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课标版高中历史必修1《太平天国运动》温故知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太平天国运动
温故知新
新知预习
一、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
1.背景:
激化了中国的社会矛盾。

2.组织酝酿:
创立;撰写《》《》《》等文章,宣传革命思想,形成领导核心。

3.兴起:
1851年初,洪秀全在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

4.发展
(1)1851年9月,太平军攻克,初步建立政权。

(2)1853年,太平军定都,同对峙。

(3)1853~1856年,太平军进行和,太平天国达到全盛时期。

二、《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1.前期——《天朝田亩制度》
(1)内容:按和平均分配土地;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

(2)目的:建立“,,,,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3)意义:突出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的强烈愿望。

(4)局限性:体现了思想,幻想在分散的基础上实行均贫富。

2.后期——《资政新篇》
(1)内容:政治上,主张等;经济上,主张发展等;文教上,提倡设立等。

(2)性质:具有鲜明的。

(3)意义: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的方案。

(4)局限性:没有反映农民当时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

三、太平天国的失败
1.转折点:
太平天国内部矛盾爆发,、被杀,出走。

2.暂时稳定局势:
陈秀成和合力打垮,发动战役。

3.最后失败
(1)1860年,开始配合清军进攻太平军。

(2)1861年,陷落,天京失去屏障。

(3)1864年,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知识回顾
背景链接 鸦片战争后,社会矛盾的激化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

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使同学们对中国近代的农民运动有了恰当认识。

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有一定的必然性,时代没有赋予太平天国改朝换代的任务。

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与近代民主革命的关系:农民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但依靠单纯的农民运动无法完
成民主革命的任务,也无法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农民必须在先进力量的组织领导下以及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参加民主革命和建设,才能恰当地发挥自身的力量。

通过历史学习,使同学们关注中国农民问题,认识到农民问题是中国社会的基本问题之一。

知识链接
1.太平天国的兴起与发展:拜上帝教创立、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天京定都、北伐、东征、西征。

2.《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和意义。

3.太平天国的失败:天京事变、重建领导核心、后期防御战、天京陷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