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市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近年来,该地区逐渐形成下图所示的发展模式。有关该模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B.扩大了生产规模,延长了产业链
C.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D.扩大了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的来源
2021年1月26日,全国纺织产业转移试点园区授牌仪式在株洲(位于湖南省东部偏北)芦淞区举行。株洲新芦淞白关(国际)服饰产业园大力承接东部沿海地区服饰产业转移,预计5至8年内打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拥有40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30万平方米布辅料市场、400家以上品牌服饰企业、10万从业人员的现代化服饰产业智慧园区。
①减轻旱涝灾害威胁 ②增加年径流量 ③改善枯水期水质 ④提高地下水位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某河多流经平原地区,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发达,其水运量占全国水运量的70%。该河以修筑大型水利枢纽、进行梯级开发为重点进行全流域综合开发治理,实现了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下图为该河流域综合开发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C.人口增加、滥伐森林、高温多雨、水土流失
D.高温多雨、滥伐森林、水土流失、人口增加
18.下列措施能够有效治理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红色荒漠”的有( )
①退牧还耕
②积极开发新能源
③控制人口增长
④严禁过度放牧
⑤防治水土流失
A.①②⑤B.②③⑤C.①③④D.②④⑤
19.黄河上游河段水量丰富、落差集中、水能蕴藏量丰富,尤其是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全长918千米,天然落差1 324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 133万千瓦,被誉为我国水电建设中的“富矿”。 河流上游的梯级开发对中下游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有( )
A.缓解西安的用水紧张状况B.改善渭河流域生态环境
C.缓解汉江流域的旱涝灾害D.增加关中平原灌溉面积
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非常丰富,但在几年前,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3.在资源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 )
A.食品工业B.高耗能工业C.农产品加工工业D.高新技术工业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5.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服饰产业向株洲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
A.东部沿海地区土地租金、劳动力工资等生产成本高
B.东部沿海地区能源枯竭,满足不了生产需求
C.株洲服饰产业的科技实力强
D.株洲接近国际市场
16.东部沿海地区服饰产业向株洲转移将( )
A.增大株洲的就业压力B.推动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化进程
A.区域有一定的范围B.区域都有明确的边界
C.区域内部特征完全一致D.区域相互之间没有联系
2.下列区域的划分指标是自然要素的是( )
A.河北省B.内蒙古自治区C.辽中南工业区D.黄土高原地区
3.我国东南沿海厦门、汕头一带及台湾的骑楼往往从二楼起向街心方向延伸到人行道上(如下图)。其主要目的是( )
A.体现当地的民族特色B.使房屋建筑有层次感,体现建筑美
7.关于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个经济地带的范围与三大自然区完全重合B.中部经济地带面积最大
C.西部经济地带人口最稠密D.东部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最高
“陕西十大怪:面条似腰带,锅盔像锅盖,碗盆难分开,辣子也是一道菜,泡馍大碗卖,板凳不坐蹲起来,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帕帕不装头上戴,唱戏大声吼起来。”
宁夏银川市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区域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区域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
A.山麓和丘陵地带B.平坦肥沃的平原
C.矿产资源丰富地带D.沿海海运发达地带
11.如图表示某河口地区的海陆变迁状况,由甲演变到乙的原因可能是( )
①河流侵蚀 ②地壳下降 ③泥沙沉积 ④海平面上升 ⑤地壳上升
A.①⑤B.③⑤C.①③D.②④
12.“引汉济渭”工程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穿越秦岭,使汉江和渭河联系起来。工程建成后,将大大缓解关中地区用水紧张问题。如图为“‘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据此分析“引汉济渭”工程的意义不包括( )
C.利于株洲产业结构的调整D.促进株洲生态环境的改善
“红色荒漠”是指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土地荒漠化,植被覆盖率在30%以下。下图为“‘红色荒漠’形成结构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7.图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内容分别是( )
A.人口增加、高温多雨、滥伐森林、水土流失
B.水土流失、高温多雨、滥伐森林、人口增加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形成“面条似腰带,锅盔像锅盖”的饮食习惯是由于陕西关中地区主要种植( )
A.玉米B.小麦C.水稻D.高粱
9.“帕帕不装头上戴”的主要原因是( )
①冬春季节风沙较大
②降水较少,为减少洗头次数
③与当地宗教习惯有关
④当地气候炎热,方便擦拭汗水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10.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读“华北平原地区人类活动分布图”, 在采集和狩猎阶段,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在( )
C.节省建筑材料D.便于行人避雨、遮阳
4.我国的蒙古族人民摸索出了“春洼、夏岗、秋平、冬阳”的蒙古包迁徙原则,下列叙述中,与这些迁徙原则主要成因相吻合的有:
①“春洼”—大风 ②“夏岗”—洪水
③“冬阳”—低温 ④“秋平”—大风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5.新疆某中学学生暑假去旅游,这是该学生旅游日记中的一段话:河道形成“井”字形,有河有街必有桥,因桥成市,因桥成街,桥桥相望,桥桥相连……读“我国四大地理分区图”(下图)。据此分析,该学生去旅游的地区是图中的( )
20.对图中数字的解读合理的是
A.①表示梯级开发B.②表示发电C.③表示航运D.④表示灌溉和供水
A.①B.②C.③D.④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差异显著。下图是“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图”和“部分典型动物、传统民居的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6.图中典型动物、传统民居的分布从侧面反映出形成我国三大自然区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是( )
A.土壤和植被B.气候和地形
C.水文和土壤D.植被和水文
A.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B.扩大了生产规模,延长了产业链
C.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D.扩大了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的来源
2021年1月26日,全国纺织产业转移试点园区授牌仪式在株洲(位于湖南省东部偏北)芦淞区举行。株洲新芦淞白关(国际)服饰产业园大力承接东部沿海地区服饰产业转移,预计5至8年内打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拥有40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30万平方米布辅料市场、400家以上品牌服饰企业、10万从业人员的现代化服饰产业智慧园区。
①减轻旱涝灾害威胁 ②增加年径流量 ③改善枯水期水质 ④提高地下水位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某河多流经平原地区,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发达,其水运量占全国水运量的70%。该河以修筑大型水利枢纽、进行梯级开发为重点进行全流域综合开发治理,实现了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下图为该河流域综合开发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C.人口增加、滥伐森林、高温多雨、水土流失
D.高温多雨、滥伐森林、水土流失、人口增加
18.下列措施能够有效治理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红色荒漠”的有( )
①退牧还耕
②积极开发新能源
③控制人口增长
④严禁过度放牧
⑤防治水土流失
A.①②⑤B.②③⑤C.①③④D.②④⑤
19.黄河上游河段水量丰富、落差集中、水能蕴藏量丰富,尤其是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全长918千米,天然落差1 324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 133万千瓦,被誉为我国水电建设中的“富矿”。 河流上游的梯级开发对中下游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有( )
A.缓解西安的用水紧张状况B.改善渭河流域生态环境
C.缓解汉江流域的旱涝灾害D.增加关中平原灌溉面积
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非常丰富,但在几年前,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3.在资源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 )
A.食品工业B.高耗能工业C.农产品加工工业D.高新技术工业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5.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服饰产业向株洲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
A.东部沿海地区土地租金、劳动力工资等生产成本高
B.东部沿海地区能源枯竭,满足不了生产需求
C.株洲服饰产业的科技实力强
D.株洲接近国际市场
16.东部沿海地区服饰产业向株洲转移将( )
A.增大株洲的就业压力B.推动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化进程
A.区域有一定的范围B.区域都有明确的边界
C.区域内部特征完全一致D.区域相互之间没有联系
2.下列区域的划分指标是自然要素的是( )
A.河北省B.内蒙古自治区C.辽中南工业区D.黄土高原地区
3.我国东南沿海厦门、汕头一带及台湾的骑楼往往从二楼起向街心方向延伸到人行道上(如下图)。其主要目的是( )
A.体现当地的民族特色B.使房屋建筑有层次感,体现建筑美
7.关于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个经济地带的范围与三大自然区完全重合B.中部经济地带面积最大
C.西部经济地带人口最稠密D.东部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最高
“陕西十大怪:面条似腰带,锅盔像锅盖,碗盆难分开,辣子也是一道菜,泡馍大碗卖,板凳不坐蹲起来,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帕帕不装头上戴,唱戏大声吼起来。”
宁夏银川市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区域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区域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
A.山麓和丘陵地带B.平坦肥沃的平原
C.矿产资源丰富地带D.沿海海运发达地带
11.如图表示某河口地区的海陆变迁状况,由甲演变到乙的原因可能是( )
①河流侵蚀 ②地壳下降 ③泥沙沉积 ④海平面上升 ⑤地壳上升
A.①⑤B.③⑤C.①③D.②④
12.“引汉济渭”工程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穿越秦岭,使汉江和渭河联系起来。工程建成后,将大大缓解关中地区用水紧张问题。如图为“‘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据此分析“引汉济渭”工程的意义不包括( )
C.利于株洲产业结构的调整D.促进株洲生态环境的改善
“红色荒漠”是指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土地荒漠化,植被覆盖率在30%以下。下图为“‘红色荒漠’形成结构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7.图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内容分别是( )
A.人口增加、高温多雨、滥伐森林、水土流失
B.水土流失、高温多雨、滥伐森林、人口增加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形成“面条似腰带,锅盔像锅盖”的饮食习惯是由于陕西关中地区主要种植( )
A.玉米B.小麦C.水稻D.高粱
9.“帕帕不装头上戴”的主要原因是( )
①冬春季节风沙较大
②降水较少,为减少洗头次数
③与当地宗教习惯有关
④当地气候炎热,方便擦拭汗水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10.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读“华北平原地区人类活动分布图”, 在采集和狩猎阶段,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在( )
C.节省建筑材料D.便于行人避雨、遮阳
4.我国的蒙古族人民摸索出了“春洼、夏岗、秋平、冬阳”的蒙古包迁徙原则,下列叙述中,与这些迁徙原则主要成因相吻合的有:
①“春洼”—大风 ②“夏岗”—洪水
③“冬阳”—低温 ④“秋平”—大风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5.新疆某中学学生暑假去旅游,这是该学生旅游日记中的一段话:河道形成“井”字形,有河有街必有桥,因桥成市,因桥成街,桥桥相望,桥桥相连……读“我国四大地理分区图”(下图)。据此分析,该学生去旅游的地区是图中的( )
20.对图中数字的解读合理的是
A.①表示梯级开发B.②表示发电C.③表示航运D.④表示灌溉和供水
A.①B.②C.③D.④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差异显著。下图是“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图”和“部分典型动物、传统民居的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6.图中典型动物、传统民居的分布从侧面反映出形成我国三大自然区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是( )
A.土壤和植被B.气候和地形
C.水文和土壤D.植被和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