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医院法定传染病疫情统计分析及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医院法定传染病疫情统计分析及管理
王亚娥;杨雅婷
【期刊名称】《护理研究》
【年(卷),期】2012(026)028
【总页数】2页(P2660-2661)
【关键词】综合医院;传染病;疫情;统计分析
【作者】王亚娥;杨雅婷
【作者单位】712000,陕西省咸阳市中心医院;712000,陕西省咸阳市中心医院【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51
近年来,传染病问题已引起医学界广泛关注,传染病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与生命,是当今社会公共卫生工作的主要问题。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每日门诊就诊人数多达几千人次,人员流动性大,接诊病种复杂,在如此大量的门诊病人中传染性和非传染性病人相互交融,这给医院感染带来潜在隐患,如何控制传染病在综合医院内传播,是当前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现就我院3年来传染病疫情统计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门诊和住院上报的传染病病人3 089例进行统计分析。
3 089例病人均由门诊、急诊和住院部首诊医生确诊后,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进行报告,预防保健科进行登记、网络直报、汇总分析。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人群分布、季节分布,各种疾病的构成比进行排序,找出我院传染病的内在规律加以分析,提出预防措施。
1.2.2 统计学方法采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的
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3 089例传染病分析结果显示,我院3年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9种,其中乙类传染病1220例,丙类传染病1 869例,无甲类传染病。
2.2 传染病种类 3 089例传染病中,发病居前5位的疾病为手足口病、病毒性肝炎、感染性腹泻、出血热、肺结核,分别占41.53%、10.26%、8.84%、7.67%、
6.80%。
详见表1。
表1 3 089例病人传染病种类构成疾病例数构成比%手足口病 1 28341.53病毒
性肝炎 317 10.26感染性腹泻 273 8.84出血热 237 7.67肺结核 210 6.80甲型
H1N1流感 202 6.54流行性感冒 156 5.05流行性腮腺炎 134 4.34梅毒 78 2.53淋病 34 1.10细菌性痢疾 33 1.07麻疹 28 0.91乙型病毒性脑炎 26 0.84风疹 23 0.74猩红热 18 0.58其他37 1.20
2.3 人群分布 3 089例传染病中男2 034例,占65.85%;女1 055例,占
34.15%。
发病年龄5d至86岁,平均16.81岁,9岁及以下发病1 517例,占49.11%;其次10岁~29岁发病878例,占28.42%。
详见表2。
表2 3 089例传染病病人年龄分布年龄例数构成比%64 2.07 1岁~ 1 453 47.04 10岁~ 394 12.75 20岁~ 484 15.67 30岁~ 297 9.61 40岁~ 169 5.47 50
岁~ 127 4.11 60岁~86岁<1岁101 3.27
2.4 季节分布本组病例只选择发病居前5位的病例进行重点分析。
5种病例共计2 320例,占发病总数的75.11%。
其中春季发病180例,占7.76%;夏季发病1 020例,占4
3.97%;秋季发病671例,占28.92%;冬季发病449例,占
19.35%。
详见表3。
表3 3 089例传染病中前5位发病时间分布构成例时间手足口病病毒性肝炎感染性腹泻出血热肺结核合计构成比%2008年 1月—3月0 26 14 4 9 53 2.28 4月—6月 91 43 19 2 26 181 7.80 7月—9月 134 31 47 4 21 237 10.22 10月—12月 44 26 24 25 15 134 5.78 2009年 1月—3月182****5723.104月—6月 225 28 24 10 19 306 13.19 7月—9月 70 41 39 13 16 179 7.72 10月—12月 12 22 28 54 9 125 5.39 2010年 1月—3月 14 16 12 5 8 55 2.37 4月—6月 477 13 13 7 23 533 22.97 7月—9月 156 25 25 13 36 255 10.99 10月—12月42 18 21 96 13 190 8.19
3 讨论
传染病是具有传染性的感染性疾病,某些急性传染病(如肺炭疽、手足口病、流感等)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传播范围广等特点;某些慢性传染病(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等)在中国处于高发病率、在某些特定人群易于传播。
而综合医院人员流动性大、是病原微生物相对集中的场所、特定人群(病人)的群体免疫性低,这些因素都会导致传染病在综合医院的流行,这也就要求医院在医院感染的管理中,首先要对医院内传染病的疫情进行及时的通报、并加以分析,给医院管理层提供可靠的数据。
从本调查数据分析得出:①按传染病种类,手足口病占我院传染病发病总数的41.53%,位居首位。
手足口病传播快、覆盖广、人群普遍易感且无特异的预防控制措施。
因此,加强手足口病的预防与监测是我院当前传染病工作的重点。
病毒性肝炎、感染性腹泻、出血热、肺结核,分别占我院19种传染病总
数的10.26%、8.84%、7.67%、6.80%,分别位居第2位、第3位、第4位、第5位,这些发病率高、危害性大、控制难的传染性疾病,也是我院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②按人群分布,3 089例传染病中有49.11%的感染者是9岁及以下的儿童,与这一年龄阶段主要是手足口病患儿有关;小于29岁及以下的感染者占77.53%,主要病种是手足口病、感染性腹泻、流行性感冒和流行性腮腺炎,以学生、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因此儿科、急诊儿科门诊、儿科病区医师必须具备常见的传染病知识,要在第一时间及早发现传染病,并及时进行隔离、转诊、消毒等措施。
同时在日常的传染病宣教过程中,学龄前儿童和在校学生是宣传的主要群体。
③按季节分布,如表3所示,夏秋季传染病发病数明显高于冬春季,以手足口病发病最为明显,共报告发病数1 283例,其中夏秋季报告1 153例,占手足口病发病总数的89.87%,有明显的季节性,这与该病传播途径复杂、传染性强、流行强度大有关;病毒性肝炎、肺结核四季均可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感染性腹泻多发生于秋冬季,与该疾病的流行特征有关;出血热高发于秋冬季,占出血热总发病人数的86.50%,这与鼠类繁殖、活动、及人的活动接触有关。
由此可见,了解和熟悉各种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可为医院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及应急预案提供科学依据。
综合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这与医院的规范化管理、消毒监测、环境卫生、医疗操作有密切关系[1,2]。
我院为较大型的设有传染病专科的三级甲等医院,负责收治本地区绝大部分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病人,到我院就诊的传染病病人不仅数量多,而且病种多达19种,这给医院感染带来潜在隐患。
因此,严格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医院各科室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要求,疫情报告实行首诊医生负责制,首诊医师接诊传染病病人后,及时、认真、准确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由科室专人负责上报预防保健科,预防保健科疫情专报人员负责传染病网络直报、登记、上报工作。
同时加强传染病防护意识,医务人员必须有较强的传染病防
护意识和时刻警惕医院感染发生的警觉性[2],自觉做好自身防护,及时消除潜在的感染因素,减少传染病在院内传播。
同时,要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制度》等,强化法制意识,重视医院感染监控和防治工作。
在日常工作中加强消毒监测,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传染病的传播应从病人就诊开始,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避免操作不当引起感染[3-5]。
我院近几年在各科室设立消毒监测员,定期对空气、
物体表面、治疗室、手术间、产房、新生儿室等进行消毒监测,上报医院感染科,反馈给科室,控制医院感染发生。
在医院的管理中要做到规范化管理,规范化管理首先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要求严格管理。
规范医疗制度,要求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操作流程。
任何医院感染的发生、传染病的传播都与医务工作者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而医护人员的行为对医院感染的发生更为直接,每一个环节的诊疗工作都有可能留下医院感染的隐患[1]。
因此,我院每年对医护人员进行6次以上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和传染病相关知识培训,强化法
制意识,减少传染病在医院内传播、蔓延。
我院按卫生部要求设立感染科门诊及门诊预检分诊,包括发热门诊、肠道门诊、手足口病门诊、肝病门诊,对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诊治,并制定传染病报告制度、疫情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等。
要求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每一个医疗行为必须严格按要求进行,防止医院感染,防止传染病在医院内传播。
参考文献:
[1]刘利,施金玲,余建华,等.大型综合医院门诊感染控制管理[J].中华医院
感染学杂志,2003,13(2):148-189.
[2]黄晓琴.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2):146.
[3]孙勤,马成云,满荫起,等.气溶胶喷雾对空气和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1):38-39.
[4]田建国,吴建红,李学惠.综合医院急诊科患者医院感染的潜在因素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4):324-326.
[5]俞桂芳.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探讨[J].全科护理,2011,9(8C):2231-2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