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云南土司文化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丽江纳西族木氏土司衙府。 • 该衙署位于丽江大研镇,兴建于元,盛于明, 衰于清。1996年大地震毁,1999年重建。衙署 为办公之所,由忠义坊、仪门、议事厅、万卷 楼、护法殿、光碧楼、玉音楼、三清殿等建筑 物组成,共15幢,162间,占地46亩。内设 “古城博物馆”,收集、保护文物弘扬民族文 化遗产。木氏土司府现已成为丽江古城标志性 的建筑。
二、现存比较有代表性的土司 遗址
• 5广南壮族土司衙署。 • 位于广南县城北街。坐北朝南,占地1万 米左右。衙署沿四道台阶而上,分设大 门、中门、三门。大门前有青砖照壁一 座,宽约6米,高5米。有鼓楼、监狱、 书房、议事厅、五凤楼等建筑。现存小 衙门比较完好。
三、云南土司文化的基本内容
• 1土司制度是历史上形成的,渊源于秦汉 以来的羁縻政策 。所谓的“羁縻政策” 是内地汉族中的封建统治阶级施行于多 民族而发展又不平衡各族中的一种民族 政策,它是在保持各族内部原有的政治、 经济结构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其内部原 来的奴隶主和部落贵族来进行统治,避 免因不适应地方情况而引起民族形式的 反抗。
三、云南土司文化的基本内容
• 3土司的衙署、牌坊、园林、印鉴、兵符、 碑刻、字匾、楹联、宗谱、壁画、雕刻 等遗存,都是土司文化的物质载体。
四、云南土司文化的特点
• 一、数量多,居全国之首。 • 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文化沉淀古 老而丰厚。 • 三、内部机构设置健全,体制完善,法 规慎密,全国少见。 • 四、具有忠于职守,抗击外国侵略,捍 卫我国西南边疆的光荣传统。
三、云南土司文化的基本内容
• 2土司制度自元代形成之后,在其实施过程中, 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不断完善的过程。土司 制度指的是:在封建中央政权没有条件直接控 制少数民族地区的情况下,允许土著少数民族 中的贵族分子沿袭充任地方政权机构中的长官, 并依据地方经济情况上缴赋役,听从封建中央 王朝的调遣的民族政策。这套制度的实质是在 保证封建中央集权统治的前提下,允许土司在 自己辖区内按照本民族的具体情况来处理内部 的事务。
二、现存比较有代表性的土司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遗址
• 3孟连傣族宣抚土司衙署。 • 该衙署位于孟连傣族拉祜族自治县旧城内,始 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清末被毁,光绪五年 (1879)重修,历时十年,耗银10万两。是一 座傣汉建筑合璧的大型建筑,占地12484平方 米。有正厅、议事厅、后厅、东西厢房、门堂、 谷仓、厨房和监狱等建筑。该衙署是云南境内 保存得较为完好得一座土司衙署,至今还保留 着清代朝廷赏赐得官服、锦带,旗帜、文书、 图书等文物。
罕见的云南土司文化
一、云南土司制度的演变 二、现存比较有代表性的土司遗址 三、云南土司文化的基本内容 四、云南土司文化的特点
一、云南土司制度的演变
1秦至元朝以前的“羁縻政策”。 2元朝时期,云南土司制度的开始 3明朝时期,云南土司制度的极盛。 4清朝时期,云南土司制度的改制。 5改土归流。 6民国初年到1956年,土司制度的残存。 7云南土司制度的历史作用。
二、现存比较有代表性的土司 遗址
• 1建水彝族那楼回新土司衙署。 • 该衙署位于建水县坡头乡回新寨,建于 光绪三十三年(1907)占地2800平方米。 整座衙署为三进四合院,以大门、前厅、 正厅、后院为中轴线,由南望北一字排 开。厢房、书房、耳房左右对称,大小 房间七十多间。
二、现存比较有代表性的土司 遗址
二、现存比较有代表性的土司 遗址
• 4梁河南甸傣族宣抚土司衙署。 • 位于遮乌镇,始建于咸丰元年(1851),为第 25代南甸土司刀永安所建,民国二十三年 (1934年)扩建,占地一万多平方米,建筑面 积7780平方米。呈宫殿式建筑,五进四院,逐 级升高。两厢有耳房、花园、佛堂、戏楼、卧 室、厨房、粮库、军械库及佣人、侍卫等住房, 共47幢,149间。衙署内有“卫我边陲”、 “南天一柱”等匾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