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高二下学期第六次月考(期中)历史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高二下学期第六次月考(期中)历史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
1. (2分) (2020高二下·佛山月考) 在古代雅典城邦,官员在上任前要由五百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人民法庭)对其进行资格审查;官员卸任亦或公民就其任职行为提出指控时,还要经过陪审法庭的述职检查、依法审理。
这反映出了古代雅典()
A . 司法审判中程序民主
B . 全体公民参与政治
C . 主权在民的执政理念
D . 法律服从民众意志
2. (2分) (2017高三下·黄陵期中) 梭伦改革的哪一项措施打破了贵族政治专权的局面,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力()
A . 颁布“解负令”
B .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C . 废除“六一汉”制度
D . 恢复长老会议制度
3. (2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是在()
A .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
B . 西汉建立后
C . 春秋时期
D . 战国时期
4. (2分) (2017高一上·绵阳期中) 梭伦在一首诗中写道:“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经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无辜被售卖,有的因故卖身,有的为可怕的贫穷所迫,逃往异地……我都使他们获得解放。
”此诗所涉及的梭伦改革的内容是()
A . 解负令
B . 财产等级制
C . 陶片放逐法
D . 津贴制度
5. (2分)下列北魏孝文帝的措施中,与民族融合无关的是
A . “诏断北语,一从正音”
B . 制定俸禄制
C . 颁布均田制
D . 同汉族通婚
6. (2分) (2017高二下·渭滨期中) 下列变法措施与结果对应,符合史实的是()
A . A
B . B
C . C
D . D
7. (2分)王安石变法期间,“盗贼比之昔时,十减七八”,这种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什么办法的实施()
A . 保马法
B . 将兵法
C . 保甲法
D . 军队精简
8. (2分) (2020高三下·贵阳月考) 美国学者劳伦斯•普林西比指出:“在中世纪和16、17世纪,并没有一个‘科学家’阵营在奋力摆脱‘宗教人士’的镇压,这些不同阵营根本不存在。
”劳伦斯意在说明()
A . 宗教与科学在历史上是相伴而生
B . 科学与宗教更多是思维方式冲突
C . 需要重新审视宗教与科学的关系
D . 科学家与宗教人士都为信仰服务
9. (2分)某同学在搜集有关“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的材料时,在网络上找到一些有关“世界市场对西欧社会产生的重要影响”的观点。
其中表述最准确的是
A . 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B . 提供了丰厚的资本和广阔的海外市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 . 为西欧商人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D . 给西欧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10. (2分)“世官为诸子之制,可见选举实为孔子创制。
……儒是以教任职,如外国教士之入议院者。
……王者往,君者群,孔子能群天下人,非天下之君而何?”根据以上材料判断这段文字的作者是()
A . 李贽
B . 黄宗羲
C . 康有为
D . 陈独秀
11. (2分)鸦片战争后,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掀起了向西方学习、寻求变革的思潮。
下列在中国思想界引起巨大震动的是()
A . 太阳中心说
B . 相对论和量子理论
C . 进化论
D . 经典力学
12. (2分) (2017高二下·成都月考) 准确的时空观念是学习历史的核心素养。
下列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A . 马丁·路德在①发表《九十五条论纲》
B . 加尔文在②提出“先定论”
C . 彼特拉克在③发表《歌集》
D . 卢梭在④宣传社会契约论
13. (2分) (2017高三上·武威月考) 清王昱《东庄论画》说“学画者先贵立品。
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否则,画虽可观,却有一种不正之气隐跃毫端。
文如其人,画亦有然。
”该绘画理论()
A . 深受理学观念影响
B . 表明文人画彰显人性追求
C . 说明画家品德高尚
D . 说明绘画与文学地位一致
14. (2分) (2020高一下·宝鸡月考) 下图是中国古代农民创造的“井渠”,这种水渠至今仍流行于()
A . 江南水乡
B .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
C . 东北黑土地
D . 新疆吐鲁番、哈密一带
15. (2分) (2019高三上·武邑期末) 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A .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
B .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 . 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
D . 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16. (2分)(2018·苏州模拟) 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指出:1917年的俄国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须知今后的世界,变成劳工的世界”。
李大钊通过这些文章()
A . 全面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B . 宣传民主思想与科学精神
C . 肯定了苏联的建设成就
D . 提倡学习俄国,改造中国
17. (2分)(2020·河北模拟) 下图是1858年发表在英国杂志上的一幅漫画,题为《“泰晤士老爹”向伦敦美女城介绍他的孩子们》。
画中“泰晤士老爹”将他的三个“子女”(“白喉”“淋巴结核”“霍乱”)献给伦敦美女城。
这反映出当时伦敦()
A . 化学工业污染严重
B . 贫富差距不断加大
C . 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D . 公共卫生条件恶劣
18. (2分)学校举办一次文艺活动,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来校演讲,讲题包括:雪莱的诗歌创作、拜伦与希腊独立运动、雨果的小说艺术等,还安排了一个音乐会,由钢琴家表演一场“舒曼之夜”。
这次文化活动的主题,应当定为
A . 启蒙运动的学术
B . 印象派的文化风格
C . 浪漫主义的文艺
D . 后现代主义的艺术
19. (2分)在某一历史时期,许多作家在作品中喜欢描写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飘渺的梦境等“非凡”环境,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普赛女郎,等等。
据此判断,这些文学作品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 . 知识分子对“理性王国”大为失望
B . 工业革命后,各国阶级矛盾更加尖锐
C . 经济危机导致社会问题更加突出
D . 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在文学层面的反映
20. (2分)“你是我的兄弟和姊妹,是爱的世界,生命像花和蝴蝶,相互依偎才会美……”传唱全球的奉献爱心之歌《四海一家》属于
A . 摇滚乐
B . 浪漫主义音乐
C . 表现主义音乐
D . 新古典主义音乐
21. (2分) (2017高二上·宁夏期中) 总体来说,德意志帝国1871年宪法体现了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这主要是由()
A . 德国统一方式所决定的
B . 启蒙思想传播程度所决定的
C . 立宪者的素质所决定的
D . 国家领导人的素质所决定的
22. (2分)俾斯麦曾说:“欧洲存在着不可调和的两个大国,都希望把世界变成自己的属地。
”这“两个大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最有可能是()
A . 俄国和奥匈帝国
B . 英国和法国
C . 法国和俄国
D . 英国和德国
23. (2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同时在两线作战的国家是()
A . 英、法、俄
B . 英、法、德
C . 德、奥
D . 德、奥、塞尔维亚
24. (2分)《凡尔赛和约》中未能最后解决的问题是()
A . 德国边界问题
B . 殖民地问题
C . 德国军备问题
D . 赔款问题
25. (2分)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被称为“上一轮争夺的总结,下一轮争夺的开始”。
下列表述最能准确反映此结论()
A . 在解决中国问题上,美日矛盾尖锐
B . 在军备控制问题上,美日矛盾尖锐
C . 在处置德国问题上,英法矛盾尖锐
D . 在殖民地问题上,英日矛盾尖锐
26. (2分) 20世纪20年代国际关系的主要特点是()
①战胜国之间的关系趋于紧张②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关系有所缓和③欧美国际关系相对比较稳定④赔款问题和欧洲安全问题成为热点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
27. (2分)在文明突飞猛进的20世纪,为什么野蛮残暴的法西斯主义能够猖獗一时?原因包括
①统治阶级的大力支持②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
③世界局势的动荡不安④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28. (2分)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都使第二次世界大战不断扩大并达到最大规模,这两次战争爆发的相同点是
①受绥靖政策的影响
②法西斯军队发动突然袭击
③直接决定了法西斯同盟失败的命运
④都促进了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④
29. (2分) (2020高二下·襄阳月考) 1939年8月,苏德签署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德国入侵波兰后,苏联更是宣布:“对于同它保持外交关系的各国将奉行中立政策。
”苏联的这一外交政策()
A . 体现了构建集体安全的原则
B . 导致了苏联与英法互不信任
C . 推动了法西斯国家走向结盟
D . 解除了法西斯德国的后顾之忧
30. (2分)下图是某一时期发行的一幅宣传画,其主旨当是()
A . 打败同盟国集团
B . 反对共产主义
C . 联合对抗法西斯
D . 建立联合国
二、非选择题 (共2题;共35分)
31. (15分) (2019高二下·静海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三:长远看来,协约国可任意借助美国经济,但德国却遭到封锁,这使它只能使用中欧资源,这种封锁产生了巨大的效果.美国提供的贷款和它后来的参战更加强了那种效果。
1916年末德国试图火速提高军事生产的努力最终却毁灭了它的经济,导致了1918年德国的崩溃。
似乎为了对拿破仑进行阐释,上帝还是站在了较大工业的这边。
——(英)杰弗里·帕克《剑桥战争史》
材料四:我们的目的仍和以前一样在世界中捍卫和平和正义的原则,以自私的无人性的权力相对抗……我们跟德国人民没有什么争吵……他们政府发动这次战争不是出自他们的推动……这次战争的决定,正如在古代不幸的岁月中,统治者什么也不与人民商量,往往就决定了许多战争,而发动和进行那些战争又都是为了某些王朝的利益,或是为了惯于把他们的同胞用作爪牙和工具的一小撮的野心家的利益……现在,我们正要对这个与自由为敌的真正敌人应战。
——威尔逊总统提请国会对德宣战的演说
(1)仔细阅读材料一,二,根据图片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爆发世界大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与材料三的主要内容,进行信息归纳,分析同盟国失败的原因。
(3)阅读材料四,概括指出威尔逊在演说中是怎样为“一战”定性的?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32.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政治上以法治国,设新闻官,广采社会舆论,官吏由公众选举;经济上,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建铁路、造轮船;文教上,提倡设立新式学堂,办医院,禁止贩卖人口。
——《资政新篇》
(1)材料中这两个文献都出自近代中国哪一次运动?
(2)据材料一指出,《天朝田亩制度》描述的理想社会目标。
能否实现?分析其原因。
(3)《资政新篇》的作者是谁?据材料二指出,这本书的特点
(4)从时代的要求来看,《资政新篇》与《天朝田亩制度》哪一个更符合时代潮流?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
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答案:11-1、考点:
解析:
答案:12-1、考点:
解析:
答案:13-1、考点:
解析:
答案:14-1、考点:
解析:
答案:15-1、考点:
解析:
答案:16-1、考点:
解析:
答案:17-1、考点:
解析:
答案:18-1、考点:
解析:
答案:19-1、考点:
解析:
答案:20-1、考点:
解析:
答案:21-1、考点:
解析:
答案:22-1、考点:
解析:
答案:23-1、考点:
解析:
答案:24-1、考点:
解析:
答案:25-1、
考点:
解析:
答案:26-1、考点:
解析:
答案:27-1、考点:
解析:
答案:28-1、考点:
解析:
答案:29-1、考点:
解析:
答案:30-1、
考点:
解析:
二、非选择题 (共2题;共35分)答案:31-1、
答案:31-2、
答案:31-3、
考点:
解析:
答案:32-1、答案:32-2、
答案:32-3、
答案:32-4、考点: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