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柱作用与特点浅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造柱作用与特点浅析
砌体结构是我国广泛使用的一种结构型式,在民用及公共建筑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

为增强砌体结构整体性,提高其抗震能力,在建筑工程中多采取了在砌体房屋中设置构造柱的做法。

通过多年的工程实践,构造柱已成为一种公认有效的砌体建筑抗震措施。

一、构造柱的作用
构造柱可以加强纵横墙间的连接;它可以提高砖砌体的抗剪能力,虽然提高的比例不很大,试验表明:能提高砖体的抗剪承载力约为10~30%(提高幅度与墙体的高宽比,竖向压力应力,开洞情况等因素有关)能约束墙体的开裂,对限其裂缝开展,起一定作用{它与圈梁共同作用,加大了建筑物的整体度,类似框架結构,可称为“弱框架”。

对墙体起了约束作用,墙体的四周处于双向双压状态使墙体横向变形减少,改善墙体受压的稳定性能从而提高墙体的承载力。

二、构造柱的特点
构造柱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具有砖砌体与钢筋混凝土工程的共同特点,必须同时满足两种工程的旌工工艺要求与质量标准。

2.设有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多层砖房应分层按下列顺序进行施工:绑扎钢筋、砌砖墙、支模、一次或两次浇筑混凝士(实际工作中大多是一次浇灌混凝土)。

圈梁必须是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

砖墙逐层砌筑。

砖墙要求砌成马牙搓。

并在墙体与柱问设置拉接钢筋。

工艺上互有影响,处理不当对工程质量有严重影响。

例如砖墙表面不平构造柱支模时与墙体接触不严则会造成严重跑浆现象等等。

三、构造柱的质量通病和原因
1.箍筋、拉结筋设置不符合规范规定。

墙与构造柱应沿墙高每50 cm设置2根水平拉结钢筋连接,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少于1 m;在构造柱与圈梁相交的节点处应适当加密柱的箍筋,加密范围在圈梁上、下均不应小于1/6层高或45 cm,箍筋间距不宜大于10 crn;构造柱的竖向钢筋可用绑扎接头,其绑扎接头长度一般为35d,在绑扎段内的箍筋间隙不应大于10 e/n。

上述几点除墙体拉结筋尚能
保证(也不完全是间距50 cm),其他如箍筋加密等几乎均未做到,究其原冈是施工管理水平低、技术素质差。

2.楼层间构造柱轴线错位。

在浇筑混凝土时不认真调整钢筋骨架,在这层砌筑完毕而进行下层砌筑前的放线时,便发现下层构造柱位置偏移,因此在这一层又给到正位,便造成了上、下层不贯通,轴线错位的现象。

3.构造柱“烂根”的原因。

因构造柱的施工过程是砌筑完一层后,往预留的“柱腔”内浇筑混凝土。

由于“柱腔”经历了整个一层的砌筑时间,其根部普遍夹有砂浆、砖渣等杂物,又由于混凝土是浇筑到圈梁一平,在吊装完楼板,砌筑完墙体后,在构造柱根部出现比楼板低12 mrfl的“柱坑”,“柱坑”内的杂物很难清除干净,浇筑混凝土后便在此处形成“烂根”现象。

4.构造柱断条。

由于构造柱内的箍筋、墙体拉接筋、圈梁钢筋等交织在_起,而且钢筋排放、绑扎又不规则。

在圈梁和构造柱同时浇注的过程中,定会阻碍混凝土的下落;在筑施工时有时会不小心在“柱腔”内掉进并卡有砖渣,阻碍混凝土的充填施工圈梁和构造柱时,所采用的河石又往往都是级配不好的砂漏。

如果有大石块存在,也会使构造柱造成“断条”现象。

四、保证构造柱质量的技术措施
要提高施工单位对增设混凝土构造柱必要性的认识。

根据工程的不同施工条件和设计要求,有针对性地制订保证构造柱施工质量的技术措施,并严格执行。

1.对于嵌在墙体中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一般是先砌纵横墙,在墙体砌完后形成“柱腔”,即预留构造柱的位置。

构造柱随着墙体和圈梁的分层砌筑和浇筑,进行分柱段施工。

为了保证构造柱的中心线在同一条垂直线上。

必须使预留的“柱腔”位置准确。

因而砌筑时要经常检查构造柱钢筋骨架的垂直度,钢筋骨架吊直校正后立即用墙体拉结筋固定其位置。

然后在浇捣混凝土前将构造柱中心线引向圈梁模板或“柱腔”上口上,使钢筋骨架中心与柱中心线对齐。

这样才能保证构造柱的正确位置。

2.构造柱混凝土通常是分段浇灌的,一般每层作为一个施工段,柱段的施工高度不宜大于2m。

每层柱的底部预留清扫口,便于在浇灌前清扫柱模板内的砂浆、木屑、砖渣等杂物。

新的混凝土柱段浇捣前。

对衔接处的旧混凝土面需铲除松动石子,并用水冲洗。

再用构造柱混凝土配合比中的灰砂量配置的水泥砂浆,铺在旧混凝土面上,厚度为lcm一2cm保证新旧混凝土结合有可靠的质量。

3.构造柱振捣操作要设专人负责。

浇筑过程中设人对浇筑柱段进行观察,以免出现漏浆、过振、中间受阻、混凝土浇筑不到位等现象。

浇捣柱混凝土时,宜用插入式振捣棒分层振实。

振捣棒随振随拔,分层振捣厚度不超过300为宜。

振捣时严禁振动砖墙、钢筋,以免造成墙体松动、拉结筋脱开或钢筋骨架变位。

浇筑前必须浇水淋湿砖砌体和木模板,并封闭清扫口。

构造柱与圈梁相交处必须同时浇捣。

结束语
建筑是百年大计。

好的建筑带来的不仅是经济效益,更直接关系到人们的使用和安全。

而质量是安全的保证,认识砌体房屋中存在的构造柱质量问题的隐患并加以防止,是每个建设者的职责,必须认真执行可行的措施,精心施工,加强管理.严格操作。

就可以克服多层砌体结构中构造柱的质量问题.把建造质量提高到新的水平。

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是提高多层砖房屋抗震能力的一种重要措施,但如果在混凝土构造柱施工过程中,不注意施工质量。

不但不能起到增强抗震能力的作用,还将影响到建筑物的整体性,给建筑物带来隐患,因此必须重视构造柱的施工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林培明浅谈构造柱施工时常见的质量通病与控制措施吗中华民居2011。

3
【2】刘金柱姜道军构造柱施工时常见的质量通病与控制措施龙江科技信息2012.9
【3】李春梅构造柱施工时常见的质量通病与控制措施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