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制度经济学导论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新制度经济学是一批经济学家思想活动的结果
奈特、哈耶克、科斯、阿尔钦、德姆塞茨、张五常、 巴泽尔、诺斯
▪ 关心的问题:
真实世界里的行为约束 协调大规模分工和市场交易活动的基础 经济行为产生的复杂互相影响
▪ 主要约束:产权和交易费用 ▪ 与经济学传统一脉相传 ▪ 应该就是将来的经济学
▪
层次 第一 层次
▪ 那么这种法律对汽车的生产、交易和使用会 有何影响呢?
▪ 在实施废除偷汽车概念的法律之后,不久就 会发现,汽车市场就会和汽车的生产、交易、 修理等行业一起消失,同时,汽车运输也会 消失。这项新法律除了带来环境收益、减少 交通事故之外,我们得到了什么?
▪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 “方圆”是什么? ▪ 形成“方圆”的途径有哪些? ▪ 规矩为什么导致“方圆”? ▪ 我们要什么样的“方圆” ▪ 为得到我们想要的“方圆”,应选择怎样
5
1986年
詹姆斯·布 坎南
将政治决策的分析同经济理论结合起来, 使经济分析扩大和应用到社会—政治法规 的选择
什么是新制度经济学
几位获诺贝尔奖经济学大师(续)
获奖时间 获奖者
获奖理由
6
1991年
罗纳德·科 斯
揭示并澄清了经济制度结构中交易费用和 产权的重要性
7
1993年
道格拉 斯·诺斯
建立了包括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 态理论在内的”制度变迁理论
猜测可能的答案
▪ 分工、专业化理论
分工与生产效率 分工水平与市场规模 分工与资本 分工与国民财富
▪ 价格理论
协调分工、专业化 经济人按照自利原则实现“合作”
▪ 关于信息和知识的理论
理论态度的分歧
▪ I、经济解释
解释可观察的经济现象中包含的问题 提出理论后
▪ 对理论进行逻辑检查(批判竞争的理论) ▪ 提出推测 ▪ 用经验事实检验理论
▪ 还有很多学者研究了交易费用的性质、计量等问题。
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2)
▪ 产权理论方面。在1966年斯蒂格勒命名“科 斯定理”后,
阿尔钦等对产权进行界定 德姆塞茨对产权进行分类:私有产权、共有产权
和国有产权 波斯纳提出公共物品私人生产 张五常关于私有产权有效性的讨论。
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3)
赫伯特·西 蒙
对于经济组织内的决策程序进行了研究, 这一有关决策程序的基本理论被公认为关 于公司企业实际决策的创见解
3
1979年
西奥多·舒 尔茨
在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研究,深入 研究了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中应特别考 虑的问题
4
1982年
乔治·斯蒂 格勒
在工业结构、市场的作用和公共经济法规 的作用与影响方面,做出了创造性重大贡 献
▪ 理论背景:新古典经济学对制度的忽视。
▪ 新古典经济学:指从19世纪70年代初到20世 纪30年代以边际分析方法和原则为特征的各 种学说,除马歇尔经济学外,还包括奥地利 学派、洛桑学派、杰文斯经济学、早期瑞典 学派以及美国的克拉克的经济学说等。
▪ 新古典经济学家们感兴趣的不是组织内部的 制度安排,而是市场发生了什么,以及生产 要素的配置和这些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 品的销售。
▪ 1960,《社会成本问题》,科斯首次使用交易 费用概念,并对其内容进行进一步界定。
▪ 两篇文章还分析了交易费用与产权制度之间的 内在联系,将产权制度问题纳入经济分析。
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1)
▪ 交易费用理论方面,阿罗、威廉姆森等对交易费用的 含义和类型作进一步分析。
阿罗的定义:经济制度运行的费用,并概括为“搜寻费 用”、 “商议费用”和“实施费用”。
自给自足方案
▪ 难以消除的思想分歧
经济现象里有制度
▪ 案例(I)
科斯看企业 迪雷克特辩论“搭配” 斯蒂格勒研究管制 鲍士门验证安全带法规 巴泽尔解释奴隶自我赎买 张五常分析香港租务管制 德 •索托观察非西方世界
的财产
▪ 案例(II)
毒米事件 股市黑幕 疯牛病 “非职务发明” 农民收入
的规矩?
制度的含义
▪ 两层: ▪ 制度是行为规则,它决定了社会主体在社
会生活中可以选择的行为方式; ▪ 制度是人们结成的各种经济、社会、政治
等组织体制,它决定着一切社会经济活动和 各种经济关系展开的框架。
制度的奇迹—铅笔的故事
▪ 铅笔的来历
铅?
▪ 1566年,德国-瑞士博物学家最先描述一种将“铅”(当 时以为石墨是铅)插在木柄里的书写工具
制度变迁理论。诺斯,基本观点:经济增长的关键是制度 因素,一种提供适当的个人刺激的有效制度是促进经济增 长的决定因素。“制度决定论”
人力资本产权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的
▪ 产生的时代背景
时代背景
20世纪初至30年代发生在西方国家的两次企业合并浪潮和 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计划经济体制的实践是新制度经 济学产生的直接诱因。
威廉姆森:将交易费用划分为两类:
▪ 1)事先的交易费用,起草、谈判、保证落实 ▪ 2)事后的交易费用。
▪ 交易费用的决定因素方面,
诺斯(1981,1990)主要从商品和服务的多维性、信息不 对称、人的机会主义动机和交易的人格化特征等方面进行 分析。
威廉姆森(1985)主要从人的因素、与特定交易有关的因 素和交易的环境因素三方面进行了分析。
思考铅笔
铅笔的所有相关生产者,大部分互相不认识, 也不知道各自产品的最终目的,又没有统一的 指挥,怎样就源源不断地制造出铅笔来?
使用铅笔者对铅笔的知识为什么可以如此之少? 凭借如此之少的知识,花费如此之低的代价, 就可以得到铅笔,道理何在? (“理性的无知”)
如何协调“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产”? 以上生产秩序的基础是什么?
随着垄断资本主义不断发展,“外部性”问题越来越普遍、 越来越突出。
▪ 发展的时代背景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对凯恩斯主义政策实践 导致后果的反思和经济改革的尝试及世界各国经济增长和 发展的绩效差异,使人们越来越认识的制度的重要性。
全球化
大量经济转型国家存在及这些国家对制度经济学的需要。
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的 理论背景
——《我,铅笔》
米尔顿·弗里德曼写的导语
“成千上万的人卷入了生产铅笔的过程中,没有一个是因为自 己想要一支铅笔而去干自己的活儿的,他们中有些人从来没有见 过铅笔,也从来不管铅笔是干什么用的。每个人都把自己的工作 仅仅看作是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的一种办法,。。。每 次我们到商店购买一支铅笔,我们都是用我们的一丁点劳务,来 换取投入到铅笔生产过程中的成千上万人中的每个人提供的极小 量的一些劳务。
第二 层次
第三 层次
第四 层次
相关分支
新制度经济学基本构架
研究对象
代表人物
基本假定
演进经济学、 经济社会学、 新经济史等
产权经济学、 契约经济学、 法律的经济分 析、立宪经济 学、演进经济 学、新经济史 等 交易成本经济 学
以上各分支
非正式制度安 排,如习惯、 规范、传统、 宗教等 制度环境,如 产权制度、法 律制度、政治 制度等基本的 正式制度
“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铅笔在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没有 一个人坐在一个中央办公机构对这成千上万的人发布命令。也没 有军警来执行这些无人发布的命令。这些人生活在不同的地方, 讲着不同的语言,信奉着不同的宗教,甚至可能彼此憎恶,—— 然而,所有这些差异,并没有妨碍他们合作生产一支铅笔。这是 如何发生的?”
第一节
▪
制度的基本内涵
引言:一个假想的社会
▪ 昨夜我做了一个梦:国家出台了一项新法律, 从今早开始,在我国,每个人都可以因自己 的需要开走任何一辆汽车,干涉他或以任何 方式妨碍他这样做的行为都是不合法的。
▪ 这对我们原来熟知的法律,肯定是一个彻底 的改变,不但“偷”汽车是合法的,而且该 词也将没有意义,还会有“偷”的概念吗?
墨”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铅笔”“石
“前身”数之不尽
《我,铅笔》伦纳德·里德(1958),秋风译
“我的家谱得从一棵树算起,一棵生长在加 利福尼亚北部和俄勒冈州的挺拔的雪松。现在, 你可以想象一下,锯子、卡车、绳子,以及无 数用于砍伐和把雪松圆木搬运到铁道旁的各种 设备。再想想制造砍伐和运输工具的形形色色 的人和数不胜数的技能:开采矿石,冶炼钢铁, 再将其加工成锯子,轴,发动机;要种植大麻, 经过复杂的工序将其加工成粗壮的绳子;伐木 场要有床铺,有帐篷,要做饭,要消耗各种食 物。哎呀,忘了说了,在伐木工喝的每杯咖啡 背后,也有成千上万的人的劳作!”
治理机制
资源配置或制 度对经济体系 的影响
诺斯(1993)、纳尔 逊、温特、维特等
方法论个人主义;经 济当事人有限理性或 演进理性主义;动态 分析
科斯(1991)、布坎 方法论个人主义;经 南、塔洛克、阿尔 济当事人效用最大化 奇安(Alchain)、 和信息不完全、不对 德姆塞茨、张五常、 称;或有限理性或演 哈特、青木昌彦、 进理性主义;比较精 诺斯、巴泽尔等 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问题的重点在哪里?理性,还是行为的约束?
第二节 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 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 ▪ 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 ▪ 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的背景
什么是新制度经济学
几位获诺贝尔奖经济学大师
获奖 时间
获奖者
获奖理由
1 1974年
弗·冯·哈 耶克
深入分析经济、社会和制度之间的相互依 赖
2
1978年
威廉姆森(2009)、 诺斯、克莱因、科 斯、张五常、马思 腾、巴泽尔等
以上各代表人物
方法论个人主义;经 济当事人效用最大化、 机会主义和有限理性; 比较精态分析
兼有以上各部分特征
▪ 新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作
科斯:《企业的性质》(1937)、《社会成本问题》 (1960)等;
诺斯:《西方世界的兴起》(1973)、《经济史上的 结构与变迁》(1981)、《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 效》(1990)等;
▪ 20世纪70年代以来,将交易费用理论和产权理论应用 于企业制度研究。
企业产权结构理论。阿尔钦、德姆塞茨,1972,《生产、 信息费用与经济组织》标志着企业产权结构理论的形成。
企业性质理论。张五常,1983,对科斯的企业性质理论作 了进一步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企业契约理论、不完 全契约理论(格罗斯曼和哈特)、企业激励契约的设计理 论(莫里斯和霍姆斯特姆)和企业最优所有权结构理论 (哈特和张维迎)等。
8
1996年
Hale Waihona Puke 威廉·维克 瑞在信息经济学、激励理论、博弈论等方面 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9
1998年
阿马蒂 亚·森
对福利经济学几个重大问题做出了贡献, 包括社会选择理论、对福利和贫穷标准的 定义、对匮乏的研究等
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
▪ 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最早作品由英国人 科斯发表。
▪ 1937 ,《企业的性质》,英国《经济学》杂 志。首次提出交易存在费用(成本)的观点。
▪ 1779年,瑞典化学家谢勒指出,“铅”原来是“石墨” (graphien, 希腊字,意思是“书写”),是碳的一种形 态
▪ 石墨矿主要分布在斯里兰卡、马达加斯加、墨西哥、加拿 大安大略、西西伯利亚、美国纽约州和朝鲜
▪ 1896年首次偶然合成了石墨,取得专利权
▪ 1897年开始石墨的商业性生产 ▪ 1918年后,主要用石油焦生产高纯度石墨
《我,铅笔》伦纳德·里德(1958),秋风译
▪ 圆木运输:平板大卡车、铁轨、火车头、整个交 通体系;
▪ 木材加工:…. ▪ 石墨:开采、提炼、加工、包装、运输 ▪ 添加黏土:精炼工艺过程,…变成铅笔芯; ▪ 雪松木杆上涂了六层漆:.. ▪ 标签:..制造树脂和炭黑; ▪ 金属箍:开采锌矿石和铜矿石,制作成闪闪发光
的薄铜片,加上黑圈(黑镍); ▪ 橡皮头:硫化油胶(由荷兰东印度群岛出产的菜
籽油跟氯化硫进行化学反应制造出),..各种各 样的硫化剂和催化剂,上色的颜料则是硫化铬。
铅笔是一个奇迹
“我,铅笔,是种种奇迹的复杂的结合: 树,锌,铜,石墨,等等。然而,在这些大自 然所显现的种种奇迹之外,还有一个更为非凡 的奇迹:人的种种创造精神的聚合——成百上 千万微不足道的实际知识,自然地、自发地整 合到一起,从而对人的需求和欲望作出反应, 在这个过程中,竟然没有任何人来主宰!”
▪ II、“理性为自然立法”
依托理性、确立规范; 设计、指导和改造世界、使之变得更合乎理性原则; 回避用经验事实检验理论;
回到铅笔问题
▪ 除了市场协调分工,还能不能设计更好 的办法产生铅笔?
市场的波动以及由此带来的“浪费”和痛苦 理性主义的改造方案
▪ 中央计划经济能不能生产铅笔? ▪ 解释中央“计划”经济:以命令仿照自发过程 ▪ “僵硬的”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