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26、全神贯注PPT、优质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明确要求 1、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体现人们相互关心的事。出示习作要求: 2、事情发生在怎样的环境里?是怎样发生、发展、变化的? 3、习作时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 二、要表达真情实感
举例启发 1结合习作要求,从课文中找出适合的内容,作为示例。引 导学生体会 、交流。 2教师总结、点拨。 三、搜索题材 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请打开你记忆 的闸门 ,搜索那些令你感动的故事。 启发学生从时间(懂事的时候、上学前、去年、今年、上个月、 上星期 、最近……)、地点(家里、学校、邻居家、外婆家、公车上、 郊外 ……)、人物(父母、外公外婆、爷爷奶奶、老师同学……)等 角度去 搜索题材。
自学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
3.把自己认为最能表现罗丹工作时全 神贯注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再联 系实际说说对课文最后一句话的体会。
邀请 挚友 端详 上锁 痴心 塑像 打扰 异样 径自 猛然 见怪 感触 全神贯注 叽哩咕噜 仪态端庄 莫名其妙
• 端详:仔细地看。 • 径自:自作主张,直接行动。
二、佳作共赏 这次习作要求大家写生活中相互关心令人感动之事,写出真情实 感,并 且注意动作、语言、心理等细节描写。看到好文章或精彩片断 的同学请 举手,或者自荐。 1、请写得好的同学朗读自己的习作或习作片断,其他学生认真 听,适 当做笔记。学生自评。 2、听了这篇作文,你最欣赏的是什么?有没有写出真情实感? 哪些情 节描写得比较具体?是怎样写具体的?学生评点,教师总结。
3、教师推荐好文,师生共同评议。
三、指点迷津 1、教师提出批阅中发现的问题,师生讨论如何修改。 2、动手修改 3、学生根据受到的启发,分头修改自己的习作。
回顾·拓展三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引导学生学习作者 如何通 过环境和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细致的描写。 2.读背并积累中华传统美德的名言警句。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中华传统美德的名言警句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交流平台 1.学生读例句,讨论这些句子对于抒发美好情感的作用。
深有感触:做事要全神贯注
做必 值须 得全 做神 的贯 事注
2、理解课文,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感受真情。 3、能够运用自己掌握的读书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学会关爱他人。 三、课前准备
课件 教 学 过 程 一、谈话揭题 1、教师:生活贫困的桑娜和渔夫,有着乐于助人的美好心灵; 一位残 疾青年善意的谎言背后,只是为了能让“我”安心看书;清晨 的树林中 ,一位倾听“我”拉琴的陌生老人,给了“我”信心。人间 处处有真情 啊!今天,我们要学习另一个关于“倾听”的真情故事。
动作、神态描写
3. 罗丹径自走出门去,随手拉
上门准备上锁。 动作描写 4. 茨威格莫名简直其把妙你,忘记赶了忙。 叫住罗
丹:“喂!亲爱的朋友,你怎么啦? 我还在屋子里呢!”罗丹这才猛然想 起他的客人来,他推开门,很抱歉地 对茨威格说:“哎哟!你看我,简直 把你忘记了。对不起,请不要见怪。”
语言描写
读了课文,我觉得罗丹真是一个益精求 精、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人,因为他 工作时全神贯注。
我也来说一说。
请你联系实际说说对课文 这一句话的体会。
5. 那一天下午,我在罗丹工作室里学到的,比我 多年在学校里学到的还要多。因为从那时起,我知 道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 就应该全神贯注。
主要内容:
法国大雕塑家罗丹邀请 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 到家里做客。罗丹全神贯注 地投入到雕塑工作之中,完 全忘记了客人存在。
把自己认为最能表现罗丹
工作时全神贯注的句子画下来, 读一读。
1. 饭后,罗丹带着这位挚友参观他的工作室。走 到一座刚刚完成的塑像前,罗丹掀开搭在上面的湿 布,露出一座仪态端庄的女像。
4、你画出了哪些句子,能给大家读一读吗?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学生自由发言)
三、研读感悟 1、苏珊,一个普普通通的接线员,我还没有见过她时,已把她 当作 ──(学生:我的第二个母亲) 1出示句子: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 如同我第二 个母亲的人。(齐读) 2母亲,那是我们最熟悉、最可亲近的人哪!而我,却把从 未谋面的苏 珊当成了我的第二个母亲,这是对苏珊多么高的评价啊!
出示苏珊留言: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讨论:苏珊为什么要留言?你怎么理解她的留言内容?(怕我伤 心、难过;要我乐观对待生活……) 4、请同学们想一想,苏珊在写留言前会想些什么? 小练笔:就要离开了,苏珊想: 。 5、交流练笔。 四、总结深化 1、同学们,让我们再次读课题,齐读:用心灵去倾听。 用心灵去倾听 的是什么? 一根电话线让我们心灵相通,有一首歌写得好(课件出示): 接受我 的关怀,期待你的笑容!“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 走进我们的视野,从此不再陌生,人类的面孔就是爱的表情!告诉你 一 个发现,你和我都会感动,世界很小,是个家庭! 2、同学们,让我们用爱心去对待生活,让爱在我们的心灵深处 扎根!
2、那么,苏珊是怎么看待“我”和她之间的交往的? 引读:苏珊对我说,她也要感谢我。她说她没有孩子,我的电话 使她感 受到了做母亲的幸福。 同学们,生活就是这样,当你用心付出的同时,不经意间也能得 到意想 不到的收获。 3、同学们,苏珊对“我”母亲般的关爱一直到她离开人世之前, 细心 的孩子,不知你发现了没有?
你能说说为什么吗?让我们从课文中去找答案。 3学生交流谈感受。 4接线员工作是非常繁忙的,面对我的求助,如果换了其他 人,可能会 怎样做?(不予理睬、粗暴打断……)苏珊却不是这样, 面对一个从未 谋面的小孩,她付出了母亲般的爱心。 5再次齐读: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 如同我第二 个母亲的人。
夜很深了,工作了大半天的牛顿觉得有些饿了, 就放下工作走进饭厅准备吃晚饭,可是他打开盘子, 看见里面全是骨头,他好象恍然大悟似的,自言自 语地说:“噢,我已经吃过晚饭了!”说完,他又 继续去工作了。至于请朋友吃饭的事,早被他抛到
九霄云外去了。
修改
全 女像 神 贯 注
原因:发现毛病 经过:修改塑像(动作 语言 神态) 结果:忘记挚友
• 联系实际体会:
•
人类的一切工作要想做得好,
都应该像罗丹一样全神贯注去做。
(理解)
• 我们在学校可以学到很多知识 ,但要想把工作做好,获得成功, 一定要靠这种全神贯注,认真执著 的精神。学到一种态度比学很多知 识更加重要!(联系实际)
废寝忘食
牛顿请一位朋友来吃晚饭,朋友按时来了,饭 菜都已经摆好,可是,牛顿还在工作。朋友就坐在 饭桌旁边静静地等着他,等啊等,过了好长时间, 饭菜都凉了,还不见牛顿来,朋友只好自己先吃。 吃完后,他突然想了个主意,要和牛顿开个玩笑。
口语交际·习作三 学习目标 1、了解和认识辩论,对辩论产生一定的兴趣,能积极尝试,参
与辩论。 2、写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事情,要有真情实感,注意环境描 写与心理活 动的刻画。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读题引入 1、读课本“口语交际”,理解辩题。 2、确定观点,准备辩论 先确定自己是持反对还是赞成的观点,再选择支持自己观点的事 例,准备5 分钟。
2、出示课题:用心灵去倾听 怎样的听是“倾听”?(细心地听)用心灵怎么去倾听?请打开 本, 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用心感受。
二、初读感知 1、大声朗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读得不畅的地 方做个 记号,再读一遍。自己特别有体会的句子可以划下来。
2、指名轮读课文,正音。 3、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动人故事?(引导了解“我”和苏珊的 交往过 程)
罗丹是法国著名的雕塑家,1840 年出生,1917 年去世。罗丹创作的《青铜时代》《思想者》《雨果》 《巴尔扎克》等人物雕塑,神态生动,内涵丰富,深 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他的创作对欧洲近代雕塑的 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罗丹说: “美是到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他 鼓励人们关注生活,不断发现生活中的美。
茨威格不禁拍手叫好,他向罗丹祝贺,祝贺又 一件杰作的诞生。罗丹自己端详一阵,却皱着眉头, 说: “啊!不,还有毛病······左肩偏了点儿,脸上······ 对不起,请等一等。” 他立刻拿起抹刀,修改起来。
动作、神态和语言描写
2.只见罗丹一会儿上• 前• ,一会儿 后• 退• ,嘴里叽•
哩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
小组辩论 1八人为一组,进行辩论,每组推荐一人准备参加全班辩论。 2辩手根据同伴的提示,对自己的发言进行补充修改。 班级辩论 3说明要求:在辩论中要做到态度诚恳,语言得体,阐述观 点要言之有理等 。 4分组:根据所持观点将全班分为两组。 二、辩论 师生点评辩论情况。 三、课堂小结 肯定双方说得对的地方,以使对问题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 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他把地板踩• 得• 吱 吱响,手不• 停•地挥•动•······
动作、神态描写
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罗丹越干越有劲, 情绪更加激动了。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 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大约过了一个小时,
罗吁丹了才口停气下,来重,新对把着湿女布像披痴在• 痴塑•地像• 微上笑。,然后轻• 轻• 地•
四、布置习作 根据习作要求,完成习作。
第三课时 习作讲评 一、名言激趣 1、出示名言,激发修改兴趣。 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 惜。
──鲁迅 我把《永别了武器》的最后一页修改了三十几遍,然后才满意。 我把《 老人与海》的手稿读过将近两百遍才最后付印。 ──海明威 2、交流习作 大声朗读习作,根据教师的批阅内容,同桌间交流,互相讨论、 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