语的书写:跃、璧、淤、染、濯、涟、溪、忽。
故答案为:⑴浮光跃金;静影沉璧;⑵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⑶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点评】本题既考查学生名句名篇记忆默写情况,又考查学生对于名句意思的理解掌握情况。
题目中所涉及的名句名篇都是课内要求背诵掌握的。
这就要求学生在记忆背诵名句名篇时,不但能正确地书写出来,还要注意领悟其含义,结合名句名篇的含义和具体语境记忆。
同时还要特别注意通假字、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留意语句顺序等。
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________。
(荀子《劝学》)
(2)________,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庄子《逍遥游》)
(3)钉头磷磷,________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杜牧《阿房宫赋》)
(4)淇水汤汤,________。
(《诗经▪氓》)
(5)________,渺沧海之一粟。
(苏轼《赤壁赋》)
(6)________,未成曲调先有情。
(白居易《琵琶行》)
(7)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 。
(李商隐《锦瑟》)
(8)________,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答案】(1)而致千里
(2)朝菌不知晦朔
(3)多于在庾之粟粒
(4)渐车帷裳
(5)寄蜉蝣于天地
(6)转轴拨弦三两声
(7)只是当时已惘然
(8)舞榭歌台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
本题属于直接填写上下句,作答时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比如“致、晦朔、庾、蜉蝣、拨、惘”等字。
故答案为:⑴而致千里;⑵朝菌不知晦朔;⑶多于在庾之粟粒;⑷渐车帷裳;⑸寄蜉蝣于天地;⑹转轴拨弦三两声;⑺只是当时已惘然;⑻舞榭歌台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
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
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
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
(1)孔子谓季氏:“________,是可忍也,________?”(《论语》)
(2)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________,________。
(《庄子·逍遥游》)
(3)________,________,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苏《六国论》)
(4)________,渚清沙白鸟飞回。
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5)人生得意须尽欢,________。
天生我材必有用,________。
(李白《将进酒》)【答案】(1)八佾舞于庭;孰不可忍也
(2)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3)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4)风急天高猿啸哀;无边落木萧萧下
(5)莫使金樽空对月;千金散尽还复来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要求考生课下多读名篇,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默写时注意以下字:佾,孰,洎,谗,萧萧,樽。
故答案为:⑴八佾舞于庭;孰不可忍也;⑵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⑶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⑷风急天高猿啸哀;无边落木萧萧下;⑸莫使金樽空对月;千金散尽还复来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
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
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他为了追求心中美好的事物,即使一次次牺牲生命也不足惜的心志。
(2)李煜的《虞美人》中,除春花秋月之外,“________”也是勾起词人故国之思的景象;而“________”则是对词人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
(3)王维《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采用比喻的手法,暗写诗人出塞时惆怅、抑郁的心情。
【答案】(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2)小楼昨夜又东风;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
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
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
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
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亦、犹、蓬、雁。
故答案为: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⑵小楼昨夜又东风;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点评】此题考查名句默写识记能力。
解答此题,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及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
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强调做人要坚持原则,面对高位厚禄等物质诱惑也不能违背礼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
(2)《蜀道难》中,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侧面写出蜀道的高险,以衬托入蜀的艰难。
(3)屈原用“香草美人”象征理想,抒发政治感慨。
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也运用了类似的写法。
【答案】(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3)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名句背诵默写难度不大,但考生常得不到满分,原因有二,一是背不出来,二是写了错别字,后者是主要原因。
课内的句子当抓牢,倒背如流,理解内容记忆,这样不会背错填错句子,同时关注其中易错的字。
这些字主要是形声字,考生很容易写成同音异形字,如本题中的辩、义、猱、度、予、渺,都要格外留意。
故答案为:⑴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⑵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⑶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
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
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中,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山之高、水之曲的特点。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赞美
了刘裕北伐中原收复河山的雄壮气势。
(3)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用“________ ,________”两句以酒遣怀,抒发思乡爱国之情。
【答案】(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2)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名句背诵默写难度不大,但考生常得不到满分,原因有二,一是背不出来,二是写了错别字,后者是主要原因。
课内的句子当抓牢,倒背如流,理解内容记忆,这样不会背错填错句子,同时关注其中易错的字。
这些字主要是形声字,考生很容易写成同音异形字。
本题中的标、逆、戈、浊、燕、勒等字,都要格外留意。
故答案为:⑴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⑵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⑶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名句名篇的默写能力,注意理解材料的内容。
阅读材料,理解材料的含义,根据含义填写正确的答案。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在《逍遥游》中,以“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反面解释了大鹏鸟要飞到九万里高空方才南飞的原因是对风的依赖。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假想秦始皇爱惜六国的百姓,“________”,谁也不能夺取他的江山;以史为鉴,如果后人仅仅为他们哀痛而不借鉴,那么“________”。
(3)王安石《登飞来峰》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一个改革家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
【答案】(1)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2)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
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
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
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
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负、翼、递、畏、遮、缘。
故答案为:⑴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⑵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⑶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名句名篇的识记能力。
在遇到这类“理解性默写”时,这类题目设置了具体情境,考生从情景中筛选有用信息,看到某诗人,就该想到他们写过的名句,这种名句意识应该有。
然后,再进行联想迁移,调动积累进行答题的能力,它启示每一位学
生,诗文的积累不是死记硬背,要在积累感悟中运用,感悟准确,默写才能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天宝三载,李白受权臣谗毁排挤被赐金放还,离开长安之际,朋友不惜重金为其钱行,《行路难》中“________,________”写出宴会盛况。
(2)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千里之行”,要“始于足下”;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以“千里”为目标,从反面强调“积累”重要性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
”
(3)愁,是人类一种特定的情绪,但在古代诗人的笔下,这种愁情愁绪却异彩纷呈。
如李煜《虞美人》“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如“樽”“羞”“跬”“至”“恰”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故答案为:⑴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⑵(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⑶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点评】此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
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子罕》中,与“时光如流水,一去不复返”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
(2)荀子在《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地思考,却“________”,踮起脚极目远眺,却“________”。
(3)在苏轼《赤壁赋》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表现洞箫声的悲凉。
【答案】(1)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要求考生课下多读名篇,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注意:第一题,提示语是“时光如流水”;第二题,要明白“终日殚精竭虑地思考”“踮起脚极目远眺”分别对应着“吾尝终日而思矣”和“吾尝跂而
望矣”,也就是填出这两句话的下句;第三题,注意侧面写法。
注意易错字词:须臾,幽壑,潜蛟,泣,嫠。
故答案为: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⑵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⑶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名篇名句的识记积累能力。
名篇名句的默写题型以情境默写为主,因而学生平时不仅要强化背诵名篇名句,更要理解语境语意,不可死记硬背,而且注意正确书写,不可写错别字,不可添字漏字,力求准确无误。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舍生取义”的精神“________”,普通人也会有,只是“________”。
(2)庄子的《逍遥游》在讲述了蜩与学鸠的寓言后,用“________”一句表达了对它们的无知的讥讽;在对比了大鹏和斥鴳的志向后,总结出“________”。
(3)杜牧写《阿房宫赋》论述六国和秦朝灭亡的原因时说,如果六国当年能善待百姓,“________”;如果秦人能善待六国之人,“________”,又怎么会灭亡呢?
【答案】(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贤者能勿丧耳
(2)之二虫又何知;此小大之辩也
(3)则足以拒秦;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解析】【分析】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
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
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
如“贤”“勿”“何知”“辩”“递”“至”,理解字义去记忆。
故答案为: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贤者能勿丧耳;⑵之二虫又何知;此小大之辩也;⑶则足以拒秦;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点评】此题考查名句默写的能力。
命题改变以往给出上下,填写下句纯记忆型方式,而是改为通过名句含意的提示要求默写,这样就将记忆与理解紧密结合起来。
因此,解题时必须注意:一是语意的提醒;二是注意难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