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综观人类的文明史,实际上就是人类不断抗击灾难的历史。
不同的灾难对人类文明的意义也不一样。
作为一种精神生产方式,文艺也在对灾难的表现中不断为人类和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优秀的灾难文艺总是能超越局部灾难的表现,接通人类有关灾难的思想传统,不断攀升精神与审美的高度。
所以,如何真实地描绘灾难,刻画灾害中的人物,挖掘特殊情境中人性的复杂性,并进而对灾害进行反思,从而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更理性地面对自然和人类自身,是文艺家们应该长久探索的问题。
可以想见,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灾害将长久地留在中国和世界人民的记忆中,对它的书写也将继续下去。
②我们需要怎样的“抗疫文艺”?如果对世界文艺史上优秀的灾难文艺进行考察,它们大概体现出如下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可以作为此次抗疫文艺创作的参照。
③首先是强烈的现场意识。
现场感最能体现出文艺在灾难面前的人类担当意识。
在富于现场感的灾难文艺作品中,灾难仿佛就发生在读者自己的身边。
它们以逼真的方式将灾难告诉世界,为人们的记忆提供了完整的灾难地理坐标,复现出真实的灾难场景,特定的事件、人物、气氛如在眼前,从而给人以身临其境的强烈震撼。
当然,这一切要经过精心的选择、剪裁,力求将有代表性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与事件呈现出来,从而构成完整的灾难叙事。
优秀的灾难文艺总是能提供令人难忘的人物与故事,尤其是那些堪称中流砥柱的英雄,他们可能本身就是杰出人物,但也可能是平头百姓。
许多作品都将镜头对准了“草根”阶层,普通的、来自各行各业的平头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平凡得让人无法记得住他们的面孔,但当灾难来临时,他们却迸发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力量和智慧人民创造历史,正是他们在灾难中的人生轨迹、性格命运,灾难中的生存与死亡、希望与绝望,彰显出人类社会发展生生不息的力量。
④其次是自觉的超越意识,在发现与反思中建构人文精神。
在优秀的灾难文艺中,反思型的作品令人瞩目,它们常常从一些新的角度去把握,去打量,将灾难中的一切作为思考对象去反思,以忏悔之心检讨错误与教训,以善良的愿望祈祷人类的平安,以建设性的态度呼吁社会的改革,帮助社会成员树立自觉的灾难意识。
对此次新冠肺炎而言,可以预见,我们的文艺将会从人与自然、生命,自我与他人,个人利益与公共关系,疾病与病毒的意义,药物与医疗的本质,国家制度与卫生防控体系及其国民安全保障体系,国际间的救助合作机制,科技创新与科研伦理,社会的文明水平等方面作出思考。
它应该,也必将会把十几年前的非典文艺的灾难美学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⑤最后,优秀的灾难文艺总是能对灾难文艺本身的发展做出贡献。
它们不断丰富世界文艺史上灾难美
学的含义,使灾难文艺成为有别于一般文艺的特殊类型。
在题材、主题、情节结构、人物塑造、思考方式、抒情手段等诸多方面,灾难文艺已经形成和积累出属于自己的艺术表达方式。
灾难往往可以作为重大题材,优秀的灾难文艺从不以为题材就能决定一切,更不会企图只以悲情换取眼泪,它们时刻警惕以浅薄的心灵鸡汤拉低精神的天际线,杜绝以虚假和恶劣的个性化哗众取宠、博人眼球。
唯有坚持艺术良心与艺术理想,椎心泣血,精益求精,才会创作出感天动地的优秀之作。
正因为志存高远,伟大的灾难文艺常常因为其无可比拟的独特性超越其自身,站到了人类思想与艺术的巅峰。
⑥客观地说,中国的灾难文艺总体水平并不高,与中国多灾多难的历史与现实相比,中国为世界贡献出的优秀灾难文艺作品还不多。
现在,中国的文艺家们又一次站在了灾难面前。
相信我们的文艺家们一定会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继承灾难文艺的优秀传统,创新创造,奉献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能与世界灾难文艺经典对话的作品。
(摘自汪政《我们需要怎样的“抗疫文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优秀灾难文艺总能超越局部灾难的表现,因而能够不断提升其精神与审美的高度。
B.灾难文艺要有突出的现场感,就应全面呈现出灾难中有代表性的典型的人物与事件。
C.只要坚持艺术良心和艺术理想,杜绝虚情假意,就能够创作出优秀的灾难文艺作品。
D.灾难面前,我国的文艺家,应担承使命,创作出能与世界灾难文艺经典对话的作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提出问题,然后分析优秀灾难文艺的特点,最后发出呼吁。
B.文章以此次新冠病毒灾难为契机,提出了我们需要怎样的“抗疫文艺”的中心问题。
C.第⑤段主要从反面论述,有力论证了好的灾难文艺作品能为其自身的发展做出贡献
D.第⑥段客观地指出我国虽然有着多灾多难的历史,但优秀的灾难文艺作品却并不多。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挖掘特殊情境中人性的复杂性,对灾害进行反思是文艺家们应长久探索的主要问题。
B.当灾难来临时,普通的百姓可能比英雄人物更能进发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力量和智慧。
C.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新冠病毒能使灾难美学的含义不断丰富而展现出其美好的一面。
D.灾难文艺作品应在题材、情节结构、人物塑造等诸多方面形成自己艺术表达方式。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在马克思目前的讲话》节选,完成小题。
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
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
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
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而当他看到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立即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
例如,他曾经密切注视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进展情况,不久以前,他还密切注视马赛尔·德普勒的发现。
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
4. 文中破折号起什么作用?
5. 在第二节空格处填上合适的称谓。
6. 结合文本,理解画线句子“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的含义。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北斗”覆盖琼宇,“天问”寻访火星,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使悠远的古老传说塑形于“当代神话”,令科幻和现实更紧密地交织于中国人的日常。
科幻作品发展至今,“强设定”和“高概念”已然不再新鲜,与视觉冲击力强劲的特效相比,科幻电影中的“科幻精神”与“人文内核”中那些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人性叩问、社会思辨、生活点滴,才更为引人共鸣、震撼心灵。
想象未来的边界,正是为了看清当下,令观众从一部科幻作品中,得以看见未来、看见众生、看见自己。
唯有生根于现实,寻找到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科幻之路,才是中国科幻文化和相关文学、电影等作品创作在新阶段的必由之路。
对科幻电影而言,技术铸其形,思想赋其魂,用中国人的东方智慧,讲述中国人自己的生命故事,以人类共有的情感连接全世界的命运共同体,绝非“技术层面”可以解决的问题,而是需要从世界文明的疆域中寻找到属于我们自身文化在新时代关于“未来”的定义和定位。
这一切绝不仅仅是科幻文化或相关产业的一时之功能够抵达,而需要更为漫长的时光与积淀,更多经济建设者、文化建设者与多方面行业人才共同凝心聚力。
在文化教育层面,一批文化研究学者和身兼创作者与研究者的青年作家们,正积极滋养着科幻文化与大众趣味的沃土;与科幻相关的文化学科与研究单位相继开设,并持续发展、培育人才、增强影响。
文化争鸣与产业发展交相辉映,才能更好地令科幻文化与产业蒸蒸日上。
展望前景,从“一纸文件”到“一种常态”,从一部作品的“精彩”到一个时代“经典”,中国科幻的新征程,绝非是某个阶段的暂时性突破或模式化重复,而是需要多维且全面的结构性发展。
人类的想象从未停止,有关梦想的故事讲述无尽,而科幻的事业终将薪火相传。
(摘编自覃皓珺《中国科幻:古老传说成就当代神话》,《光明日报》2020年10月28日)材料二:现人类世的科幻文学又可以称为近人类世科幻,指发生在与人类世开端不远的现在和近未来的科幻故事,这类故事更多的是反映现实人类遇到的或即将遇到的人与自然的问题。
从科幻理论研究来说,现人类世的科幻文学或者可以说是科幻现实主义的一种,代表的是科幻现实主义中有关人与自然话题的科
幻。
陈楸帆曾在2012年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颁奖时说过:“科幻在当下,是最大的现实主义。
科幻用开放性的现实主义,为想象力提供了一个窗口,去书写主流文学中没有书写的现实。
”正如他所言,中国的现人类世科幻文学写作也是基于与现实的关系。
他在《荒潮》中描写了一个全球化产业链下回收电子垃圾的小镇“硅屿”。
异化的垃圾人与享受着全球化“高尚生活”的新富阶层共同生活在“硅屿”,他们之间的差异因为价值的剥夺与被剥夺、对他者的歧视与他者的反抗,在因垃圾病毒的侵袭产生的变异垃圾人影响下,被无穷地放大且变得不可调和。
而这种对当代中国社会民生问题极度关切的科幻现实主义小说中,作者用他陌生化的笔触将当代中国人面临的困境一一映射在虚构的近未来世界中,让我们既疏离又亲近。
同样,灰狐的《固体海洋》作为现人类世毒物题材科幻文学作品,则立足于被塑料垃圾污染的海洋背景。
作者对海洋塑料垃圾的想象似乎来自大洋上四处漂浮的塑料垃圾岛,他以变异的融塑细菌赋予了塑料岛生命,塑料细菌通过海洋传播,使人类婴儿变异、动物罹患癌症甚至与塑料垃圾融为一体,而这又好似日本水俣病的重演。
就像人类世所观照的环境人文学理论所言,环境和人文不再是二元对立的,而是一个有机整体。
这就意味着对海洋的污染终会反噬人类己身,只有正视这种破坏和污染,努力去保护海洋,才是保护人类自身。
同样立足于人类世环境人文学理论的还有与地球环境破坏相关的科幻。
阿缺在《深处》中利用科幻手法将地球描绘成人类的母亲,而人类不听从地球母亲的劝告反而杀害地球母亲的行为最终使人类在宇宙中四处流浪。
此外,还有与气候危机相关的科幻,如吴显奎的《勇士号冲向台风》,主人公试图用核弹去阻止台风且最终似乎成功了,但现实却完全不可能。
正如哲学家戴尔·杰米森(Dale Jamieson)的判断,人类世显示了“人类改变地球生态系统的强大力量,同时显示了人类极度的无能,因为很多改变及其后果并非人类所愿,通过个人或小集体也无法得到弥补”。
中国科幻文学发展似乎缺少历史传承和延续,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核心科幻发展不过40年。
人类世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也与中国科幻成熟发展的时间相近,它们之间既相互观照又相互影响。
中国科幻立足于人类世视野去创作,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科幻小说的表现手法和文学水准,也有利于中国科幻文学性的提升;立足人类世文学批评去观照中国科幻,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终将为地球的发展带来不可忽视的改变,而中国科幻作家也将积极回应这种改变,并用自己的创作去印证中国在世界的发展与变化,让中国科幻的发展与中国经济的成长并行腾飞!
(摘编自付昌义、张洁《人类世视野下的中国科幻文学》,《科普创作》2020年02期)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北斗”卫星的成功发射,“天问”踏上探索火星的路程,这些以古老传说来命名的“当代神话”都是我国人民日常生活中科幻和现实更加融合的明证。
B.新阶段中国科幻作品创作的必由之路就是要让观众能从作品中看见未来、众生和自己,从而想象未来的边界,立足现实,进而寻找中国本土特色的科幻之路。
C.陈楸帆的颁奖词指出,当下的科幻是最大的最具开放性的现实主义,它能让科幻作家从与主流文学作家不同的创作角度,发挥想象力,书写另一种现实。
D.材料二认为,真正意义上的我国核心科幻发展的时间也就是40年,所以从这个角度看的话,我国科幻文学发展是缺少历史传承和延续的。
8.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天拍摄一部引人共鸣、震撼心灵的科幻电影,虽然离不开特效带给人的强劲的视觉冲击力,但更要在影片中能叩问人性、引人思辨、贴近日常生活。
B.《荒潮》作者成功地将当代中国人面临、由全球化产业链下电子垃圾回收引发的系列问题,置于近未来世界中展现出来,让读者产生陌生和亲近共存的感觉。
C.《固体海洋》中,灰狐将视角定位于被塑料垃圾污染的海洋,通过写塑料细菌给人类带来的反噬,呼吁人们只要正视这种污染的现实,就能保护人类。
D.我国科幻小说表现手法和文学水准的丰富需要立足于人类世视野去创作,而从人类世视角切入的中国科幻文学的文学批评更让人了解中国的巨大作用。
9.根据材料内容,下列电影讲述的故事不属于现人类世科幻范畴的一项是()
A.《程序恋人》:在人工智能的大背景之下,人类和机器发生了一段恋情。
B.《<坏未来》:陨石掉在地球上,路过的两个人被辐射,最后形成不相同的性格的故事。
C.《空气侠》:幼年丧父的主人公希望自己成为英雄,有了超能力后,他却发现一切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
D.《姜子牙》以“封神大战”为前情,讲述了姜子牙跨越人、神、妖三界,为苍生而战的史诗传奇。
10.请结合材料内容,给“现人类世的中国科幻电影”下一个简要定义。
11.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庄公五年,取齐女为夫人,好而无子。
又取陈女为夫人,生子,蚤死。
陈女女弟亦幸於庄公,而生子完。
完母死,庄公令夫人齐女子之,立为太子。
庄公有宠妾,生子州吁。
十八年,州吁长,好兵,庄公使将。
石碏谏庄公曰:“庶子好兵,使将,乱自此起。
”不听。
二十三年,庄公卒,太子完立,是为桓公。
桓公二年,弟州吁骄奢,桓公绌之,州吁出奔。
十三年,郑伯弟段攻其兄,不胜,亡,而州吁求与之友。
十六年,州吁收聚卫亡人以袭杀桓公,州吁自立为卫君。
为郑伯弟段欲伐郑,请宋、陈、蔡与俱,三
国皆许州吁。
州吁新立,好兵,弑桓公,卫人皆不爱。
石碏乃因桓公母家於陈,详为善州吁。
至郑郊,石碏与陈侯共谋,使右宰丑进食,因杀州吁于濮,而迎桓公弟晋於邢而立之,是为宣公。
宣公十八年,初,宣公爱夫人夷姜,夷姜生子伋,以为太子,而令右公子傅之。
右公子为太子取齐女未入室而宣公见所欲为太子妇者好说而自取之更为太子取他女。
宣公得齐女生子寿、子朔,令左公子傅之。
太子伋母死,宣公正夫人与朔共谗恶太子伋。
宣公自以其夺太子妻也,心恶太子,欲废之。
及闻其恶,大怒,乃使太子伋於齐而令盗遮界上杀之,与太子白旄,而告界盗见持白旄者杀之。
且行,子朔之兄寿,太子异母弟也,知朔之恶太子而君欲杀之,乃谓太子曰:“界盗见太子白旄,即杀太子,太子可毋行。
”太子曰:“逆父命求生,不可。
”遂行。
寿见太子不止,乃盗其白旄而先驰至界。
界盗见其验,即杀之。
寿已死,而太子伋又至,谓盗曰:“所当杀乃我也。
”盗并杀太子伋,以报宣公。
宣公乃以子朔为太子。
十九年,宣公卒,太子朔立,是为惠公。
(节选自《史记·卫康叔世家》)
1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右公子为太子取齐女/未入室/而宣公见所欲/为太子妇者好说而自取之/更为太子取他女/宣公得齐女生/子寿、子朔/令左公子傅之
B. 右公子为太子取齐女/未入室而宣公见/所欲为太子妇者好/说而自取之更为太子取他女/宣公得齐女/生子寿、子朔/令左公子傅之/
C. 右公子为太子取齐女/未入室/而宣公见所欲为太子妇者好/说而自取之/更为太子取他女/宣公得齐女/生子寿、子朔/令左公子傅之/
D. 右公子为太子取齐女/未入室而宣公见/所欲为太子妇者/好说而自取之/更为太子取他女/宣公得齐女生/子寿、子朔/令左公子傅之/
13.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女弟,古汉语中是一个词,妹妹的意思,文中陈女妹妹被庄公宠幸生子名完。
B. 庶子,妾所生之子,地位低于嫡子,一般也能承奉祖庙祭祀和承袭父祖地位。
C. 弑,古时称臣杀君、子杀父母,文中州吁聚集卫国逃亡的人袭击并杀死桓公。
D. 旄,又称“旄节”,以竹为竿,上缀以牦牛尾,是使者所持的信物(凭证)。
14.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庄公不听进谏。
庄公不听石腊劝谏,派州吁做军队的将领,结果祸乱从此兴起。
B. 州吁终得恶报。
州吁弑君并自立为国君,最后却在濮地被石蜡与陈侯谋划杀害。
C. 兄弟争死相让。
太子与子寿、子朔为异母兄弟,兄弟三人互相推让,争着去死。
D. 太子谨遵父命。
太子仍不愿“逆父命求生”,被宣公暗中命令的边界大盗所杀。
15.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为郑伯弟段欲伐郑,请宋、陈、蔡与俱,三国皆许州吁。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北戍琅邪城①诗
江孝嗣②
驱马一连翩,日下情不息。
芳树似佳人,惆怅余何极。
薄暮苦羁愁:终朝伤旅食。
丈夫许人世,安得顾心臆。
按剑勿复言,谁能耕与织!
[注]①琅邪城:东晋在南京北所建。
②江孝嗣:南北朝时南朝齐人。
1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通过描述诗人北赴边城途中的典型情节和内心活动,刻画出一位戍边者形象。
B.职责在身,诗人策马急赴戍所,风餐露宿,昼夜兼程,日落西山也毫无止歇之念。
C.离家渐远,更兼路途辛苦,诗人见路旁的芳树不禁念起为牵挂自己而惆怅的佳人。
D.诗歌最后四句以“安得”“谁能”两处反诘,以及按剑的动作,卒章明志,表情强烈。
17.诗中人物的情绪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诗句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4小题)
(1)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________________;大阉亦逡巡畏义,________________。
(张溥《五人墓碑记》)
(2)夫在殷忧,________________;既得志,________________。
(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3)________________,其势不俱生。
吾所以为此者,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4)丘也闻有国有家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季氏将伐颛臾》)
(5)________________,申之以孝悌之义,________________。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
19.阅读下面的漫画,请说明画面的主要内容,并概括漫画的寓意。
(不超过80字)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11分)
20.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中有“数罟不入洿池”的话,《史记》中也有“网开一面”的说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不滥采滥伐,与自然和谐相处,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请针对这一共识拟写一条公益广告语。
要求:主题鲜明,形式工整,20字以内。
四、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0年7月7日凌晨,安徽省黄山市歙县遭遇50年一遇的洪涝灾害,县城多处严重积水、道路受阻。
有的监考人员蹚水进入学校,有的考生坐在挖掘机的铲斗里,有的是用皮划艇、冲锋舟载来的……经教育部批准,在因疫情推迟高考一个月后,歙县考区7月7日的语文、数学科目考试又因自然灾害再次延期举行。
7月7日晚上,歙县二中的教室里灯火通明,该校600多名考生回到教室上晚自习。
为了尽快平复考生情绪、鼓舞考生士气,歙县二中准备连夜召开学生广播会。
请从歙县二中校长、高三考生、考生家长三者中选择一个身份,写一篇面向全校高三学子的广播稿。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全面提取信息,精准筛选,细心比对,灵活理解。
常见的陷阱设置有:遗漏信息、添油加醋、未然与已然、偷换概念、张冠李戴、曲解文意等逻辑错误。
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A项,强加因果。
“文艺总能超越局部灾难的表现”与“能够不断提升其精神与审美的高度”之间并无因果关系。
B项,曲解文意。
依据第③段,“这一切要经过精心的选择、剪裁,力求将有代表性的、具有典型义的人物与事件呈现出来”可知,“全面呈现”的说法不对。
C项,“只要……就”的表述太绝对。
原文的的表述是:唯有坚持艺术良心与艺术理想,椎心泣血,精益求精,才会创作出感天动地的优秀之作。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作者观点,分析论证过程的能力。
议论文论证就是用论据(事实论据、道理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
要梳理清楚论证思路,要熟练掌握常见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及其作用。
最后对选项进行仔细解读,明辨正误,把每一个选项和文章中对应句子进行比对,结合选项加以分析,找出错误选项及错误的地方。
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C项,分析不当。
第⑤段主要从正面论述,有力论证了好的灾难文艺作品能为其自身的发展做出贡献,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