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学习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页/共54页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一:五点 十五分。
(二)调整阴阳
刮痧对内脏功能有明显的调整阴阳平衡的作 用,如肠蠕动亢进者,在腹部和背部等处使 用刮痧手法可使亢进者受到抑制而恢复正常。 反之,肠蠕动功能减退者,则可促进其蠕动 恢复正常。这说明刮痧可以改善和调整脏腑 功能,使脏腑阴阳得到平衡。
第7页/共54页
4、病室温度,光线是否适宜,是否需 要遮挡病人
第34页/共54页
第三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一:五点 十五分。
准备
1、护士:接到医嘱,双人核对,洗手, 戴口罩 2、病人:体位舒适 3、环境:温度适宜,保护隐私 4、用物:治疗盘,治疗碗内盛挂具及 纱布2-3块,另一治疗碗盛介质,弯盘, 浴巾,必要时备屏风
作用特点:刮痧本身偏重于泻邪,以治疗实证 为主,但通过经络、脏腑的调节作用,也能促 进低下的功能恢复正常,而有补页,编辑于星期一:五点 十五分。
(一)活血祛瘀
刮痧可调节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使组织间压 力得到调节,以促进刮拭组织周围的血液循 环。增加组织流量,从而起到“活血化瘀”、 “祛瘀生新”的作用。
第12页/共54页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一:五点 十五分。
儿科五官科病证
• 营养不良、食欲不振、生长发育迟缓、 小儿感冒发热、腹泻、遗尿等病症。 五
官经科临病床症经:验牙,痛凡、针鼻灸炎、、按鼻窦炎、咽喉 妇科肿 视病摩 决痛 、症、 急、 的视 性拔 病力 结罐 症减 膜、 ,退 炎气 用、、功 刮耳弱可 痧聋视以 疗、、解 法耳青鸣少等年病假症性。近 • 痛经、闭更经是、月容经易不调办、到乳。腺增生、产后病等
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一:五点 十五分。
快刮在 者法患 的:者 自刮体 身拭表 和频施 疾率术 病在时 的,特每施点分术掌钟者握30应力次根度以据和上患控。适宜于体 质强制壮时者间,进主行要刮用痧于治疗刮。拭“背实部则、重四之,肢以及辩证属 于急虚病性情则、较轻外重之感的”病患。证者体的用质力患较稍者强重。、,病时属间实稍证长、
第2页/共54页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一:五点 十五分。
关于痧症,早在元明时代的医籍中就有记载,如在 《痧胀玉衡》中有言:“痧毒在气分者刮之,在血 分者刺之,在皮肤者粹之,痧毒入腑者宜荡涤攻逐 之”,另外,对刮痧的具体操作也描述较为详细。 如“刮痧法,背脊颈骨上下,又胸前胁肋两背肩臂 痧,用铜钱蘸香油刮之,或用刮舌刨子脚蘸香油刮 之”。
第3页/共54页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一:五点 十五分。
在临床刮痧时,必须根据中医基本理论,运用望闻 问切四诊配合手诊方法,确定八纲,方能决定刮痧 治疗原则。
+ 四大治疗原则
一、明确诊断 二、辨证施治 三、因人因病因时因地制宜 四、补虚泻实
第4页/共54页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一:五点 十五分。
+ 中医认为:痧症是人体受秽浊邪气所伤,经络不 通,气血逆乱。通过刨刮人体一定部位,使经络 疏通,气血流畅,同时使体内邪热疫气外泄,宣 邪透表,则实热可泻,痧毒可除。从现代医学角 度看,刮痧能使神经系统兴奋,血液、淋巴液循 环加速,新陈代谢旺盛,激活机体免疫功能,从 而提高抗病能力。
推刮法:刮拭的方向与术者站立位置方 向相反
第23页/共54页
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一:五点 十五分。
按摩法 梳刮法 点压法 按揉法 角刮法 边刮法
将刮痧板紧贴皮肤、或隔 衣,在局部反复旋转移动 或往返移动,产生局部热 感。用于局部麻木、发凉、
隐痛部位。
第24页/共54页
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一:五点 十五分。
• 以风胃疼 寒肠痛 湿痉为 邪主 导挛要 致和症 的失状 各眠的 种、各 软种 组神外 织经科 疼官病 痛能症 ,症, 各如 种等急 骨病性 关症扭 节伤 疾, 病感 ,受 坐
骨神经痛,肩周炎,落枕,慢性腰痛,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 节炎,颈椎、腰椎、膝关节骨质增生,股 骨头坏死,外科如痔疮、皮肤搔痒症、荨麻疹、痤疮、 湿疹、脱发等病症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一:五点 十五分。
(三)舒筋通络
刮痧是消除疼痛和肌肉紧张、痉挛的有效方 法,主要机理有: 一是加强局部循环,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 二是在用刮痧板为工具配用多种手法直接刺 激作用下,提高了局部组织的痛阈; 三是经脉与十二皮部的关系:“欲知皮部, 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
第8页/共54页
第10页/共54页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一:五点 十五分。
(六)行气活血
气血(通过经络系统)的传输对人体起着濡养、温煦等作用。刮 痧作用于肌表,使经络通畅,气血通达,则瘀血化散,凝滞 固塞得以崩解消除,全身气血通达无碍,局部疼痛得以减轻 或消失。 现代医学认为,刮痧可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血 液循环加快;另外刮痧的刺激可通过神经—内分泌调节血管 舒、缩功能和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强局部血液供应而改善全 身血液循环。刮痧出痧的过程是一种血管扩张渐至毛细血管 破裂,血流外溢,皮肤局部形成瘀血斑的现象,此等血凝块 (出痧)不久即能溃散,而起自体溶血作用,形成一种新的刺激 素,能加强局部的新陈代谢,有消炎的作用。
脾病:脾经章门、三阴交、阴陵泉、隐 白
胃病:任脉中脘,膀胱经胃俞,胃经足 三里、梁丘、解溪、内庭等
第32页/共54页
第三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一:五点 十五分。
大小肠病变:任脉关元,胃经天枢,大 肠经曲迟、合谷,膀胱经大肠俞、小肠 俞、次髎,督脉长强
肝病:肝经期门、中部、太冲、行间, 胆经日月、外丘、阳陵泉
平抹法:角度<15°,使用腕力单向刮拭, 平滑移动,适用于额部、颧部、颈部。
平推法:角度5-15°,单手握板,另一手固 定被推皮肤,防止牵拉,用于推鱼尾纹。
平压法:用板的端面或平面接触皮肤,压一 下,松一下。特点是着力即起、压而不实、 力到即止。适用于区域小,不适合刮拭处, 如压迎香、四白等
慢刮些 的法; 患:体 者刮质 用拭虚 力频弱 则率, 轻在病 些属,每虚时分证间钟、短30病些次情。以稍内轻。适宜于体 质虚弱者,主要用于刮拭头面部、胸部、腹部、 下肢内侧等部位以及辩证属于内科、体虚的慢性 疾病患者。
第22页/共54页
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一:五点 十五分。
直线刮 弧线刮 逆刮法 旋转刮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一:五点 十五分。
(四)信息调整
人体的各个脏器都有其特定的生物信息(各脏 器的固有频率及生物电等),当脏器发生病变 时有关的生物信息就会发生变化,而脏器生 物信息的改变可影响整个系统乃至全身的机 能平衡。如用刮法、点法、按法刺激足三里 穴,输入调整信息,可对垂体、肾上腺髓质 功能有良性调节作用,提高免疫能力和调整 肠运动等作用。
第16页/共54页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一:五点 十五分。
用手握住刮板,刮板的底边横靠在手掌心部位,大拇 指及另外四个手指呈弯曲状,分别放在刮板两侧。 (一般为单手握板,将刮痧板放置掌心,一侧由拇指 固定,另一侧由食指和中指固定,或由拇指以外的其 余四指固定。刮痧时利用指力和腕力使刮痧板和皮肤 之间夹角约45°为宜)
第17页/共54页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一:五点 十五分。
角度:刮板与刮拭方向保持45度—90度进行刮痧 长度:刮痧部位刮拭时应尽量拉长,如背部每条 6—15厘米 力度:力量适中均匀
速度:适中
程度:一般刮拭20次左右,以痧痕为度,停止刮 拭。如一些不出痧或出痧少,不可强求。
第18页/共54页
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一:五点 十五分。
第11页/共54页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一:五点 十五分。
内科病症
• 感受外邪引起的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呕 吐、腹泻以及高温中暑等,急慢性支气管炎、 肺部感染、心脑血管疾病 、中风后遗症、泌 尿系感染、遗尿症、急慢性胃炎、肠炎、便 秘、腹泻、高血压、眩晕、糖尿病、胆囊炎、
外水科肿病,症各种神经痛 、脏腑痉挛性疼痛等,诸 如:神经性头痛、血管性头痛、三叉神经痛、
头面颈部:头部梳刮法,颈部直线刮。
第28页/共54页
第二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一:五点 十五分。
背部。
第29页/共54页
第三十页,编辑于星期一:五点 十五分。
胸腹部
• 胸部正中线任脉天突穴到膻中 穴,用刮板角部自上向下刮拭
• 胸部两侧以任脉为界,分别 向左右(先左后右)用刮板 整个边缘由内向外沿肋骨走 向刮拭,注意隔过乳头部位。 中府穴宜用刮板角部从上向 下刮拭。
总原则: 1)一般头部、颈部、背部、胸部、腹部、上肢、
下肢为顺序,从上到下,从内到外, 2)单方向刮拭,不宜来回。 3)刮好一部位(经络),再刮另一部位(经络)
第19页/共54页
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一:五点 十五分。
由 上 而 下
由内而外
单向刮拭,
每处刮20次 左右
第20页/共54页
3-7天
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一:五点 十五分。
轻刮法:力量小,被刮者无疼痛及其他不适感觉。 皮肤仅出现微红,无瘀斑。适宜于老年体弱者、 疼痛敏感部位以及辩证属于虚证的患者。
重刮法:力量较大,以患者能承受为度。适宜于 腰背部脊柱两侧、下肢软组织较丰富处、青壮年 体质较强壮以及辩证属于实证、热证者。
第21页/共54页
第25页/共54页
第二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一:五点 十五分。
弹拨法 拍打法 撮痧法 挑痧法
第26页/共54页
第二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一:五点 十五分。
补法:力度小,速度慢,时间长 泻法:力度大,速度快,时间短 平补平泻法:力度、速度、时间适中
第27页/共54页
第二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一:五点 十五分。
第35页/共54页
第三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一:五点 十五分。
操作流程
1、至病人床边,再次核对 2、定位:根据病情或医嘱确定刮痧部 位,取合适体位,充分暴露刮痧部位, 必要时遮挡病人,注意保暖 3、检查:检查挂具边缘是否光滑、有 无缺损
• 腹部从上至下。 第30页/共54页
第三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一:五点 十五分。
四肢
直线刮、弧线刮、 弹拨法、点压法
第31页/共54页
第三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一:五点 十五分。
心病:心经内关,任脉膻中,督脉神道, 膀胱经心俞、厥阴俞,胃经足三里,脾 经三阴交等
肺病:肺经云门、中府、鱼际、少商, 膀胱经肾俞
第9页/共54页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一:五点 十五分。
(五)排除毒素
刮痧过程(用刮法使皮肤出痧)可使局部组织形 成高度充血,血管神经受到刺激使血管扩张, 血流及淋巴液增快,吞噬作用及搬运力量加 强,使体内废物、毒素加速排除,组织细胞 得到营养,从而使血液得到净化,增加了全 身抵抗力,可以减轻病势,促进康复
保健
• 预防疾病、病后恢复、强身健体、减肥、美容等
第13页/共54页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一:五点 十五分。
患者体型过于消瘦、损伤后出血不止或有自发 性出血倾向者禁用; 孕妇的腹部、腰骶部禁用,小儿囟门未闭合时 禁刮。 急性传染病、严重心肝肾功能衰竭、高血压、 中风等病禁用。 局部皮肤溃疡,损伤处禁用。
第14页/共54页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一:五点 十五分。
第15页/共54页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一:五点 十五分。
1.椭圆形:适宜于人体脊柱双侧、腹部和四肢肌肉较丰满 部位。 2.方形:一侧薄而外凸为弧形、对侧厚而内凹为直线形, 适宜于人体躯干、四肢部位(治疗疾病多用薄面刮拭皮肤, 保健多用厚面刮试皮肤)。 3.缺口形:适宜于手指、足趾、脊柱部位。 4.三角形:棱角处便于点穴,适宜于胸背部肋间隙、四肢 末端部位。 5.梳形:适宜于头部。
肾病:督脉命门,肾经水泉、幽门、太 溪、涌泉,膀胱经肾俞、膀胱俞、委中、 昆仑等
第33页/共54页
第三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一:五点 十五分。
评估
1、病人的一般情况、既往史、现病史、 当前主症、治疗、发病部位及伴随症 状等
2、病人体质、局部皮肤情况、对疼痛 耐受程度,解释操作的目的及意义
3、病人的心理状况,对本操作的认识、 合作态度
刮痧
会计学
1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一:五点 十五分。
红色、暗红色、紫红色和青紫色 的淤血点、淤血斑和淤血疱,统
称出痧。
第1页/共54页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一:五点 十五分。
是用边缘钝滑的器具,如铜钱、瓷匙、硬币、小陶 瓷酒盅、或用水牛角特制的刮痧板等物,在人体一 定部位的皮肤上刮动,使局部出现痧斑或痧痕,让 脏腑秽浊之气经腠理通达于外,从而使周身气血得 到通畅,以达到治疗的目的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