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常用饮片正名和别名怎么记住?了解中药背后的传统文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常用饮片正名和别名怎么记住?了解中药背后的传统文化
在记中药的正名和别名的过程中,如果是靠纯背的,是很难记住的,即使记住了将来应用时也很容易忘记。

理解+识别+应用才是更好的记饮片的方式。

理解
理解饮片的正名和别名,就要了解饮片为什么叫这个名字。

了解饮片的命名法则,并懂一点古汉语常识是关键。

中药饮片的命名法则有几种:
1、按功效命名
如决明子、石决明,“明”就是明目,眼睛明亮,视力好,决明,就是对明目起关键作用。

决明子的别名又叫草决明,这是相对石决明来说的,石决明是鲍鱼壳,外表像石头一样坚硬,所以命名“石”,而草决明是因为决明子是草本植物,故名“草”。

续断,能续筋骨。

益母草,对于女性经产常用。

三七之所以又叫金不换,是因为它常在军队里用来疗伤止血,作用很大,能救命。

2、以原植物或动物生长特点命名
如金银花又叫忍冬花,忍冬是因为其叶凌冬不凋谢。

半夏,是夏季过半而生。

冬虫夏草,本是菌类,冬天寄生于虫体内,破坏虫的内部器官,第二年夏季,从虫尸体生出菌类子座。

3、以形态特点命名
如石韦,韦是皮革的意思,因为叶子具有柔韧性,像皮革一样,所以叫石韦。

而“苇”字没有这层意思,所以写成石苇其实是错的。

虎杖,茎直立而生,粗如杖,且表皮散生红色或紫红色半点,似虎皮纹,故称虎杖。

大黄又叫锦纹,是因为大黄的切面有丝绸一样的花纹。

山茱萸有个特别的别称,叫枣皮,这是因为它红红的长得像枣类的果皮,而不是因为它和枣有什么关系。

4、以产地命名
如广藿香,是两广的藿香;川牛膝,是四川的牛膝。

当归古代以秦州(甘肃岷县)为优,故也称秦归。

三七以广西田州的为佳,又称田七。

山药以怀庆为佳,又称怀山。

5、以炮制方法命名
红参是经过蒸煮过颜色变红的人参,白参是经糖浸泡后颜色变白的人参。

大黄因功效峻猛称为将军,它酒炖或酒蒸后为熟军,酒制称酒军,炒焦后称焦军。

6、外来药音译名
如诃子又叫诃黎勒,是梵文的音译。

补骨脂又叫破故纸、破布纸,是因为它也是外来药的音译,所以译法不同用字不同。

7、以避讳而更名
如延胡索改为玄胡索,避讳宋朝一位皇帝的父亲。

后为避讳康熙的名字玄烨,又改名元胡索。

玄参改为元参,也是避讳康熙。

薯蓣改为薯药、山药是为了避讳唐代皇帝李豫,宋代皇帝赵曙。

识别
识别就要实地见到这些药材,去药房、医院、野外接触中药,观察中药的形、色,闻它的气,尝它的味(毒性大的慎尝),这样有了感性的认识,有了图像、气味记忆,更容易记得住。

比如下图,就是大黄的横切面,可以感性地解了大黄、将军、锦纹的关系。

大黄
看到下图的三七,想到疗伤的金不换
三七
看到下图红色的山茱萸,长得确实有点像红色的枣皮:
山茱萸
应用
应用真正去临床了解医生怎么开方用药,看到医生的药方是怎么
写的,然后药方是怎么调剂的。

比如看到枣皮的时候不会想到去找大枣和酸枣仁,而是去找山茱萸。

看到仙灵脾就知道是淫羊藿。

看到二丑就知道是牵牛子。

看到二决明就知道是生石决明和决明子。

这是一个看的越多、用的越多,越练越熟的功夫,比死记硬背要记得牢、记得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