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转业备考资料公共基础知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基础知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涵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该制度的核心目的是让少数民族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

二、自治地方
民族自治地方有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注意:没有自治乡、自治镇,民族乡不是自治地方。

三、自治机关
自治区、州、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属于自治机关,自治机关除了享有宪法和组织法规定的职权外,还可以依法行使广泛的自治权。

四、首长担任
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本民族公民担任;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常委会中应当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本民族公民担任主任或副主任。

五、自治权
(1)制定自治法规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制定自治法规,自治法规包括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自治区的自治法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法规报省或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2)变通执行权
民族自治机关可以根据本地方的实际情况,经制定该决议、命令和决定的国家机关批准后,可以变通或者停止执行该机关的决议、命令和决定。

(3)治安权
民族自治机关的自治机关经国务院批准后,可以组织维护本地方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

(4)财政自主权
自治机关有管理地方财政的自治权,凡是依照国家财政体制属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收入,都应当由自治机关自主地安排使用。

例题分析:
1、下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说法正确的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目的在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B.民族自治地方有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自治乡
C.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
D.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可以自行组织维护本地方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
【答案】C。

解析:A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目的在于保障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权利,错误;B项,民族自治地方有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没有自治乡、镇,民族乡也不是自治地方,错误;C项,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正确;D项,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经国务院批准后可以组织维护本地方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错误。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