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四所重点中学高三下第一次测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四所重点中学高三下第一次测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在下列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谭鑫培的唱腔,其感情上的描绘,尺寸上的操持,长短腔的安排,都是章法分明,。
《空城计》散板前六向用腔简捷,到第七句腔调迂回曲折,如行云流水,悦耳动听,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化境。
有时,耐人寻味;有时浓墨一挥,气象万千。
听之似乎无板眼之拘;细拍之则,意到神随,美不胜收。
A.秋毫无犯淡妆浓抹丝丝入扣
B.秋毫无犯轻描淡写环环相扣
C.有条不紊轻描淡写丝丝入扣
D.有条不紊淡妆浓抹环环相扣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中国作家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以后,某报以“莫言空前,莫言绝后”为标题进行报道。
这个标题吸引了不少读者的眼球,但在许多读者赞赏的同时,也有不少读者持否定态度。
请谈谈读者赞赏和否定的理由各是什么。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历史学家期待夏朝文字的出现,但不应将所有的希望寄托于夏文字的横空出世。
甲骨文是的学科发现,是史料获取中的小概率事件。
夏时期的文字载体未必契刻于龟骨,而如果书于竹帛的话,在北方环境下,可能早已。
同样,发现王陵以证明夏王的存在,以目前考古认知也是。
晚商以前,带墓道的大墓在中原地区高等级贵族墓中并未出现。
在现有材料框架下,以修建是否带有墓道的墓葬,作为社会等级高的标志,是新出现的殷墟社会现象。
这似乎是商代晚期礼制构建和等级区分的一系列新尝试之一,可视为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变革现象,而非传承有序的制度或传统。
从社会发展的阶段看,( )。
我们不应以小概率的文字、王陵、都城的性质确定与否,来无视大概率的社会历史发展变革。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可望而不可即淹没憧憬强人所难
B.可遇而不可求淹没憧憬强词夺理
C.可遇而不可求湮没期待强人所难
D.可望而不可即湮没期待强词夺理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现有材料框架下,以修建是否带有墓道的墓葬,作为社会等级高低标志,是新出现的殷墟社会现象。
B.在现有材料框架下,以修建是否带有墓道的墓葬,作为社会等级高的标志,是殷墟社会新出现的现象。
C.在现有材料框架下,以修建带有墓道的墓葬,作为区分社会等级高的标志,是新出现的殷墟社会现象。
D.在现有材料框架下,以修建是否带有墓道的墓葬,作为区分社会等级的标志,是殷墟社会新出现的现象。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存在一个被周代人称为“夏”的历史阶段,是大概率事件,在部族社会之后,商王朝之前
B.在部族社会之后,商王朝之前,存在一个被周代人称为“夏”的历史阶段,是大概率事件
C.大概率事件的是,在部族社会之后,商王朝之前,一个被周代人称为“夏”的历史阶段的存在
D.在部族社会之后,商王朝之前,存在一个被周代人称为“夏”的历史阶段,是小概率事件
4、下列对相关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总发,即束发,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此用束发指代成童之年,与“总角”之意有所不同。
B.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执掌全国土地、户籍、科举、赋税、财政收支等事宜,其长官为户部尚书。
C.河东,其中的“河”指黄河,因黄河自北而南流经山西省境内,故称山西省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
D.中使,宫中派出的使者,多指宦官。
与白居易《卖炭翁》“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中的“宫使”意同。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满江红
辛弃疾
敲碎离愁①,纱窗外、风摇翠竹②。
人去后、吹箫声断③,倚楼人独。
满眼不堪三月暮,举头已觉千山绿。
但试将一纸寄来书,从头读。
相思字,空盈幅;相思意,何时足?滴罗襟点点,泪珠盈掬。
芳草不迷行客路,垂杨只碍离人目。
最苦是、立尽月黄昏,阑干曲④。
(注释)①敲碎离愁:意思是风摇翠竹的响声,把饱含离愁的心都快要敲碎了。
②风摇翠竹:宋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③吹箫声断:传说春秋时萧史善吹箫,作风鸣。
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筑凤台以居。
此用该典,暗指夫婿远离。
④阑干曲:栏干的角落。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把“敲碎离愁”倒装在首句,既合韵脚又点明题旨“离愁烦乱”,扣住了读者心弦。
B.在孤寂中倚楼眺望、反复读信的细节,突出了主人公百无聊赖、百般思念的心境。
C.满纸思念也不足以表达写信人的心意,直读得泪珠涟涟,突显了不能相见的痛苦。
D.这是一首缠绵婉约的代言体词,上下阕互相呼应,结尾思妇翘首终日,写尽离愁。
2.本词在抒情手法上有什么显著特色?试简要赏析。
6、 (1)_________________,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其五)
(2)_________________。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周邦彦《苏幕遮》)
(3)造化钟神秀,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望岳》)
(4)醉里吴音相媚好,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5)_________________,任重而道远。
(《论语》七则)
(6)_________________,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荀子《劝学》)
(7)_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纱》)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这段时间,“区块链”成为舆论热词。
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
什么是区块链?从科技层面来看,区块链涉及数学、密码学、互联网和计算机编程等很多科学技术问题。
从应用视角来看,简单来说,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式的共享账本和数据库,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潮、集体维护、公开透明等特点。
区块链“不可篡改”的特点,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存证”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为实现社会征信提供全新思路;区块链“分布式”的特点,可以打通部门间的“数据壁垒”,实现信息和数据共享;区块链形成“共识机制”,能够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真正实现从“信息互联网”到“信任互联网”的转变;区块链通过“智能合约”,能够实现多个主体之间的协作信任,从而大大拓展了人类相互合作的范围。
总体而言,区块链通过创造信任来创造价值,它能保证所有信息数字化并实时共享,从而提高协同效率、降低沟通成本,使得离散程度高、管理链条长、涉及环节多的多方主体仍能有效合作。
(摘编自李拯《区块链,换道超车的突破口》,《人民日报》2019年11月20日)
材料二:
区块链产业的形成,一度与比特币的诞生和发展密不可分,直接指向了人类对于财富本源的追逐和渴望,在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热潮逐渐消退之后,各国已开始意识到区块链作为新兴底层计算技术的真正价值所在,纷纷加快战略布局,在逐步兴起的多元应用的拉动之下,维系着产业规模整体的稳定较快增长。
从全球来看,区块链产业发展动力依然充足。
区块链应用场景已基本实现从起始的效字货币和矿机制造向金融服
务的延伸,目前更是向着供应链、数字版权、食药可追溯等多个领域持续渗透。
从我国来看,区块链产业具备广阔上扬空间。
得益于互联网巨头的持续投入和新兴科技企业的积极进入,以及量大面广的潜在市场,区块链产业在2-3年的短时期内几乎完成了面向当前产业链全环节的覆盖式布局,数百家以区块链为主要业务的企业涵盖了产业链上游的硬件制造、平台服务、安全服务,产业链下游的产业技术应用服务,以及支撑产业发展的投融资、媒体、人才服务等多个环节。
(捕编自李颐《区块链创新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光明日报》2019年10月31日)
材料三:
全球区块链项目融资数量和金额
(2012年-2019年10月31日)图片来源:零壹智库
材料四:
俄罗斯《独立报》网站10月29日报道称,中国正在重点关注创新方法的使用,包括区块链技术的推广。
专家确信:中国服务行业的数字化运用范围要比美国更广。
此外,区块链未来将有助于减轻对美元的依赖。
俄罗斯国立高等经济学院世界经济系副教授彼得·莫济阿斯指出:“如今,全世界都在利用区块链技术,中国也不例外。
中国人在经济数字化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服务领域的许多业务都以电子形式进行,如单车租货、商品和服务的线上销售比美国还要普及。
中国人就连上街买冰激凌也采用无现金的移动支付方式。
”
俄罗斯高等经济学院国际关系系主任亚历山大·卢金说:“中国希望在所有新技术方面都占据优势地位。
这从5C 网络的例子中就可见一斑,区块链是可以用于银行汇款的最新技术。
从种种迹象判断,它可帮助绕过美国银行。
如今,包括中国在内的大部分国家都是通过美国银行进行外汇结算的。
区块链将使银行之间可以不经由中间机构建立直接联系。
”“因此在我看来,押注区块链将有助于摆脱占主导地位的美元。
”
(摘编自参考消息网2019年10月30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公开透明等特点,使其成为一个分布式的共享账本和数据库。
B.各国之所以能够认识到区块链这种新兴底层计算技术的真正价值,这源于人类对于财富的追逐和渴望。
C.2012到2018年,区块链融资金额呈增长趋势,2017年2018年区块链融资金额和数量爆发式增长。
D.外媒认为中国在新技术占据优势地位,这从5G网络和移动支付及线上销售均可看出。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把区块链作内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等论断展现出党中央的方向把握力、前瞻判断力和未来预见力。
B.区块链不可篡改的特点,给人们提供了全新思路,由此去解决社会发展中的“存证”问题,从而实现社会征信。
C.资金的持续投入、新兴科技企业的积极进入、巨大的潜在市场,将会使我国区块链产业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D.中国正在用区块链技术构建独立的支付系统,主要是为了摆脱美元的控制,获得经济上的自主权。
3.以上材料中,《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独立报》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
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
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到他接触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美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
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
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哀悲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其次值得注意的,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我以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面临的悲哀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跃,摩诘之禅解,子厚之抑敛。
东坡之旷观,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别之,不过为对悲苦之消融与逃避。
其不然者,则如灵均之怀沙自沉,乃完全为悲苦所击败而毁命丧生,然而杜甫却独能以其健全的才性,表现为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
所以天宝的乱离,在当时诗人中,唯杜甫反映者为独多,这正因杜甫独具一份担荷的力量,所以才能使大时代的血泪,都成为了他天才培育的浇灌,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
他一方面有极主观的深入的感情,一方面又有极客观的从容的观赏,如著名的《北征》诗,于饱写沿途之人烟萧瑟、所遇被伤、呻吟流血之余,却忽然笔锋一转,竟而写起青云之高兴,幽事之可悦,山果之红如丹砂,黑如点漆,而于归家后,又复于饥寒凛冽之中,大写其幼女晓妆一片娇痴之态。
此外,杜甫虽终生过着艰苦的生活,而其诗体中却往往有“戏为”“戏赠”“戏作”等字样,凡此种种,都说明杜甫才性之健全,所以才能有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相反而相成的两方面的表现。
这种复
杂的综合,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又一证明。
(摘编自叶嘉莹《论杜甫七律之演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有一种难得的健全才性,能兼容感性与理性,对事物进行综合全面的把握。
B.从杜甫论诗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
C.杜甫的诗歌涵括范围非常广泛,善于以变化的笔触,表现社会生活和人情物态。
D.对于天宝年间的乱离,杜甫在诗中既有主观感情的投入,又有客观视角的关照。
多情的投入,又有客观视角的观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论证健全才性是杜甫取得集大成成就的重要因素。
B.文章从体式风格和内容两方面,来论证杜甫诗歌创作的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C.文章在论证诗人对待悲苦的态度时,将杜甫和陶渊明、屈原等诗人作了对比。
D.文章论证了杜甫所以对时代苦难有担荷力量,是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
3.根据原文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之前的诗人,或以感性见长,或以理性见长,至杜甫方能二者兼备。
B.杜甫勇于尝试各种诗体,在七言律诗上谨守传统,在五言古诗上则作出革新。
C.对逃避、被击败与正面担荷这三种回应危机方式,作者在情感态度上一视同仁。
D.杜甫诗歌震撼人心的力量,部分来自严肃与幽默之间、担荷与欣赏之间的平衡。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近5年来,我国有600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了4%以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目前,我国仍有3000万左右的农村贫困人口,下一阶段的任务仍很艰巨。
要确保实现到2020年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攻克深度贫困堡垒,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在“准”和“实”上下功夫,确保脱贫攻坚目标顺利实现。
(摘编自曾国安、李伟航《精准扶贫要在“准”和“实”上下功夫》,《经济日报》2018年9月20日)
材料二:
农业生产中面临着一系列的风险和困难,通过哪些途径来解决困难,保证农民的收益?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说:“调查数据主要反映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农业生产缺资金、货款难。
解决资金缺乏的难题,应该建立一个多渠道、低成本、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投融资机制,通过财政资金,广泛引导国内外的民间资本参与到农业、农村的发展中来。
二是没有好的品牌,农产品价格上不来。
从品牌发展的角度看,现在中央已经在实施‘品牌兴农战略’,名优的品牌能够获得较高的价格,使农民能够收入更多。
现在还存在一些问题,由于监管不严,很多冒牌、贴牌的农产品很流行,包括五常大米、阳澄湖大闸蟹、西湖龙井等,这些冒牌、贴牌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品牌兴农战略’的实施,必须要加强监管。
三是缺乏一个稳定的机制,来确保农民的收入增长。
建立一个稳定的机制,确保农民收入的增长。
比如通过订单农业,减少农产品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根据市场需求来安排农产品生产,稳定农产品价格。
通过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扩大农业的保险面,提高保险的赔付率,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
(摘编自《谁在种地?农民种地有哪些后顾之忧?》)
材料三:
如今,各行各业都在积极响应“互联网+”政策,互联网正深刻改变着各个行业,尤其是像农业这样相对落后的传统行业,借助互联网之力实现行业的跨越式发展和变革成为可能。
近年来,互联网农业正在蓬勃兴起。
农业与互联网的融合是将互联网技术与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产业链环节结合,加速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发展现代农业的步伐,实现农业发展的科技化、智能化、信息化,这是传统行业与新思维的碰撞,更是时代发展的潮流。
“互联网+农业”不仅推进了农业的标准化与规范化,节省了人力成本,同时提高了品质控制能力,增强了自然风险抗击能力,更是打开了农产品销售的空间。
互联网助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越来越多的互联网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农
业生产销售领域,带动农业走出困境,创新产供销模式,创造出更高的价值。
(摘编自《“互联网+农业”的六种实现途径》)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图表显示“农产品价格下跌”一项的选择比例是78%,可见这是农业生产中遇到的最普遍的困难,需要稳定的机制保证农民收益。
B.掌握市场信息很重要,“市场信息不流通”是“农产品销售困难”的根本原因,“农产品销售困难”也会导致“缺少周转资金”。
C.技术服务问题、生产设备落后问题是农业生产中需要关注的内容,提高技术服务的质量,更新生产设备能更好地进行农业生产。
D.图表显示,“雇工难”和“其他”两项的选择比例较低,但是选择比例低不一定困难就可以忽略,所以这两项同样也应引起注意。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实现3000万左右的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是我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下一阶段的目标,也是实现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阶段性目标。
B.农业生产面临着一系列的风险和困难,因而降低风险,解决困难,是保证农民收益的关键,也是促进农业发展、维持农村稳定的关键。
C.农业与互联网的融合是传统行业与新思维的碰撞,更是时代发展的潮流,促使相对落后的农业借助互联网实现了行业的跨越式发展和变革。
D.“互联网+农业”对农业的标准化与规范化、人力成本、品质控制、抗击自然风险、农产品销售都有好处,会让农业创造出更高的价值。
3.以上三则材料,对解决农业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了哪些合理化建议?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10、阅读《苏武传》节选文字,完成各题。
①单于使卫律治其事。
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
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
胜、惠共止之。
虞常果引张胜。
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
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
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
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毉。
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
武气绝半日,复息。
惠等哭,舆归营。
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②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
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
”举剑欲击之,胜请降。
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
”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连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
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
苏
君今日降,明日复然。
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
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
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
独匈奴未耳。
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
1.《苏武传》选自《》,它是一部(体例)断代史书。
2.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武益愈(______________)(2)会论虞常(_____________)
(3)马畜弥山(______________)(4)畔主背亲(_____________)
3.下列句中与例句“剑斩虞常已”中的“剑”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乃使其从者衣.褐(《廉颇蔺相如列传》)
B.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
C.秦伯素服郊.次(《秦晋殽之战》)
D.函.梁君臣之首(《伶官传序》)
4.下列四组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见犯乃死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B.单于壮其节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C.空以身膏草野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D.与君为兄弟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5.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2)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6.根据第②段文字,从对比的角度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刻画苏武这个人物形象的。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马援宇文渊,扶风茂陵人也。
其先赵奢为赵将,号曰马服君,子孙因为氏.。
援三兄,王莽时皆为二千石。
援年十
二而孤,少有天志。
尝受《齐诗
..》,意不能守章句,乃辞兄况,欲就边郡田牧。
会况卒,援行服
..期年,不离墓所;敬事寡嫂,不冠不入庐。
后为郡督邮,送囚至司命府,援哀而纵之,遂亡命北地。
遇赦,因留牧畜,宾客多归附者,至有牛、马、羊数所头,谷数万斛。
既而叹日:“凡殖货财产,贵其能施贩也,否则守钱虏耳”乃尽教以班昆弟故旧。
八年帝西征隗嚣援于帝前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势九年副来歙监诸将平凉州十一年夏击破先零羌于临洮十三年,武都参狼羌与塞外诸种为寇,援将四千余人击之,诸种万余人悉降。
交阯女子徵侧及女弟徵贰反。
玺书拜援伏波将军,十八年春,破之,斩首数千级,降者万余人。
明年正月,斩徵侧、徵贰,传首洛阳。
进击九真贼徵侧余党都羊等,斩获五千余人,峤南悉平。
援所过辄为郡县治城郭,穿渠灌溉,以利其民。
条奏越律与汉律驳者十余事,与越人申明旧制以约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