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癌痛患者规范化治疗依从性的护理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癌痛患者规范化治疗依从性的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和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用于提高癌痛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护理体会。
方法取我院于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8例晚期肿瘤住院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针对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常规护理措施及规范化镇痛治疗;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療效果及治疗依从性。
结果经对比分析可知,干预组患者的疼痛总缓解率为85.3%,对照组患者的疼痛总缓解率为67.65%,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32,P<0.05)。
干预组患者的治疗总依从率为97.06%,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依从率为67.65%,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072,P<0.05)。
结论晚期肿瘤患者在综合性护理干预下的治疗依从性得以有效提高,且患者的癌痛控制得以有效改善,故综合性护理干预具有广泛的运用价值。
标签:癌痛患者;效果;治疗依从性;护理
晚期癌症患者多表现为严重疼痛,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均造成负面影响。
由于受传统观念和自身心理的状况的影响,癌症患者对临床治疗的依从性较差,导致癌症控制和治疗效果不佳。
本文选取我院于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8例晚期肿瘤住院患者,对其中34例患者予以科学的护理干预和规范的治疗措施,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均显著提高,且癌痛控制情况也显著改善。
现做出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8例晚期肿瘤住院患者,患者均符合癌症的临床诊断标准,且伴有中度或重度疼痛,经NRS 评分判定为4~10分,所有患者均意识清楚且能正常回答和理解问题。
将68例晚期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患者34例,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年龄38~75岁,平均年龄(56.5±3.8)岁;其中12例为肺癌,7例为胃癌,6例为肝癌,4例为乳腺癌,3例为结直肠癌,2例为宫颈癌。
其中22例为中度疼痛,12例为重度疼痛。
对照组患者34例,其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1例;患者年龄36~78岁,平均年龄(57.3±3.5)岁;其中11例为肺癌,8例为胃癌,6例为肝癌,3例为乳腺癌,4例为结直肠癌,2例为宫颈癌。
其中23例为中度疼痛,11例为重度疼痛。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疼痛程度及肿瘤分类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针对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常规护理措施及规范化镇痛治疗。
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措施如下:①小组干预:对护理人员进行全面的培养和管理,组织医护人员制定护理细则,建立起质量控制体系,根据患者的实施反馈结果进行护理工作的改善。
②心理干预:患者的不良情绪会影响患者的疼痛耐受力,故医护人员需与患者建立起良好的沟通,鼓励患者在疼痛时与家属或护士沟通,通过倾听患者的不适感,消除患者的孤独、焦虑和恐惧感,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疼痛感。
③认知干预:在癌痛的治疗过程中,对
患者的健康教育对治疗效果具有重大意义。
可通过定期举办疼痛教育讲座和发放癌痛知识手册等方式,对集体或个体进行相关指导,使患者及其家属对癌痛产生正确的认知。
④细节干预:对患者进行细致观察,尤其是针对服用阿片类药物的患者。
⑤随访干预:制定患者出院后的随访登记表,于每2w进行1次电话回访,了解患者的疼痛控制情况和服药情况,以提高患者的医嘱依从性。
1.3疗效评定
1.3.1治疗后的疼痛缓解情况评定根据NRS(数字评分法)判定疼痛程度,其中无痛为0分,轻度疼痛为1~3分,中度疼痛为4~6分,重度疼痛为7~10分。
疼痛缓解度:0度为未缓解,患者疼痛无改善;Ⅰ度表示轻度缓解,患者疼痛减轻约1/4;Ⅱ度表示中度缓解,患者疼痛减轻1/2;Ⅲ度表示明显缓解,患者疼痛缓解约3/4;Ⅳ度表示完全缓解,患者疼痛完全消失。
总缓解率为=(完全缓解+明显缓解+中度缓解)/本组患者数×100%。
1.3.2治疗依从性评定患者治疗依从性的评分标准为:①优:患者可完全配合各项治疗方案及护理措施,治疗过程顺利完成;②良:患者可部分配合各项治疗方案及护理措施,治疗过程大部分完成;③差:患者未正常配合各项治疗方案及护理措施,疼痛加重时再服药,不配合各项护理工作。
治疗总依从率=(优+良)/本组患者总数×100%。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 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用χ2表示计数资料,当数值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度对比经对比分析可知,干预组患者的疼痛总缓解率为85.3%,对照组患者的疼痛总缓解率为67.65%,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32,P<0.05)。
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度对比见表1。
2.2治疗依从性经对比分析可知,干预组患者的治疗总依从率为97.06%,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依从率为67.65%,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072,P <0.05)。
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比见表2。
3讨论
临床治疗经验表明,严重疼痛感会对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产生负面影响,由于受不良情绪、传统观念和经济负担的束缚,癌痛患者难以长时间规范的服用各项止痛药物,加之一些医护人员对癌痛方面护理知识的欠缺,导致患者的癌痛缓解率普遍低下。
本文研究表明,干预组患者的疼痛总缓解率为85.3%,对照组患者的疼痛总缓解率为67.65%,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32,P<0.05)。
干预组患者的治疗总依从率为97.06%,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依从率为67.65%,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072,P<0.05),说明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癌痛缓解率和治疗依从率。
患者在长期遭受疼痛折磨时,
产生焦虑、恐惧和不安等心理障碍,对患者的临床治疗产生不良影响,医护人员需于患者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切实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帮助患者建立起战胜病魔的信心,进而提高患者对疼痛的耐受性。
综上所述,晚期肿瘤患者在综合性护理干预下的治疗依从性得以有效提高,且患者的癌痛控制得以有效改善,故综合性护理干预具有广泛的运用价值[1,2]。
参考文献:
[1]韦群英,周雪江,霍华俏,等.综合护理干预对肿瘤慢性癌痛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20):2369-2372.
[2]钟金霞,陈小琼,李雁玲,等.影响癌痛患者疼痛治疗依从性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5).编辑/孙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