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每周一测 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周一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l2O3难溶于水,不跟水反应,所以它不是Al(OH)3对应的氧化物B.因为Al2O3是金属氧化物,所以Al2O3是碱性氧化物
C.Al2O3能跟所有的酸、碱溶液反应
D.MgO中的杂质Al2O3可以用NaOH溶液除去
2.下列关于铁矿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3O4
B.铁矿石的主要成分与铁锈的主要成分相同
C.磁铁矿粉末溶于盐酸后,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
D.Fe3O4俗称铁红
3.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Fe3O4为磁性氧化铁,其中铁的化合价为+2和+3
B.FeO、Fe2O3均为碱性氧化物,均与盐酸反应
C.Fe(OH)2不稳定,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D.Fe(OH)3比Fe(OH)2稳定
4.下列各图示中能较长时间看到Fe(OH)2白色沉淀的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5.下列各项操作中,不发生“先产生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 现象的是
①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
②向 NaAlO2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③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
④向硅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盐酸。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6.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Y既能与X反应又能与Z反应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7.以下物质之间的每步转化中,都能通过一步实现的是
①Fe→FeCl2→Fe(OH)2→ Fe(OH)3
②Na→Na2O→Na2CO3→NaHCO3→NaOH
③Mg→MgCl2→Mg(OH)2
④Al→Al2O3→Al(OH)3
⑤Al→NaAlO2→Na2CO3
A.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8.向一定量Fe3O4和Fe的混合物中加入50 mL 2 mol·L−1H2SO4溶液,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448 mL(标准状况下)的气体。
向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红色出现。
则用足量的CO在高温下与相同质量的此混合物充分反应,能得到铁的质量为
A.2.8 g B.5.6 g C.11.2 g D.22.4 g
9.在某无色溶液中缓慢地滴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此确定,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
A.H+、Mg2+、Al3+ B.Mg2+、Al3+、Fe2+ C.H+、Ba2+、Al3+ D.只有Mg2+、Al3+
10.某溶液中含MgCl2和AlCl3各0.01 mol,向其中逐滴滴加1 mol/L的NaOH溶液至过量,下列关系图正确的是
11.一些氧化物和单质之间可发生如图所示的反应:
其中,氧化物(Ⅰ)是红棕色固体,氧化物(Ⅱ)、(Ⅲ)、(Ⅳ)在反应条件下都是气体。
(1)氧化物(Ⅰ)的化学式(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氧化物(Ⅱ)的化学式(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某研究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温度对CO还原Fe2O3的影响(固定装置略)。
(1)写出MgCO3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尾气的方法为__________。
(3)将研究小组分为两组,按上图装置进行对比实验,甲组用酒精灯、乙组用酒精喷灯对装置D加热,
反应产物均为黑色粉末(纯净物)。
两组分别用产物进行以下实验:
步骤操作甲组现象乙组现象
1 取黑色粉末加入稀盐酸溶解,无气泡溶解,有气泡
2 取步骤1中溶液,滴加K3Fe(CN)6]溶液蓝色沉淀蓝色沉淀
3 取步骤1中溶液,滴加KSCN溶液变红无现象
4 向步骤3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红色褪去先变红,后褪色
①乙组得到的黑色粉末是_________。
②甲组步骤1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乙组步骤4中,溶液变红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从实验安全考虑,题图装置还可采取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已知A为淡黄色固体,R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单质,T为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金属单质,D 是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C、F是无色无味的气体,H是白色沉淀,W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出现红色。
(1)物质D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E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点燃气体F前必须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H在潮湿空气中变成M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反
应类型是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4)B和R在溶液中反应生成F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D
2.【答案】C
【解析】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A错误;铁矿石的种类有多种,而铁锈的主要成分为Fe2O3,故B错误;Fe3O4俗称磁性氧化铁,D项错误。
3.【答案】C
【解析】Fe(OH)2不稳定,但不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而是易被氧化,故C错误。
4.【答案】B
【解析】因为Fe(OH)2在空气中很容易被氧化为红褐色的Fe(OH)3,即发生4Fe(OH)2+O2+2H2O=== 4Fe(OH)3。
因此要较长时间看到Fe(OH)2白色沉淀,就要排除装置中的氧气或空气。
①、②原理一样,都是先用氢气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并使生成的Fe(OH)2处在氢气的保护中;④中液面加苯阻止了空气进入;③由于空气中的氧气,能迅速将Fe(OH)2氧化,因而不能较长时间看到白色沉淀。
5.【答案】C
6.【答案】A
【解析】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与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均反应,①正确;碳酸钠和氢氧化钾不反应,②错误;过氧化钠和水以及CO2均反应,③正确;铜和稀硫酸不反应,④错误,答案选A。
7.【答案】C
【解析】①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氯化亚铁与碱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氢氧化亚铁被氧气氧化为
氢氧化铁,每步转化都能一步反应实现,故①正确;②钠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4Na+O2===2Na2O,氧化钠和CO2反应生成Na2CO3,Na2CO3与过量的水和CO2反应生成NaHCO3,NaHCO3与足量的Ca(OH)2反应生
成NaOH,故②正确;③镁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镁,Mg+Cl2点燃
MgCl2,氯化镁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
氢氧化镁沉淀,MgCl2+2NaOH===Mg(OH)2↓+2NaCl,故③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④铝解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氧化铝不溶于水,不能一步生成氢氧化铝,故④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⑤Al与NaOH反应生成NaAlO2,NaAlO2溶液中通入适量的CO2,得Na2CO3溶液,故⑤正确;故选C。
8.【答案】B
【解析】Fe3O4和Fe的混合物中加入硫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生成了铁的硫酸盐,因加入KSCN 溶液,无血红色出现,说明只生成硫酸亚铁,根据;硫酸根守恒则:n(FeSO4)=n(H2SO4)=2 mol/L×0.05L=0.1 mol,足量CO与相同质量的Fe3O4和Fe,根据Fe元素守恒n(Fe)=n(FeSO4)=0.1 mol,故m(Fe)=0.1 mol×56 g/mol=5.6 g,故答案为B。
9.【答案】A
【解析】由图像可知,第一阶段无沉积产生,说明含有H+,由第三阶段沉淀部分缓解,说明含有Al3+、Mg2+。
10.【答案】C
【解析】MgCl2和AlCl3各0.01 mol,与1 mol/L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Mg(OH)2和Al(OH)3各0.01 mol,当沉淀达到最大时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可得NaOH溶液的体积为50 mL;当NaOH溶液过量时,0.01 mol氢氧化铝会溶于过量的1 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Al(OH)3+OH−===Al(OH)4]−,消耗氢氧化钠溶液10 mL,故沉淀达最大值后,再加氢氧化钠溶液,沉淀量减小,直到最后剩余氢氧化镁沉淀0.01 mol。
综上分析,选C。
11.【答案】(1)Fe2O3CO
(2)Fe2O3+3CO 高温
2Fe+3CO2
CO+H2O(g)高温
CO2+H2O
12.【答案】(1)MgCO3△
MgO+CO2
(2)除去CO2点燃
(3)①Fe
②Fe3O4+8H+===2Fe3++Fe2++4H2O
③Fe2+被氧化为Fe3+,Fe3+遇SCN-显红色④在装置B、C之间添加装置E防倒吸(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解析】(1)难溶的碳酸盐受热易分解为氧化物和CO2,因此MgCO3受热分解得到产物是MgO与CO2,MgCO3
分解的化学方程式MgCO3△
MgO+CO2。
(2)结合实验目的可知在装置B处,CO2与Zn作用生成CO气体,进入后面装置进行实验,故装置C中
NaOH是用来吸收CO中混有的CO2气体;CO气体不一定完全反应,因此尾气中会有CO,可利用其可燃性采取点燃法来进行尾气处理。
(3)①利用黑色固体可溶于盐酸并产生气体,结合“原子守恒”可知用酒精喷灯的乙组实验得到的固体
为Fe;②利用甲组现象可知Fe2O3与CO在酒精灯加热的条件下,Fe2O3被还原得到黑色固体为Fe3O4,由此可写出反应离子方程式为Fe3O4+8H+===2Fe3++Fe2++4H2O;③因Fe3+遇SCN−显红色,所以步骤4中溶液变红是溶液中Fe2+被Cl2氧化为Fe3+所致、溶液褪色的原因可能是Cl2将SCN-氧化。
④若B处停止加热后,C中液体易倒吸入B中引起玻璃管炸裂,因此可采取的改进措施是在装置BC之间添加装置E防倒吸。
13.【答案】(1)Fe3O4 FeCl2
(2)检验气体纯度
(3)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4Fe(OH)2+2H2O+O2===4Fe(OH)3化合
(4)2Al+2OH−+2H2O===2
2
AlO +3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