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列国志小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周列国志小故事
在东周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各国之间纷争不断,英雄豪杰辈出,留下了许多令人难忘的故事。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鸣惊人”的楚庄王。
楚国在当时是一个大国,但楚庄王即位之初,却整日沉溺于酒色,不理朝政。
大臣伍举心急如焚,决定冒死进谏。
一天,伍举入宫晋见楚庄王,只见楚庄王左抱郑姬,右拥越女,正坐在钟鼓之间,好不惬意。
伍举巧言问道:“有一只鸟落在山上,三年不飞不鸣,这是怎么回事?”楚庄王明白他的意思,回答说:“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
”伍举听了,心中稍有宽慰,便退了下去。
然而,楚庄王依然故我,依旧过着荒淫的生活。
大臣苏从又进谏,楚庄王大怒,斥责苏从:“你难道不知道我下的禁令吗?”苏从毫无惧色,回答道:“如果我的死能让大王醒悟,那也是值得的。
”楚庄王终于被苏从的忠诚所感动,从此开始励精图治。
他整顿内政,起用了一批贤能之士,如孙叔敖等。
在军事上,他扩充军队,训练士卒,使楚国的国力日益强盛。
后来,楚国在邲之战中大败晋国,成为了春秋时期的霸主之一。
还有一个“唇亡齿寒”的故事。
虞国和虢国是两个相邻的小国。
晋国想要攻打虢国,但要经过虞国。
晋献公就派大臣荀息带着名马和美玉去贿赂虞国国君。
虞国国君贪图
财宝,答应借道给晋国。
虞国大夫宫之奇劝阻国君说:“虢国和虞国就
像嘴唇和牙齿,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
虢国一旦灭亡,虞
国也难以自保。
”但虞国国君不听劝告。
晋国借道虞国,很快就消灭了虢国。
在回师途中,又顺便灭掉了虞国。
虞国国君这才后悔莫及,但已经为时太晚。
“赵氏孤儿”的故事更是充满了悲壮与正义。
晋国大臣赵盾一家被奸臣屠岸贾陷害,满门抄斩。
赵盾的儿媳庄姬
公主当时怀有身孕,躲入宫中生下了一个男婴,取名赵武。
屠岸贾得
知后,四处搜查,想要斩草除根。
赵家的门客公孙杵臼和程婴商议,决定用计保护赵氏孤儿。
他们找
来一个婴儿,穿上华丽的衣服,藏在山中。
然后程婴假意去告密,引
屠岸贾的人找到了那个婴儿。
公孙杵臼大骂程婴是个叛徒,与程婴一
起被屠岸贾杀死。
而真正的赵氏孤儿赵武则被程婴悄悄带出,藏在民间,抚养长大。
后来,赵武在韩厥等忠臣的帮助下,终于为赵家洗刷了冤屈,诛杀了
屠岸贾。
再来说说“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
周幽王是西周的最后一位君主,他昏庸无道,宠爱褒姒。
褒姒虽然美丽,但却从来不笑。
为了博得美人一笑,周幽王竟然想出了一个荒唐的主意——点燃烽火台。
烽火台是古代用来传递军情的重要设施,一旦点燃,诸侯们就会以为有敌来犯,纷纷率兵前来救援。
周幽王点燃烽火台后,诸侯们急忙赶来,却发现没有敌人,褒姒看到诸侯们的狼狈相,终于笑了。
周幽王见此,十分高兴,多次点燃烽火台戏弄诸侯。
后来,犬戎真的来攻打西周,周幽王再次点燃烽火台,但诸侯们以为又是周幽王的恶作剧,都没有前来救援。
最终,西周灭亡,周幽王也被杀。
这些东周列国志中的小故事,生动地展现了那个时代的政治斗争、军事谋略、人物风采以及道德伦理。
它们不仅是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更是我们了解古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各国君主为了争夺霸权,不择手段;大臣们为了国家的利益,不惜舍生忘死;百姓们则在战乱中艰难求生。
但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孕育出了无数的英雄豪杰和传奇故事。
比如“鸡鸣狗盗”的孟尝君。
孟尝君喜欢招揽门客,无论出身贵贱,只要有一技之长,他都收为门客。
有一次,孟尝君出使秦国,被秦王扣留。
他的门客中有一个善于学鸡叫的人,半夜学鸡叫,引得周围的鸡也跟着叫,守城的士兵以为天亮了,就打开了城门,孟尝君得以逃脱。
还有一个门客善于钻狗洞偷东西,他偷出了秦王的狐白裘,献给了秦王的宠妃,让宠妃帮忙说情,孟尝君这才得以回国。
“老马识途”的故事也很有趣。
齐桓公出兵攻打山戎,返回时迷路了。
管仲说:“老马的智慧可以利用。
”于是放开老马,让它们在前边走,大家跟着,终于找到了回去的路。
东周列国时期,这样的故事数不胜数。
它们或充满智慧,或展现勇气,或饱含忠义,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价值观和精神风貌。
这些故事虽然已经过去了很久,但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和智慧,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它们让我们明白,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勇敢机智,坚守正义;在与人交往中,要真诚守信,尊重他人。
总之,东周列国志中的小故事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们将永远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为后人所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